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有机共晶的光控晶体管
1
作者 甄淳 李舒豫 +4 位作者 张伊晗 李飞 姜梦佳 张小涛 胡文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404,共9页
以9,10-二苯乙炔基蒽(BPEA)作为给体分子,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PMD)作为受体分子,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荷转移共晶BPEA-PMD.共晶结构中,给受体分子以2:1的摩尔比呈现混合堆积模式.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发现了其独特的光电性质,BPEA-... 以9,10-二苯乙炔基蒽(BPEA)作为给体分子,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PMD)作为受体分子,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荷转移共晶BPEA-PMD.共晶结构中,给受体分子以2:1的摩尔比呈现混合堆积模式.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发现了其独特的光电性质,BPEA-PMD共晶分子表现出红色荧光发射特性并且兼具P型传输性能,其空穴迁移率可达8.33×10^(−2)cm^(2)·V^(−1)·s^(−1).基于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制备了共晶光响应晶体管器件,其光响应度(R)为1.67×10^(3)A·W^(−1),这证明了有机共晶在光电探测器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共晶 电荷转移 红色荧光 P型传输 光响应
原文传递
扫描探针氧化刻蚀技术在微纳器件制备中的应用
2
作者 田丽贤 于曦 +1 位作者 雷圣宾 胡文平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469,共15页
扫描探针刻蚀技术主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和基底间的电、机械或热相互作用进行纳米级表面的成像、操纵和修饰,是一种简便、快速、精确的纳米结构制备技术.其中,扫描探针氧化刻蚀技术利用针尖与样品表面间形成的高度局域化水桥,通过电... 扫描探针刻蚀技术主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和基底间的电、机械或热相互作用进行纳米级表面的成像、操纵和修饰,是一种简便、快速、精确的纳米结构制备技术.其中,扫描探针氧化刻蚀技术利用针尖与样品表面间形成的高度局域化水桥,通过电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尺度结构,已被广泛用于制备纳米级功能化图案和微纳器件.本文对扫描探针氧化刻蚀过程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如电压、针尖-样品间作用力、持续时间、相对湿度和扫描速度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和梳理了利用这一技术制备微纳器件方面的工作,指出了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探针氧化刻蚀技术 微纳器件制备
原文传递
基于有机复合材料的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光探测器
3
作者 李婧 朱伟钢 胡文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34,共16页
近红外及短波红外光探测器在热成像、夜视、农业视察、生物识别传感和遥感等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商用的红外光探测器需要额外的制冷设备辅助,并且器件不可弯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 近红外及短波红外光探测器在热成像、夜视、农业视察、生物识别传感和遥感等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商用的红外光探测器需要额外的制冷设备辅助,并且器件不可弯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有关有机半导体的研究。有机半导体不仅具有可精细调控的带隙、高的吸光系数和机械柔性等优点,并且能够通过“卷对卷”工艺实现大面积制备并与柔性基底兼容。基于有机半导体的红外光探测器无需额外的制冷设备且具有无机红外光探测器所不具备的诸多特点,因而很有希望用于发展下一代红外光探测技术。本综述首先介绍了有机近红外及短波红外光探测光电晶体管、光电二极管器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近年来兴起的有机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新颖的器件结构,接着总结了有机红外光探测器在电子眼、人工突触、以及可穿戴实时健康监测等应用的最新进展。最后,讨论了这一领域存在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 近红外及短波红外光电探测 有机复合材料 光电探测器
原文传递
柔性链修饰三苯胺氨基衍生物的构建策略
4
作者 李平安 周雪琴 +3 位作者 谢佳轩 刘东志 李巍 汪天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01-1808,1816,共9页
以4-{2-[4-N,N-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基]乙烯基}苯甲醛为原料,首先经过缩合反应,得到系列带有含氮基团的还原底物,再利用金属硼氢化试剂对极性双键的选择性还原特征,合成了系列饱和柔性烷基链修饰的三苯胺氨基衍生物(Ⅱb^d)。通过... 以4-{2-[4-N,N-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基]乙烯基}苯甲醛为原料,首先经过缩合反应,得到系列带有含氮基团的还原底物,再利用金属硼氢化试剂对极性双键的选择性还原特征,合成了系列饱和柔性烷基链修饰的三苯胺氨基衍生物(Ⅱb^d)。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加料顺序、梯度增强还原剂还原能力等方式对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硼氢化钠在-5℃下能够对硝基相邻双键进行高效还原,而氰基相邻双键极性较小需要采用硼氢化锂在80℃下回流10h进行还原。最后将得到的氨基衍生物与均三嗪基团相连,得到系列给体-受体(D-A)化合物(Ⅲb^d),利用核磁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分析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光谱,并结合相关电化学数据可知,此系列化合物可产生光诱导长寿命电荷分离态,在有机光电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柔性链 三苯胺氨基衍生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D-A化合物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