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和品种杏资源种仁中的重要营养组分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俊环 张美玲 +3 位作者 姜凤超 杨丽 孙浩元 王玉柱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以16份杏种质种仁为试材,测定、分析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种类以及钙、铁、硒等营养组分的含量变化,比较不同种和品种间杏仁中的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所测定材料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19.36 mg/g,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脂肪含量均值为403.... 以16份杏种质种仁为试材,测定、分析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种类以及钙、铁、硒等营养组分的含量变化,比较不同种和品种间杏仁中的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所测定材料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19.36 mg/g,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脂肪含量均值为403.27 mg/g,并且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均以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二者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5.60%~71.23%和22.68%~27.19%。杏仁中的钙含量为0.88~3.53 mg/g,平均为1.52 mg/g。杏仁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钙和铁元素含量之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紫杏种仁的营养组分与其他种类杏仁差异较大,氨基酸总量最高而脂肪酸含量最低,钙和铁的含量最高,硒含量最低;仁用杏和扁桃远缘杂交种质‘京仁2号’和‘京仁3号’种仁的综合品质较高,优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硒含量均较高。在6个主栽的仁用杏品种中,‘优1’‘优2’这2个品种中的钙、铁、硒的含量都相对高于其他几个仁用杏品种。杏仁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钙质,不同杏种质种仁中的营养组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资源评价 品种 营养成分 远缘杂交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仁用杏优系核仁外观品质性状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丽 王玉柱 +3 位作者 张俊环 姜凤超 张美玲 孙浩元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5-40,共6页
以‘龙王帽’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的6个仁用杏优系为试材,测定各优系核仁的11个外观品质性状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仁用杏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变异系数为8.61%~35.96%,其中仁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单仁质量变... 以‘龙王帽’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的6个仁用杏优系为试材,测定各优系核仁的11个外观品质性状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仁用杏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变异系数为8.61%~35.96%,其中仁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单仁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之间密切相关,其中单核质量与核横径的相关系数最大,单仁质量与单核质量相关系数最大,出仁率与仁侧径、单仁质量、核形指数及仁形指数呈极显著相关,与核纵径、核横径、单核质量及仁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分别表征核、仁的大小、形态和产量,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66%,再依主成分分析结果对6个优系的11个性状进行综合评分,各优系按分值高低排序依次为YX1>YX6>YX2>YX4>YX5>Y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杏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远缘杂交培育李杏砧木研究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丽 王玉柱 +5 位作者 李锋 孙浩元 张艳波 张俊环 姜凤超 张美玲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培育抗寒性强、适用性广泛、矮化的李杏砧木,以173、‘巴黄李’‘小黄李’和‘北国红’为母本,山杏、辽杏和‘串枝红’为父本,配置12个杂交组合,在母本大蕾期进行人工授粉。分别统计授粉后10、20、40 d和采果期4个节点的坐果率,以4个... 为培育抗寒性强、适用性广泛、矮化的李杏砧木,以173、‘巴黄李’‘小黄李’和‘北国红’为母本,山杏、辽杏和‘串枝红’为父本,配置12个杂交组合,在母本大蕾期进行人工授粉。分别统计授粉后10、20、40 d和采果期4个节点的坐果率,以4个节点的加权坐果率为指标进行排序,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效果和各亲本材料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坐果率随果实发育时期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且越接近果实成熟,坐果率越低;‘小黄李’×辽杏杂交组合效果评价最好;亲本材料效果评价中,以‘小黄李’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效果明显好于以其他3份材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以山杏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效果好于以其他2份材料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但与以辽杏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效果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育种 远缘杂交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的选育
4
作者 杨丽 张俊环 +4 位作者 姜凤超 张美玲 王玉柱 于文剑 孙浩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7-1251,共5页
