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酱香型白酒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长文 魏纪平 +1 位作者 孙素琴 徐强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58,共3页
研究了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鉴别酱香型白酒,获得其指纹特征。运用1D-IR作为一级鉴别,不同酱香型白酒最主要的区别是在1225 cm-1处峰强和峰位的不同;运用二阶导数谱作为二级鉴别,在1200~1800 cm-1范围内,不同酱香型白酒的羧酸酯和羧... 研究了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鉴别酱香型白酒,获得其指纹特征。运用1D-IR作为一级鉴别,不同酱香型白酒最主要的区别是在1225 cm-1处峰强和峰位的不同;运用二阶导数谱作为二级鉴别,在1200~1800 cm-1范围内,不同酱香型白酒的羧酸酯和羧酸盐的特征吸收峰有明显的不同;运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为三级鉴别,从另一个角度直观表现了不同白酒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对于白酒的鉴别是一种有效的和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鉴别 酱香型白酒
下载PDF
固态白酒发酵中多因素对杂醇油生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长文 梁慧珍 马树奎 《酿酒》 CAS 2006年第6期43-46,共4页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中,酵母、糖化酶和蛋白酶的添加与杂醇油生成量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出,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比例协调即蛋白酶用量20u/g,糖化酶用量1.0×103u/g,干酵母用量0.5‰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为0.36g/L;实验...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中,酵母、糖化酶和蛋白酶的添加与杂醇油生成量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出,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比例协调即蛋白酶用量20u/g,糖化酶用量1.0×103u/g,干酵母用量0.5‰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为0.36g/L;实验证明多因素同时参入能更有效地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白酒 杂醇油 多因素
下载PDF
基于SVM的白酒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姜安 彭江涛 +2 位作者 彭思龙 魏纪平 李长文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6,共4页
为实现白酒品评自动化,采集了297个不同香型、86个不同等级、60个不同年份的白酒样品红外光谱图,共计443个。针对这些红外光谱图,采用3次多项式插值拟合的方法进行基线漂移校正,并用小波软阈值法去除光谱噪声,然后用标准归一化的方法消... 为实现白酒品评自动化,采集了297个不同香型、86个不同等级、60个不同年份的白酒样品红外光谱图,共计443个。针对这些红外光谱图,采用3次多项式插值拟合的方法进行基线漂移校正,并用小波软阈值法去除光谱噪声,然后用标准归一化的方法消除散射效应。对于白酒的香型、等级和年份这3种不同的分类问题,分别选择样本的75%为训练集,余下25%为测试集,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对应的香型、等级和年份分类模型,并在测试集上验证了模型的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香型分类正确率达到98%以上,等级分类正确率达到92%以上,年份分类正确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白酒香型 白酒等级 白酒年份
原文传递
不同香型白酒红外宏观三级鉴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岩 李长文 +2 位作者 魏纪平 孙素琴 孟天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运用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对3种不同香型的白酒进行了鉴定。在一维红外谱图上,五粮液、茅台酒和汾酒主要区别是特征峰1722cm-1和1594cm-1在峰强和峰位上的不同;在二阶导数谱上,则表现出3种酒酸酯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在二维相关谱图上,3... 运用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对3种不同香型的白酒进行了鉴定。在一维红外谱图上,五粮液、茅台酒和汾酒主要区别是特征峰1722cm-1和1594cm-1在峰强和峰位上的不同;在二阶导数谱上,则表现出3种酒酸酯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在二维相关谱图上,3种白酒形成的峰簇的位置和数量不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香型酒的分析,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是一种有效和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白酒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鉴别
下载PDF
酒香型光谱分析和模式识别计算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姜安 彭江涛 +2 位作者 彭思龙 魏纪平 李长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0-923,共4页
白酒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体系,它含有大量的微量成分,这些微量成分直接决定了白酒的品质、口感和香型。为实现对白酒香型的快速鉴别,可采集不同香型白酒的红外光谱图,并将其作为模式分类方法的输入模式,建立白酒香型鉴别模型。首次全面... 白酒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体系,它含有大量的微量成分,这些微量成分直接决定了白酒的品质、口感和香型。为实现对白酒香型的快速鉴别,可采集不同香型白酒的红外光谱图,并将其作为模式分类方法的输入模式,建立白酒香型鉴别模型。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白酒香型模式识别算法,这些算法包括统计分类器(线性判别函数、二次判别函数、正则判别分析、K近邻算法)、原型学习算法(学习矢量量化)、支持向量机和AdaBoost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红外光谱的白酒香型检测模式识别算法达到了很高的分类准确率、识别率和拒绝率,显示出了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白酒香型检测 模式分类 高斯分类器 学习矢量量化
下载PDF
