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海海产品与甲型肝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贾秀岩 高学谦 +4 位作者 孙相明 张元强 邵燕 韩文秋 于新源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6期576-577,共2页
关键词 海产品 甲型肝炎 粪口途径 病毒
下载PDF
小学生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秀岩 刘丹 +5 位作者 王继学 高学谦 孙相明 张元强 王稳 邵燕 《疾病控制杂志》 200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卫生教育
下载PDF
大连市自然人群风疹免疫屏障建立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茜 张玫 张瑜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自然人群风疹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评估风疹免疫屏障建立情况,为制定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3-6月对大连市9个区(县)的自然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及血清标本的采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了解大连市自然人群风疹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评估风疹免疫屏障建立情况,为制定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3-6月对大连市9个区(县)的自然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及血清标本的采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标本风疹IgG的几何平均浓度(GMC),分析人群风疹免疫屏障建立情况及抗体阳性率及GMC分布。结果共调查2430人,其风疹抗体总阳性率为75.31%,GMC为73.40 IU/mL。不同地区、年龄、职业、风疹类疫苗(RCV)免疫史人群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育龄期女性风疹GMC(75.53 IU/mL)高于非育龄期女性(70.02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0066.50,P<0.01)。结论大连市自然人群维持消除状态的风疹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存在小范围风疹持续传播的风险。随着RC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时间的不断积累,自然人群的整体风疹免疫水平也随之提高。建议继续巩固免疫规划中的RCV接种策略,针对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组织RCV补充免疫活动,对育龄期女性开展RCV接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群 风疹 免疫屏障
原文传递
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琳 肖丹 韩一楠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21期3102-3105,共4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水痘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水痘24 0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7/10万...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水痘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水痘24 0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7/10万,无死亡病例。冬春季为高发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高新园区(136.52/10万)、甘井子区(94.77/10万)和旅顺口区(75.47/10万);水痘病例主要集中于20岁以下年龄组,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308.52/10万;大于20岁的成人水痘发病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水痘暴发疫情共235起,其中有18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大连市水痘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儿童为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尽早开展水痘疫苗常规接种是降低水痘发病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特征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大连市2003-2016年水痘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一楠 杨月 王旭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93-397,共5页
目的 分析2003-2016年大连市水痘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防控工作开展和措施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水痘病例、暴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记录,采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 分析2003-2016年大连市水痘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防控工作开展和措施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水痘病例、暴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记录,采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3-2016年大连市累计报告水痘33 279例,平均发病率为37.91/10万.15岁以下的小年龄组居民为高危人群,该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5.10%.患者仍以学生为主(54.37%),其次为幼托儿童(18.27%).2003年至今,大连市累计报告水痘暴发疫情358起.2005-2016年,1岁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为23.79%~55.51%.结论 大连市水痘疫苗接种率较低.水痘发病有冬春两个发病高峰,近几年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需提高目标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发病率和暴发疫情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病学 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幼托机构及中小学聚集性水痘疫情中疫苗保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琳 韩一楠 杨月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6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评价水痘疫苗在中国幼托机构及中小学聚集性水痘疫情中的保护效果。方法检索SinoMed、CNKI、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SCI、EMBASE数据库,筛选并提取2019年10月以前所有关于中国幼托机构及中小学聚集性水痘疫情中水痘疫苗保... 目的评价水痘疫苗在中国幼托机构及中小学聚集性水痘疫情中的保护效果。方法检索SinoMed、CNKI、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SCI、EMBASE数据库,筛选并提取2019年10月以前所有关于中国幼托机构及中小学聚集性水痘疫情中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对水痘的疫苗保护效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不同免疫程序和国产/进口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亚组分析,所有分析均应用RevMan 5.3完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9篇,纳入接种组对象7 154例,对照组对象4 569例。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疫苗保护率(VE)=55%(95%CI:46%~63%),OR=0.45 (95%CI:0.37~0.54);病例对研究结果显示,VE=68%(95%CI:62%~73%),OR=0.32(95%CI:0.27~0.38);合并结果显示,VE=63%(95%CI:58%~67%),OR=0.37(95%CI:0.33~0.42),说明接种疫苗组患水痘的风险显著降低。