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 被引量:450
1
作者 刘瀚旻 马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MP肺炎(Myccoplasma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涉及的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难治眭MPP诊治及MPP预后和远期管理等问题,已成为儿科实践和研...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MP肺炎(Myccoplasma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涉及的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难治眭MPP诊治及MPP预后和远期管理等问题,已成为儿科实践和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断 治疗 中医儿科学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 被引量:282
2
作者 杜元灏 李晶 +8 位作者 孙冬纬 刘维红 李桂平 林雪 任辉 王涵 邹蓓蕾 焦素林 黄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归纳中国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现代针灸临床病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1978-2005年针灸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结果... 目的:归纳中国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现代针灸临床病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1978-2005年针灸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结果:通过本次文献研究,共得到了16类针灸病谱461种,包括西医病338种,西医症状73种,中医病症50种。结论:针灸疗法适应证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针灸疗法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龙骨、牡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239
3
作者 张晗 张磊 刘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839-1840,共2页
随着《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实施,中药龙骨的来源受到极大的限制。寻找龙骨的替代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龙骨与牡蛎的药性特点,龙骨与牡蛎主要化学成分均为钙盐,微量元素种类相近,且均具有镇静安神、抗惊厥药理作用,临床... 随着《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实施,中药龙骨的来源受到极大的限制。寻找龙骨的替代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龙骨与牡蛎的药性特点,龙骨与牡蛎主要化学成分均为钙盐,微量元素种类相近,且均具有镇静安神、抗惊厥药理作用,临床多配伍使用。由此提出牡蛎可能成为龙骨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骨 牡蛎 替代品
原文传递
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 被引量:232
4
作者 卞金玲 张春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7-289,共3页
介绍了石学敏院士率先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即作用力的方向是决定补和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为每个穴位操作1~3分钟;两... 介绍了石学敏院士率先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即作用力的方向是决定补和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为每个穴位操作1~3分钟;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最佳参数为3~6小时等四大要素。使针刺疗法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学敏 针刺手法 剂量效应关系 捻转补泻手法
下载PDF
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226
5
作者 毛静远 牛子长 张伯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8-961,共4页
目的对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时段研究,以揭示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资讯(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中医证型... 目的对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时段研究,以揭示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资讯(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及不同时期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08篇,总病例数34 640例。冠心病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气不足、气滞血瘀、阳气亏虚、寒凝心脉、痰瘀互结等为常见证型,相关证候要素以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为多见,本虚中以气虚为首(18 949例次占24.10%),标实中以血瘀为首(22 101例次占28.10%)。心血瘀阻及痰浊内阻证在197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0年3个时间段所占比例呈逐步增高趋势,气阴两虚证则逐步降低。结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血瘀、痰浊等标实证候要素及相关的证候类型近年来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证候 证候要素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 被引量:187
6
作者 石学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57-1058,共2页
“醒脑开窍法”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新的学术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在立法、治则和针刺手法上改变了历代针灸医家治疗脑卒中所沿用的以阳经穴为主,阴经经穴为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而且针对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进行了大量的实... “醒脑开窍法”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新的学术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在立法、治则和针刺手法上改变了历代针灸医家治疗脑卒中所沿用的以阳经穴为主,阴经经穴为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而且针对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从而使这一学术思想成为目前指导临床治疗脑卒中最为普遍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法 治疗 脑卒中 醒脑开窍法 阳经穴
下载PDF
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92
7
作者 毕颖斐 王贤良 +5 位作者 赵志强 侯雅竹 王帅 赵国元 毛静远 张伯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013-2019,共7页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40家三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临床横断面调查建立冠心病中医诊疗信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40家三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临床横断面调查建立冠心病中医诊疗信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冠心病中医证候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本虚以气虚(67.17%)为主,标实以血瘀(77.89%)、痰浊(43.97%)为主,同时可兼见阴虚(28.97%)、气滞(19.60%)、阳虚(17.39%)等证候要素;其中气虚、血瘀、痰浊之间关联度最强;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15.06%)、气虚痰瘀(10.95%)、气阴两虚血瘀(9.28%)、痰瘀互结(8.75%)最为多见;男性与女性的证候要素常见度排序基本一致,男性较女性更多见血瘀(78.81%/76.19%)、痰浊(46.79%/39.00%)、热蕴(9.70%/8.27%),女性则较男性多见气虚(74.74%/67.01%)、阴虚(32.21%/27.08%)、阳虚(18.45%/16.73%)、血虚(12.15%/8.01%);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常见度分析,随着年龄增长(<45岁、45~60岁、61~75岁、>75岁),气虚(54.75%/60.38%/69.52%/73.88%)、血虚(5.57%/8.63%/9.40%/11.86%)、阴虚(23.93%/29.27%/28.69%/30.08%)、阳虚(12.13%/15.01%/17.33%/21.93%)以及水饮证(6.23%/7.21%/9.53%/13.24%)比例呈明显增长趋势。结论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候以气虚为本、血瘀或兼痰浊为标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证候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 阳微阴弦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900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77
