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焦明菲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5-728,共4页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引起高度近视眼视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采用康柏西...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引起高度近视眼视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高度近视CNV患者15例15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眼行眼科常规检查、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后,均接受0.05 ml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d及注射后1、4、8和12周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并观察药物相关的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结果 15眼共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45次,其中1眼注射1次,2眼注射2次,12眼注射3次,1眼注射4次.注射后12周,FFA显示有10眼荧光素渗漏消失,4眼荧光素渗漏面积减小,1眼发现出血,荧光素持续渗漏.注射前和注射后第4、8、12周的BCVA分别为0.61±0.46、0.60±0.43、0.41±0.53和0.41±0.51,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2,P<0.001);患眼注射前平均CMT为(280.33±14.40) μm,注射后第4、8、12周分别为(269.00±10.10)、(261.93±7.80)和(259.53±6.30) 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20,P<0.001).未发生因眼压升高行前房穿刺者,未发生眼内炎症、玻璃体腔出血、视网膜脱离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CNV安全且有效,但仍需要大样本量的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重组干扰载体慢病毒颗粒的构建及其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牛瑞 东莉洁 +4 位作者 马腾 杜雪利 何燕华 崔伟娜 胡博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0-585,共6页
目的构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重组干扰载体(shRNA),观察其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构建人源CTGF shRNA,应用三质粒包装系统获得高滴度的CTGF shRNA慢病毒颗粒。感染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干扰... 目的构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重组干扰载体(shRNA),观察其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构建人源CTGF shRNA,应用三质粒包装系统获得高滴度的CTGF shRNA慢病毒颗粒。感染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干扰载体中的红色荧光标记示踪并筛选慢病毒的最佳感染复数及起效时间。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感染对照组(Scramble shRNA病毒感染)及CTGF敲低组(CTGF shRNA病毒感染)。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3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3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CTGF shRNA的最佳感染复数为20,最佳起效时间是72 h。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TGF敲低组穿过小孔细胞数较空白对照组及感染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4,P=0.002)。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TGF敲低组CTGF、FN、α-SMA、ColⅠ mRNA(F=128.83、124.44、144.76、1 374.44,P=0.000、0.000、0.000、0.000)和蛋白表达(F=22.55、41.60、25.73、161.68,P=0.002、0.000、0.001、0.000)较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成功构建的CTGF shRNA慢病毒颗粒可有效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并下调内源性CT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慢病毒感染 视网膜血管/细胞学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运用云医疗远程平台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琳琳 李志清 +8 位作者 马文江 孙国玲 于荣国 王林妮 胡立影 张季文 周君 李娜 马晓蕾 《现代医院管理》 2020年第3期17-20,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通过构建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云医疗远程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病历资料共享,疑难病例及时会诊。落实基层首诊,双向绿色通道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通过构建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云医疗远程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病历资料共享,疑难病例及时会诊。落实基层首诊,双向绿色通道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力度,以起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就诊的目的,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进展,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医疗远程综合服务平台 分级诊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许荣 赵少贞 +1 位作者 郑亦君 常晓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 membrane detachment,DMD)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汉口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的白内障摘出术后DMD患者12例(12眼),经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 membrane detachment,DMD)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汉口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的白内障摘出术后DMD患者12例(12眼),经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确诊为DMD,其中轻度脱离5例、中度脱离3例、重度脱离4例。结果 12 968例行白内障摘出术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了DMD,其中8例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4例为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发生率分别是0.062%和3.101%。5例轻度、1例中度和1例重度DMD均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中度和1例重度DMD经前房注气术痊愈,而1例重度DMD经前房注气失败后改行角膜内皮移植术痊愈,1例重度DMD术中发现1/4悬韧带离断和中上方大范围后弹力层脱离,术毕行前房注气术,术后因体位原因气体进入后房和玻璃体腔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放弃治疗,逐渐发展为大泡性角膜病变。结论 DMD重在预防,一旦发生需要个性化治疗,综合考虑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自发性复位的可能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白内障手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前房注气术