亚组分析显示,接种2剂次的保护效果好于1剂次,VE=91%(95%CI:55%~98%),OR=0.09(95%CI:0.02~0.45);国产和进口水痘疫苗两者保护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疫苗对中国幼托机构及中小学人群的保护效果较好,建议采取2剂次的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水痘疫苗 保护效果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德尔菲法在常规免疫评估指标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玫 林茜 +3 位作者 张瑜 贾秀岩 曹雷 郑景山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9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一步筛选、精简适合我国基层使用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质量评估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德尔菲筛选指标方法,精简前期建立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质量评估指标,确立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精简评估指标。... 目的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一步筛选、精简适合我国基层使用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质量评估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德尔菲筛选指标方法,精简前期建立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质量评估指标,确立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精简评估指标。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两轮调查问卷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除1人较低为0.5,其他较高均在0.7~0.9之间;两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均在52%~83%之间;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除第2项指标协调度低为0.34,其他指标协调度较高均在0.09~0.24之间。对前期11项评估指标进行合并筛选,共筛选出6项评估指标。结论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是精简常规免疫监测系统质量评估指标的有效方法,将为进一步评估常规免疫监测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常规免疫监测系统 评估指标 精简
原文传递
辽宁省首例D8基因型麻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 郝爽 +3 位作者 王文思 韩一楠 方兴 姚文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辽宁省首次监测到D8基因型麻疹病毒。方法本研究采用Vero/Slam细胞对该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麻疹病毒(MEV)血凝素(hemagglutinin,H)基因全长和N基因羧基末端... 目的分离并鉴定辽宁省首次监测到D8基因型麻疹病毒。方法本研究采用Vero/Slam细胞对该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麻疹病毒(MEV)血凝素(hemagglutinin,H)基因全长和N基因羧基末端的450个核苷酸,对扩增产物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辽宁D8基因型麻疹病毒分离株和世界卫生组织D8基因型参考株Mvi/Manchester.GBR/30.94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N基因和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8.9%。从GenBank上下载的D8基因型病毒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D8基因型麻疹病毒与2018年在哥伦比亚分离的MVi/LosPatios.COL/11.18/D8株病毒和2012-2016年在中国香港流行的D8基因型麻疹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结论麻疹D8基因型病毒的检出,对积累辽宁省麻疹分子流行病学基线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全国及全球麻疹病毒的传播及溯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D8基因型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大连市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月 肖丹 +1 位作者 韩一楠 张玫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24期3426-3428,共3页
目的阐述大连市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按照相关要求,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由省级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2016年,大连市发现1例口服第1... 目的阐述大连市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按照相关要求,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由省级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2016年,大连市发现1例口服第1剂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高变异株病例,国家脊灰实验室对病例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时发现,与Sabin株相比变异数为7。结论该病例诊断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大连市自然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月 万强 +1 位作者 张玫 刘大鹏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0年第11期656-658,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自然人群乙肝(HBV)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征;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策略后的防制效果,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乙肝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市11个县市区按照0~、1~、2~、5~、10~和15... 目的了解大连市自然人群乙肝(HBV)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征;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策略后的防制效果,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乙肝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市11个县市区按照0~、1~、2~、5~、10~和15~岁6个年龄段,共采集血清标本680份,按《WS299-2008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五项指标。结果 HBsAg携带率为7.11%,抗-HBs阳性率为58.82%,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分别为24.56%、0.15%和2.94%。结论从年龄来看,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为1.18%,<5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0.59%,已完成《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要求,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下载PDF
