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点解决取向辅导对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获益感及留职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玉英 孙颖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0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取向辅导对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获益感以及留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A医院109名护士作为观察组,B医院9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组织开展集...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取向辅导对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获益感以及留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A医院109名护士作为观察组,B医院9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组织开展集中业务学习及护士长约谈,观察组实施焦点解决取向辅导,干预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评价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及留职意愿问卷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职业认同感[(101.82±15.14)分]、职业获益感[(131.97±15.34)分]及留职意愿[(22.97±3.54)分]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评分为:(89.76±12.01)、(116.83±13.67)和(20.96±3.1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解决取向辅导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获益感,增强其留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团体辅导 职业认同感 职业获益感 留职意愿
原文传递
大黄鼻饲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玉英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9年第6期499-500,502,共3页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我国高发急性药物中毒类型之一,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早期清除体内毒物,阻断消化道内毒物的继续吸收,保护脏器损伤是其急救的关键[1]。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技术的发展,AOPP的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死...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我国高发急性药物中毒类型之一,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早期清除体内毒物,阻断消化道内毒物的继续吸收,保护脏器损伤是其急救的关键[1]。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技术的发展,AOPP的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死亡率仍较高,且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虽然常规及时的洗胃、导泻、吸附剂吸附、阿托品等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毒物残留而导致病情加重,阿托品等用量过大又容易造成胃肠道并发症等。我院对重度AOP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大黄鼻饲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药物中毒 重度有机磷中毒 急救医学 胃肠道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 脏器损伤 导泻 AOPP
原文传递
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珊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78-179,共2页
目的:观察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辅助治疗,疗程为6d,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目的:观察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辅助治疗,疗程为6d,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护理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胰汤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基层医院柠檬酸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寒松 马春红 +1 位作者 李立旻 李会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样本中柠檬酸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模式。方法根据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留取标本。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仪器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依据CLSI标准判断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66株柠檬酸杆菌主要来自痰标本... 目的分析临床样本中柠檬酸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模式。方法根据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留取标本。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仪器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依据CLSI标准判断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66株柠檬酸杆菌主要来自痰标本(51.5%)、伤口拭子(19.7%)、尿液(13.6%)。其中,居前4位的是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布氏柠檬酸杆菌和杨氏柠檬酸杆菌,分别占77.27%、15.15%、6.06%和0.52%。所有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9%、71.4%;未发现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3种抗生素的耐药株。结论弗氏柠檬酸杆菌是该菌属中最主要的致病菌,本研究发现其是外科伤口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柠檬酸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验用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杆菌 临床分布 抗生素耐药
原文传递
咳喘舒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桂娟 刘美 张宝权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848-1851,共4页
目的探讨咳喘舒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天津宁河区医院治疗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 目的探讨咳喘舒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天津宁河区医院治疗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2吸/次,必要时增至4吸,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咳喘舒片,1 g/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IL-21和IL-22水平及ACQ-7、ACT和Marks-AQLQ评分。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4.3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8.04%(P<0.05)。经治疗,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IL-5、IL-17、MMP-8、IL-21、IL-2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经治疗,两组ACQ-7评分和Marks-AQLQ评分明显下降,而哮喘控制ACT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舒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舒片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洁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在实施门诊预检分诊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由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90例为在天津宁河区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的患者,根据数字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45例,优质组给予优质... 目的研究在实施门诊预检分诊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由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90例为在天津宁河区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的患者,根据数字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45例,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结果优质组挂号等候时间为(8.23±1.84)min、诊疗等候时间为(18.97±2.69)min、退号率为4.4%、分诊不当率为4.4%和护理总满意率为97.8%;常规组挂号等候时间为(15.98±2.13)min、诊疗等候时间为(25.97±3.12)min、退号率为20.0%、分诊不当率为22.2%和护理总满意率为82.2%,优质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的过程中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其中,不仅可以缩短其挂号、诊疗等候时间,而还可以减少退号率、分诊不当率,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 预检分诊 挂号等候时间 诊疗等候时间 分诊不当
原文传递
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晓宇 《医疗装备》 2017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4例,按照术式选择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锥颅引流术治疗,试验... 目的比较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4例,按照术式选择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锥颅引流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的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效果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颅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显微术 高血压 基底节脑出血
下载PDF
King互动达标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残障接受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项红霞 王得莹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残障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0月天津市第四医院及宁河区医院收治的13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 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残障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0月天津市第四医院及宁河区医院收治的13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King达标理论的目标设定和互动达标理论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2周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残障接受度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残障接受度进行比较,在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扩大维度、服从维度、控制维度以及转变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粪水性皮炎、造口脱垂、造口狭窄、造口回缩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0.14%)显著低于对照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ng互动达标护理能够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残障接受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互动达标护理 永久性结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残障接受度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晓宇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开颅夹闭术方...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开颅夹闭术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0.0%;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率为3.3%;手术时间为(2.10±0.65)h。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0.0%;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30.0%;手术时间为(3.00±0.64)h。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应用于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栓塞
下载PDF
比较苄星青霉素两种肌肉注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国鹏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2种肌肉注射效果从而优选合适的注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的苄星青霉素注射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以患者自愿接受肌肉注射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2种肌肉注射效果从而优选合适的注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的苄星青霉素注射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以患者自愿接受肌肉注射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注射,对比两种肌肉注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注射率为98.0%,对照组一次性成功注射率为86.0%(P <0.05);观察组可忍受疼痛率为86.0%,对照组可忍受疼痛率为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的肌肉注射中采用改良法注射能够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常规注射 改良法注射 成功率 疼痛