下载PDF
TRPC3对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张越 刘晓静 +10 位作者 甄宇涵 姚瑶 邵斌 徐嫚鸿 王艳辉 刘志强 王伟 毛爱玲 张宝月 张铭连 陈志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OIR组小鼠诱导OIR模型。出生后第17天(PN17)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体外培养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分别采用转染试剂和转染试剂+si-TRPC3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PC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PC3、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将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si-TRPC3组和Pyr3(TRPC3通道抑制剂)组,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si-TRPC3转染72 h)和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1μmol/L Pyr3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REC增生能力;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结果PN17时OIR组小鼠视网膜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团簇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57±0.244和1.517±0.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83±0.033和0.874±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5、3.094,均P<0.05)。si-TRPC3组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Nrf2和SOD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A值明显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横向迁移率高于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氧化应激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国产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6
作者 宋旭东 郝燕生 +9 位作者 鲍永珍 李朝辉 张红 俞阿勇 赵梅生 黄钰森 方军 刘洋 孙岩秀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目的评价国产散光矫正型(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9家医院通过中央动态随机系统分组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单眼入组)进行延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目的评价国产散光矫正型(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9家医院通过中央动态随机系统分组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单眼入组)进行延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爱尔康公司的Toric IOL。记录术前、术后1 d、6个月、1年、5年的视力、IOL旋转度数、术后并发症、眼压、主观评价等情况。主要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Mann-Whitney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结果45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19例)患者完成5年延续观察,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72.07±10.67)岁;术后随访(5.39±0.47)年。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远视力(0.20±0.26、0.16±0.13,t=0.17,P=0.752)、最佳矫正远视力[0.00(0.00,0.20)、0.05±0.10,U=188.00,P=0.880]、裸眼近视力[0.50(0.20,0.60)、0.42±0.20,U=158.00,P=0.559]、最佳矫正近视力(0.13±0.16、0.17±0.23,t=0.14,P=0.645)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对基线均有提高(均P<0.05)。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验光柱镜度数[(-0.67±0.85)、(-0.73±1.08)D;t=-1.50,P=0.149;t=-1.68,P=0.118]、主觉验光柱镜度数[-0.50(-1.00,0.00)、(0.69±0.87)D;U=36.50,P<0.001;t=6.91,P<0.001]相对于术前角膜散光[试验组(1.27±0.49)D,对照组(1.34±0.82)D]均有显著降低。术后5年,眼压、视觉不良症状主观评价、视远脱镜情况和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旋转稳定性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的IOL旋转度数分别为3.0°(1.0°,6.0°)、4.0°(2.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5.50,P=0.574)。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和4例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试验组未见IOL闪辉,对照组则有5例(5/19)。结论国产Toric IOL植入术后5年矫正白内障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散光 视敏度 旋转 有效性研究(主题)
原文传递
分泌粒蛋白Ⅲ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7
作者 王漫峤(综述) 李筱荣(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分泌粒蛋白Ⅲ(SCG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蛋白颗粒。其作为粒蛋白家族(granin家族)中的一员,通常被认为参与内分泌和神经分泌的调节活动,同时也作为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分泌粒蛋白Ⅲ(SCG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蛋白颗粒。其作为粒蛋白家族(granin家族)中的一员,通常被认为参与内分泌和神经分泌的调节活动,同时也作为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中发挥减轻视网膜血管渗漏和新血管形成的作用。除此之外,SCG3还与炎症因子、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在神经细胞中共表达。本文综述了目前对SCG3作为分泌颗粒蛋白以及其粒蛋白家族的认识,分析了SCG3在体内的分布,讨论了其在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认为SCG3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存在相关性,同时重点探讨了SCG3在DR中可能存在的作用及意义,特别是与微血管病变、炎症因子及视网膜神经变性相关的作用;通过比较SCG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信号通路与相关受体结合等方面的差异,对抗SCG3药物治疗DR的效果和优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粒蛋白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新生 血管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抑郁与干眼的关系
