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中国栽培稻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筱萍 魏兴华 +2 位作者 余汉勇 王一平 汤圣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1,共5页
以苗期16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谱测定以及成株期叶瘟、穗颈瘟鉴定结果为依据,分析了75份中国栽培稻稻瘟病抗性资源的抗瘟性.结果显示,不同抗性品种的抗谱以及对成株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反应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苗期抗谱测定结果与... 以苗期16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谱测定以及成株期叶瘟、穗颈瘟鉴定结果为依据,分析了75份中国栽培稻稻瘟病抗性资源的抗瘟性.结果显示,不同抗性品种的抗谱以及对成株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反应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苗期抗谱测定结果与成株期叶瘟抗性显著相关,而与穗颈瘟,以及叶瘟与穗颈瘟间相关不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抗性资源可分成9个类群,其中以第6类群包含品种最多,抗谱最广(81.3%~100%),并高抗A、B、E、G群生理小种和抗穗颈瘟,可作为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优先利用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栽培稻资源 稻瘟病 抗病性 抗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部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3 位作者 曹卫星 林贤青 陈惠哲 焦桂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研究了5个不同穗型的杂交稻品种主要穗部性状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穗长、枝梗分布、枝梗颖花数及其结实率、穗部维管束数目和开花期单茎干物重对穗粒数的影响。初步确立大穗型品种所需参数指标。讨论了株型设计中大穗型的培育方向... 研究了5个不同穗型的杂交稻品种主要穗部性状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穗长、枝梗分布、枝梗颖花数及其结实率、穗部维管束数目和开花期单茎干物重对穗粒数的影响。初步确立大穗型品种所需参数指标。讨论了株型设计中大穗型的培育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品种的穗长与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基部和颈部直径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培育基部节间粗的品种,并以单位干物重的高颖花数作为选择指标,可以增强抗倒伏能力,也是培育适合当今种植需要的大穗型品种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部参数 维管束 单茎干物重
下载PDF
早稻穗发芽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良勇 杨长登 +1 位作者 李西明 庄杰云 《中国稻米》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以田间自然条件下穗发芽的早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穗发芽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穗发芽严重影响水稻的千粒重 ,千粒重降低6.91%~24.45% ;同时 ,穗发芽导致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10 %~90 % ,并使透明度和胶稠... 以田间自然条件下穗发芽的早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穗发芽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穗发芽严重影响水稻的千粒重 ,千粒重降低6.91%~24.45% ;同时 ,穗发芽导致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10 %~90 % ,并使透明度和胶稠度下降 ,严重影响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穗发芽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品种 千粒重 槌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透明度 胶稠度 加工品质 蒸煮品质
下载PDF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碧护)在水稻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举 胡阳 +2 位作者 胡国文 刘玉坤 傅强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13年第14期40-41,共2页
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赤霉素0.135%,吲哚乙酸0.00052%,芸苔素内酯0.00031%),是由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由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 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赤霉素0.135%,吲哚乙酸0.00052%,芸苔素内酯0.00031%),是由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由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使受害作物更快愈合及恢复生长,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减少农药使用,提升作物产量及品质。目前,碧护已在多种作物上登记注册,湖南、广东在水稻上曾做过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芸苔素内酯 吲哚乙酸 赤霉素 水稻 作物产量 应用 环境生物技术
下载PDF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糯性水稻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鑫 邓丽 +4 位作者 汪庆 刘洋洋 张渭章 舒庆尧 谭瑗瑗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608-5615,共8页
为建立糯稻品种培育新体系,本试验研究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Waxy(Wx)基因定向突变进而培育糯稻的效果。在Wx基因的第2、第7、第8、第10、第11和12外显子区域设计6个靶位点,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 为建立糯稻品种培育新体系,本试验研究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Waxy(Wx)基因定向突变进而培育糯稻的效果。在Wx基因的第2、第7、第8、第10、第11和12外显子区域设计6个靶位点,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基因编辑载体转入粳稻品种哈勃601,获得11~88株转基因再生植株。突变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突变率总体偏低(0%~30.77%),仅在第2、第7和第11外显子上发生突变,以1~2 bp的插入缺失为主,都为纯合或双等位突变。5份纯合T2突变体的稻米呈蜡质状,直链淀粉含量为由亲本的15.5%降至2.0%~2.6%,接近或达到糯稻水平,其RVA谱与糯稻对照相仿,淀粉粘滞性较亲本哈勃601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利用CRISPR/Cas9可对Wx基因进行定向突变从而获得糯性材料,但在利用该技术培育新品种时,需要选择适当的靶位点并培育较多的突变体,才能从中选到符合国家标准的糯稻品种。本研究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糯性 WAXY基因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原文传递
高产杂交稻生长和产量边际效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1 位作者 林贤青 陈惠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1,共4页