8
作者 石学敏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 90 0 5例 ,经 3~ 5疗程 (每疗程 10天 )观察 ,痊愈 5 337例 ,占 5 9.2 7% ,显效2 0 85例 ,占 2 3.15 % ,好转 14 5 3例 ,占 16 .14 % ,无效 4 0例 ,占 0 .4 4 % ,死亡 9例 ,占 1.0 % ,总有效率为 98....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 90 0 5例 ,经 3~ 5疗程 (每疗程 10天 )观察 ,痊愈 5 337例 ,占 5 9.2 7% ,显效2 0 85例 ,占 2 3.15 % ,好转 14 5 3例 ,占 16 .14 % ,无效 4 0例 ,占 0 .4 4 % ,死亡 9例 ,占 1.0 % ,总有效率为 98.5 6 %。并对临床实验室有关指标进行了观察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醒脑开窍 针刺法
下载PDF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修订) 被引量:181
9
作者 戎萍 马融 +1 位作者 韩新民 吴海娇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2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专家指导组审核、网上征集意见,形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修订)》稿,提出抽动障碍诊疗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 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2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专家指导组审核、网上征集意见,形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修订)》稿,提出抽动障碍诊疗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供中医儿科行业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 临床诊疗指南 抽动障碍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1
10
作者 石学敏 李军 +2 位作者 阎莉 李岩 吴德新 《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4期4-7,共4页
中风病又名脑卒中,泛指脑血管病,其死亡率高,致残率更高。自1972年开始,我科进行了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工作,根据中风病的病理改变,确立了“窍闭神匿”这一关键病机,制定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原则(简称“醒脑... 中风病又名脑卒中,泛指脑血管病,其死亡率高,致残率更高。自1972年开始,我科进行了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工作,根据中风病的病理改变,确立了“窍闭神匿”这一关键病机,制定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原则(简称“醒脑开窍”针刺法)。10余年来先后收治了各个不同病理阶段中风住院病人3207例。从临床统计、疗效观察、实验研究到部分基础实验、动物实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而证明了本法有镇静、解痉、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
下载PDF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25例临床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54
11
作者 石学敏 杨兆钢 +6 位作者 周继增 韩景献 张春生 卞金玲 李岩 马春燕 张惠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91-492,共2页
在选穴、配方针刺方向、深度、施术手法及其量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经治疗其临床治愈率为6892%,总有效率为9805%。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颅底血流动力学结果:针刺风池穴后血流速度... 在选穴、配方针刺方向、深度、施术手法及其量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经治疗其临床治愈率为6892%,总有效率为9805%。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颅底血流动力学结果:针刺风池穴后血流速度中收缩期峰值速度(SV)、平均流速(MV)在多时相明显加快,且持续时间较长,多可持续30~60分钟,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管搏动指数(PI)针刺后较针刺前明显改善,说明小动脉、微动脉阻力减低,因而脑血流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性麻痹 针灸疗法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论 被引量:168
12
作者 韩景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0-202,220,共4页
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由此确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 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由此确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以及中药组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养生学和治疗学角度提出了重视整体调理三焦气化以阻断衰老时体内的恶性循环,是对中医衰老机制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三焦 气化失常
下载PDF
多中心临床观察荆花胃康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疗效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47
13
作者 胡伏莲 成虹 +19 位作者 张学智 安贺娟 盛剑秋 吕农华 谢勇 陈治水 许建明 胡乃中 郑鹏远 张沥 张玲霞 张声生 陶琳 张振玉 崔梅花 杨桂彬 王邦茂 姜葵 杨强 郜恒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和水团花)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n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的疗效,并观察Hp根除失败患者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对象为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且伴...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和水团花)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n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的疗效,并观察Hp根除失败患者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对象为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且伴有Hp感染的患者,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11个中心56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被纳入,其中男336例。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别将29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荆花胃康组(98例)、含铋四联组(101例)和标准三联组(100例),将266例胃炎患者分为荆花胃康组(130例)和含铋四联组(136例)。标准三联组: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7d(d1~7);荆花胃康组:标准三联组方案加荆花胃康胶丸3粒,2次/d,疗程7d(d1—7),之后荆花胃康胶丸3粒,2次/d,14d(d8~21);含铋四联组:标准三联组方案加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疗程7d(d1~7),之后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14d(d8—21);各组入选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Hp根除治疗7d后继续兰索拉唑30mg,1次/d,治疗14d(d8~21)。治疗结束至少28d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并对治疗后Hp未根除患者应用Hp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检测胃黏膜Hp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荆花胃康组、含铋四联组及标准三联组的Hp根除率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别为80.2%(77/96)、89.9%(89/99)、72.2%(70/97)(P=0.007),意向性分析(I,IYI’)分别为78.6%(77/98)、88.1%(89/101)、70.0%(70/100)(P=0.007),其中含铋四联组与标准三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2),而与荆花胃康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胃炎患者荆花胃康组和含铋四联组Hp根除率PP和IrI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联合 抗药性 中成药
