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臧润清 张秋玉 阮建文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0-166,共7页
把卧式气液分离器放置在冷库内部,应用于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中。在不同实验工况下,对比研究供液高度为0.8、1.0、1.2和1.6m下的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压缩机功率、COP、蒸发温度和传热系数的变化... 把卧式气液分离器放置在冷库内部,应用于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中。在不同实验工况下,对比研究供液高度为0.8、1.0、1.2和1.6m下的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压缩机功率、COP、蒸发温度和传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库温度高于-16.5℃,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的COP随供液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冷库温度低于-16.5℃时,供液高度为1.0m的重力再循环供液系统的COP最大;相同蒸发温度下,采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的冷库温度比采用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冷库温度低8.0℃左右,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能够达到更低的冷库温度;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相比,冷库温度越低,系统制冷量、性能系数和蒸发器传热系数增加幅度越大,低冷库温度下的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运行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 卧式气液分离器 直接膨胀 供液高度 性能系数 传热系数
原文传递
蒸气喷射准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晨旭 臧润清 巩庆霞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实验探究了蒸气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中,气体喷射器进出口参数对喷射器喷射系数、COP和制冷量的影响,并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混合流体出口压力的增加,喷射系数和系统制冷量逐渐减小,而COP则先增加后减小;喷... 实验探究了蒸气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中,气体喷射器进出口参数对喷射器喷射系数、COP和制冷量的影响,并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混合流体出口压力的增加,喷射系数和系统制冷量逐渐减小,而COP则先增加后减小;喷射系数、COP和制冷量随着工作流体压力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引射流体压力的增加,喷射系数和制冷量均增加,COP先增加后减小;当蒸发温度到-31.4℃时(t_k=35.0℃),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将不再产生冷量,而蒸气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可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 喷射系数 能效比 蒸发温度
原文传递
蒸发器流路优化对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臧润清 王赫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对于给定结构的蒸发器,其换热效率是由蒸发器的再循环量决定的,再循环量则与制冷剂种类、蒸发温度、供液压头以及制冷剂管传入热量(热虹吸动力)等有关。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出一种翅片管蒸发器,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在不同工况温度及... 对于给定结构的蒸发器,其换热效率是由蒸发器的再循环量决定的,再循环量则与制冷剂种类、蒸发温度、供液压头以及制冷剂管传入热量(热虹吸动力)等有关。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出一种翅片管蒸发器,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在不同工况温度及其相应循环倍率下,蒸发器内管路流程布置方式对制冷系统各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程重新布置后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比原蒸发器提高15.57%~22.77%,比原蒸发器在直接膨胀供液系统中的传热系数提高了86.59%~138.22%,制冷量和COP分别最高提高了21.24%和5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 蒸发器流路 循环倍率 制热能效比
原文传递
一体式重力再循环冷风机传热系数预测模型的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延贺 臧润清 张秋玉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2-277,共6页
为选取适用于计算一体式重力再循环冷风机传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在冷凝温度30.00℃,库温0.00、-5.00、-10.00、-15.00、-20.00、-25.00和-30.00℃工况下,依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冷风机传热系数,与采用公式模拟计算获得的冷风机传热系数进行对... 为选取适用于计算一体式重力再循环冷风机传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在冷凝温度30.00℃,库温0.00、-5.00、-10.00、-15.00、-20.00、-25.00和-30.00℃工况下,依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冷风机传热系数,与采用公式模拟计算获得的冷风机传热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库温低于-20.00℃时,可采用Chawla和流体横向流过肋片管束关联式,误差维持在8%以内;当库温高于-20.00℃时,可采用Shah和横向流过肋片管束关联式,误差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 冷风机 传热系数 模拟计算
原文传递
叶菜类蔬菜真空预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平 臧润清 董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5-269,277,共6页
