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经济溢出效应测度 被引量:37
1
作者 马卫 曹小曙 +1 位作者 黄晓燕 刚毅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9,71,共10页
基于SDM空间计量模型,分别构建邻接、地理距离、经济空间3种权重矩阵,从宏观一分区一国家3个层级测度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经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3种权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人均GDP均存在显著的空... 基于SDM空间计量模型,分别构建邻接、地理距离、经济空间3种权重矩阵,从宏观一分区一国家3个层级测度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经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3种权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人均GDP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经济空间权重下的全局Moran’s 1指数要高于其他权重。②宏观层面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10倍。经济空间权重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要明显优于其他权重。③从分区层面来看,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存在显著差异:西北五省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2倍;中亚区域、西亚区域均不显著;东欧区域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④从国家层面来看,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征,东欧区域的直接效应要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符合距离衰减原理,随着距离增加溢出效应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交通基础设施 中亚 西亚 东欧 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集聚
原文传递
《人文地理》1986—2015年载文分析与研究热点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想 马蓓蓓 闫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3,共8页
《人文地理》期刊是我国唯一专门介绍和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热点的重要平台。利用能够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与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对《人文地理》期刊... 《人文地理》期刊是我国唯一专门介绍和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热点的重要平台。利用能够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与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对《人文地理》期刊自1986年创刊至2015年30年间刊载的3522篇论文的选题、资助情况、作者及机构情况、论文被引情况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绘制了作者所属机构合作共现网络,甄选出了核心作者和高引论文,通过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突变性等指标探讨了近30年间《人文地理》期刊载文反映出的学科研究热点及阶段性特征,并依据发文量演变趋势将学科前沿领域划分为趋弱型、渐高型和回落型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文献统计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原文传递
西安市贫困空间结构特征与发生机理 被引量:19
3
作者 马蓓蓓 李海玲 +2 位作者 魏也华 薛东前 江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8-1032,共15页
以中国西部综合型大城市、老工业基地西安市为例,基于大规模调研数据,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和FGT指数研究城市内部微观单元贫困特征的空间分异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西安市整体的贫困状况较为缓和,贫困覆盖面广,但深度和强度较弱;随着城市... 以中国西部综合型大城市、老工业基地西安市为例,基于大规模调研数据,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和FGT指数研究城市内部微观单元贫困特征的空间分异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西安市整体的贫困状况较为缓和,贫困覆盖面广,但深度和强度较弱;随着城市圈层扩展,贫困属性呈现出"U"型演化曲线,表现出"高贫困、破碎、混杂—低贫困或非贫困、弱连续、较弱混杂—较低贫困、连续、内部分化、相对均一—较高贫困、相对连续、较强混杂"的演化规律,成熟建成区和新兴扩展区内侧分化区的贫困状况最弱;城市内部已基本发育成熟了旧城衰退型、发展剥夺型、传统工业衰退型、"城中村"型和新增长中心邻近型等5种表征不同贫困主体及户籍、住房等特征的贫困极核。西安城市贫困空间的结构特征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的集中体现,是在城市宏观社会经济和整体地域结构背景下,各收入阶层在生活成本、就业机会、公共资源、政策导向和社会心理亚文化圈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接替、过滤、自主集聚、排斥隔离和强化等机制重塑城市社会空间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相对贫困 空间结构 机理 西安市
原文传递
城市贫困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薛东前 吕玉倩 +1 位作者 黄晶 马蓓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4-562,共9页
基于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数据,以西安市典型社区贫困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语义差别法研究生活环境感知、熵权TOPSIS法测算主观满意度、关联网络法分析生活感受特征。结果表明:1贫困群体对生活环境感知存在局限性... 基于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数据,以西安市典型社区贫困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语义差别法研究生活环境感知、熵权TOPSIS法测算主观满意度、关联网络法分析生活感受特征。结果表明:1贫困群体对生活环境感知存在局限性,感知能力较差,大多数人群感知结果偏向于正,形成主观感知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的特征。2贫困群体对生活质量感知较为敏感。就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而言,贫困群体主观满意度不高,离各指标的最优状态还相差甚远。4个典型地区贫困人群的主观满意度同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就生活质量感受特征而言,贫困群体对其生活状况的感受整体上是消极的和负面的,生活的不满主要与工作状况、薪资水平密切相关,生活的满意感主要与邻里关系及交通条件等有关。3不同类型社区贫困群体感知差异显著,形成原因与典型社区的规划建设背景、所处地理位置、现有功能定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群体 主观满意度 意象感知 感受特征 西安
下载PDF
