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查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伟 施国伟 +5 位作者 洪洋 查英 韩晓洁 何小华 丁强 何家扬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英语查房是一种值得开展的教学方式;但具体实施中目前还普遍存在住院医师有畏难心理、教学形式单一、难以长期维系等困难。针对上述困难,英语查房可以采取“两步走”策略,即从办公室查房到床旁查房分步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英语查房是一种值得开展的教学方式;但具体实施中目前还普遍存在住院医师有畏难心理、教学形式单一、难以长期维系等困难。针对上述困难,英语查房可以采取“两步走”策略,即从办公室查房到床旁查房分步推进,降低住院医师畏难心理;可以采用联合查房、手术室查房和英语交班,整合英语阅读和英语演讲的培训,使教学形式多元化;可以通过查房管理、查房资料积累和查房师资建设等组织机制建设,使英语查房持续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查房 医学英语 临床教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双侧上尿路结石成分的差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马凤宁 +3 位作者 刘红 施国伟 丁强 何家扬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25-827,832,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类型不同的比例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构建的泌尿系结石成分数据库(DSCU数据库)中112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变量为双侧结石类型不同,预测变量为年龄、性别、血肌酐、肾... 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类型不同的比例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构建的泌尿系结石成分数据库(DSCU数据库)中112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变量为双侧结石类型不同,预测变量为年龄、性别、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路感染,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男性94例(83.9%),平均发病年龄(54.2±4.0)岁。有14.3%(16/112)的患者双侧结石类型不同,均表现为一侧草酸钙结石、另一侧感染性结石。双侧结石类型不同的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比例为100%,而结石类型相同的患者为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血肌酐和eGF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CU数据库中双侧上尿路结石类型不同的比例占14.3%,合并尿路感染是结石类型不同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上尿路 双侧 结石分析 尿路感染
下载PDF
母代肥胖对子代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天 刘晟骅 +3 位作者 胡梦博 张立旻 姜昊文 丁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8-744,共7页
超重和肥胖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脂高糖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成人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许多研究提示母代肥胖及相关的代谢紊乱也会影响其子代,提高子代罹患肥胖、糖尿病、哮喘,心血管等疾病的概率。本综述总... 超重和肥胖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脂高糖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成人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许多研究提示母代肥胖及相关的代谢紊乱也会影响其子代,提高子代罹患肥胖、糖尿病、哮喘,心血管等疾病的概率。本综述总结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相关机制,包括一氧化碳(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途径、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C)的产生、脂毒性以及瘦素对下丘脑摄食中枢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代肥胖 子代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复发性尿路结石成分变化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伟 马凤宁 +4 位作者 彭瑞鲜 林志远 施国伟 丁强 何家扬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比例、危险因素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复发性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1例,女24例,上尿路68例,下尿路17例,首次发病中位年龄为5...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比例、危险因素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复发性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1例,女24例,上尿路68例,下尿路17例,首次发病中位年龄为51岁,发病2次者70例,3次者12例,>3次者3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结石成分,分析复发前后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情况。预测变量为结石类型、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结果变量为结石成分改变。探讨复发结石成分变化的危险因素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结石复发时成分发生改变者26例(30.6%)。单因素分析发现,复发时间为1~5年患者结石成分改变的RR为复发时间<1年或>5年患者的0.518(95%CI0.277~0.967,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复发时间1~5年的OR为0.231(95%CI0.075~0.707,P=0.010)。结石类型和发病次数不是复发结石成分改变的危险因素。在结石成分的变化趋势中,感染性结石和草酸钙结石间的互相转变现象最常见。草酸钙结石患者复发时有20.0%演变为感染性结石,而感染性结石有29.2%变为草酸钙结石。结论复发性尿路结石患者中,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比例约占1/3。感染性结石和草酸钙结石之间的互相转变现象最常见。复发时间是预测结石成分发生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时间<1年或>5年的患者应重复行结石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症 复发 结石分析 成分改变 复发时间
原文传递