2018年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琳 张玫 安庆玉 《预防医学论坛》 2019年第12期948-951,共4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监测工作情况,评价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大连市出生人口数据及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监测资料,分析常规免疫报表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接种率,应用差值(D)评价法和比值(R)评价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质... 目的了解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监测工作情况,评价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大连市出生人口数据及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监测资料,分析常规免疫报表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接种率,应用差值(D)评价法和比值(R)评价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质量,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 22.0完成。结果2018年常规免疫报表报告及时率及完整率均为100%;全市常规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D值评价结果显示全市HepB3和PV3D值为可信,DTP3和MR D值为可疑;R值评价结果显示全市HepB1-3/PV1-3和3MR/DPT1-3R值为可信,PV1-3/DPT1-3和3BCG/HepB1-3R值为可疑。结论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免疫 接种率 监测
原文传递
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及不良反应认知与行为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月 韩一楠 +1 位作者 张玫 林茜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20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近年来疫苗事件频发,家长对预防接种心存疑虑。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免疫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2017-06-2017-12在大连市抽取甘井... 目的近年来疫苗事件频发,家长对预防接种心存疑虑。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免疫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2017-06-2017-12在大连市抽取甘井子区、金州新区和瓦房店市14个接种门诊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219名儿童家长,其中80.23%家长认为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方法,85.64%家长认为接种疫苗非常有必要;文化程度不同的家长在预防接种及不良反应的认知和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5;89.09%家长认为医生是他们最信任获取知识的来源,69.32%家长认为目前获取的知识不够,还希望了解疫苗专业知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类型疫苗比较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结论加强利用自媒体等新型方式向家长和公众进行宣传教育,重点对家长进行留观必要性以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现和报告等相关内容宣教,改进预防接种流程,确保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认知、态度和行为 调查
原文传递
辽宁省首次分离2B基因型风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郝爽 +4 位作者 王文思 韩一楠 张智 方兴 姚文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对辽宁省首次分离2B基因型风疹病毒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采集风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Vero/Slam细胞对临床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风疹病毒基因型分型靶基因(E1基因739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 目的对辽宁省首次分离2B基因型风疹病毒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采集风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Vero/Slam细胞对临床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风疹病毒基因型分型靶基因(E1基因739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流行2B基因型风疹病毒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2018年共分离到2株2B基因型风疹病毒(RVi/Liaoning.CHN/13.18/1[2B]和RVi/Liaoning.CHN/14.18/1[2B]),其中病毒分离株RVi/Liaoning.CHN/13.18/1[2B]在基因亲缘关系树上与来自英国的病毒RVs/Edinburgh.GBR/6.12[2B]和来自日本的病毒RVs/Kawasaki.JPN/17.11/1[2B]属于同一进化分支,而与我国近年流行株同源性相差甚远;同时该病毒分离自1例近期有国际旅行史的病例,推测为国外输入病毒;病毒分离株RVi/Liaoning.CHN/14.18/1[2B]与我国2014—2015年流行2B基因型风疹病毒属于同一分支,其中与2015年安徽株(RVi/Chouzhou.Anhui.CHN/17.15/2[2B])和2013年浙江株(RVi/Shaoyang.Zhejiang.CHN/13.13[2B])同源性最高。结论辽宁省2018年首次分离到2B基因型风疹病毒,且2株病毒分属于不同的传播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2B基因型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文娟 林茜 +1 位作者 范艳 于歌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12-313,共2页
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生命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保障,人均寿命也逐渐延长。目前,我国正在向老龄化社会发展[1],2014年的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9%,预测到2025年增加至20%,2050年高... 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生命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保障,人均寿命也逐渐延长。目前,我国正在向老龄化社会发展[1],2014年的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9%,预测到2025年增加至20%,2050年高达30%[2~4]。受固有的传统生活观念、生理机能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病发生等因素的影响,大家认为老年人营养不良属于正常现象,且长期被忽视,导致目前我国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探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干预不合理膳食结构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大连地区社区的老年人营养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营养 营养状况 社区老年人 营养风险 老年人健康 退行性改变 人均寿命 生活观念
原文传递
2010年大连市麻疹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茜 韩一楠 +1 位作者 肖冰 孙楠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2010年大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更好地指导今后消除麻疹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大连市2010采集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抗体(M-IgM)、风疹抗体(R-IgM)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 目的分析2010年大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更好地指导今后消除麻疹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大连市2010采集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抗体(M-IgM)、风疹抗体(R-IgM)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大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17例,报告发病率为0.28/10万,与去年同期(0.38/10万)相比降低26.32%,呈散发状态,城乡接合部高发,呈明显的季节性,以周岁内儿童及20岁以上成年人发病为主;麻疹监测系统共监测麻疹疑似病例31例,其中确诊病例20例(实验室诊断病例19例,临床诊断病例1例),风疹实验室诊断病例2例,排除病例9例,监测系统运转状态良好。结论在保证麻疹疫苗首针及时率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学龄前儿童的强化免疫,并建议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建议开展出疹性疾病病例监测及病原学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大连地区青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