京仁5号通过仁用杏品种龙王帽与扁桃品种意大利2号远缘杂交育成。果实卵圆形,果顶圆凸,在北京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果皮底色黄色,阳面着片状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0.5 g;果核卵圆形,壳面较平滑,平均单核质量2.54 g,纵横侧径分别为3.28... 京仁5号通过仁用杏品种龙王帽与扁桃品种意大利2号远缘杂交育成。果实卵圆形,果顶圆凸,在北京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果皮底色黄色,阳面着片状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0.5 g;果核卵圆形,壳面较平滑,平均单核质量2.54 g,纵横侧径分别为3.28 cm、2.12 cm、1.23 cm;核仁饱满,离核,甜仁,平均单仁鲜质量1.05 g、干质量0.90 g,出仁率37.02%;杏仁脂肪含量(w,后同)435.63 g·kg^(-1),蛋白质含量269.84 g·kg^(-1),钙含量1.26 g·kg^(-1),铁含量24.08 mg·kg^(-1)。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杏 新品种 京仁5号 远缘杂交
下载PDF
杏仁中苦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苦味物质在杏仁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俊环 张美玲 +4 位作者 姜凤超 杨丽 王玉柱 于文剑 孙浩元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4,共6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苦杏仁的种皮、子叶(种仁)、早期的珠心和胚乳等组织中苦杏仁苷与野黑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甲醇作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青岛大红杏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以1∶400(质量∶体积)的料液比、超声提取30 min为...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苦杏仁的种皮、子叶(种仁)、早期的珠心和胚乳等组织中苦杏仁苷与野黑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甲醇作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青岛大红杏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以1∶400(质量∶体积)的料液比、超声提取30 min为适宜的提取条件。采用Agilent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2.7μm,4.6 mm×50 mm),流动相为20%甲醇和80%水,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在柱温30℃的条件下,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色谱峰分离良好;苦杏仁苷浓度为0.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野黑樱苷浓度为0.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苦杏仁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7%~101.18%,野黑樱苷为97.90%~110.69%。用此方法对青密沙杏仁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发育成熟的杏仁子叶组织中苦杏仁苷含量较高,为39.60 mg/g(R4-c),而发育早期的杏仁中没有检测到苦杏仁苷;与苦杏仁苷不同,除了R4-c,野黑樱苷在杏仁发育的4个时期的其他所有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并且早期的杏仁中含量较高,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从0.40 mg/g(R3-c)至27.22 mg/g(R3-t)。首次揭示苦杏仁发育进程中苦杏仁苷与野黑樱苷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杏仁中苦味物质的合成积累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发育阶段 特异组织 苦杏仁苷 野黑樱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仪对杏属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俊环 杨丽 +3 位作者 姜凤超 张美玲 孙浩元 王玉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8,共7页
基因组大小是植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参数,测定杏基因组大小,比较不同种、变种及品种之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可为相关杏属植物的物种进化和分类研究以及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分属于普通杏、辽杏... 基因组大小是植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参数,测定杏基因组大小,比较不同种、变种及品种之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可为相关杏属植物的物种进化和分类研究以及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分属于普通杏、辽杏、西伯利亚杏、紫杏和仁用杏5个种或类型的13个杏品种资源的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所对比的3种内标植物中,金丝小枣最适于做杏基因组大小测定的内标。以金丝小枣为内标,通过比较待测样品和内标G0/G1期荧光峰,计算得出13份杏属植物材料中,普通杏及其变种基因组大小为(253.17±0.963)Mb(大优佳)^(300.60±1.181)Mb(陕梅),紫杏基因组最小,大小为(245.07±0.842)Mb,辽杏、属于西伯利亚杏的绿萼山杏和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280.37±4.858),(273.66±4.334),(263.42±1.306)Mb,5个种或类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首次揭示了杏属植物不同种和品种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杏基因组大小与其表型性状、种间分化以及植物学分类间关系的解释提供基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术 测定
下载PDF
水热因子影响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栽培的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玉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81-1690,共10页
综述了近年来水、热因子影响水果品质的主要研究进展,并通过对比国内外果树产区的水热环境因子,分析了当前制约中国部分地区水果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在栽培措施上进行改进以提升果实品质的新思路。
关键词 果树 水分 温度 果实品质 栽培措施
原文传递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4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丽 王玉柱 +4 位作者 张俊环 姜凤超 张美玲 于文剑 孙浩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87-2290,共4页
