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异型盒基因B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于满 杨毅 +4 位作者 牛瑞芳 史玉荣 魏熙胤 张霖 王德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5-859,共5页
背景与目的BP1(beta-protein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定位于染色体17q21-22,属同源异型盒基因DLX家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均呈过度表达。本研究通过观察BP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 背景与目的BP1(beta-protein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定位于染色体17q21-22,属同源异型盒基因DLX家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均呈过度表达。本研究通过观察BP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β-actin基因作为参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82例乳腺肿瘤组织、12例近端肿瘤旁组织和10例远端癌旁组织中BP1mRNA的表达。结果82例肿瘤组织中有53例BP1阳性(64.63%),而在近端癌旁组和远端癌旁组中则表达很弱(16.67%)或不表达(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1基因的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怀孕次数、绝经状况、雌激素受体及孕酮受体状态无关。结论BP1基因在部分乳腺癌中上调,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P1基因 同源异型盒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对创伤后肠屏障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宝贵 秦全红 +5 位作者 王学军 丁学伟 王晓娜 史玉荣 牛瑞芳 梁寒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PN)对创伤后肠屏障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er大鼠创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PN组(PN)、精氨酸强化PN组(PNA)、谷氨酰胺双肽强化PN组(PNG)和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强化PN... 目的探讨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PN)对创伤后肠屏障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er大鼠创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PN组(PN)、精氨酸强化PN组(PNA)、谷氨酰胺双肽强化PN组(PNG)和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强化PN组(PNAG)5组,每组10只。经7天营养支持后分别检测体重、空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结肠黏膜厚度、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周围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1)手术前5组大鼠的平均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术后7天接受PN支持的4组大鼠体重均较术前降低,而对照组则有增加,其中PN组和PNA组较含有谷氨酰胺强化的两组体重降低更为显著(P<0.05)。(2)经过7天PN支持后,PN组和PNA组空肠和结肠的黏膜厚度及空肠绒毛高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NG组和PNAG组则与对照组相似。(3)术后第8天,各组细菌移位阳性率以PN组最高,PNA组次之,PNG组和PNAG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治疗前各组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ConA和PHA刺激后增殖率相似;经7天营养支持后,接受PN支持的PN组和PNA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NG组和PNA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除对照组外各组均有减低,但仅在PN组和PNA组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PN液中添加谷氨酰胺对创伤后减轻肠黏膜萎缩、维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以及维护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而精氨酸并未显示出这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彦 李凯 +1 位作者 魏熙胤 李兰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梯度浓度的干扰素(IFN-α)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Daudi和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及15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直接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梯度浓度的IFN-α对两种淋巴瘤细胞株Daudi、Jurkat增殖作用的影响,以DNA末端标记法,流式... 目的:分析梯度浓度的干扰素(IFN-α)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Daudi和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及15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直接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梯度浓度的IFN-α对两种淋巴瘤细胞株Daudi、Jurkat增殖作用的影响,以DNA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电镜观察测定IFN-α对淋巴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采用瘤内注射IFN-α联合化疗治疗15例耐药的难治性淋巴瘤。结果:低浓度IFN-α对Daudi Jurkat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IFN(10 000 U/ml)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增殖,且有时间相关性。高浓度的IFN-α可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15例患者CR 5例,PR 7例,有效率80%,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IFN-α可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有显著时间,剂量依赖性。局部应用IFN-α联合化疗是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胞凋亡 DAUDI JURKAT 干扰素 DNA末端标记法 流式细胞术 电镜 时间依赖性 剂量依赖性 治疗
下载PDF
乳腺肿瘤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BP1mRNA表达的定量检测
4
作者 桂福民 于满 +2 位作者 杨毅 史玉荣 牛瑞芳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9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BP- 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技术检测82例乳腺肿瘤组织中BP- 1- mRNA的拷贝数,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82 例乳腺肿瘤标本中,有56例呈BP1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BP- 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技术检测82例乳腺肿瘤组织中BP- 1- mRNA的拷贝数,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82 例乳腺肿瘤标本中,有56例呈BP1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8 29%。不同病理组织分级的乳腺癌标本中BP 1 基因的初始拷贝数分别为(1. 84±0 .08)×105、(1. 31±0. 78)×105 和(5 .41±0 .90)×104 拷贝/μg RNA,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BP 1 基因mRNA表达量呈下降趋势,P= 0. 0037。结论: BP- 1 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新分子标志物和重要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同源盒 RNA 信使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线粒体DNA突变与实体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于满 牛瑞芳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12期886-888,共3页
线粒体具有可自主复制的DNA基因组 ,是细胞内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结构特点 ,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DNA(nDNA)高 10倍以上 ,而且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关各类因素所致mtDNA损伤与细胞... 线粒体具有可自主复制的DNA基因组 ,是细胞内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结构特点 ,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DNA(nDNA)高 10倍以上 ,而且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关各类因素所致mtDNA损伤与细胞癌变、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热点 ,特别是针对实体瘤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有关线粒体基因组的突变、表达异常及不稳定性与实体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线粒体 突变 肿瘤