8
作者 马玥妮 杨瑞波 《国际眼科纵览》 2024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抑郁与干眼均为危害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炎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为抑郁和干眼的共病机制。抑郁相关性干眼属于抑郁患者伴发的一种慢性疼痛,而干眼属于抑郁患者的一项躯体化症状。抗抑... 抑郁与干眼均为危害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炎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为抑郁和干眼的共病机制。抑郁相关性干眼属于抑郁患者伴发的一种慢性疼痛,而干眼属于抑郁患者的一项躯体化症状。抗抑郁药物可加剧甚至诱发干眼。干眼带来的一系列眼表刺激症状也会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干眼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黄斑下出血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薛晓阳 刘勃实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黄斑下出血(SMH)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2—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SMH患者12例12眼,其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黄斑下出血(SMH)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2—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SMH患者12例12眼,其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1例11眼,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1眼;男5例,女7例;年龄为56~78岁,平均(65.67±8.09)岁;人工晶状体眼2眼,合并白内障10眼;高血压9例,糖尿病2例。SMH持续时间为2~25 d,平均(14.67±8.03)d。患眼均行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采用OCT测量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观察患者手术后眼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BCVA(LogMAR)分别为1.58±0.63、1.12±0.49、1.07±0.44和0.59±0.19,不同时间点患眼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35,P<0.001),其中术后6个月患眼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CRT分别为(606.25±204.67)、(379.83±92.05)、(313.75±60.87)和(267.75±73.07)μm,不同时间点患眼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20,P<0.001),其中术后1、3、6个月患眼CRT较术前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眼于术后3个月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随访期间6眼因PCV复发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共注射给药16次。术后1、3、6个月内平均抗VEGF注射次数分别为(0.3±0.5)、(1.3±1.4)和(2.7±2.0)次。结论在SMH的治疗中,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可提高患眼BCVA,降低CRT,减轻血凝块对视网膜的损伤,促进患眼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玻璃体切割 黄斑下出血 视网膜下注射 疗效
下载PDF
早发性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代谢组学的差异研究
10
作者 陈曦腾 高楠 +6 位作者 寇振宇 吴桂佳 蒋元丰 杨军 白小妹 东莉洁 田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8-527,共10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差异。方法:代谢组学研究。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16例(17只眼)白内障患者。其中早发性白内障8例(8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8例(9... 目的:探讨早发性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差异。方法:代谢组学研究。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16例(17只眼)白内障患者。其中早发性白内障8例(8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8例(9只眼)。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裸眼视力、眼压、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和眼轴长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并于白内障摘除术中留取房水和前囊膜组织标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非靶向检测房水中的代谢物,进一步使用主成分分析、差异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根据代谢物的变化倍数(FC)对差异代谢物进行排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代谢富集分析来筛选两组间的差异通路,并鉴定早发性白内障的生物标志物。前囊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比色法检测丙酮酸含量验证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结果:8例早发性白内障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7.50±4.90)岁;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73.44±5.22)岁;基线资料除年龄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分析共鉴别出34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0种经ROC曲线分析确定为潜在的早发性白内障生物标志物(均P<0.05),其中阳离子(POS)模式5种,分别是丙氧卡因(log 2FC=7.26)、2-甲基-2,3,4,5-四氢-1,5-苯并氧氮杂卓-4-酮(log 2FC=6.35)、l-焦谷氨酸(log 2FC=-1.72)、亮氨酰脯氨酸(log 2FC=-0.77)和胆碱(log 2FC=-0.56),阴离子(NEG)模式5种,分别是N-苯乙酰谷氨酰胺(log 2FC=-1.84)、丙酮酸(log 2FC=1.07)、抗坏血酸(log 2FC=0.92)、假尿嘧啶核苷(log 2FC=-0.68)和棕榈酸(log 2FC=-0.51)。代谢富集分析共富集到72条差异通路(POS模式32条,NEG模式40条),其中谷胱甘肽代谢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糖酵解或糖异生、丙酮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房水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新疆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 刘雪薇 +4 位作者 芦凌羽 张蒙 李猛 何叶 王林洪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城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和额敏县汉族及哈萨克族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塔城地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及额敏... 