基于SVM的天津产地玫瑰香葡萄酒定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军 王方 +6 位作者 魏纪平 李长文 杨华 邵春甫 张福庆 尹吉泰 肖冬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天津产地玫瑰香葡萄酒识别鉴定,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干白葡萄酒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干白葡萄酒谱图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基线校正、消除噪声、标准归一化和去除异常样本点。选取了不同产地的玫瑰香原... 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天津产地玫瑰香葡萄酒识别鉴定,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干白葡萄酒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干白葡萄酒谱图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基线校正、消除噪声、标准归一化和去除异常样本点。选取了不同产地的玫瑰香原酒样品511个、贵人香原酒样品438个、霞多丽原酒样品307个、白玉霓原酒样品29个、白羽原酒样品44个、龙眼原酒样品31个、泽香原酒样品79个,针对不同分类将80%样品谱图用SVM建立分类模型,并用剩余20%样品谱图对这些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不同葡萄品种干白葡萄酒模型正确率、识别率和拒绝率达到97%以上,不同产地玫瑰香干白葡萄酒正确率、识别率和拒绝率达到98%以上。该方法可以对天津产地玫瑰香葡萄酒进行定性识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玫瑰香 葡萄酒 鉴定
下载PDF
运用红外技术对相同香型不同口感白酒的鉴别 被引量:2
7
作者 魏纪平 邵春甫 +3 位作者 李长文 孟天毅 徐强 孙素琴 《酿酒科技》 2010年第6期51-53,共3页
运用宏观红外指纹三级鉴定法对不同口感的白酒进行了鉴别,通过红外三级分析,不同口感的白酒展现出特定的红外规律:一级红外分析中,不同口感白酒呈现的峰强不同;在二级红外分析中,则表现出3种酒酸酯种类的不同;特别是,在1748cm-1处酯的C=... 运用宏观红外指纹三级鉴定法对不同口感的白酒进行了鉴别,通过红外三级分析,不同口感的白酒展现出特定的红外规律:一级红外分析中,不同口感白酒呈现的峰强不同;在二级红外分析中,则表现出3种酒酸酯种类的不同;特别是,在1748cm-1处酯的C=O依次增强;在三级红外分析中,热扰动使同步谱图上自动峰呈现特定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红外分析结果和感官评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 宏观红外指纹三级鉴定法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鉴别 白酒
下载PDF
Hs-5乳酸链球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会霞 孙金旭 +1 位作者 魏淑珍 李长文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选用蔗糖、酵母膏、KH2PO4、MgSO4.7H2O、NaCl、吐温80、蛋白胨为因素,各取3水平,分别以nisin效价和菌体量为目的产物进行L18(37)正交实验,对比2次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以nisin效价为结果培养基条件下nisin的产量高于以菌体量为目的产物... 选用蔗糖、酵母膏、KH2PO4、MgSO4.7H2O、NaCl、吐温80、蛋白胨为因素,各取3水平,分别以nisin效价和菌体量为目的产物进行L18(37)正交实验,对比2次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以nisin效价为结果培养基条件下nisin的产量高于以菌体量为目的产物的培养条件;综合分析得Hs-5发酵生产nisin的适宜培养基为:蔗糖30 g/L、酵母膏20 g/L、吐温80 4mL、K2HPO4 12.5 g/L、MgSO4 0.4 g/L、蛋白胨10 g/L、NaCl 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Hs-5乳酸链球菌 NISIN 效价 发酵培养
下载PDF
影响固态发酵白酒中杂醇油生成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立钊 梁慧珍 +1 位作者 马树奎 李长文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5,48,共4页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生产中发酵力、糖化力、蛋白分解力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速度对杂醇油的生成有影响,当发酵速度快时,杂醇油的生成量较低;增加糖化力可有效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调节蛋白分解力,可有效降低白酒中杂...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生产中发酵力、糖化力、蛋白分解力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速度对杂醇油的生成有影响,当发酵速度快时,杂醇油的生成量较低;增加糖化力可有效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调节蛋白分解力,可有效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增加发酵速度,可适当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协调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固态发酵 杂醇油 生成因素
下载PDF
酵母添加量对酱香型白酒中杂油醇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孙金旭 朱会霞 +3 位作者 杨晓红 赵娟娟 王立召 李长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7-70,共4页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研究不同酵母菌添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酵母添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酵母菌添加量1%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且杂油醇生成量较低,...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研究不同酵母菌添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酵母添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酵母菌添加量1%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且杂油醇生成量较低,和未加酵母菌相比,杂油醇总量降低3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杂油醇 酵母菌
下载PDF
不同加曲量对酱香型白酒中杂油醇影响探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孙金旭 王立召 李长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08,126,共5页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大曲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大曲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曲料比1∶1和1∶1.3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加曲量来控制杂醇...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大曲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大曲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曲料比1∶1和1∶1.3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加曲量来控制杂醇油的生成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杂油醇 大曲
下载PDF