丝路经济带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海玲 马蓓蓓 +2 位作者 薛东前 江军 刘精慧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3,共8页
依据脆弱性评价的“暴露性一敏感性一适应能力”准则,将丝路经济带战略下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外部扰动风险,采用TOPSIS法对当前我国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综合脆弱性和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分要素脆弱性进行评... 依据脆弱性评价的“暴露性一敏感性一适应能力”准则,将丝路经济带战略下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外部扰动风险,采用TOPSIS法对当前我国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综合脆弱性和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分要素脆弱性进行评价,探讨其空间分异、要素关联、影响因素及与城市类型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综合脆弱性属于高度脆弱,非均衡特征明显,随着丝路经济带的向西推进呈倒“U”型曲线,高度脆弱区集中在西北地区中部。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对综合脆弱性影响较大,经济与社会要素的正向耦合关系显著,“资源诅咒”风险较强;表征系统现状稳定性的敏感性指向指标对城市脆弱性影响较大,以水资源约束为主的自然条件、资源型产业、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是影响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经济带 城市脆弱性 西北地区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TOPSIS法
原文传递
基于微博的西安市居民周末活动空间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宏飞 刘广 孙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新视角透视人类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基于西安市2015年7月到12月居民微博签到数据,采用标准置信椭圆与叠置分析对居民周末活动空间进行测度。结果发现:西安市居民周末活动空间以明城墙区域为核心区并呈东北—西南方... 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新视角透视人类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基于西安市2015年7月到12月居民微博签到数据,采用标准置信椭圆与叠置分析对居民周末活动空间进行测度。结果发现:西安市居民周末活动空间以明城墙区域为核心区并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覆盖钟楼、小寨、高新等主要商圈;活动点以长安路沿线为最集中区域,日均活动范围为40.34km2,日均出行距离为12.24km,同时个体间出行活动空间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及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表现出新的特征,周末作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时段与周内上班、上学通勤活动有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居民活动 活动空间 西安市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薛东前 居尔艾提·吾布力 +1 位作者 刘精慧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种植多样化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和农户未来生计策略选择趋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陵县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中典型... 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种植多样化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和农户未来生计策略选择趋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陵县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中典型纯农户很少,兼业户和非农户是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户生计策略结构;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差异性,同类生计策略农户在经济收入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农户种植多样化程度呈下降趋势,种植类型逐渐单一化;土地流转对于农户选择生计策略影响较大,土地流转后农户选择非农户生计策略的可能性最高。黄陵县各镇农户从事兼业生计类型是近期农户主要选择的生计策略,增加经济收入是调整生计策略的关键,外出就业是目前黄陵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转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土地利用变化 生计策略选择 黄陵县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及测评方法——以西安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宝清 吴晋峰 +1 位作者 周芳如 杨春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基于图像学理论进一步阐释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和形成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概念,以及形象清晰度测评指标体系,并以老牌旅游城市西安为案例地,对不同群体旅游者心目中的西安旅游形象清晰度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1)旅游目... 基于图像学理论进一步阐释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和形成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概念,以及形象清晰度测评指标体系,并以老牌旅游城市西安为案例地,对不同群体旅游者心目中的西安旅游形象清晰度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1)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主动或被动地接收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信息,并在大脑已有的认知水平下,对所获取的旅游信息进行组合、拼接以及评价形成的目的地心理认知"图像".(2)旅游者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均存在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差异.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信息类型越多样、内容越丰富,目的地形象清晰度越高.反之,则清晰度越低.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可划分为要素清晰度、维度清晰度和整体清晰度3种类型.(3)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与O-D对距离有关.(4)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可以用旅游目的地形象描述词汇的频率、多样性指数及词汇网络中心性指标等进行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形象清晰度 测评指标 西安
下载PDF