目的研究新疆塔城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和额敏县汉族及哈萨克族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塔城地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及额敏县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所属行政区域划分基本抽样单位,每个行政区域约1000人,若抽样单位超过1500人则按人数划分为2个及以上的基本抽样单位。将新疆塔城地区分为240个基本抽样单位,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其中12个基本抽样单位进行检查。按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LOCSⅡ)的标准作为白内障确诊标准,对该地区不同民族和年龄受检者白内障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受检者年龄、民族、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紫外线照射时间与白内障患病数的关系。结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及额敏县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76.34%,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8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分别为23.30%、77.40%、89.60%和100.00%。新疆塔城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脂血症白内障患病情况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有无冠心病、是否吸烟、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长的白内障患病情况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项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60岁(OR=39.93,95%CI:20.77-76.77);60~<70岁(OR=3.81,95%CI:2.05-7.08);70~<80岁(OR=1.72,95%CI:0.92-3.22)]、高血压(OR=1.54,95%CI:1.13-2.11)、高脂血症(OR=1.41,95%CI:1.10-2.03)为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的白内障发病率高,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是该地区白内障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新疆塔城地区
下载PDF
过敏性结膜炎相关性干眼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溪婷 高宁 杨瑞波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也是引发或加重干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前者可通过损害眼表上皮屏障、引起泪膜不稳定、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眼睑刷上皮病变等机制诱发或加重干眼。同时,干眼可...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也是引发或加重干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前者可通过损害眼表上皮屏障、引起泪膜不稳定、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眼睑刷上皮病变等机制诱发或加重干眼。同时,干眼可因泪液量(相对)不足、眼表上皮屏障受损及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等促进并加重眼部过敏。此外,眼表菌群失调和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也是两者并存或相互转化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过敏性结膜炎
原文传递
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宋阳(综述) 张明亮 李筱荣(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2-616,共5页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存在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长期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等缺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降低了依从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眼内药物递送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逐渐释放药物的原理,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抗VEGF药物,显著减少患者的注射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目前,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研究仍不成熟,多种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正在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根据设计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微型泵-眼外储存给药系统、可生物降解植入物和不可生物降解植入物3大类,每种类型均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就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 药物缓释系统
下载PDF
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对白内障眼角膜屈光力及散光测量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婷婷 王抒阳 +2 位作者 张敏 秦鲁宁 林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5-1061,共7页
目的比较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3—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分别采... 目的比较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3—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分别采用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角膜前表面及全角膜的陡峭轴角膜曲率(Ks)、平坦轴角膜曲率(Kf)及平均角膜曲率(Km)、散光度数及轴向。采用傅里叶转换公式将散光矢量转换成J0和J45。3种仪器测量值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评估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的角膜前表面Kf和J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563、16.172,均P=0.001),CASIA2测量Kf值大于IOLMaster 700,IOLMaster 700测量J0值明显大于Pentaca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仪器测量全角膜Ks、Kf、Km、J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00.447、1274.117、1609.713、10.372,均P=0.001),其中IOLMaster 700测量值最大,CASIA2次之,Pentacam最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角膜屈光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均r>0.935,P<0.01),散光度数值相关性均弱于角膜屈光力测量值(r=0.623~0.908,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角膜前表面屈光力、角膜前表面散光及全角膜散光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而测量全角膜屈光力的一致性较差。其中,IOLMaster 700与Pentacam测量全角膜屈光力值差异较大,CASIA2与Pentacam差异相对较小。结论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散光一致性较好,可以互相参考,而测量全角膜屈光力的一致性较差,其中IOLMaster 700测量值最大,Pentacam测量值最小,临床上不建议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角膜地形图 散光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15
