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解读 被引量:67
1
作者 顾瑜蓉 李华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2期209-211,共3页
本文从发病机制、一线及二线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对《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简称新修版指南)进行了解读,并与《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简称2015年版指南)进行对比,列... 本文从发病机制、一线及二线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对《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简称新修版指南)进行了解读,并与《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简称2015年版指南)进行对比,列举出新修版指南的补充、修订之处,以便临床医师能够更有效地理解新修版指南的亮点,促进新修版指南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诊断 治疗 指南 解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华斌 赖玉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9,共6页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多因素疾病。根据患者症状、鼻内镜检查以及鼻窦CT扫描,CRS的诊断比较明确,但其病理机制却较复杂,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不完全一样。临床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内在的病理机制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多因素疾病。根据患者症状、鼻内镜检查以及鼻窦CT扫描,CRS的诊断比较明确,但其病理机制却较复杂,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不完全一样。临床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内在的病理机制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窦炎 慢性 鼻息肉 发病机制 鼻内镜外科手术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杨丽 黄洁 +1 位作者 王洁屹 王武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分析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半年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连续就诊的眩晕患者,经筛选符合确诊及可能诊断前庭型偏头痛的患者共97例,其中男19例,女78例。予以氟桂利嗪5... 目的分析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半年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连续就诊的眩晕患者,经筛选符合确诊及可能诊断前庭型偏头痛的患者共97例,其中男19例,女78例。予以氟桂利嗪5-10mg每晚口服。根据患者症状缓解程度给予1个月到3个月的疗程。结果患者服用药物后随访3月39例(40.2%)自觉无头晕发作,41例(42.3%)患者服用药物后仍有头晕发作但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剩余17例(17.5%)无明显改善。结论氟桂利嗪可以有效治疗前庭型偏头痛,安全性也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前庭型偏头痛
下载PDF
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丽敏 迟放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 采用人体倾角姿态图仪评估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方法 倾角姿态图仪是静态姿势描记图 (SPG)技术的新一代产品 ,其采用闭眼阻止视觉、球底平台显著减弱重心移动时本体感觉的方法 ,由倾角传感器获得地面睁眼 (t1)、地面闭眼 (... 目的 采用人体倾角姿态图仪评估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方法 倾角姿态图仪是静态姿势描记图 (SPG)技术的新一代产品 ,其采用闭眼阻止视觉、球底平台显著减弱重心移动时本体感觉的方法 ,由倾角传感器获得地面睁眼 (t1)、地面闭眼 (t2 )、球台睁眼 (t3)、球台闭眼 (t4 )共 4种直立状态下的姿势摇摆平均角速度 (ω)作为评价人体姿势平衡的唯一参数 ,并对 40名健康者进行测试。根据 4种状态下测定的ω值 ,对视觉、本体及前庭系统在维持平衡中的相互作用进行初步的评估。结果 ①健康者所采用的感觉信息和取得平衡的策略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②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 ,3个感觉系统对维持平衡的作用不同 ,一般前庭的作用最大 ;③干扰技术联合使用的效果不是单独使用时效果的总和 ,而呈非线形关系 ;当 1种感觉被干扰时 ,另 2种感觉系统的替代作用并不是平均分配的 ,表明平衡中枢对感觉信息具有复杂的整合调节作用。结论 倾角姿态图能有效地将视觉、本体及前庭的作用相对分离开 ,较既往静态姿势描记图提供的感觉信息更具针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平衡 感觉相互作用 倾角姿态图仪 人体倾角姿态图仪 眼震电图
下载PDF
前庭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27
5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耳鼻喉科专家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医学分会 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眩晕协作组 迟放鲁 王璟 杨旭 王利一 张甦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2037-2043,共7页
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后,引发的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的前庭康复治疗,特别是有专人督导的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从而消除症状、避免反复发作。大量的循证医学... 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后,引发的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的前庭康复治疗,特别是有专人督导的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从而消除症状、避免反复发作。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前庭康复治疗的有效性,但对于如何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如何评估前庭康复的疗效等,国内外缺乏指导性规范,因此该技术的应用一直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本文围绕前庭康复的适应证、主要机制、技术方法、基线评估、方案制定策略、疗效评估指标、康复效果分级以及负性影响因素达成共识,旨在为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搭建前庭康复理论的系统框架,迅速掌握关键的方案制定策略及核心的疗效分级标准,提高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实际操作性,规范地推广这项经济有效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前庭康复 个性化 评估 治疗