原文传递
中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128
14
作者 聂鹏坤 杨华 +3 位作者 赵晓峰 李军 王光安 王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探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者之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10例发病15天至半年的中风患者进行评分,分析3名量表评价者之间的信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名评价者在入组... 目的:探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者之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10例发病15天至半年的中风患者进行评分,分析3名量表评价者之间的信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名评价者在入组当天、治疗14天、治疗28天时,对10例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总分、上肢、下肢评分ICC值范围为0.9837~0.9989,均大于0.98。结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者之间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 中风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各地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方案分析 被引量:126
15
作者 徐旭 张莹 +1 位作者 李新 李晓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6-872,共7页
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后各地区发布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探究其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和通报,自2019年12月8日官方通报的武汉首例不明原因肺炎发病病例至2020年2月1日北京、天津... 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后各地区发布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探究其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和通报,自2019年12月8日官方通报的武汉首例不明原因肺炎发病病例至2020年2月1日北京、天津等地区的13项含中药处方的中医药预防COVID-19的方案。13项预防方案中多用黄芪、玉屏风散等中药和方剂补"正气";由于疫情发于冬季,预防方案体现因时制宜的原则;北方8个地区多使用麦冬、玄参等滋阴润燥中药,南方5个地区多用苍术、藿香等芳香除湿中药,预防方案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人群体质不同采用不同处方,体现因人制宜的原则。此外,还应重视隔离病原、起居有节、调节情志、饮食营养、适当运动等预防措施。COVID-19的中医药预防应注重补正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用药,重视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预防方案分析 补正气 三因制宜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优势及有关疗效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125
16
作者 毕颖斐 毛静远 +3 位作者 王贤良 赵志强 李彬 侯雅竹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0,共4页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尚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表达与阐释,是提高冠心病临床防治水平及中医药贡献度的关键环节。系统总结中医药在缓解心绞痛、干预冠状动脉...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尚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表达与阐释,是提高冠心病临床防治水平及中医药贡献度的关键环节。系统总结中医药在缓解心绞痛、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防治再灌注后无复流、调节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方面的临床优势,通过对临床优势的总结及思考,指出目前临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开展冠心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bcl-2/bax基因调控机体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17
作者 王彤 刘存志 +2 位作者 刘玉珍 于建春 韩景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658-1660,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CL-2 BAX 基因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2月) 被引量:117
18
作者 陆权 王雪峰 +8 位作者 陈慧中 洪建国 胡仪吉 吕玉霞 马融 尚云晓 王力宁 王素梅 徐荣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9-443,共5页
1 前言 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症状,属中医儿科肺系病证中的病名范畴。咳嗽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射。儿童咳嗽按病程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按病因(或病原)分为感染性咳嗽和非感染性咳嗽;根据有痰无痰还可分为有痰... 1 前言 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症状,属中医儿科肺系病证中的病名范畴。咳嗽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射。儿童咳嗽按病程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按病因(或病原)分为感染性咳嗽和非感染性咳嗽;根据有痰无痰还可分为有痰咳嗽(湿咳)和无痰咳嗽(干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咳嗽 中西医结合诊治 感染性咳嗽 专家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儿科 常见症状 肺系病证
原文传递
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5
19
作者 晁春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期16-17,共2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高,具有局限性、复发性、自愈性的特点。该病病因复杂,遗传、免疫、感染、消化道疾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心理因素等在该病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无特效药物,临床上采用中医...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高,具有局限性、复发性、自愈性的特点。该病病因复杂,遗传、免疫、感染、消化道疾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心理因素等在该病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无特效药物,临床上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中文版简明精神状态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2
20
作者 甘露 刘涛 +1 位作者 王淑华 郑健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2-845,共4页
1检测工具 对于认知功能的监测和评价临床上应用各种量表,它们能够更简单快速的评价患者的情况,患者病情有量化的标准,对于患者病情的对比记录和疾病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国际上认可的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有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 1检测工具 对于认知功能的监测和评价临床上应用各种量表,它们能够更简单快速的评价患者的情况,患者病情有量化的标准,对于患者病情的对比记录和疾病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国际上认可的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有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评估 认知功能 状态量 MONTREAL 神经行为 认知状态 定向力 分界值 帕金森病 检测工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