京仁4号是从杏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仁用杏新品种,母本为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父本为从意大利引进的扁桃品种意大利4号。果实7月中旬成熟,卵圆形,有果顶尖;成熟时果皮黄色,向阳面具片状红色,着色面积中等;果核卵圆形,核壳粗糙,单核... 京仁4号是从杏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仁用杏新品种,母本为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父本为从意大利引进的扁桃品种意大利4号。果实7月中旬成熟,卵圆形,有果顶尖;成熟时果皮黄色,向阳面具片状红色,着色面积中等;果核卵圆形,核壳粗糙,单核平均纵横侧径分别为3.77、2.58和1.49 cm,平均鲜质量4.15 g;核仁饱满,味甜,双仁多,单仁平均纵横侧径分别为2.47、1.61和0.84 cm,平均鲜质量为1.15 g、干质量为0.93 g,离核;出仁率29.98%;杏仁脂肪含量(w,后同)为435.96 g·kg^(-1),蛋白质含量为288.28 g·kg^(-1),钙含量为1.11 g·kg^(-1),铁含量为23.01 mg·kg^(-1)。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杏 新品种 京仁4号 远缘杂交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杏及其部分近缘植物的倍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丽 孙浩元 +4 位作者 张俊环 闫爱玲 姜凤超 张美玲 王玉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4-1513,共10页
果树多倍体生长旺盛、果实大且无籽或少籽、产量高、适应性和抗性强,多倍体砧木能够诱导嫁接植株矮化、提高植株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基于多倍体的诸多优点,发掘、培育与利用多倍体种质资源是果树育种的重要内容。利用流式细... 果树多倍体生长旺盛、果实大且无籽或少籽、产量高、适应性和抗性强,多倍体砧木能够诱导嫁接植株矮化、提高植株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基于多倍体的诸多优点,发掘、培育与利用多倍体种质资源是果树育种的重要内容。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植物倍性技术简单、效率高、结果准确。为了鉴定150份杏、7份李和9份李杏砧木种质资源的倍性,发掘多倍体资源,采集其幼嫩叶片,利用Partec试剂盒制备细胞核悬液及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NA相对含量。以二倍体杏品种‘巴斗’为外标,其他种质资源DNA相对含量值与其比较,确定各自倍性水平,若与二倍体‘巴斗’DNA相对含量比值近似1,为二倍体;比值近似2,为四倍体;比值近似3,为六倍体。结果表明:150份杏均为二倍体;7份李资源中,2份欧洲李和1份黑刺李为六倍体,4份杏李为二倍体;9份李杏砧木资源中二倍体5份,四倍体1份,六倍体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砧木 流式细胞术 倍性鉴定
下载PDF
基于育种成果对我国杏育种现状及骨干亲本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丽 孙浩元 +3 位作者 张俊环 姜凤超 张美玲 王玉柱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5,131,共6页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1986—2018年间公开发表并通过国家或省(区、市)审(认、鉴)定、登记备案或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杏品种进行统计整理,并对育成的82个鲜食、加工和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杏育种成果数量自...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1986—2018年间公开发表并通过国家或省(区、市)审(认、鉴)定、登记备案或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杏品种进行统计整理,并对育成的82个鲜食、加工和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杏育种成果数量自1996年稳步增长,1996—2018年平均育成杏新品种3.26个,是1986—1995年平均数量的4.66倍。从育种成果的地域分布看,82个品种出自10个省(市),其中山东省育成杏新品种数量最多,占比42.68%。育种方法主要有5种,即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国外引种、芽变选种和从地方品种或品种群中选种,其中通过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方式育成的品种数量最多,分别占全部育成品种数量的42.68%和39.02%。在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35个品种中,亲本配置方式共9种,其中地方品种×地方品种选育的杏新品种数量最多,占比48.57%;亲本中至少有1个为地方品种、优株(系)的占97.14%,说明地方品种和优株(系)仍然是目前我国杏育种的主要亲本材料;‘红荷包’‘串枝红’‘金太阳’‘凯特’和‘骆驼黄’不仅优良性状突出,在生产中应用广泛,而且作为亲本,分别与2个以上品种杂交亲和,选育出的品种数量相对较多,是目前我国杏育种的骨干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品种 骨干亲本
下载PDF
杏新品种‘京骆丰’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浩元 杨丽 +3 位作者 张俊环 姜凤超 张美玲 王玉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5-808,共4页
‘京骆丰’是从‘骆驼黄’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早熟杏新品种。果实卵圆形,果皮底色橙黄,着片状紫红色,着色面积大。平均单果质量58.6 g,最大69.8 g。果肉黄色,肉质细腻,纤维中等,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可滴定酸0.76%,总糖12.... ‘京骆丰’是从‘骆驼黄’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早熟杏新品种。果实卵圆形,果皮底色橙黄,着片状紫红色,着色面积大。平均单果质量58.6 g,最大69.8 g。果肉黄色,肉质细腻,纤维中等,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可滴定酸0.76%,总糖12.52%,维生素C 127.0 mg·kg^-1,风味甜,香气中等,果肉硬度1.0 kg·cm^-2(去皮),较耐贮运。离核、甜仁。果实发育期66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品种
原文传递
改进Faster-RCNN自然环境下识别刺梨果实 被引量:70
12
作者 闫建伟 赵源 +5 位作者 张乐伟 苏小东 刘红芸 张富贵 樊卫国 何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43-150,共8页