比较分析了高产杂交稻协优9308、两优培九和Ⅱ优7954的边行和中间行植株株高、物质生产量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协优9308边行比中间行单丛增产93.8%,丛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提高57.1%,19.2%和3.5%。Ⅱ优7954... 比较分析了高产杂交稻协优9308、两优培九和Ⅱ优7954的边行和中间行植株株高、物质生产量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协优9308边行比中间行单丛增产93.8%,丛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提高57.1%,19.2%和3.5%。Ⅱ优7954丛穗数和穗总粒数分别提高64.4%和14.1%。两优培九丛穗数和穗总粒数分别提高53.9%和11.9%。在边行增产中,协优9308增穗增产贡献68%,增粒增产贡献32%。两优培九增穗增产贡献率达68.7%~82.3%,穗粒数增产贡献率达17.7%~31.3%。协优9308边行植株株高低于中间行植株约8.2%,而单株干物质生产量增加20.9%,穗重增加31.5%,穗着粒密度提高17.8%,边行植株收获指数提高8.8%。边行平均每穗粒数提高的原因是大穗比例增加,而较小穗比例略有下降。并就宽行稀植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生长 产量 边际
下载PDF
国外新引进水稻品种(系)对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筱萍 徐群 +2 位作者 余汉勇 王一平 魏兴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9-171,192,共4页
采用成株期人工剪叶接种鉴定方法,评价451份新引进的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田间流行的5个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结果显示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材料是水稻白叶枯病重要的抗源。本试验还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家... 采用成株期人工剪叶接种鉴定方法,评价451份新引进的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田间流行的5个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的抗性反应。结果显示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材料是水稻白叶枯病重要的抗源。本试验还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家在选配亲本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水稻新品种(系) 白叶枯病致病型 抗性反应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兴春 杨致荣 魏兴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3-6,共4页
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改变目前遗传基础狭窄的状况,试验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2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选取的30对SSR引物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 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改变目前遗传基础狭窄的状况,试验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2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选取的30对SSR引物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这些多态性引物在20份材料中共扩增出22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1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7.3条。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在Nei遗传距离为1.3处可将20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即2个国外群体和1个国内群体;同一生态型的稻种基本聚为一类,个别不同生态型的稻种由于品种间的基因交流,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说明SSR是一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切实有效的方法;育种亲本的选择不能仅仅依据生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下载PDF
水稻突变体与功能基因组学 被引量:53
9
作者 郭龙彪 储成才 钱前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综述了水稻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变异的机制、水稻突变体/基因分类和数量、克隆的水稻重要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1698个水稻突变体/基因的分类和43个克隆的水稻突变体基因,并提出了利用水稻突变体...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综述了水稻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变异的机制、水稻突变体/基因分类和数量、克隆的水稻重要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1698个水稻突变体/基因的分类和43个克隆的水稻突变体基因,并提出了利用水稻突变体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基因 功能基因组学
下载PDF
用微卫星标记评估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2
10
作者 应杰政 施勇烽 +1 位作者 庄杰云 薛庆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9-654,共6页
【目的】为正确评估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已筛选的24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组合(每条染色体2个),分析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亲本(2... 【目的】为正确评估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已筛选的24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组合(每条染色体2个),分析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亲本(2002年推广面积达6.67×104ha(100万亩))的遗传变异。【结果】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5.6个;多态性频率(frequency of polymorphisms,FP)变动范围为0.486~0.840,平均0.682。水稻恢复系比保持系/不育系遗传差异大;与常规籼稻品种相比,常规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表明,中国籼稻品种主要来自华南稻区和长江流域稻区,粳稻品种则分布于北方稻区和太湖流域(江苏和浙江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结论】作者认为,应用微卫星标记所作的中国水稻品种聚类分析与传统系谱分析趋势一致,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9
11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1 位作者 林贤青 陈惠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3,共6页
通过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优6号各生育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都会影响水稻产量,减产最大的时期是穗分化期和开花期,产量比对照下降49.4%和30.7%。水稻分蘖期受水分胁迫对穗数影响最... 通过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优6号各生育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都会影响水稻产量,减产最大的时期是穗分化期和开花期,产量比对照下降49.4%和30.7%。水稻分蘖期受水分胁迫对穗数影响最大。穗分化期水分胁迫对总粒数和结实率影响最大,开花期水分胁迫对千粒重影响最大,结实率与穗抽出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211。穗分化期和开花期重度水分胁迫,穗抽出率明显下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发生在下午。讨论了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穗分化期 开花期 水稻产量 产量形成 结实率 生长特性 影响 下降 减产