区域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精细化教学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忠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4期40-43,共4页
在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经费、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开展短距离、精细化和小区域野外实习教学就非常必要。本研究通过近十年在西安市南郊城乡结合部的区域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探索,形成了本区综合性精细化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探... 在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经费、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开展短距离、精细化和小区域野外实习教学就非常必要。本研究通过近十年在西安市南郊城乡结合部的区域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探索,形成了本区综合性精细化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精细化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经验和完善方向,以期对高等师范院校区域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野外实习 精细化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西安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聚居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东前 贾金慧 +1 位作者 罗正文 马蓓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0,共6页
利用西安城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采用隔离指数、贫困熵和空间自相关等计算方法,从三个时间断面(1990、2000和2013年)研究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时空演化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表现出阶段化的特征。空间... 利用西安城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采用隔离指数、贫困熵和空间自相关等计算方法,从三个时间断面(1990、2000和2013年)研究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时空演化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表现出阶段化的特征。空间上,贫困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三环线"附近及部分中心区,贫困阶层聚居正经历着由"城市边缘的传统贫困聚居区"向"城市边缘的传统贫困聚居区+内城衰退区"的空间转移。西安城市贫困集聚空间的转移是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城市再生与更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贫困聚居 时空演化 西安市
原文传递
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市四类街道社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代兰海 薛东前 +2 位作者 黄晶 宋永永 马蓓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五个维度构建社区生活环境感知评价指标体系。以55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语义差别法、熵值法、加权求和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多种方法,分析西安市四类街道社区新城市贫困群体生...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五个维度构建社区生活环境感知评价指标体系。以55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语义差别法、熵值法、加权求和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多种方法,分析西安市四类街道社区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空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四类社区在生活环境要素感知、类别感知和综合感知上均存在空间差异;四类社区生活环境感知空间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城市规划生产了感知空间差异,户籍类型加剧了感知空间差异,住房性质促进了感知空间差异,社区空间的历史基础强化了感知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贫困群体 生活环境感知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西安
原文传递
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及其决定因素--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兰海 薛东前 +2 位作者 黄晶 宋永永 马蓓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运用语义差别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状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在所有生活环境感知指标上均... 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运用语义差别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状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在所有生活环境感知指标上均低于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其中有9项指标显著低于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的决定因素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社区居住环境、住房条件、自然环境对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有显著影响,社会环境、通勤条件影响不明显;与其相比,除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外,社会环境、通勤条件对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也有显著影响,住房条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类型 新城市贫困群体 生活环境感知 西安
下载PDF
2016年陕西省O_3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南国卫 孙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3-190,共8页
