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管辖权让渡下的海域执法问题评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晏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36-50,I0003,共16页
国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或条约的方式,将一部分主权权利自主有限让渡给某一组织或者某一合作关系的国家,通过参与合作的途径共享这一部分主权权利,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美国自2019年起派遣海岸警卫队到南海地区活动,...
国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或条约的方式,将一部分主权权利自主有限让渡给某一组织或者某一合作关系的国家,通过参与合作的途径共享这一部分主权权利,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美国自2019年起派遣海岸警卫队到南海地区活动,以作为与中国对抗的新手段。考虑到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南海活动的现状,结合我国《海警法》颁布产生的影响,美国未来很有可能与南海沿岸国签订“随船观察员协定”,获得所谓“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并以此进行渔业执法。针对美国在南海可能展开的新行动,我国宜将南海沿岸国列为让渡其所谓“专属经济区”管辖权的重点观察对象,与南海周边国家签订双边协定,展开友好合作,完善《海警法》的配套措施,以维护我国在南海的固有权利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辖权让渡
南海
随船观察员协定
南海沿岸国
美国海岸警卫队
海警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权与“修昔底德陷阱”之辩——以中国海洋权益保障为视角
2
作者
张晏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55,I0003,共20页
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语境下,快速发展崛起的中国给现在的霸主国美国带来恐惧和不安,因而招致其防范和针对。按照美国的叙事逻辑,中国的和平崛起被认为是世界不稳定的根源。但从发展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快速发展遵循国际法规范,武装...
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语境下,快速发展崛起的中国给现在的霸主国美国带来恐惧和不安,因而招致其防范和针对。按照美国的叙事逻辑,中国的和平崛起被认为是世界不稳定的根源。但从发展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快速发展遵循国际法规范,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始终以保护本国主权和发展权益为基准。中国海洋武装力量建设及运用模式同样完全遵循国际法规范,并无称霸之意。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只是美西方不乐见中国发展壮大而寻求进行攻讦、打压的借口。为应对此种情况,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能够捍卫自身权益的武装力量,还需打破西方话术圈套,以中国叙事方式讲述珍爱和平、反对霸权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发展权
海洋武装力量
西方话术圈套
中国叙事
中国话语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之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晏瑲
王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5-22,共8页
海洋事务信息公开是保障海洋事务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必要措施,是繁荣海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国家制定海洋政策的重要环节。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立法和海洋信息公开法律及实践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国际...
海洋事务信息公开是保障海洋事务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必要措施,是繁荣海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国家制定海洋政策的重要环节。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立法和海洋信息公开法律及实践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国际上具有丰富海洋治理经验的国家在海洋事务信息公开方面的相关规定及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的发展方向。中国应更加注重海洋信息主动公开的效果,提高政府处理公众反馈信息的透明度,加强海洋事务相关信息公开与互联网结合,提高海洋信息共享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事务
政府信息公开
海洋强国
海洋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碳”背景下完善中国碳排放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4
作者
张晏瑲
张浩涵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提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必然会涉及到众多领域及行业的利益,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而完善的碳排放法律体系可以为减少冲突提供...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提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必然会涉及到众多领域及行业的利益,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而完善的碳排放法律体系可以为减少冲突提供基础保障。由于中国在碳排放的法治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缺乏经验,以及法律所固有的滞后性,导致在法律框架、碳排放管理、司法协同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中国根据现有的国情,借鉴域外先进经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为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现实困境
路径
国际经验
法治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人权法视角下应对日本的核污染水处置
5
作者
张晏瑲
赵晓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198,共12页
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核污染水被日本排放到海洋后,将通过循环和富集作用进入整个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且这种损害会伴随核污染水的持续排放日渐显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际共识,保护基本...