为研究叶菜类蔬菜在真空预冷过程中温度场、水及水蒸气浓度场变化规律,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真空预冷模型,模型包括多孔介质的扩散与传热耦合过程,由五部分联立求解。通过对结构简单的肉制类火腿的模拟,验证了真空预冷模型可靠性,进一步... 为研究叶菜类蔬菜在真空预冷过程中温度场、水及水蒸气浓度场变化规律,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真空预冷模型,模型包括多孔介质的扩散与传热耦合过程,由五部分联立求解。通过对结构简单的肉制类火腿的模拟,验证了真空预冷模型可靠性,进一步验证模型对叶菜类蔬菜的适用性。模拟与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肉制类表面最大温差3.1℃,中心最大温差4.3℃,整体趋势相同,模型具有可靠性;叶菜类中菠菜最大温差在3℃以内,菠菜、小白菜、菜心、芥兰温度变化趋势与模拟一致,模型适用于叶菜类蔬菜。预测表明:叶脉影响叶菜类蔬菜的参数分布,沿叶脉处温度、水及水蒸气浓度均较低,模拟对真空预冷中各参数设定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冷 模型 多孔介质 预冷叶菜类 温度场
下载PDF
静压箱高度对夹套式冷库温度分步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梁宇 刘泽勤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0期234-235,238,共3页
指出了夹套式冷库与普通单层冷库相比,依靠孔板吊顶在冷库顶部与套筒壁顶板形成静压箱的方式进行送风,具有送风风速小、贮藏果蔬干耗低等优势,但冷库内温度的分布情况易受到静压箱高度变化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调节冷库内的可升... 指出了夹套式冷库与普通单层冷库相比,依靠孔板吊顶在冷库顶部与套筒壁顶板形成静压箱的方式进行送风,具有送风风速小、贮藏果蔬干耗低等优势,但冷库内温度的分布情况易受到静压箱高度变化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调节冷库内的可升降式吊顶孔板实现静压箱高度的不断变化,并对夹套式冷库内的温度分步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在测点高度为1500mm处,随着静压箱高度的不断增加,测点平面的温度梯度越来越小,库内流体温度分布越来越均匀。靠近库体壁面测点的温度相对中间测点温度较高。在静压箱高度达到250mm时,测点平面的分度分布达较好。(2)在测点高度为300mm处,随着静压箱高度的不断增加,测点平面的温度梯度逐渐增大,靠近库体壁面测点的温度相对中间测点温度较低。在静压箱高度达到250mm时,测点平面的分度分布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箱 夹套式冷库 温度分布
下载PDF
我国寒冷地区农村供暖方式及节能技术解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文元 刘泽勤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4期14-19,共6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建筑结构及面积趋于城镇化,农民对热舒适性的需求提高,传统的供暖方式已不能满足农民的热舒适性要求。土暖气的普及使得火炕使用减少,造成大量秸秆薪柴能量浪费,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秸秆就地焚烧现象,造成环境的污...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建筑结构及面积趋于城镇化,农民对热舒适性的需求提高,传统的供暖方式已不能满足农民的热舒适性要求。土暖气的普及使得火炕使用减少,造成大量秸秆薪柴能量浪费,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秸秆就地焚烧现象,造成环境的污染。根据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主要的供暖方式的现状,在探究农村生活水平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允许的前提下,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视野,综述了节能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寒冷地区农村应用的可能性,以及缓解农村住宅室内人体舒适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农村 供暖方式 节能技术 清洁能源
下载PDF
高温压缩机变转速的复叠式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永安 李瑞申 +1 位作者 孙志利 李勤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研究变转速压缩机对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影响,本文搭建了高温压缩机变转速的复叠式热泵实验台。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排气温度、中间温度、制热量、功率及COP随高温压缩机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为46℃,蒸发温... 为研究变转速压缩机对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影响,本文搭建了高温压缩机变转速的复叠式热泵实验台。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排气温度、中间温度、制热量、功率及COP随高温压缩机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为46℃,蒸发温度为-35℃^-10℃时,压缩机运行安全可靠;在冷凝温度为46℃,蒸发温度为-25℃,高温压缩机转速从1200 r/min增至6000 r/min,制热量提升了129.7%,低温压缩机功率减少43.4%;COP随高温压缩机转速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最大COP和对应的最佳高温压缩机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式热泵 循环性能 变转速 COP 制热量
下载PDF
制冷剂除霜结束时风机延时启动对抑制库温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冯海 臧润清 孙志利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解决制冷剂除霜系统融霜结束后可能发生的压缩机湿压缩和库温波动问题,本文在库温-20℃、结霜量3 kg工况下,以风机延时开启的时间为变量,对除霜结束后风机延时开启0~180 s进行单一变量的实验研究。从除霜结束后的库温波动、除霜时间... 为解决制冷剂除霜系统融霜结束后可能发生的压缩机湿压缩和库温波动问题,本文在库温-20℃、结霜量3 kg工况下,以风机延时开启的时间为变量,对除霜结束后风机延时开启0~180 s进行单一变量的实验研究。从除霜结束后的库温波动、除霜时间、系统恢复制冷后压缩机吸气状态方面,比较分析风机延时不同时间开启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霜结束不延时开启风机,库温将突升5℃,并且恢复制冷的前4 min,压缩机存在湿压缩问题;除霜结束风机延时开启的最佳时间为140~180 s,此时库温升高比风机不延时开启情况降低3℃,总库温波动在5℃以内,除霜时间在12 min左右,且除霜结束恢复制冷时有效避免了压缩机可能出现的湿压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制冷剂除霜 库温波动 湿压缩