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α-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对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燕翔 丁强 +1 位作者 张元芳 徐永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α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TP40)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人膀胱癌T24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用浓度为5~1000μg/L的TP40处理T24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M... 目的探讨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α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TP40)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人膀胱癌T24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用浓度为5~1000μg/L的TP40处理T24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生长24、48、72和96h时的生长情况。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TP40对T24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用浓度为1~7500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竞争拮抗TP40的细胞毒作用。结果T24细胞表达EGFR强阳性。浓度为5、50、100、250、500、750和1000μg/L的TP40处理T24细胞96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19%、27%、41%、47%、53%和61%。用750μg/L的TP40处理T24细胞24、48、72和96h,[3H]TdR掺入率分别为80%,69%,48%和51%。浓度为1~7500μg/L的EGF对TP40有竞争抑制作用。结论人膀胱癌T24细胞能高水平地表达EGFR;重组TP40对T24细胞的生长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该作用是通过EGFR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4细胞 TP 抑制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Α EGFR 表达 人膀胱癌 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 竞争抑制
原文传递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温晖 丁强 +2 位作者 方祖军 夏国伟 方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94例病理证实原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和304例非肿...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94例病理证实原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和304例非肿瘤对照者的3个DNA修复基因(XPC,XPG,XRCC1)中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各基因型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发生的关系以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的XPC939Lys/Gln和XPC939Gin/Gin基因型频率(70.0%,63/90)显著高于对照组(60.9%,185/304),XPG1104Asp/His和XPG1104His/His基因型频率(79.2%,57/72)亦高于对照组(73.0%,203/278)。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等因素后,XPC939Lys/Gln和XPC939G1n/Gin基因型频率在膀胱癌患者中明显增高(校正OR为1.89,95%CI1.14~3.23,P=0.02);XPG1104Asp/His和XPG1104His/His基因型频率在膀胱癌患者中轻度增高(校正OR为1.07.95%CI0.86~1.87,P0.048)。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膀胱癌无关性(校正OR为1.15,95%C10.55~2.40,P=0.27)。XPC和XPG多态性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XPCLys939Gln和XPGAsp1104His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易感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DNA修复 膀胱肿瘤 疾病易感性
原文传递
经会阴10点以下或以上前列腺活检诊断效率和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童仕俊 姜昊文 +4 位作者 杨宝年 蔡叶华 孙剑良 丁强 张元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10点与≥10点前列腺活检的诊断效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900例,分2组,〈10点组759例(A组),平均活检8点;≥10点组141例(B组),平均活检12点。分析2组间总活检阳性率、PSA分... 目的分析经会阴〈10点与≥10点前列腺活检的诊断效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900例,分2组,〈10点组759例(A组),平均活检8点;≥10点组141例(B组),平均活检12点。分析2组间总活检阳性率、PSA分层活检阳性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B组前列腺癌检出总阳性率分别为41.6%(316/759)和51.8%(73/141),PSA≤10.0ng/ml患者中活检阳性率分别为6.8%(16/235)和17.8%(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出现肉眼血尿者274例(36.1%),尿潴留2例;B组肉眼血尿53例(37.6%).尿潴留1例,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点前列腺活检的诊断效率高于〈10点,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诊断 活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是URS?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忠 顾斌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66-268,共3页
近30年来,随着体外、体内碎石设备及纤维导光束和腔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已成为输尿管结石治疗的主要方向[1,2,5,8-12],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 近30年来,随着体外、体内碎石设备及纤维导光束和腔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已成为输尿管结石治疗的主要方向[1,2,5,8-12],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SWL)和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y,UR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取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下载PDF
精原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良宏 丁强 王翔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2581-2583,共3页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移植 相关研究进展 DNA缺失 精子细胞 减数分裂 睾丸功能 曲细精管 精母细胞 发生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