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核污染水被日本排放到海洋后,将通过循环和富集作用进入整个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且这种损害会伴随核污染水的持续排放日渐显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际共识,保护基本人权的义务是国家依照国际法与国内法应当承担的实质性义务。自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日本在灾民安置、降低核辐射水平、核污染水处置等方面持续违反保障人权的国际法律,其行为已经或将持续损害本国国民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环境权、生存权、发展权、食物权等基本人权。福岛核泄漏事发后,民众与参与核污染物处置的工人被持续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其生存权、发展权与健康权受到威胁。日本的灾民安置与环境恢复工作存在疏漏,该国国民享有的在不受核辐射影响的适宜环境中健康生存并获取食物的环境权与食物权受到损害。核污染水排海致使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人民也成为日本核污染的潜在受害者。人权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基本理念与宗旨,人权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对日本潜在的侵害世界人权的行为主动发声彰显了负责任大国担当。面对日本违背法律义务、侵犯人权的行为中国可以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策略,如包括呼吁国际社会根据《罗马规约》以危害人类罪的罪名追究日本的国际刑事责任;推进关于生态灭绝罪与海洋环境犯罪的学理讨论。此外,可以坚持请求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并尝试实体追责两条途径并行,同时借助国际人权组织的相关程序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污染水
危害人类罪
人权救济
环境权
生存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辖权让渡下的海域执法问题评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晏瑲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院
大连海事大学
海洋法治与文化
研究院
大连海事大学
黄渤海
研究院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36-50,I0003,共16页
文摘
国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或条约的方式,将一部分主权权利自主有限让渡给某一组织或者某一合作关系的国家,通过参与合作的途径共享这一部分主权权利,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美国自2019年起派遣海岸警卫队到南海地区活动,以作为与中国对抗的新手段。考虑到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南海活动的现状,结合我国《海警法》颁布产生的影响,美国未来很有可能与南海沿岸国签订“随船观察员协定”,获得所谓“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并以此进行渔业执法。针对美国在南海可能展开的新行动,我国宜将南海沿岸国列为让渡其所谓“专属经济区”管辖权的重点观察对象,与南海周边国家签订双边协定,展开友好合作,完善《海警法》的配套措施,以维护我国在南海的固有权利和主张。
关键词
管辖权让渡
南海
随船观察员协定
南海沿岸国
美国海岸警卫队
海警法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权与“修昔底德陷阱”之辩——以中国海洋权益保障为视角
2
作者
张晏瑲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院
大连海事大学
国家海洋治理与发展
研究院
大连海事大学
黄渤海
研究院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55,I0003,共20页
基金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SZ2024B024)。
文摘
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语境下,快速发展崛起的中国给现在的霸主国美国带来恐惧和不安,因而招致其防范和针对。按照美国的叙事逻辑,中国的和平崛起被认为是世界不稳定的根源。但从发展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快速发展遵循国际法规范,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始终以保护本国主权和发展权益为基准。中国海洋武装力量建设及运用模式同样完全遵循国际法规范,并无称霸之意。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只是美西方不乐见中国发展壮大而寻求进行攻讦、打压的借口。为应对此种情况,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能够捍卫自身权益的武装力量,还需打破西方话术圈套,以中国叙事方式讲述珍爱和平、反对霸权的中国故事。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发展权
海洋武装力量
西方话术圈套
中国叙事
中国话语体系
Keywords
Thucydides Trap
right to development
marine armed forces
western verbal tricktrap
China narrative
Chinese discourse system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之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晏瑲
王宇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院
大连海事大学
黄渤海
研究院
大连海事大学
深圳
研究院
出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5-2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VHQ009)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SZ2020B027)。
文摘
海洋事务信息公开是保障海洋事务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必要措施,是繁荣海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国家制定海洋政策的重要环节。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立法和海洋信息公开法律及实践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国际上具有丰富海洋治理经验的国家在海洋事务信息公开方面的相关规定及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的发展方向。中国应更加注重海洋信息主动公开的效果,提高政府处理公众反馈信息的透明度,加强海洋事务相关信息公开与互联网结合,提高海洋信息共享的成效。
关键词
海洋事务
政府信息公开
海洋强国
海洋政策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P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碳”背景下完善中国碳排放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4
作者
张晏瑲
张浩涵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院
大连海事大学
黄渤海
研究院
出处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文摘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提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必然会涉及到众多领域及行业的利益,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而完善的碳排放法律体系可以为减少冲突提供基础保障。由于中国在碳排放的法治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缺乏经验,以及法律所固有的滞后性,导致在法律框架、碳排放管理、司法协同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中国根据现有的国情,借鉴域外先进经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为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法治保障。
关键词
“双碳”
现实困境
路径
国际经验
法治化
Keywords
dual carbon
realistic predicament
path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legalization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人权法视角下应对日本的核污染水处置
5
作者
张晏瑲
赵晓楠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院
大连海事大学
黄渤海
研究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198,共12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日本排放核污水背景下的跨境核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批准号:L23ZD072)。
文摘
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核污染水被日本排放到海洋后,将通过循环和富集作用进入整个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且这种损害会伴随核污染水的持续排放日渐显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际共识,保护基本人权的义务是国家依照国际法与国内法应当承担的实质性义务。自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日本在灾民安置、降低核辐射水平、核污染水处置等方面持续违反保障人权的国际法律,其行为已经或将持续损害本国国民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环境权、生存权、发展权、食物权等基本人权。福岛核泄漏事发后,民众与参与核污染物处置的工人被持续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其生存权、发展权与健康权受到威胁。日本的灾民安置与环境恢复工作存在疏漏,该国国民享有的在不受核辐射影响的适宜环境中健康生存并获取食物的环境权与食物权受到损害。核污染水排海致使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人民也成为日本核污染的潜在受害者。人权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基本理念与宗旨,人权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对日本潜在的侵害世界人权的行为主动发声彰显了负责任大国担当。面对日本违背法律义务、侵犯人权的行为中国可以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策略,如包括呼吁国际社会根据《罗马规约》以危害人类罪的罪名追究日本的国际刑事责任;推进关于生态灭绝罪与海洋环境犯罪的学理讨论。此外,可以坚持请求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并尝试实体追责两条途径并行,同时借助国际人权组织的相关程序发声。
关键词
福岛核污染水
危害人类罪
人权救济
环境权
生存权
Keywords
Fukushima nuclear-contaminated water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remedy for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right to environ-ment
right to life
分类号
DF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管辖权让渡下的海域执法问题评析
张晏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发展权与“修昔底德陷阱”之辩——以中国海洋权益保障为视角
张晏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海洋事务信息公开之现状与发展方向
张晏瑲
王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碳”背景下完善中国碳排放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张晏瑲
张浩涵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际人权法视角下应对日本的核污染水处置
张晏瑲
赵晓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