作者 庞少芳 杨萌 胡博杰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药物已成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一线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众多细胞因子参与DME的发生发展,且经抗VEGF药物治疗后表达水平... 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药物已成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一线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众多细胞因子参与DME的发生发展,且经抗VEGF药物治疗后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与DME预后相关。房水中基线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抗VEGF治疗后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VEGF受体-2可能作为评估DME治疗效果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改变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体积、高反射病灶、视网膜下液、血管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等均可预测和评估DME治疗效果。了解基线及治疗后的细胞因子水平、影像学改变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指导DME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探究DME的发病机制及寻找DME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1%阿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进展的防控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嵇霄雯 宫博腾 +5 位作者 祝颖 鹿大千 刘琳 杜蓓 刘勋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311,共9页
目的观察质量分数1%阿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进展的防控作用及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屈光状态正常的3周龄三色豚鼠6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9只、FDM模型组19只、FDM+阿托品组19只和阿托品组12只。... 目的观察质量分数1%阿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进展的防控作用及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屈光状态正常的3周龄三色豚鼠6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9只、FDM模型组19只、FDM+阿托品组19只和阿托品组12只。采用半透明乳胶气球遮盖右眼的方法建立FDM模型,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干预;FDM模型组单纯遮盖右眼4周;FDM+阿托品组遮盖右眼4周,同时每日使用1%阿托品凝胶点眼1次;阿托品组每日使用1%阿托品凝胶点眼1次,共4周。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周和实验4周时采用带状光检影镜进行屈光度测定,采用眼科A型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实验4周时采集完整眼球制作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集后极部巩膜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巩膜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巩膜组织蛋白质质谱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阿托品组和阿托品组实验眼不同时间点屈光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38.892,P<0.001;F时间=167.270,P<0.001),其中FDM模型组实验2周和4周、FDM+阿托品组实验4周较正常对照组屈光度向近视化方向发展,实验2周和4周FDM+阿托品组较FDM模型组屈光度向远视化方向发展,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阿托品组和阿托品组实验眼不同时间点眼轴长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2.346,P<0.001;F时间=353.797,P<0.001),其中FDM模型组实验2周和4周、FDM+阿托品组实验4周眼轴长度均长于相应时间点正常对照组,FDM+阿托品组实验2周和4周眼轴长度均短于相应时间点FDM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DM模型组豚鼠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疏松且紊乱,FDM+阿托品组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屈光 近视 形觉剥夺 巩膜 组织形态学 蛋白质组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与眼底结构和微循环的关系
17
作者 李昊儒(综述) 魏瑞华(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7-511,共5页
后巩膜葡萄肿(PS)指眼球后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之一。PS常伴随着眼底微结构如巩膜、脉络膜、Bruch膜的改变。这些异常改变致使眼底微结构对眼轴扩张的抵抗力下降,或可造成相应区域组织结构的重塑,引发微血管... 后巩膜葡萄肿(PS)指眼球后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之一。PS常伴随着眼底微结构如巩膜、脉络膜、Bruch膜的改变。这些异常改变致使眼底微结构对眼轴扩张的抵抗力下降,或可造成相应区域组织结构的重塑,引发微血管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后极部血流循环异常,而微循环的改变又可能继发眼底微结构的变化,严重影响患眼视力。国际上对PS的发病机制仍无明确定论,且尚无良好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文对高度近视眼PS与眼底结构及微循环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探究PS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改善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眼底结构 微循环
下载PDF