糟醅堆积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山其木格 梁慧珍 +4 位作者 张长霞 张林奇 谭旭 梁丽泉 李长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糟醅堆积发酵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白酒品质、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PCR-DGGE生物技术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中所有的糟醅堆积过程,对堆积糟醅中的微生物种群变化进行跟踪,揭示微生物种群在各个轮次糟醅堆积过程的变... 糟醅堆积发酵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白酒品质、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PCR-DGGE生物技术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中所有的糟醅堆积过程,对堆积糟醅中的微生物种群变化进行跟踪,揭示微生物种群在各个轮次糟醅堆积过程的变换规律。从整体看,堆积发酵过程细菌种类多于真菌种类,下沙期间堆积糟醅的微生物种类很少,糙沙阶段微生物种类开始逐渐增多,二轮次堆积时微生物种类最丰富,且在整个酿酒年度的末期,堆积糟醅微生物多样性有减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发酵 微生物种群变化 糟醅
下载PDF
高温大曲中细菌总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春辉 赵树欣 梁慧珍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4-56,共3页
研究了5种基于不同裂解机理的提取方法对高温大曲中总基因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SDS-酶法裂解原理的提取方法获得的结果最优,此方法获得的总基因组片段大约为21kb;纯度为:A260/A280=1.762,A260/A230=1.587;并且能不经纯化直... 研究了5种基于不同裂解机理的提取方法对高温大曲中总基因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SDS-酶法裂解原理的提取方法获得的结果最优,此方法获得的总基因组片段大约为21kb;纯度为:A260/A280=1.762,A260/A230=1.587;并且能不经纯化直接用于16SrDNA的扩增。为利用16SrDNA分析等后续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操作打好基础,使得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大曲微生物的研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高温大曲 DNA提取 16S rDNAPCR 细菌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阳 赵树欣 +3 位作者 梁慧珍 李巍 赵腾飞 李长文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该文通过变性剂法提取普洱茶样品中微生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真菌的通用引物扩增18S rDNA的NS31/Glol区,再将PCR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分析,通过对DGGE图谱的统计分析和18S rDNA序列分析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组... 该文通过变性剂法提取普洱茶样品中微生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真菌的通用引物扩增18S rDNA的NS31/Glol区,再将PCR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分析,通过对DGGE图谱的统计分析和18S rDNA序列分析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组成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不同发酵阶段的真菌多样性呈现出一定差异和变化趋势,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占有优势地位,此外还包括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光孢青霉(Penicillium glab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真菌 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18SrDNA
下载PDF
酵母菌纯种发酵普洱茶初探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腾飞 郭学武 +4 位作者 张长霞 梁慧珍 张阳 李长文 肖冬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0,共4页
酵母菌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之一,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此外还能代谢产生VB1、VB2、Vc等物质,是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品质风格的重要因子。对从普洱茶渥堆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5株优势... 酵母菌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之一,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此外还能代谢产生VB1、VB2、Vc等物质,是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品质风格的重要因子。对从普洱茶渥堆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5株优势酵母菌进行纯菌接种发酵试验,并对发酵后的茶样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评价,结果发现,酵母菌株Y5能将生茶的多酚值由28.33%降至14.54%,将茶褐素值由2.45%增至6.86%,在5株酵母菌发酵的茶样中,其茶褐素增幅最为显著。另外Y5发酵的茶样有香甜味,其滋味略苦,生津,有回甘,可以用来提高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酵母菌 普洱茶
原文传递
PCR-DGGE技术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慧珍 崔丽华 +1 位作者 张春辉 赵树欣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91,共3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是一种分析微生物群落的有效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动态性。简要介绍了PCR-DGGE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行业中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PCR—DGGE 微生物群落动态性 食品行业 应用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阳 赵树欣 +4 位作者 李巍 梁慧珍 赵腾飞 李长文 魏纪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0-232,238,共4页
为了快速提取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DNA,便于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演替情况,对比研究了总DNA提取的四种方法-酶法、试剂盒法、超声波法和变性剂法,以16S rRNA区域通用引物(27F和1492R)和18S rRNA区域通用引物(NS1和NS8)对四种方... 为了快速提取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DNA,便于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演替情况,对比研究了总DNA提取的四种方法-酶法、试剂盒法、超声波法和变性剂法,以16S rRNA区域通用引物(27F和1492R)和18S rRNA区域通用引物(NS1和NS8)对四种方法提取的总DNA分别进行扩增,根据总DNA提取的大小、产量、纯度和PCR扩增产物进行评估。综合各项指标来看,总DNA提取方法以变性剂法为优,其次是试剂盒法、超声波法和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DNA提取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