下载PDF
四种不同流程布置的风冷式冷凝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臧润清 周会芳 张晨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大型风冷式冷凝器不同流程布置送风条件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迎面风速、不同迎风温度时的冷凝器换热量、制冷剂压降、相区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迎面风速下增加合流点次数使两相区换热管长度增加,具有较高的制... 为了研究大型风冷式冷凝器不同流程布置送风条件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迎面风速、不同迎风温度时的冷凝器换热量、制冷剂压降、相区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迎面风速下增加合流点次数使两相区换热管长度增加,具有较高的制冷剂侧对流换热系数;在较低的迎风温度下,换热量随制冷剂合流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较高的迎风温度下,换热量随制冷剂合流次数的增加而减小;Tai=25℃,管内制冷剂在相对长度等于0.74的位置已经进入过冷区,Tai=33℃时流程布置d的所有制冷剂合流点都处于两相区,导致合流之后制冷剂同时存在较大的压力梯度和较大的质量流速,使得制冷剂两相区饱和温度急剧下降至低于空气侧平均温度的温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式冷凝器 流程布置 迎面风速 迎风温度
下载PDF
供水温度对CO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泽勤 高梦晗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为探究热泵供水温度对CO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保持室外环境温度15.5℃不变,调节热泵供水温度,测试冷却水流量、气冷器出水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气冷器CO2进出口温差、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耗功量、系统制热量、气冷器热交换... 为探究热泵供水温度对CO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保持室外环境温度15.5℃不变,调节热泵供水温度,测试冷却水流量、气冷器出水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气冷器CO2进出口温差、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耗功量、系统制热量、气冷器热交换完善度、系统CO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供水温度由45℃升至85℃,气冷器出水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气冷器CO2进出口温差、压缩机排气压力随之增加,冷却水流量随之减小。系统制热量增加了7.3%、气冷器热交换完善度下降了20.0%、系统COP下降了35%、压缩机功耗增加了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空气源热泵 供水温度 制热能效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空气-空气换热器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哲 刘泽勤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4,共5页
为了提高板式逆流气-气换热器的显热效率,根据新风换气机实物原型,提出三种模型结构方案。通过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参照实验工况,分别对板间距为5mm、7mm、9mm的国际象棋式换热器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进行分析,为换气机的设计和生产提供... 为了提高板式逆流气-气换热器的显热效率,根据新风换气机实物原型,提出三种模型结构方案。通过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参照实验工况,分别对板间距为5mm、7mm、9mm的国际象棋式换热器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进行分析,为换气机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新风口出口温度随送风速度的增加而降低;新风(排风)速度恒定时,换热效率随板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升高,随室内外温差的增大而变大;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加,新风侧通道内压力降显著增加。芯体压力降几乎不受室内外温差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象棋式换热器 阻力换热特性 效率
原文传递
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超群 臧润清 段振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05-209,共5页
基于对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体统性能的研究,实验以R134a为制冷剂,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蒸发温度和发生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喷射系数、制冷量和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不变时,喷射系数、制冷量和COP随着蒸发温度的上升... 基于对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体统性能的研究,实验以R134a为制冷剂,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蒸发温度和发生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喷射系数、制冷量和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不变时,喷射系数、制冷量和COP随着蒸发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冷凝温度为35℃、蒸发温度为6℃时,发生温度低于66℃,喷射系数、制冷量和COP都为0;当发生温度大于66℃时,喷射系数、制冷量和COP随着发生温度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小,当发生温度为84℃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23、2.02 kW、0.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温度 发生温度 喷射系数 制冷量 COP