原文传递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华斌 王向东 +11 位作者 王洪田 谭国林 陈建军 徐睿 孟娟 张维天 杨钦泰 邱前辉 唐隽 叶菁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49-156,共8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_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_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平成正相关。一般而言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患病率高于欠发达国家。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和流涕,儿童患者常伴有鼻出血、咳嗽及睡眠打鼾。AR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绪,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及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高昂的经济支出和严重的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变应原 肥大细胞 H1抗组胺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冯仙 刘琢扶 +5 位作者 顾泓 刘娟 宋小乐 顾瑜蓉 李厚勇 李华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分析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变应性鼻炎(AR)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对尘螨过敏的AR和AR伴哮喘患者在SCIT过程中发生的全身不良反应,并分析全身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变应性鼻炎(AR)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对尘螨过敏的AR和AR伴哮喘患者在SCIT过程中发生的全身不良反应,并分析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结果在对205例AR患者的4679针次SCIT过程中,共有36例患者107针次(2.29%)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其中1级全身反应(EAACI标准)发生99针次(2.12%),2级全身反应8针次(0.17%),未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AR伴哮喘患者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AR(χ^2=34.268,P<0.05)。未成年(年龄<18周岁)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人患者(χ^2=7.955,P<0.05)。全身不良反应集中在注射变应原剂量较大时(10000~100000SQU)。结论对尘螨过敏的AR患者进行SCIT过程中,较少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且以轻度1级反应为主,在对合并有哮喘、未成年的AR患者进行大剂量变应原注射时应警惕发生全身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下载PDF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镜手术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德辉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6年第3期148-150,共3页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Papilloma Inverted) 治疗(Therapy) 诊断(Diagnosis)
原文传递
顽固性鼻出血的诊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27
9
作者 郭丽敏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点识别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34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内镜下一次甚至多次查找出血点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能明确出血点的患者285例(第1次找到出血点者269例),行双极电凝烧灼后,均未出现再次出血。...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点识别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34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内镜下一次甚至多次查找出血点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能明确出血点的患者285例(第1次找到出血点者269例),行双极电凝烧灼后,均未出现再次出血。全部为动脉性出血,多数位于鼻腔隐蔽部位,依次为下鼻道后末端34.97%(121/346)、嗅裂区鼻中隔上部26.30%(91/346)、中鼻道后末端15.32%(53/346)。61例未找到明确出血点的患者,将可疑出血及活动性渗血的黏膜予以电凝烧灼或局部填塞等微创治疗,仅2例在出院后又出现少量鼻出血。所有患者未选择蝶腭动脉结扎术。结论掌握顽固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及出血点的形态特征,大多数患者的出血点都能在鼻内镜下成功找到。电凝烧灼出血点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即使未找到明确的出血点,将渗血的鼻黏膜予以电凝烧灼或局部填塞等微创治疗也可有效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鼻内镜 电凝法 治疗
下载PDF
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汪洋 吉建 +4 位作者 王朱健 舒易来 杜强 梁琴 曹文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成人患者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0例,取耳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00份分泌...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成人患者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0例,取耳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00份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2.33%(247/300)。共分离出268株病原菌,其中真菌112株(41.79%)、革兰阳性菌107株(39.93%)、革兰阴性菌49株(18.28%)。曲霉属(29.11%,78/268)、金黄色葡萄球菌(25.75%,69/268)和铜绿假单胞菌(9.33%,25/268)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中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2.46%和90.0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27.54%;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到52.00%。结论广泛开展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病原菌的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原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内镜手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2期69-71,共3页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NM)较少见,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手术仍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无面部切口,住院时间短,出血控制好,肿瘤边界清晰...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NM)较少见,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手术仍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无面部切口,住院时间短,出血控制好,肿瘤边界清晰,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低;主要缺点是:肿块难以整块切除,病例随访时间尚短。由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及伦理问题,前瞻性对照研究很难实施,临床仍需继续积累病例,以便对鼻内镜手术的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鼻内镜手术 颅底