16
作者 赵文娟 何琳 +1 位作者 林茜 于歌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80-681,共2页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属类固醇类衍生物,是唯一可以在人体内合成的维生素,大部分主要通过皮肤在阳光紫外线β的照射下,由皮下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3,少量来源于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2。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调节钙、...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属类固醇类衍生物,是唯一可以在人体内合成的维生素,大部分主要通过皮肤在阳光紫外线β的照射下,由皮下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3,少量来源于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2。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调节钙、磷代谢,从而维持牙齿及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维生素 生长和发育 维生素D3 天然食物 维生素D2 主要生理功能 磷代谢 紫外线
原文传递
2009-2013年大连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茜 杨月 +2 位作者 韩一楠 孙楠 韩焱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5年第4期382-382,384,共2页
我国于2006年提出消除麻疹目标,在消除麻疹的策略中最关键的就是监测系统。为掌握大连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现将2009—2013年大连市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麻疹监测资料来自《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疑... 我国于2006年提出消除麻疹目标,在消除麻疹的策略中最关键的就是监测系统。为掌握大连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现将2009—2013年大连市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麻疹监测资料来自《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实验室检测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大连市公安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监测系统 分析 评价
原文传递
大连市某小学一起水痘暴发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月 王旭阳 +1 位作者 韩一楠 林茜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21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水痘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特点,在冬季和春季出现2次发病高峰。本研究分析大连市暴发的一起较大规模水痘疫情,为水痘暴发疫情处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1-01-2016-12-24红旗小学68例水痘患儿,对所... 目的水痘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特点,在冬季和春季出现2次发病高峰。本研究分析大连市暴发的一起较大规模水痘疫情,为水痘暴发疫情处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1-01-2016-12-24红旗小学68例水痘患儿,对所有水痘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计算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红旗小学累计发现水痘患儿68例,罹患率为4.28%,分布在6个年级22个班级,罹患率最高的班级为6年级5班(23.81%,10/42),有2次发病高峰,年龄6~12岁;男童罹患率为4.53%(39/860),女童罹患率为3.97%(29/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症状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均为轻型水痘病例;水痘疫苗接种率为72.14%,无免疫史或患病史的罹患率为7.57%,有免疫史或患病史的罹患率为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P<0.05;疫苗保护率为44.78%,效果指数为1.81。B楼罹患率为5.4%(57/1058),高于A楼的2.1%(1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5。有明确水痘疫苗接种史者,接种间隔≤3年无发病,间隔11年发病率最高,为16.67%,发病率随疫苗接种间隔而升高,r=0.88,P<0.05。结论提高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率,并尽量缩短疫苗接种时间,建立有效免疫屏障,是预防和控制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暴发 流行病 疫苗
原文传递
大连市西岗区1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穗 张玫 +3 位作者 肖丹 林茜 贾秀岩 刘丹 《中国校医》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核实疫情,并探讨导致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方法按照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病例定义和病例搜索,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搜索出119例病例,均为在校学生,罹患率... 目的核实疫情,并探讨导致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方法按照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病例定义和病例搜索,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搜索出119例病例,均为在校学生,罹患率为21%。5-6月共发生病例76例(64%),为发病高峰期。二年级罹患率最高(30%),一(3)班无1人患病。84%的患儿为流动儿童。以未发病班级学生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加课外补习班和接触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是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7(95%CI:1.1-12.4)和60(95%CI:7-510.6)结论课外补习班和接触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是导致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校外补习班加强监督,做好疾病宣传工作,加强补习班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并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流行病学 疾病爆发流行 儿童 学生
原文传递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免疫规化项目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雪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10X期75-75,共1页
实行免疫规划项目在预防普通疾病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全人类,而儿童的身体体质较弱,对疾病的免疫力较差,容易遭受水痘、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以及流行感冒等传染病的侵害。但在对人们进行预防接种时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引起了... 实行免疫规划项目在预防普通疾病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全人类,而儿童的身体体质较弱,对疾病的免疫力较差,容易遭受水痘、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以及流行感冒等传染病的侵害。但在对人们进行预防接种时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引起了人们对疫苗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的重视。如果不能消除人们对预防接种的质疑,则会能严重影响到已取得成功的免疫规划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问题,避免其对国家免疫规划项目造成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免疫规化项目 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