基于2016年陕西省各市共计5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O_3数据,采用空间数据统计方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来探讨陕西省O_3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显示:1)陕西省O_3浓度整体呈"夏高... 基于2016年陕西省各市共计5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O_3数据,采用空间数据统计方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来探讨陕西省O_3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显示:1)陕西省O_3浓度整体呈"夏高冬低、春秋次之"的季节变化规律,"倒U形"起伏的月变化规律,"倒U形"周期性脉冲波动型的日变化规律,"单峰型"起伏的时变化规律,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达标规律,以及"夏高冬低,春秋居中"的季节污染规律。2)陕西省O_3浓度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O_3浓度关中>陕北>陕南。铜川O_3浓度最高,汉中最低。夏季是陕西省O_3浓度最高、污染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季节,冬季反之。3)O_3浓度与PM_(2.5)、PM_(10)、SO_2、CO、NO_2污染物浓度均为负相关,与CO、NO_2、PM_(2.5)污染物浓度为显著相关。颗粒物PM_(2.5)浓度对O_3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比PM_(10)更加显著,表明颗粒污染物越小,对大气中O_3浓度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时空变化规律 大气污染物 陕西省
原文传递
基于接受理论的专业教学知行交互探索与研究——以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实训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峰群 席岳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0期134-136,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协同发展,专业教学体系设计时也越来越注重课堂以外综合实习环节的设置,但在目前旅游规划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仍表现出缺少有效的“教”与“学”之间的互渗,缺乏学生在“知”与“行”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在认...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协同发展,专业教学体系设计时也越来越注重课堂以外综合实习环节的设置,但在目前旅游规划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仍表现出缺少有效的“教”与“学”之间的互渗,缺乏学生在“知”与“行”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在认知需求与实践能力上脱节的现状。面对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教学,基于“接受理论”思维,在本科生“学以致用”教学目标导向下,提出从学生认知完整性出发,探索“课堂教学+户外实训”的交互型教学模式,以期对高等院校规划设计类型课程教学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户外教学实训 交互型模式 旅游规划 课程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主客体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以西安书院门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蓓蓓 江军 +2 位作者 薛东前 李淼 蔡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将空间句法模型与传统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相结合,分析西安书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客体和主体视角下两种方法的反馈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结果对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以负反馈为主,但与其对街区游览通道轴线的分... 将空间句法模型与传统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相结合,分析西安书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客体和主体视角下两种方法的反馈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结果对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以负反馈为主,但与其对街区游览通道轴线的分析结论高度一致,这是因为游客的空间体验主要来自于游览通道。此类基于城市旧街区的功能混杂型历史文化街区,运用空间句法模型时应区分游览、生活等不同功能的街道类型,使其空间特征研究更符合主体的游览体验,为街区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融合 空间句法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特征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李春越 郝亚辉 +2 位作者 薛英龙 王益 党廷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83-1791,共9页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PM)、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M)8个处理,应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了30 a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肥较CK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磷含量;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微生物量氮、磷含量显著提高;除NM处理外,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较CK处理均显著提高。长期单施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微生物量C∶N显著低于CK处理,等量施磷处理(P、NP、PM、NPM)的微生物量C∶P、N∶P均低于CK和其余施肥处理,而NM处理的微生物量C∶P、N∶P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全氮(F=13.9,P=0.002)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最大,解释了微生物量变化的5.3%,各理化性质的影响顺序为全氮>全磷>pH>有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氮与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正相关。长期单施化肥使土壤酸碱度发生改变,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抑制作用。而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增强微生物对碳、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黄土旱塬 农田
下载PDF
祁连县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草畜平衡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2 位作者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3-1192,共10页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食鲜草产量分别为1 728.14和1 604.70 kg/hm^2,年可食鲜草总量分别达到7.74×10~8和7.82×10~8kg;暖季、冷季和全年的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517 8、0.637 0和0.931 4羊单位/hm^2,暖季、冷季和全年的超载率分别为101.70%、261.19%和149.22%;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需在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补饲牧草0.36×10~8和7.17×10~8kg;保持现有草场,则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需要减6.68×10~4和53.64×10~4羊单位;暖季不进行补饲,冷季草场家畜在减少40%的情况下,依旧需要补饲1.17×10~8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草畜平衡 祁连县