下载PDF
上鼓室封闭和外侧壁重建技术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迟放鲁 王正敏 吴琍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617-1618,共2页
目的 观察上鼓室封闭和外侧壁重建技术在防止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或听骨链运动受限中的效果。方法  (1)上鼓室成形技术 :对病灶清除后听骨链完好者 ,重建上鼓室外侧壁 ,采用2种材料 :①“骨水泥”板 (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元粘合剂与... 目的 观察上鼓室封闭和外侧壁重建技术在防止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或听骨链运动受限中的效果。方法  (1)上鼓室成形技术 :对病灶清除后听骨链完好者 ,重建上鼓室外侧壁 ,采用2种材料 :①“骨水泥”板 (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元粘合剂与自体乳突皮质骨粉黏合而成 ) ;②耳廓软骨。(2 )上鼓室封闭技术 :用骨粉和凝血酶纤维蛋白元黏合剂将上鼓室完全封闭。结果  15 0例术后观察3~ 5年 ,无继发性上鼓室严重内陷和继发性胆脂瘤。术后鼓膜再穿孔 8例 (5 33% )。 97 5 %上鼓室成形听力改善 ;80 8%上鼓室封闭 +听骨链重建术听力改善 ,另 2 1例未重建听骨链。结论 上鼓室封闭和上鼓室成型可以防止胆脂瘤复发。上鼓室外侧壁重建还可保证听骨链的正常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鼓室封闭 外侧壁重建技术 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 中耳乳突炎
原文传递
前庭型偏头痛102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任同力 戴春富 王武庆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总结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9月确诊为前庭型偏头痛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71岁,平均42.2岁。结果男女比例为1∶4.1,30~60岁是发病高峰。33.3%(34/102)有家族发病史。眩晕... 目的总结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9月确诊为前庭型偏头痛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71岁,平均42.2岁。结果男女比例为1∶4.1,30~60岁是发病高峰。33.3%(34/102)有家族发病史。眩晕多数为数月发作1次,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到数日。76.5%(78/102)能提供可能的诱因,14例主诉怕冷。只有9.8%患者主诉头痛。14例变动体位诱发眩晕,28例有晕车史。79例听力正常;28例完成平衡台检查,前庭功能17例正常、11例异常。随访中5例为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例完成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均正常。84.3%患者曾误诊,多为梅尼埃病。35例仅采取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避免触发因素控制症状,67例采用药物治疗。结论前庭型偏头痛患者常不主诉头痛,容易漏诊、误诊,认识偏头痛伴随症状有助诊断。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结合药物治疗,眩晕和头痛都可迅速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型偏头痛 眩晕 头痛 梅尼埃病
下载PDF
咽喉反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琦 丁永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咽喉反流(1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疾病或反流性咽喉炎是与反流相关的慢性咽喉炎。LPR被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端括约肌(upperesophageal 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LPR作为慢性咽... 咽喉反流(1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疾病或反流性咽喉炎是与反流相关的慢性咽喉炎。LPR被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端括约肌(upperesophageal 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LPR作为慢性咽喉炎范畴内一种较特殊的疾病,在病因、症状、治疗上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慢性咽喉炎 反流性咽喉炎 胃内容物反流 括约肌 咽喉部 疾病
下载PDF
突发性聋的高压氧治疗 被引量:20
15
作者 迟放鲁 赵晖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6,共4页
高压氧治疗在我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作为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的补救性治疗,不提倡早期加入。然而,从理论上讲,高压氧治疗通过高压下吸纯氧,可以显著提高外周组织的氧分压,增加内耳的氧供,减轻组织水肿,从而纠正外周循... 高压氧治疗在我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作为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的补救性治疗,不提倡早期加入。然而,从理论上讲,高压氧治疗通过高压下吸纯氧,可以显著提高外周组织的氧分压,增加内耳的氧供,减轻组织水肿,从而纠正外周循环紊乱;从循证医学角度而言,尽管高压氧治疗突聋未有强烈的证据支持,但在为数不多的治疗措施中,和激素一样,认为其可能对突聋有作用,尤其对重度、极重度,且2周内开展治疗的病例。