为了实现自然环境下刺梨果实的快速准确识别,根据刺梨果实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FasterRCNN刺梨果实识别方法。该文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选用FasterRCNN的交替优化训练方式(alternating optimization),将卷积神经... 为了实现自然环境下刺梨果实的快速准确识别,根据刺梨果实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FasterRCNN刺梨果实识别方法。该文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选用FasterRCNN的交替优化训练方式(alternating optimization),将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感兴趣区域池化(ROI pooling)改进为感兴趣区域校准(ROIalign)的区域特征聚集方式,使得检测结果中的目标矩形框更加精确。通过比较FasterRCNN框架下的VGG16、VGG_CNN_M1024以及ZF3种网络模型训练的精度-召回率,最终选择VGG16网络模型,该网络模型对11类刺梨果实的识别精度分别为94.00%、90.85%、83.74%、98.55%、96.42%、98.43%、89.18%、90.61%、100.00%、88.47%和90.91%,平均识别精度为92.01%。通过对300幅自然环境下随机拍摄的未参与识别模型训练的刺梨果实图像进行检测,并选择以召回率、准确率以及F1值作为识别模型性能评价的3个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训练出来的识别模型对刺梨果实的11种形态的召回率最低为81.40%,最高达96.93%;准确率最低为85.63%,最高达95.53%;F1值最低为87.50%,最高达94.99%。检测的平均速度能够达到0.2s/幅。该文算法对自然条件下刺梨果实的识别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FasterRCNN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刺梨果实 目标识别
下载PDF
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被引量:33
13
作者 周丽丽 钱瑞玲 +3 位作者 李树斌 董博微 陈宝英 潘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20-2328,共9页
为探讨不同树种对滨海沙地干旱贫瘠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高于针叶... 为探讨不同树种对滨海沙地干旱贫瘠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高于针叶树种(木麻黄和湿地松),而针叶树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最高.成熟叶和凋落叶的N、P含量表现为阔叶树高于针叶树,成熟叶高于凋落叶,但凋落叶N∶P较高.针叶树种的N、P养分重吸收效率大于阔叶树种,P重吸收效率明显高于N,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N、P吸收效率分别为64.2%、63.1%、47.0%、16.8%和92.5%、81.6%、80.3%、18.0%.比叶面积与叶片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以及N、P养分重吸收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厚度及N、P养分重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就叶片功能的权衡关系而言,木麻黄和湿地松属于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具有较高的养分重吸收效率,而厚荚相思和尾巨桉属于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养分的重吸收效率较低.不同滨海沙地造林树种通过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对滨海沙地特殊生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造林树种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叶片功能性状 氮磷含量 养分重吸收效率
原文传递
我国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杜红岩 杜庆鑫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杜仲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树种,既是世界上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又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和木本油料树种,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增加碳汇、国家储备林建设、实现绿色养殖的重要树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电... 杜仲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树种,既是世界上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又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和木本油料树种,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增加碳汇、国家储备林建设、实现绿色养殖的重要树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电力、通讯、化工、水利、医疗、体育、农林等领域。从我国杜仲的国家战略地位出发,论述了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科技支撑成效。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定向选育出果用、雄花用、叶用和果材药兼用系列杜仲良种,为我国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基础;创新了杜仲果园化栽培模式、杜仲雄花园、短周期叶用林、果材药兼用国家储备林栽培等新的栽培模式与技术,突破了杜仲资源高效栽培的技术瓶颈;杜仲橡胶绿色提纯及其在高性能轮胎、军事国防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以α-亚麻酸软胶囊为代表的杜仲籽油产品、以杜仲雄花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等系列产品、以杜仲叶片为原料生产的杜仲功能饲料及其畜禽健康产品、杜仲功能型食用菌等产品的研发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促使杜仲由单一药用迅速扩展到杜仲橡胶、木本油料等国家战略资源的全面开发,杜仲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杜仲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但是,我国杜仲产业发展仍存在适宜现代杜仲产业发展的良种资源严重不足、杜仲橡胶规模化高效提纯及产品研发技术瓶颈亟待突破、产业化水平及政府支持力度较低、社会认知度不够等问题。今后要加强杜仲产业发展的顶层谋划,加快构建杜仲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杜仲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杜仲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促使杜仲产业成为我国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推动我国战略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产业 高质量发展 科技支撑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指数施肥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茂 任正标 +4 位作者 郑鸣鸣 洪凯 许珊珊 叶义全 林开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0-409,共10页
