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2年第4期26-31,共6页
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 ,而与南岛语系民族 (马来系统 )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 ... 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 ,而与南岛语系民族 (马来系统 )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 ,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 1 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 ,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 ,而后慢慢扩散开来 ;2 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为中心的西越 ;3 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百越从广东经江西向浙江的扩散可能发生于很早以前 ,福建与浙江的越族群体是不同路线迁来的 ,在台湾原住民遗传结构中同样表现出这种二元性。西部傣族类群是很晚从广东迁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 遗传结构 主成分分析 单起源迹象
下载PDF
广西六甲人来源的分子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辉 侯井榕 杨宁宁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43,共6页
 六甲人分布于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被识别为一支特殊的汉族支系,但其来源不清。利用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基因型分型分析,发现六甲人与长江中下游的汉族相符,与福建汉族最近,而与相邻的侗、壮、布依、苗、瑶等族差异很大...  六甲人分布于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被识别为一支特殊的汉族支系,但其来源不清。利用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基因型分型分析,发现六甲人与长江中下游的汉族相符,与福建汉族最近,而与相邻的侗、壮、布依、苗、瑶等族差异很大。确证六甲人的来源还有待于遗传学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丫染色体 单倍型 分布 六甲人 族源 分子人类学 基因 广西
下载PDF
陶寺中晚期人骨的种系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雅军 何驽 张帆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墓葬和灰坑中的人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的鉴定和种族类型的分析,并报告了人骨古DNA的分析结果。DNA的分析结果表明墓葬中的人骨和灰坑中的人骨在单倍型的分类上没有差别,属于中国北方人群的常见单倍群。头骨测量特征的...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墓葬和灰坑中的人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的鉴定和种族类型的分析,并报告了人骨古DNA的分析结果。DNA的分析结果表明墓葬中的人骨和灰坑中的人骨在单倍型的分类上没有差别,属于中国北方人群的常见单倍群。头骨测量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出灰坑的人骨与二十世纪发掘的陶寺文化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形态距离较远。这个结果可能暗示着陶寺早期人群和中晚期的人群可能有不一样的来源,期望未来对这两个人群的直接的DNA对比结果会有助于来源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陶寺 墓葬 灰坑 山西
下载PDF
3200年前中国新疆哈密古人骨的mt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惠琴 金建中 +7 位作者 许淳 姜言睿 朱琪泉 谭婧泽 黄微 徐永庆 金力 任大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9-337,共9页
本文对新疆哈密五堡古墓地出土的3200年前的古人骨进行了mtDNAD环高度可变区的多态性分析,结合人类学头骨形态分析数据,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人种鉴别研究。结果显示,在3200年前,新疆哈密地区就有蒙古人种存在,并有可能发生亚、... 本文对新疆哈密五堡古墓地出土的3200年前的古人骨进行了mtDNAD环高度可变区的多态性分析,结合人类学头骨形态分析数据,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人种鉴别研究。结果显示,在3200年前,新疆哈密地区就有蒙古人种存在,并有可能发生亚、欧两种不同人类种群混居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人骨 蒙古人种 欧洲人种 DNA多态性 DNA序列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兴栋 王束玫 +2 位作者 王笑峰 吕明 金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二外显子M235T和上游启动子区G-6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内收蛋白α亚单位(ADD1)基因第10外显子Gly460Trp、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第10外显子C825T此5个位点的多态性与新...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二外显子M235T和上游启动子区G-6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内收蛋白α亚单位(ADD1)基因第10外显子Gly460Trp、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第10外显子C825T此5个位点的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原发性高血压组241例,对照组2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体检及体质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血清胆固醇、TG等检测。应用PCR—RFLP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上述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各多态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比较,M235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3),其他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多态位点均有统计学意义。MDR分析4因子(AGE/CHO/G-6A/ACE)为最佳模型。结论所研究的4个基因均可能是与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基因,AGT、ACE、年龄、胆固醇可能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哈萨克族