高压氧治疗同时具有安全性较高、在我国广泛开展、价格低廉等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在突聋的治疗中,高压氧治疗应该作为治疗常规,尤其是对全聋型突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高压氧 治疗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2022,成都)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孟娟 徐睿 +25 位作者 叶菁 孟粹达 王英 杨艳莉 陆美萍 安云芳 娄鸿飞 许昱 许成利 杨玉成 许元腾 邱前辉 石照辉 魏欣 曾明 余少卿 王洪田 刘锋 杨钦泰 张维天 王天生 顾瑜蓉 陈建军 王向东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目前AR的分类和诊断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分类标准、临床检查要点和诊断依据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目前AR的分类和诊断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分类标准、临床检查要点和诊断依据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制订了AR的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的诊断,以便优化治疗策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分类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耳鸣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平 王武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耳鸣改变情况,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提高程度、中耳炎分型与术后耳鸣改变的关系。方法记录106例慢性中耳炎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耳鸣严重程度的变化及听力改变情况,分析耳鸣改变与中耳炎分型... 目的了解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耳鸣改变情况,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提高程度、中耳炎分型与术后耳鸣改变的关系。方法记录106例慢性中耳炎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耳鸣严重程度的变化及听力改变情况,分析耳鸣改变与中耳炎分型以及听力提高的关系。使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为46%。术前伴有耳鸣的40例病人,术后有15例病人的耳鸣治愈;18例病人耳鸣治疗有效;7例耳鸣治疗无效,鼓室成形术对耳鸣治疗有效率为82%;术后有1例新发耳鸣。术后耳鸣改善明显组的气导听力提高较耳鸣改善不良组的明显(p<0.05),中耳炎的分型对耳鸣的治疗有效性没有影响(p>0.05)。结论对慢性中耳炎伴耳鸣的患者,手术可使多数患者耳鸣缓解。其中低频气导听力的提高对其耳鸣的缓解作用较显著,鼓室成形术诱发新的耳鸣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纯音测听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锋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5例(3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所有患者术中制作、保留鼻腔泪囊黏膜瓣,不放置扩张管。术后应用激素喷鼻;门诊随访时,在...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5例(3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所有患者术中制作、保留鼻腔泪囊黏膜瓣,不放置扩张管。术后应用激素喷鼻;门诊随访时,在内镜下进行清创及泪道冲洗。结果术后13~48个月,平均(29.2±9.6)个月,随访到32例(35眼),失访3例(3眼),手术有效率为91.4%(32/35)。所有手术均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疗效满意。术中充分暴露泪囊、保留黏膜瓣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定期随访清创可促进黏膜健康愈合;及时发现并处理严重的瘢痕挛缩,可提高疗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298-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造口术 疗效
下载PDF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远期疗效影响因素与手术策略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天宇 李辰龙 +2 位作者 符窈窈 迟放鲁 王正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患者,实施外耳道成形术重建外耳道改善听力。对新外耳道的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外耳道畸形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制定与决策提供依据。... 目的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患者,实施外耳道成形术重建外耳道改善听力。对新外耳道的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外耳道畸形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制定与决策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文收集07年9月—10年9月期间资料完整的73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者。入选标准依据Jahrsdoerfer的中耳评分法;术前伴难以控制的外耳道感染、胆脂瘤破坏鼓室者除外;平均随访时间22.0月、平均手术年龄12.8岁。治疗方法采用耳甲切口、上鼓室入路,常规替尔氏皮片外耳道植皮。新鼓膜采用颞肌筋膜或乳突骨膜外覆盖部分裂厚皮片,或小外耳道皮肤转位与小鼓膜形成新鼓膜;凡士林抗生素纱条紧密填塞固定外耳道植皮,如无感染发生3-4周后取出,取出后常规膨胀海绵或消毒棉球扩张。结果狭窄组19例(95.0%)达实用听力(ABG〈30dB),且长期结果稳定,外耳道并发症少。其中4例(20.0%)术后气骨导差小于10dB。新外耳道感染及耳甲腔耳周皮肤湿疹和鼓膜外移钝角化少见。闭锁组仅27例(50.9%)获实用听力(ABG〈30dB),并发症多。两组之间在听力改善、长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闭锁组的效果较差。结论新外耳道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与是否伴有小鼓膜和正常外耳道皮肤密切相关,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对完全闭锁者再造外耳道需要更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 外耳道成形术 小耳畸形
下载PDF
慢性中耳炎术后听力改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潘耀平 戴春富 王正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COM)患者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COM患者148例。术后随访1年。98例患者术中行听骨链重建,术中置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 目的观察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COM)患者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COM患者148例。术后随访1年。98例患者术中行听骨链重建,术中置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thesis,PORP)84例,置入全听骨赝复物(total ossicularre-placement prothesis,TORP)3例,置入自体软骨11例。结果术后置入PORP、TORP及自体软骨患者气骨导差小于20dB者分别占55.95%、54.5%和66.7%。假体听骨脱出率为1.1%。术前双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改善不及单侧中耳炎患者(P=0.048)。结论 COM手术治疗对于改善听力及预防中耳炎复发效果明显。置入假体听骨链时,推荐在鼓膜与假体听骨链间放置软骨。双侧COM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听力 假体脱出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