下载PDF
基于TRNSYS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甄惠然 刘泽勤 韩凯悦 《节能》 2022年第2期24-27,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蓄热水箱,分别测量0.75 m和1.5 m螺旋盘管一天中进出水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对比分析二者制热量、耗功量、COP。结果表明,蓄热水箱采用0.75 m螺旋盘管系统COP低于采用1.5 m螺旋盘管系统COP。基于TRNSYS模拟软件,对太阳能集热... 通过试验研究蓄热水箱,分别测量0.75 m和1.5 m螺旋盘管一天中进出水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对比分析二者制热量、耗功量、COP。结果表明,蓄热水箱采用0.75 m螺旋盘管系统COP低于采用1.5 m螺旋盘管系统COP。基于TRNSYS模拟软件,对太阳能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采用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下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全年运行下的制热量、耗功量、COP进行研究可知,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的逐月系统制热量高于串联方式的系统制热量,4月—9月并联系统的耗功量低于串联系统的耗功量;5月时两种连接方式系统COP差距最大,2月时两种连接方式的系统COP差距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系统 数值模拟 连接方式 COP
下载PDF
R134a/R410A复叠式制冷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帅 杨永安 +1 位作者 李瑞申 王飞飞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8,共5页
复叠式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中间温度改变,会影响高低压级级间容量比和压缩机的耗功,从而影响压缩机的质量流量,改变系统制冷性能系数。变频压缩机能有效地缓解温度波动的影响,根据工况做出适当的频率调整,有利于系统的优化与节能。通... 复叠式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中间温度改变,会影响高低压级级间容量比和压缩机的耗功,从而影响压缩机的质量流量,改变系统制冷性能系数。变频压缩机能有效地缓解温度波动的影响,根据工况做出适当的频率调整,有利于系统的优化与节能。通过模拟不同温度工况下R134a/R410A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力学过程,验证温度和输气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温度范围内,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升高,高低压级级间容量比均增大。蒸发温度对级间容量比的影响大于冷凝温度的影响,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均升高20℃,级间容量比分别增大106. 1%和24. 3%。高低压级压缩机实际输气量相等时,总耗功最少为4. 77kW,制冷系数最大为1. 678。另外,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减小,有利于制冷系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式制冷 级间容量比 温度 制冷系数
原文传递
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结霜特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燕 臧润清 张秀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6,64,共7页
为获得以乙二醇为载冷剂的保鲜冷库在湿度大温度低时冷风机蒸发盘管结霜的相关规律,实验采用载冷剂为乙二醇的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研究了冷风机蒸发盘管的结霜情况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盘管的霜层厚度和结霜量随载冷剂流量及库... 为获得以乙二醇为载冷剂的保鲜冷库在湿度大温度低时冷风机蒸发盘管结霜的相关规律,实验采用载冷剂为乙二醇的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研究了冷风机蒸发盘管的结霜情况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盘管的霜层厚度和结霜量随载冷剂流量及库房相对湿度的加大而增长,当载冷剂流量低于1 100 L/h时,换热量减少,载冷剂侧换热系数下降,此时不利于系统的运行。库房相对湿度对结霜现象影响显著,在系统运行400 min后,相对湿度为80%—90%的结霜量是70%—80%库房相对湿度的2倍以上。系统的COP随着库房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对湿度越大,系统COP下降幅度越明显,因此采用合适的库房相对湿度对提高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冷却 乙二醇 结霜 相对湿度
下载PDF
R41/R404A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臧润清 姬卫川 孙志利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4,94,共7页
对R41/R404A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分别对高低温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压缩机的功耗、系统性能系数COP、系统的效率η、损失X以及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损失所占的比例随蒸发温度T_e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41/R404A复叠制冷... 对R41/R404A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分别对高低温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压缩机的功耗、系统性能系数COP、系统的效率η、损失X以及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损失所占的比例随蒸发温度T_e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41/R404A复叠制冷系统存在一个最高COP对应的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T_4opt,且T_4opt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高低温循环的压缩机排气温度随着蒸发温度T_e的降低而升高,低温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的幅度远大于高温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的输入功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OP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蒸发温度从-60℃升高到-30℃时,COP从1.04增加到1.83;系统损失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蒸发温度-60℃到-30℃,系统损失从5.4k W降到3k W。