原文传递
生态脆弱能源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演化机制——以晋陕蒙接壤区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宋永永 薛东前 代兰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8-1337,共10页
以晋陕蒙接壤区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协调发展度模型和PCA模型方法,构建协调发展变化模型,借助GIS和SPSS技术,研究2000-2015年生态脆弱能源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特征,揭示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时空协调演进机制。结果表明:2000... 以晋陕蒙接壤区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协调发展度模型和PCA模型方法,构建协调发展变化模型,借助GIS和SPSS技术,研究2000-2015年生态脆弱能源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特征,揭示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时空协调演进机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晋陕蒙接壤区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长期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县域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由"北高南低"演化为"中部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榆阳区、府谷县、横山县、神木县、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的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显著提升,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兴县、达拉特旗和托克托县的协调发展度出现下降态势;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时空协调演进是居住环境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基础设施因子、公共服务设施因子和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因子等多重动力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据此提出推进区域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向优质协调发展类型演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经济发展 时空分异 协调发展机制 晋陕蒙接壤区
下载PDF
西安市公园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来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燕 卢新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00-4808,共9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西安市17个公园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分析了PAHs的组成、污染水平、来源、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样品中ΣPAHs含量在0.362~1.336μg·g^(-1)之间,平均值为0.591μg·g^(-1),其...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西安市17个公园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分析了PAHs的组成、污染水平、来源、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样品中ΣPAHs含量在0.362~1.336μg·g^(-1)之间,平均值为0.591μg·g^(-1),其中7种致癌多环芳烃(Σ_7CPAHs)的含量范围为0.051~0.528μg·g^(-1),均值为0.181μg·g^(-1).与国内其它城市表层土壤比较发现西安市公园土壤均受到PAHs污染但程度较轻,PAHs主要由2~3环的低环PAHs构成.源解析结果表明,公园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燃烧,个别样点来源比较复杂多样,为石油泄漏、石油燃烧、煤和生物质等不完全燃烧的混合源.效应区间低值(ERL)法和效应区间中值(ERM)法评价结果表明,公园土壤存在PAHs污染,但潜在生态风险性较低.终生癌症风险增量(ILCRs)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儿童和成人的健康风险都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对儿童的健康威胁高于成人,3种暴露途径中皮肤接触土壤PAHs是导致高风险的最主要暴露途径,ILCRs皮肤接触分别占其3种暴露途径的总风险(CR)的63.98%(成人)和55.49%(儿童);其次是误食土壤PAHs暴露途径,分别占CR的36.02%(成人)和44.51%(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污染 来源 风险评价 公园土壤 西安
原文传递
西安市PM_(2.5)健康损害价值评估 被引量:22
20
作者 魏国茹 史兴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14-3021,共8页
选取2014、2015、2016年冬季PM_(2.5)(24 h)浓度平均值,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全市居民连续3 a冬季PM_(2.5)暴露的急性健康损害效应,修正的人力资本法评估过早死亡经济损失,疾病成本法评估住院、患病与门诊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 选取2014、2015、2016年冬季PM_(2.5)(24 h)浓度平均值,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全市居民连续3 a冬季PM_(2.5)暴露的急性健康损害效应,修正的人力资本法评估过早死亡经济损失,疾病成本法评估住院、患病与门诊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2014、2015、2016年冬季)由PM_(2.5)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35.23亿元(95%CI:249.61~369.75)、211.05亿元(95%CI:135.60~268.80)、371.32亿元(95%CI:272.46~411.64),分别约占当年GDP的6.10%(4.54%~6.73%)、3.64%(2.34%~4.63%)、5.91%(4.34%~6.55%);健康经济损失与当年冬季PM_(2.5)浓度均值呈正相关关系;PM_(2.5)污染物对西安市常住人口健康影响显著,影响的病例(2014、2015、2016年)分别约为1 071 338例(95%CI:646 432~1 385 847)、438 273例(95%CI:246 842~599 989)、1 019 503例(95%CI:611 407~1 324 547);对哮喘儿童患者的影响比成人显著,而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成人比儿童显著.该研究可为西安市实施PM_(2.5)空气质量标准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环境质量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健康损害 PM2.5 疾病成本法 修正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