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把鼓励创新创业放在扩大内需的突出位置 被引量:6
1
作者 姜长云 《中国发展观察》 2009年第3期10-14,共5页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我国城乡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民生困难和社会不和谐问题。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过程中,应该把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放在突出的政策位置,健...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我国城乡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民生困难和社会不和谐问题。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过程中,应该把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放在突出的政策位置,健全对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扩大内需 国际金融危机 就业形势 不和谐问题 带动作用 扩内需 民生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对粮食价格走势及上下游行业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姜长云 张艳平 《中国发展观察》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正在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格局和粮价走势产生深刻影响,而对国内市场粮价及粮食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已经显现,今后将会日趋加重。今后几个月内国内粮价上涨的动力正在迅速弱化,下行的压力却在显著加大,但...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正在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格局和粮价走势产生深刻影响,而对国内市场粮价及粮食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已经显现,今后将会日趋加重。今后几个月内国内粮价上涨的动力正在迅速弱化,下行的压力却在显著加大,但不排除半年乃至9个月后,国内外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反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粮食价格 下游行业 电势 上下游企业 国内外 粮价走势 供求格局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的成就、经验与思考 被引量:58
3
作者 姜长云 王一杰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3,共14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成就显著,主要经验有:(1)粮食安全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推进粮食安全要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成就显著,主要经验有:(1)粮食安全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推进粮食安全要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平衡;(3)推进粮食安全的制度和政策创新要注重激发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也要注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的责任;(4)推进粮食安全要注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育粮食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要增强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今后推进粮食安全需要注意粮食生产-消费空间距离拉大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侵蚀农业增收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也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 结构平衡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原文传递
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拓宽视野 被引量:49
4
作者 姜长云 《中国发展观察》 2016年第2期42-43,45,共3页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我国顺应经济新常态、寻找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创新。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迅速推进,...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我国顺应经济新常态、寻找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创新。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迅速推进,发展模式多样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对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和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日趋凸显。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要切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后文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关键是要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完善其利益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融合 融合发展 农业发展方式 创新思维 模式多样化 多元化格局
下载PDF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内涵与特征——基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42
5
作者 付保宗 周劲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3,共11页
"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既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突出矛盾,也体现了产业政策模式和重心的转变。产业体系本质... "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既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突出矛盾,也体现了产业政策模式和重心的转变。产业体系本质上是从产业角度对国民经济构成的一种阐释,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实体经济在协同关系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间也不是平行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立体交互关系。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具有全局联动性、形态多样性、阶段变化性、开放互动性、灵活高效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是要素间单向联系的机械组合,而是每一个要素间关联互动的整体系统;没有统一合意的标准模式,而是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呈现出多种具体形式;不是静态的稳定状态,而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不是孤立运行的封闭系统,而是国际共振的开放结构;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而往往根植于灵活高效的协同机制。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根本上要构筑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效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人力资源
原文传递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被引量:25
6
作者 姜长云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对城乡关系的一种新的描述,更是新的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对城乡关系的一种新的描述,更是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战略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意味着要打破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有序流动。乡村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其异于城市的独特价值也将更加凸显。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产品出口的数量、质量效应——基于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背景 被引量:20
7
作者 汪亚楠 王海成 苏慧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基于中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背景,试图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新视角来解释中国的出口扩张以及出口升级。通过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入到质量异质性模型,推理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扩张及出口升级的关系等式,运用2002—2014年高度... 基于中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背景,试图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新视角来解释中国的出口扩张以及出口升级。通过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入到质量异质性模型,推理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扩张及出口升级的关系等式,运用2002—2014年高度精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有利于促进出口扩张和出口升级,OFDI是发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自由贸易战略是我国应对当前“逆全球化”国际局势的重要对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为我国维持出口扩张和实现出口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自由贸易协定 出口扩张 出口升级 贸易协定
下载PDF
后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农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9
8
作者 姜长云 《开放导报》 2020年第5期54-69,共16页
