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区域司法裁量标准化的路径探索-以天津法院的司法实践为样本 被引量:2
1
作者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李季红 +2 位作者 丁津翠 马凤岗 王娟 《天津法学》 2018年第1期75-81,共7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区域司法协同治理,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司法发展呈现差异化、失衡化形态,这必将影响区域司法协同治理的实效,三地法院裁判规则的冲突、"类案不同判"的现象,审判监督指导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司法裁判...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区域司法协同治理,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司法发展呈现差异化、失衡化形态,这必将影响区域司法协同治理的实效,三地法院裁判规则的冲突、"类案不同判"的现象,审判监督指导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司法裁判权威性受到质疑。以近年来天津法院司法标准化改革实践为样本,探索实现京津冀区域司法裁量标准化的可行路径,即确定司法裁量标准化的种类和内容,制定实体性裁量标准的方式,加强参考案例研究,加大京津冀法官培训交流力度。注意客观面对三地法院的司法差异化现实,防止不当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避免忽视事实认定的裁量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量 协同治理 裁量标准 案例研究 共享培训
下载PDF
员额制下法官工作饱和度模型的建构——基于“人、案、时”三维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季红 马凤岗 《中国应用法学》 2018年第3期71-87,共17页
影响法官工作饱和的各类因素可归为"人、案、时"三个变量,据此可从"法官工作饱和度=有效办案时间/法定可用工作时间"这个基本公式出发,以基层和中级法院的民事案件为研究范围,建构法官工作饱和度模型并结合法院实... 影响法官工作饱和的各类因素可归为"人、案、时"三个变量,据此可从"法官工作饱和度=有效办案时间/法定可用工作时间"这个基本公式出发,以基层和中级法院的民事案件为研究范围,建构法官工作饱和度模型并结合法院实际进行测算验证。首先对法官用于审判的有效办案时间进行测算,再运用工作日志法,对法官活动时间进行分析后得出法定可用工作时间,最终合成为法官工作饱和度模型。法官工作饱和度模型在促进法院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实现法官培训、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系统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同时在具体测算时要注意深化数据利用,不断提升智慧法院建设中指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额制 工作饱和度 聚类分析 案件权值 绩效考核
下载PDF
“钓鱼式”合同行为如何处理
3
作者 张秀山 陈灿平 +5 位作者 刘士心 金晓慧 丁津翠 杨赞 马建馨 李一旭(摄影)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1-46,共6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合同行为的日趋广泛,利用合同形式诈骗钱财的犯罪活动屡见不鲜。在办理经济合同诈骗案件中,司法机关对行为人的履约能力认定、主观心理状态界定、合同诈骗数额确定等方面的法律认知并不统一,进而在罪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合同行为的日趋广泛,利用合同形式诈骗钱财的犯罪活动屡见不鲜。在办理经济合同诈骗案件中,司法机关对行为人的履约能力认定、主观心理状态界定、合同诈骗数额确定等方面的法律认知并不统一,进而在罪与非罪问题上有较大分歧。鉴于此,本刊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遴选典型案件,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就特殊情形下的合同诈骗刑事规制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行为 合同诈骗案件 钓鱼 市场经济 人民检察院 犯罪活动 合同形式 能力认定
原文传递
从分割到集中:庭审中心视角下审判流程的反思与重构--以天津市二中院“两段式、不间断”审判模式构建为样本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奎彦 马凤岗 刘希婧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2,共5页
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常态审判流程模式,还存在衔接不紧、主体不分、信息不真、久拖不决、先书后判等"反庭审中心"漏洞,给庭审中心的落实造成了极大干扰。对此,天津市二中院探索构建了"两段式、不间断"审判模式,充分吸... 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常态审判流程模式,还存在衔接不紧、主体不分、信息不真、久拖不决、先书后判等"反庭审中心"漏洞,给庭审中心的落实造成了极大干扰。对此,天津市二中院探索构建了"两段式、不间断"审判模式,充分吸取庭审中心、程序正义和集中审理的理念,对审判流程进行了系统性再造,为庭审中心主义在诉讼程序中的"落地"提供了参考路径。为了保证新型审判模式的效果,还需在审判权监督制约、审判流程管理、审判队伍职业化建设、法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快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中心 审判流程 集中审理程 序正义
原文传递
理想在现实中的衡量与考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浅思
5
作者 郝静 裴跃 《天津法学》 2009年第S1期74-76,共3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源于外国,其主要目的在于规制侦查权力的行使,防止对人权的侵犯和冤假错案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已经认识到该规则对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试图结合自身的国情加以"中国化"。本文对如何适用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源于外国,其主要目的在于规制侦查权力的行使,防止对人权的侵犯和冤假错案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已经认识到该规则对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试图结合自身的国情加以"中国化"。本文对如何适用这一规则进行以下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价值选择
下载PDF
繁简分流视角下民事二审速裁机制的构建——由不开庭审理的失范现象切入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凤岗 王果(校) 《南开法律评论》 2017年第1期28-44,共17页
为了缓解'案多人少'压力,实现民事二审案件繁简分流,不开庭审理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实证考察表明,不开庭审理存在诸多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适用范围'两极化'、审理过程无序化、审判组织独任化、诉讼效率散漫... 为了缓解'案多人少'压力,实现民事二审案件繁简分流,不开庭审理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实证考察表明,不开庭审理存在诸多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适用范围'两极化'、审理过程无序化、审判组织独任化、诉讼效率散漫化。究其原因,固然与立法上的不健全、不周延密切相关,而理念层面的理性反思也必不可少。为完善这一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应从'公正一效率'范式转向'成本一收益'分析;在程序主体上,应从法官完全主导转向当事人适度参与;在寻求公信上,应从依赖分配正义转向重视程序正义;在审判组织上,应从合议庭独任化转向不开庭审理独任制。并且,有必要建立民事二审速裁机制,更好地实现制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 不开庭审理 速裁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