下载PDF
根际增氧模式的水稻形态、生理及产量响应特征 被引量:43
12
作者 赵锋 王丹英 +4 位作者 徐春梅 张卫建 李凤博 毛海军 章秀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地表积水是导致水稻地下部分(根系)缺氧胁迫的主要原因。根际缺氧时,提高水稻根系通气(增加孔隙度)可能会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因此,根系必需在形态和代谢上进行一定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会影响作物生长和根际状况。控制灌水(增加土... 地表积水是导致水稻地下部分(根系)缺氧胁迫的主要原因。根际缺氧时,提高水稻根系通气(增加孔隙度)可能会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因此,根系必需在形态和代谢上进行一定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会影响作物生长和根际状况。控制灌水(增加土壤和空气的接触时间)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根际增氧途径,而化学物质增氧模式还处于试验阶段。为考察不同增氧模式对水稻根际缺氧调控的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采用过氧化尿素(T1)、过氧化钙(T2)以及干湿交替灌溉(T3)的根际增氧模式并以长期淹水田块为对照(CK),监测水稻根系及地上部分形态、生理、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与CK比较,处理T1、T2和T3对国稻1号和秀水09的增产幅度2007年分别为3.1%/11.5%、10.2%/14.9%和18.9%/16.4%;2008年分别为11.56%/6.57%、8.48%/9.20%和13.56%/9.39%。使根际增氧的响应大致表现为根系孔隙度下降、齐穗期根体积增大、根系活力提高;前期分蘖数增加较快,有效穗多;叶片叶绿素含量在齐穗后下降较慢,剑叶SOD和POD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齐穗后叶片光合作用对穗部干物质积累贡献大。不同增氧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土壤淹水导致的根际缺氧胁迫,均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际 增氧模式 根系 形态 生理 产量
下载PDF
水稻矮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于永红 斯华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矮秆水稻的培育成功是20世纪农业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稻矮化相关基因的遗传学、激素对矮化基因突变体的调控以及矮化相关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控制农作物生长的巨大潜能。
关键词 水稻 矮化相关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 激素调控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不同地理来源旱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一平 魏兴华 +4 位作者 华蕾 袁筱萍 余汉勇 徐群 汤圣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34-2040,共7页
用38对SSR引物对144份不同地理来源的早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3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变异范围2~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在0.440(RMl62)~0.854(RM335)之间,平均O.598... 用38对SSR引物对144份不同地理来源的早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3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变异范围2~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在0.440(RMl62)~0.854(RM335)之间,平均O.598。早稻种质资源亚种问SSR多样性差异明显,籼稻的等位基因数目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Na=3.5,胁:0.558)明显高于粳稻(Na=3.2,He=0.41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以亚洲最高,非洲最低,亚洲其他国家(He=O.594)〉中国(He=0、593)〉南美(He=0.545)〉非洲(He=0.512)。AMOVA分析表明,早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亚种内(占总变异的76.3%),亚种间遗传分化极显著。系统聚类能较好地区分籼粳亚种,但不能区分地理组。早稻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种质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分了方差分析
下载PDF
水稻大粒种质资源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马丽莲 郭龙彪 钱前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1,共7页
谷粒重量是构成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稻大粒种质资源的现状,同时对粒重基因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粒重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定位的粒重数量性状位点至少达89个、精... 谷粒重量是构成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稻大粒种质资源的现状,同时对粒重基因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粒重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定位的粒重数量性状位点至少达89个、精细定位1个粒重基因gw3.1和1个长粒基因Lk-4(t)以及克隆1个粒重基因GS3,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重在育种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遗传分析 大粒种质资源 水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苗期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翟荣荣 冯跃 +8 位作者 王会民 陈艳丽 吴伟明 占小登 沈希宏 戴高兴 杨占烈 曹立勇 程式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5-982,共8页
以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234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正常水分和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下对水稻苗期最长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鲜重和根冠比进行QTL定位分... 以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234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正常水分和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下对水稻苗期最长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鲜重和根冠比进行QTL定位分析。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影响8个根部性状的21个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4.80%~11.35%。其中,正常水分条件下检测到7个QTL,分布在第2、3、9、10、11染色体上;水分胁迫条件下检测到14个QTL,分布在第2、3、5、6、9染色体上。不同水分条件下检测到的QTL位点差异很大,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遗传机制不同。在第3和第6染色体上各检测到1个根部性状的QTL簇,尤其在第3染色体RM6283-RM7370区间发现苗期根系性状与抗旱性及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存在连锁关系,利用这些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望同时对多个相关性状进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性状 干旱胁迫 QTL