为探明施肥对杉木优良无性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轻基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6个处理:对照CK(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CF(40 mg/株)、指数施肥EF1(40 mg/株)、EF2(80 mg/株)、EF3(120 mg/株)、EF4(1... 为探明施肥对杉木优良无性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轻基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6个处理:对照CK(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CF(40 mg/株)、指数施肥EF1(40 mg/株)、EF2(80 mg/株)、EF3(120 mg/株)、EF4(160 mg/株),比较杉木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生特性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的差异,筛选出适合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生长的施肥方式和浓度,为杉木苗期氮素养分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肥对杉木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相同施氮量下,指数施肥处理(EF1)下杉木的苗高和地径都优于常规施肥,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2)指数施肥处理下叶片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o/F_v)和实际最大量子产额(QY)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处理,且除Fv/Fm外,其余各指标均在EF3(120 mg/株)时达到最大值,而叶片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猝灭(NPQ)则低于对照处理.(3)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叶绿体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而且在相同施氮量下指数施肥处理(EF1)叶片P_n、G_s、T_r、C_i、叶绿体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杉木上述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叶绿体色素外,上述指标均在施氮量为120 mg/株时达到最大.综上表明,施氮量为120 mg/株的指数施肥能通过提高PSⅡ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光能的热耗散,增强杉木叶片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杉木幼苗生长.因此,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适宜的施氮量为120 mg/株.(图4表1参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施肥 光合特性 杉木 优良无性系
原文传递
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及利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29
16
作者 周禹佳 樊卫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7-224,共8页
为了探究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评价刺梨果渣的利用价值,以‘贵农5号’刺梨果渣为材料,检测刺梨果渣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部分保健成分含量,并与苹果渣、蓝莓果渣、沙棘果渣、猕猴桃果渣、菠萝果渣、柑橘果渣和甘蔗渣进行比较,分析... 为了探究刺梨果渣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评价刺梨果渣的利用价值,以‘贵农5号’刺梨果渣为材料,检测刺梨果渣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部分保健成分含量,并与苹果渣、蓝莓果渣、沙棘果渣、猕猴桃果渣、菠萝果渣、柑橘果渣和甘蔗渣进行比较,分析刺梨果渣的利用价值。试验发现刺梨果渣中富含总酚、V_(C)、V_(E)、磷、钙、铁、锌、膳食纤维、粗纤维和氨基酸。其中,总酚含量是菠萝果渣的4.4倍,苹果渣的3.7倍;V_(C)含量是菠萝果渣的23.8倍,沙棘果渣的20.7倍;V_(E)含量为沙棘果渣的3.8倍,苹果渣的1.2倍;磷的含量为菠萝果渣的272.5倍,苹果渣的21.8倍;钙的含量是菠萝果渣的96.7倍,苹果渣的14.7倍;铁的含量是菠萝果渣的4.1倍,蓝莓果渣的2.7倍;锌的含量是蓝莓果渣的12.0倍,柑橘果渣的2.6倍。刺梨果渣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渣 ‘贵农5号’ 营养成分 利用价值
下载PDF
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垂直空间分配特征 被引量:25
17
作者 代林利 周丽丽 +6 位作者 伍丽华 刘丽 黄樱 彭婷婷 邱静雯 何宗明 曹光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0-719,共10页
以不同林分密度(1800、3000、4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131.54、161.42、172.69 t/hm... 以不同林分密度(1800、3000、4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131.54、161.42、172.69 t/hm^(2),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杉木林碳密度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地被物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最大(53.11%—67.37%),其次是树干、树根、树皮(25.89%—35.74%),高密度杉木林分有利于树干、树皮、树根碳密度分配比例的增加。2)乔木层,树干、树皮、宿留枯枝及宿留枯叶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鲜枝及鲜叶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具显著差异(P<0.05);树干、树皮碳密度随树体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鲜枝鲜叶碳密度集中于树体中上部(8 m≤h≤10 m),宿留枯枝枯叶碳密度集中分布于树体中部(4 m≤h≤8 m)。3)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不同径级根碳密度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径级根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变化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径级间碳密度:根头>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根头和粗根占比最大(57.38%—70.84%)。4)林下植被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不断降低,而林下凋落物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具显著差异(P<0.05)。5)土壤层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不同林分密度土壤层碳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当增加林分密度有利于提高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造林密度 碳密度 分配特征