下载PDF
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晓宇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0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5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夹闭动脉瘤颈进行治疗,利用GOS评分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 目的观察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5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夹闭动脉瘤颈进行治疗,利用GOS评分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用时(62.15±19.21)min,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46.21±22.03)ml,术后3个月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GOS评分:5分37例(69.8%),4分5例(9.43%),3分9例(16.98%),2分2例(3.77%)。结论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满意,术后恢复良好,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夹闭动脉瘤颈 颅内动脉瘤破裂 疗效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与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瑞梅 《医学信息》 2021年第21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MRI)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乳腺病变患者,分别给予1.5T MRI检查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学检...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MRI)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乳腺病变患者,分别给予1.5T MRI检查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1.5T MRI与乳腺X线摄影的正确诊断率、过度诊断率、漏诊率,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MRI表现中,良、恶性乳腺病灶的部位、形态及边界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表现中,良、恶性乳腺病灶的边界、形态及间接征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而过度诊断率与漏诊率低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高于单一的MRI及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乳腺X线摄影诊断,而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单一MRI及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 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定性能力高于乳腺X线摄影,二者在影像学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与差异,乳腺X线摄影对钙化等征象的检出率较高,而1.5T MRI则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去骨瓣减压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晓宇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2期187-188,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中的治疗难题,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尚未统一该种术式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研究人员为促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该文对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中的治疗难题,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尚未统一该种术式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研究人员为促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该文对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时机 适应证
下载PDF
牙隐裂伴牙髓炎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洋洋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84-86,共3页
口腔疾病中,牙隐裂疾病较为常见,磨牙以及双尖牙患病较多,上颌第一磨牙患病率最高。当患者出现牙隐裂后,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当出现感染后,就会诱发牙髓炎等一系列疾病,增加患者的疼痛感。牙髓组织暴露,有溃疡形成时,会有局部渗出... 口腔疾病中,牙隐裂疾病较为常见,磨牙以及双尖牙患病较多,上颌第一磨牙患病率最高。当患者出现牙隐裂后,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当出现感染后,就会诱发牙髓炎等一系列疾病,增加患者的疼痛感。牙髓组织暴露,有溃疡形成时,会有局部渗出物出现,进而演变为慢性炎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就需要给予早期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文章针对牙隐裂伴牙髓炎疾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以下为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牙髓炎 临床诊治 研究
下载PDF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洪霞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并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入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氧...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并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入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氧气吸入、解痉平喘、祛痰及对症治疗等,而试验组则同时接受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情都有所缓解,但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哮喘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远方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于天津宁河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EM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于天津宁河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EM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妊娠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雌激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H、E_(2)、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α治疗EMT患者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 性激素水平 妊娠率
下载PDF
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7
作者 刘吉庆 苏静 孟秋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9期4574-4576,共3页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用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以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产检的15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活胎,...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用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以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产检的15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活胎,胎儿均高度疑似先天性心脏畸形,接受二维彩超检查与四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仔细阅览孕产妇病历资料,记录其随访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将其作为金标准,判定并对比二维彩超及四维超声心动图单独及联合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结果经随访与病理诊断结果证实,150例高度疑似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31例确诊先天性心脏畸形,畸形率为20. 67%。心脏畸形诊断包括室间隔缺损8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左心发育不良4例、右心发育不良3例、主动脉弓狭窄3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2例、肺动脉发育不良2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其他1例。二维彩超、四维超声心动图单独、联合检测对心脏畸形诊断率分别为16. 67%(25/150)、19. 33%(29/150)、20. 00%(30/15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 007,P=0. 082)。以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作为参照,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且联合检测Kappa值更高。结论二维彩超与四维超声心动图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筛查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筛查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与随访及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彩超 先天性心脏畸形 筛查价值
原文传递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郭忠娟 刘颖 刘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0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干预措施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4月医院接受手术的1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将63例术后有反酸、厌食、恶心呕...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干预措施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4月医院接受手术的1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将63例术后有反酸、厌食、恶心呕吐、嗳气或剑突下灼热感的患者纳入紊乱组,102例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纳入正常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将术后肠胃功能紊乱的可能影响因素纳入对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找出可能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体质指数、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麻醉程度、早期肠内营养、术后开始活动时间、腹腔引流管滞留时间、尿管滞留时间、术后镇痛、术后血钾水平是否异常、术后是否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及专业护理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深度麻醉、早期无肠内营养素补充、术后开始活动时间>3 d、腹腔引流管滞留时间>7 d、尿管滞留时间>3 d、术后血钾水平异常、术后无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及围术期无专业护理干预等均可能是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焦虑、深度麻醉、早期无肠内营养素补充、术后开始活动时间>3d、腹腔引流管滞留时间>7 d、尿管滞留时间>3 d、术后血钾水平异常、术后无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及围术期无专业护理干预等均可能增加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风险,应根据以上原因早期制定应对方式,预防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保证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紊乱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3
19
作者 刘桂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9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分析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均分为观察组(58例,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 目的分析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均分为观察组(58例,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58例,仅采用硫酸镁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难产率、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CY及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和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与难产率。同时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贝洛尔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臧传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拉贝洛...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拉贝洛尔,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降钙素原(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两组治疗后FIB、PT、AP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羊水Ⅲ度浑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能有效降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阿司匹林 拉贝洛尔 凝血功能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