下载PDF
同源异型盒基因DLX4在乳腺肿瘤中的定量表达研究
6
作者 于满 牛瑞芳 +1 位作者 杨毅 郝希山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2-754,共3页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DLX4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82例乳腺肿瘤组织及 2 2例癌旁正常腺体中DLX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82例肿瘤组织中 ,有 5 3例呈DLX4阳性表达 (6 4 6 3% ) ,...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DLX4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82例乳腺肿瘤组织及 2 2例癌旁正常腺体中DLX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82例肿瘤组织中 ,有 5 3例呈DLX4阳性表达 (6 4 6 3% ) ,而在癌旁正常腺体中则表达很弱(4 2 2 ,18 18%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DLX4基因的过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5 ) ,而与癌肿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不同病理组织分级的乳腺癌标本中DLX4基因的初始拷贝数分别为 (5 13± 0 90 )× 10 3,(1 4 1± 0 4 8)× 10 4 和(3 0 1± 0 5 3)× 10 4 拷贝 μgRNA ,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 ,DLX4基因mRNA表达量呈上升趋势 (F =8 4 7,P <0 0 5 )。结论 DLX4基因在乳腺肿瘤中呈过度表达 ,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乳腺癌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乳腺癌 DLX 定量表达 正常 腺体 过表达 癌肿 组织学分级
原文传递
加温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对乳腺癌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牛瑞芳 杨毅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研究42.5℃高温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计算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RT-PCR测定细胞内多药耐药MDR1基因及GST-π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42.5℃高温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计算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RT-PCR测定细胞内多药耐药MDR1基因及GST-π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表面P170的表达。结果:α-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使耐阿霉素(ADM)的IC50降低为0.32μmol/L,优于单用维拉帕米(1.23μmol/L)、α-干扰素(2.29μmol/L),而加温至42.5℃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效果更佳,ADM的IC50由16.6μmol/L降至0.02μmol/L;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各实验组RT-PCR测定仍有MDR1和GST-π的基因表达;但P170表达均有大幅度下降。结论:单独用α-干扰素、维拉帕米、加温至42.5℃均可达到部分逆转耐药的作用,三者联合使用能完全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对ADM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 Α-干扰素 维拉帕米 乳腺癌 耐药逆转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BRCA1和p5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俞鸣 郝继辉 +3 位作者 焦振山 史玉荣 郝希山 王庆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BRCA1、p53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p53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 目的:探讨BRCA1、p53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p53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3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100%)和良性肿瘤组织(90%)(P<0.01);BRCA1在低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减少甚至缺失。2)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而在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仅与病理学分级有关。3)两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呈显著负相关(P<0.01)。4)患者生存随访表明,有BRCA1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长于无表达者;而p53对生存时间无影响。结论:BRCA1基因在转录后水平的下调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BRCA1基因与p53基因协同促进肿瘤的演进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BRCA1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参数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干扰素和三氧化二砷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牛瑞芳 魏熙胤 +3 位作者 梁彦 李凯 李兰芳 邱立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干扰素 三氧化二砷 诱导 淋巴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阻滞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同源异型盒基因和乳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于满 杨毅 牛瑞芳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年第2期94-96,122,共4页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参与,并与相关转录因子(transcriptive factor,TF)的调控作用关系密切。同源异型盒基因作为一类具有特定时空表达模式的转录调控因子,其表达蛋白不仅控制胚胎...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参与,并与相关转录因子(transcriptive factor,TF)的调控作用关系密切。同源异型盒基因作为一类具有特定时空表达模式的转录调控因子,其表达蛋白不仅控制胚胎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而且在成人组织中增殖、分化过程也发挥着主控作用。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和乳腺癌的关系,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盒基因 乳腺癌 相关性研究 转录因子
下载PDF
放射调控Bax基因表达的pEgr-Bax载体构建和鉴定
11
作者 张春智 王平 +2 位作者 郭阳 杨毅 牛瑞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8-800,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诱导肿瘤凋亡进而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构建含Egr-1启动子和Bax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以Egr-1启动子和Bax为靶基因,以pIRES-EGFP质粒为载体,根据Egr-1基因的DNA序列和Bax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从bab/c雌鼠的肝细胞提取... 目的:探讨放射诱导肿瘤凋亡进而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构建含Egr-1启动子和Bax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以Egr-1启动子和Bax为靶基因,以pIRES-EGFP质粒为载体,根据Egr-1基因的DNA序列和Bax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从bab/c雌鼠的肝细胞提取含Egr-1启动子序列的DNA,从乳腺癌细胞(MCF-7)中提取含Bax-α基因序列目的基因,克隆到空载体pIRES-EGFP中,并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取质粒,进行PCR鉴定和测序确认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结果:经PCR鉴定筛出的重组体的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序列相同,重组体构建成功。结论:利用克隆技术可成功构建放射调控Bax基因靶向表达的pEgr-Bax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基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