下载PDF
杜仲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估计及其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攀峰 王璐 +1 位作者 杜庆鑫 杜兰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674-5684,共11页
杜仲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经济林树种,其产业应用涉及医药、食品、保健、饲料、橡胶、化妆品及园林绿化等领域。预估杜仲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对杜仲资源保护、引种、精细化管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601个杜仲地理分布点和24... 杜仲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经济林树种,其产业应用涉及医药、食品、保健、饲料、橡胶、化妆品及园林绿化等领域。预估杜仲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对杜仲资源保护、引种、精细化管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601个杜仲地理分布点和24个环境变量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预测杜仲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生态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杜仲适生区等级可分为4级,其中高适生区38.01万km^2,集中分布在大巴山中低山谷地区、川东平行低山岭谷区、鄂西高原-大类山中低山丘陵谷地区、武陵山中低山谷地区、雪峰山中低山区、川南黔北滇东喀斯特高原中山区以及浙闽中低山丘陵谷地地区。杜仲最适宜生长条件为年平均温度介于11—16℃、年均降水量介于700—1450 mm、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在820以下、海拔1400 m以下、坡度24°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适生区估计 最大熵生态位模型 主导环境变量 栽植区划
下载PDF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杉木大径材培育林土壤特性与出材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费裕翀 吴庆锥 +6 位作者 张筱 路锦 季春杉 林开敏 曹世江 林思祖 曹光球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34,共9页
林下植被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科学合理的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于杉木大径材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杉木大径材培育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植被去除(UR)和林下套种(IP)共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其土壤特... 林下植被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科学合理的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于杉木大径材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杉木大径材培育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植被去除(UR)和林下套种(IP)共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其土壤特性与出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出材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IP处理下林分土壤除含水率较低外,容重和孔隙度等物理特性良好;3种处理下林分土壤除容重外,含水率和总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UP处理对林分土壤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的积累作用最好,其次为IP处理,UR处理较差;就土壤全磷、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差异而言,总体呈IP>UR>UP,全氮含量则为IP>UP>UR;综合土壤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养分含量计算出3种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土壤养分库有效性指数,总体呈IP>UP>UR,其中IP和UP处理下林分土壤养分库有效性综合指数高于1;单株材积、大径材总出材量和大径材出材率均呈IP>UR>UP,UP、UR和IP处理下大径材出材率分别为75.66%、64.11%和77.51%;单株材积和大径材出材量与0-2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强相关性.因此,UP和IP处理下的杉木大径材培育林土壤特性较优,大径材出材量较高,以上结果可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林土壤的改良以及探索科学合理的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径材 土壤特性 杉木 养分库有效性指数 林下植被管理
原文传递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杏 被引量:24
20
作者 孙浩元 张俊环 +3 位作者 杨丽 姜凤超 张美玲 王玉柱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02-1319,共18页
杏是原产中国的特色果树,有关杏的科学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种质资源研究作为基础性工作,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鉴定、指纹图谱和核心种质构建方面进展较好;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杏是原产中国的特色果树,有关杏的科学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种质资源研究作为基础性工作,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鉴定、指纹图谱和核心种质构建方面进展较好;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取得丰富成果,利用远缘杂交、实生选种、芽变、杂交育种等方法,以现代生物技术辅助,培育出大量新品种用于生产;开花生物学和光合生理研究为栽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在肥水高效利用方面进展相对滞后;采后生物学和贮藏保鲜研究工作较为系统深入,但在贮藏过程中如何保持果实的风味,仍然是研究的难题;杏肉和杏仁的加工产品多样,但深加工研究及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仍然不足。针对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