下载PDF
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锋 张卫建 +2 位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徐春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351,共8页
为明确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代谢的作用机理,以籼稻、粳稻和旱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连续增氧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增氧后,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国稻1号(籼稻)地上部分和根系... 为明确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代谢的作用机理,以籼稻、粳稻和旱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连续增氧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增氧后,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国稻1号(籼稻)地上部分和根系干物质重分别降低44%和40%,巴西陆稻(旱稻)和秀水09(粳稻)降低不显著。国稻1号和巴西陆稻的氮积累量分别降低35.8%和36.0%。各基因型水稻叶片NRA(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GSA(谷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秀水09,叶片NRA增加较少(P>0.05)。连续增氧提高了水稻根比表面积和氧化强度;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GSA,不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不同基因型水稻对连续增氧的响应存在差异。为明确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代谢的作用机理,以籼稻、粳稻和旱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连续增氧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增氧后,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国稻1号(籼稻)地上部分和根系干物质重分别降低44%和40%,巴西陆稻(旱稻)和秀水09(粳稻)降低不显著。国稻1号和巴西陆稻的氮积累量分别降低35.8%和36.0%。各基因型水稻叶片NRA(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GSA(谷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秀水09,叶片NRA增加较少(P>0.05)。连续增氧提高了水稻根比表面积和氧化强度;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GSA,不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不同基因型水稻对连续增氧的响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连续增氧 基因型 根系发育 氮代谢水稻 连续增氧 基因型 根系发育 氮代谢
下载PDF
水稻种子穗发芽与休眠性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静 林泽川 +1 位作者 曹立勇 沈希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6-1142,共7页
水稻穗发芽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还会降低稻谷的质量和品质,选育抗穗发芽的水稻品种是解决穗发芽最有效的途径。文章综述了影响水稻穗发芽和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包括种子成熟度、α-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温度、湿度等;总结... 水稻穗发芽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还会降低稻谷的质量和品质,选育抗穗发芽的水稻品种是解决穗发芽最有效的途径。文章综述了影响水稻穗发芽和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包括种子成熟度、α-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温度、湿度等;总结分析了水稻穗发芽和种子休眠相关QTL定位情况,以期为水稻抗穗发芽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发芽 种子休眠 数量性状座位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需水量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2 位作者 林贤青 陈惠哲 张卫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利用桶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灌溉方式及不同蒸发渗漏处理下的水稻需水量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以拔节孕穗期需水强度最高,无水层、干干湿湿和70%水分处理需水量分别比有水层处理减少42.5%、51.3%和57.6%;水稻叶面蒸腾量、棵... 利用桶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灌溉方式及不同蒸发渗漏处理下的水稻需水量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以拔节孕穗期需水强度最高,无水层、干干湿湿和70%水分处理需水量分别比有水层处理减少42.5%、51.3%和57.6%;水稻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与田间渗漏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0.1%、16.4%和23.5%;干干湿湿处理水分利用率达到1.6 kg/m3,叶片光合速率最大,收获指数最高,从节水和增效的角度看,以干干湿湿灌溉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水稻 需水量 渗漏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抽穗期的QTL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跃 翟荣荣 +3 位作者 曹立勇 林泽川 魏兴华 程式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25-1532,共8页
利用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对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水稻株高(PH)和抽穗期(HD)进行了QTL分析。在2种氮水平下检... 利用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对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水稻株高(PH)和抽穗期(HD)进行了QTL分析。在2种氮水平下检测到9个株高QTL和8个抽穗期QTL,检测到4个影响2种环境下株高和抽穗期差值的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5.68%~18.40%之间;在第7染色体上RM5436附近和第8染色上RM5556~RM310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2种氮水平下株高和抽穗期的QTL,各位点的遗传效应贡献率较大,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R9308,适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聚合育种。在第2染色体上RM5916~RM166区间和第8染色体上RM2366~RM5767区间分别检测到1个影响2种氮水平下抽穗期差值和1个株高差值的QTL可能对水稻的氮素高效利用有直接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水平 株高 抽穗期 QTL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