系统的最佳效率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蒸发温度为-36℃时,最佳效率最大值为44.4%;损失主要部件是冷凝蒸发器、高温级的节流机构和高温级压缩机,三个部件的损失之和最大为60.4%,最低为57.6%。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不可逆损失最小,其比例不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制冷系统 性能系数 [火用]分析 R41
原文传递
空调送风方式对室内甲醛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丽芳 刘泽勤 +1 位作者 李杰 张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7-104,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降低室内有机污染物,对3种不同的空调送风方式下的室内甲醛浓度分布进行研究。结合甲醛气体送风换气衰减法净化甲醛气体,探究送风方式和送风速度对甲醛浓度衰减的作用关系。采用CFD方式开展了不同送风方式... 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降低室内有机污染物,对3种不同的空调送风方式下的室内甲醛浓度分布进行研究。结合甲醛气体送风换气衰减法净化甲醛气体,探究送风方式和送风速度对甲醛浓度衰减的作用关系。采用CFD方式开展了不同送风方式对室内甲醛衰减的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送风速度对甲醛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空调送风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甲醛,其中孔板送风模式在人体休息时呼吸区域即距离地面0.5m处室内空气品质最优;送风速度与室内甲醛浓度的去除率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品质 有机污染物 送风方式 CFD
下载PDF
复叠与双级压缩系统的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瑞昌 杨永安 +1 位作者 刘园 郑标帝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96,共5页
为了探究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和复叠式制冷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在冷凝温度30℃,蒸发温度-20℃^-50℃工况下,通过EES模拟,将四种双级压缩循环方式分别与复叠式循环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蒸发温度从-20℃降到-50... 为了探究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和复叠式制冷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在冷凝温度30℃,蒸发温度-20℃^-50℃工况下,通过EES模拟,将四种双级压缩循环方式分别与复叠式循环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蒸发温度从-20℃降到-50℃的工况下,同蒸发温度下,复叠循环系统的COP比一次节流中间完全(不完全)冷却循环系统的COP高20%,对于一次节流中间完全(不完全)冷却循环与复叠循环,系统COP都降低50%;对于二次节流中间完全(不完全)冷却循环与复叠循环,在同蒸发温度下,复叠循环系统的COP与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系统的COP相差不大,复叠循环系统的COP低于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系统的COP,但二次节流的两个节流阀口径大,难协调并且系统回油不均,无法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在低温工况下(-20℃^-50℃)复叠循环相比于双级压缩循环具有更高的节能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循环 双级压缩循环 蒸发温度 COP
原文传递
组合式空调机组加湿器喷杆安装位置和喷嘴朝向对加湿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哲 刘泽勤 赵航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3,共5页
电陶瓷加湿器喷杆安装位置和喷嘴朝向对加湿效果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数值模拟为基础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送回风管路及喷杆近壁处静压分布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加湿的可能性,并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加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 电陶瓷加湿器喷杆安装位置和喷嘴朝向对加湿效果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数值模拟为基础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送回风管路及喷杆近壁处静压分布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加湿的可能性,并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加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喷杆置于回风管中,喷嘴顺流布置和喷嘴逆流布置均可实现加湿目的。喷嘴顺流布置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由68.7%升高到82%。喷嘴逆流布置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由61.7%升高到74.6%;(2)喷杆置于送风管路,当加湿器内没有附加压力时,由于近壁处的高压作用在传统加湿器包括电陶瓷加湿器内产生的处于微小正压状态下的蒸汽将无法喷入送风气流,几乎达不到加湿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湿 喷杆位置 喷嘴朝向 送回风管路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