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珠珠 魏瑞华 +1 位作者 张翔宇 裴如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6-105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PDSCLs)与单焦框架眼镜、单焦角膜接触镜(SVCLs)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使用中文检索关键词近视、角膜接触镜、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眼轴、屈光不正和相关自由... 目的系统评价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PDSCLs)与单焦框架眼镜、单焦角膜接触镜(SVCLs)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使用中文检索关键词近视、角膜接触镜、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眼轴、屈光不正和相关自由术语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网(VIP)等数据库,使用英文检索关键词myopia、contact lens、children、adolescents、myopia progression、axial length、refractive error和相关英文自由术语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收集数据,纳入将佩戴PDSCLs者作为试验组、佩戴单焦框架眼镜或SVCLs者作为对照组来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采用RCTs的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本研究的评级指标为2个组间屈光度变化和眼轴长度变化的差异,合并效应量以加权均数差(WMD)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采用I^(2)检验评估各研究的异质性。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比较采用Z检验。将附加度数≤+2.00 D、低像差、低焦深量的试验数据分配至低中附加组,附加度数>+2.00 D、高像差、高焦深量的试验数据分配至高附加组,采用亚组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附加值PDSCLs对近视的控制效果。结果共检索到378项研究,最终纳入10项高质量的RCT研究,共14组数据纳入Meta分析。纳入文献中受试者年龄6~18岁,随访时间10~36个月,包括试验组808例和对照组837例。其中有2项交叉试验研究未设置洗脱期,故仅纳入其首次干预后的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屈光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22 D,95%CI:0.15~0.30,Z=5.65;P<0.05);试验组眼轴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0 mm,95%CI:-0.12~-0.09,Z=12.28;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附加亚组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屈光度变化和眼轴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防控 儿童 青少年 角膜接触镜 屈光度 眼轴长度 周边离焦 近视离焦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现状及挑战 被引量:2
19
作者 栾蓉 邵彦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9-1005,共7页
内皮祖细胞(EPCs)是具有血管生成潜能的祖细胞,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是通过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及神经保护因子而发挥作用,另外一方面是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并将自身整合到新形成的毛细血管中,因而在血管修复和神经保护中发挥重... 内皮祖细胞(EPCs)是具有血管生成潜能的祖细胞,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是通过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及神经保护因子而发挥作用,另外一方面是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并将自身整合到新形成的毛细血管中,因而在血管修复和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EPCs的表面标志物和功能研究是EPCs研究的基础。目前一系列临床试验、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学研究表明,EPCs的自体移植或与其他细胞联合移植可促进视网膜血管修复,改善视网膜功能且安全性较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被定义为由全身代谢异常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单位(NVU)受损的难治性视网膜疾病,EPCs数目改变及功能受损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眼科医师应该关注基于EPCs的疗法对DR的治疗意义。目前DR的治疗策略包括EPCs移植、EPCs与其他细胞联合移植以及内源性EPCs的调节,EPCs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为其在修复NVU损伤及DR防治方面提供许多可能性。本文从EPCs的起源、生理病理状态、功能、治疗策略、临床应用5个方面展开,介绍EPCs在DR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EPCs治疗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损伤 神经保护 细胞疗法
下载PDF
2.2 mm和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角膜及角膜前后表面术源性散光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1
20
作者 梁景黎 邢秀丽 +2 位作者 杨晓彤 蒋元丰 张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5-501,共7页
目的比较2.2mm和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角膜、角膜前后表面术源性散光(SIA)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1例(... 目的比较2.2mm和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角膜、角膜前后表面术源性散光(SIA)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1例(131只眼),年龄44~9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2mm组:同轴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9例(69只眼);3.0mm组: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2例(62只眼).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前检查患者白内障核硬度,并采用Emery分级.所有随访时间内,对患者进行Pentacam眼前节生物测量仪检查.记录每一次随访期,以角膜顶点为中心4mm区域内全角膜屈光力(TCRP)、角膜前表面的模拟角膜屈光力(SimK)和角膜后表面散光(PCA),使用矢量分析方法将散光分解为X-Y径线,计算SIA,并采用SigmaPlot软件进行绘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23例(123只眼)完成3个月随访,其中2.2mm组65只眼,3.0mm组58只眼;两组年龄分别为(69±9)、(71±10)岁;两组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分别为(2.08±0.47)、(2.12±0.46)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全角膜、角膜前后表面的屈光力及散光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所有SIA进行计算及矢量分解,得到的矢量中心(SIA矢量均值)即为质心SIA.术后3个月2.2mm组TCRP、SimK及PCA的质心SIA分别为-0.11D@146°、-0.11D@151°、-0.03D@67°;3.0mm组分别为-0.25D@158°、-0.24D@147°、-0.04D@47°.2.2mm组与3.0mm组角膜SIA比较,术后3个月2.2mm组与3.0mm组SimK的Y经线SIA度数分别为(-0.10±0.30)、(-0.22±0.37)D,PCA的SIA度数绝对值分别为(0.24±0.16)、(0.19±0.12)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35;t=2.009、P=0.047),其余各径线的分解矢量及SIA绝对值两组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散光 屈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