原文传递
广西融水北高村人的遗传学和体质人类学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辉 杨宁宁 +4 位作者 黄兴球 陈莉 金建中 金力 卢大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本研究用适合民族研究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单核苷酸多态 (SNP)单倍型分析方法检测了北高村人和广西已定水族男子的遗传学特征 ,并对北高村人的男女都进行了体质特征观测分析 ,两种方法都得出了北高村人与水族相当一致 ,而与汉族较远 ,综... 本研究用适合民族研究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单核苷酸多态 (SNP)单倍型分析方法检测了北高村人和广西已定水族男子的遗传学特征 ,并对北高村人的男女都进行了体质特征观测分析 ,两种方法都得出了北高村人与水族相当一致 ,而与汉族较远 ,综合地证实了北高村人与水族的血缘关系 .鉴于民族不是简单的遗传概念 ,民族成分的正式确认还要解决各方面问题 ,仍须慎重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特征 汉族 Y染色体 单倍型 单核苷酸多态(SNP) 男子 问题 体质人类学 体质特征 水族
下载PDF
古DNA技术:民族考古学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黄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81,共6页
古DNA技术使考古学对古人遗骸的研究得以进入分子水平 ,为民族考古学对过去人群的研究 ,如性别与家系鉴定、族属分辨、群体内部关系及群体迁徙等 ,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为高新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关键词 古DNA技术 考古学 人类学 整合
下载PDF
上海本地人源流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辉 周振鹤 +4 位作者 徐立群 张凌君 金建中 金力 卢大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本文对分布于上海市郊9个区县13个乡镇的本地人群的体质特征和姓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上海本地人主要可以分为3个类群,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整合推测他们可能分别源于越人、吴人和历史上的北方移民.各主成分所占数据信息的比例显示,本...  本文对分布于上海市郊9个区县13个乡镇的本地人群的体质特征和姓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上海本地人主要可以分为3个类群,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整合推测他们可能分别源于越人、吴人和历史上的北方移民.各主成分所占数据信息的比例显示,本地人中最主要的差异是北方移民和南方土著的差异,其次是南方土著中吴人和越人的差异,再次是越人内部也可以分出两种来源.把各主成分值在上海地图上分别画成趋势图,发现各趋势图分别代表了上海历史上不同的移民事件.对姓氏的地理分析也揭示了南方姓氏和北方姓氏的扩散趋势和性质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 本地人群 源流 主成分分析 体质特征 姓氏 越人 吴人 北方移民
下载PDF
分子考古学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力 张帆 黄颖 《创新科技》 2007年第12期44-45,共2页
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史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直属于两大知识“营垒”或知识“板块”而处于隔绝状态。而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使得联通营垒、叠合板块势在必行,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文理交叉研究的进行和文理交叉学科的出现。在我... 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史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直属于两大知识“营垒”或知识“板块”而处于隔绝状态。而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使得联通营垒、叠合板块势在必行,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文理交叉研究的进行和文理交叉学科的出现。在我国,作为社会学科的考古学与作为自然科学的分子生物学一直分属于历史学和生物学两大领域而少有往来,然而近年来。随着两学科各自学科意识的拓展和技术方法的进步,两者正逐渐突破原有的学术壁垒,实现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考古学 科学发展史 分子生物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交叉学科 历史学 社会学
下载PDF
GSTA4基因调控区T/A多态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经剑颖 蒋跃明 +6 位作者 胡志斌 马红霞 许量 王颖 刘宏亮 王一 钱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A多态(rs182623)与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Bead Lab Genotyping System技术对31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和307例正常人的GSTA4...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A多态(rs182623)与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Bead Lab Genotyping System技术对31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和307例正常人的GSTA4基因调控区-1718位多态进行检测。结果:GSTA4调控区-1718位点突变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12.5%、正常对照组为19.1%,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8,P=0.002)。与携带GST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T基因型相比较,至少携带一个突变A等位基因(TA和AA)的个体患肺癌风险降低了50%(校正OR=0.50,95%CI=0.346~0.725),病理分型分析结果显示风险降低主要发生在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OR、95%CI分别为0.41(0.231~0.732)、0.36(0.135~0.976)]。分层分析后显示,此保护作用在累计吸烟量≤25包年人群中更强(P〈0.001,校正0R值-0.24,95%CI=0.110~0.533)。结论:首次发现GST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A多态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多态现象(遗传学) 流行病学 分子 谷胱甘肽S转移酶A4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