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后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的使命和时代要求。... 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后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的使命和时代要求。要科学处理提升质量、效率与推进安全发展的关系,发展农业服务业与农村服务业的关系,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与坚持“双轮驱动”的关系,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者作用间的关系。加强规划、战略和政策统筹,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引导农业农村服务业增加多层次多样化供给,创新农业农村服务业支持方式,激发开放—改革—创新联动提升效应,实施农业农村服务业培训行动和“头雁”工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小康社会 农业农村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劳动技能匹配效应 被引量:8
9
作者 郑腾飞 柯善咨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9,共16页
劳动技能匹配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导致了行业的不同区位偏好。文章将劳动技能匹配引入Venables(2007)的理论模型,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技能培训对生产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显示:交通条件... 劳动技能匹配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导致了行业的不同区位偏好。文章将劳动技能匹配引入Venables(2007)的理论模型,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技能培训对生产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显示: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培训都能改变技能匹配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率;交通条件和企业培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城市间有明显差异。对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计量检验还发现,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特大城市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向特大城市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匹配 交通条件 城市规模 企业生产率
原文传递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怀英 《现代产业经济》 2013年第6期21-27,共7页
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动态变化过程。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也呈现积极态势,这种趋势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 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动态变化过程。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也呈现积极态势,这种趋势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并不矛盾。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顺应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服务化分工,积极推进服务化进程,扩大生产性服务内需市场;另一方面,强化制造企业在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义务,促进企业进行服务化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投入服务化 产出服务化 服务化进程
下载PDF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11
作者 姜长云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6,共10页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不是要撇开现行服务业体系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其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要注意面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需要突出...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不是要撇开现行服务业体系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其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要注意面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需要突出重点,为此要创新提升服务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引领支撑带动功能,引导服务业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有更大作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需要找准其发力点,创新服务业监管方式,优先加强对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家和市场主体发挥中坚作用,支持行业组织和平台型企业发挥导航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新体系 产业融合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江 《开放导报》 2021年第3期48-55,共8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已大踏步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未来中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已大踏步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未来中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持续向纵深推进,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重重困境,全球科技经济合作模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按照"改革先行、开放创新、全面发展、创造未来"的方针部署,把握好方向和重点,推动科技成果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惠及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化,全面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 科技创新 展望与建议
下载PDF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阳华 《中国产业》 2010年第5期44-47,共4页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全方位较为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组织结构上面临上企业散、乱、小的局面,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要在明...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全方位较为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组织结构上面临上企业散、乱、小的局面,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规划、完善政策、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电力装备 结构调整 国际合作与交流 整体竞争力 工业体系 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
下载PDF
保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供应的对策措施
14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黄汉权 +2 位作者 王为农 方松海 涂圣伟 《中国国情国力》 2011年第11期4-6,共3页
当前,我国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总体供给充裕,价格相对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在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的背景下,为稳定整体价格形势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背景下,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必须采... 当前,我国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总体供给充裕,价格相对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在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的背景下,为稳定整体价格形势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背景下,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必需品 市场稳定 粮油 供应 保障 通货膨胀预期 价格形势 农业生产成本
下载PDF
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劳动技能匹配
15
作者 郑腾飞 柯善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3期87-88,共2页
自马歇尔勾画出集聚经济效应以来,后续文献——尤其是Duranton和Puga——分析了集聚经济的三个微观机制——劳动力蓄水池、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并初步构建了理论模型。其中,劳动力集聚有利于厂商雇用专业职工,也有利于劳动者... 自马歇尔勾画出集聚经济效应以来,后续文献——尤其是Duranton和Puga——分析了集聚经济的三个微观机制——劳动力蓄水池、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并初步构建了理论模型。其中,劳动力集聚有利于厂商雇用专业职工,也有利于劳动者找到与个人技能匹配的岗位,因而成为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改善交通条件将降低通勤成本,扩大地方劳动力市场,促进入口和产业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中间投入 技术外溢 产业集聚 通勤成本 交通条件 微观机制 劳动力集聚
原文传递
我国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新思路
16
作者 曾智泽 郭丽岩 《中国科技投资》 2009年第5期48-50,共3页
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够从根本上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着力构建"六位一体"技术创新能力体系。
关键词 产业国际竞争力 技术自主创新 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合国力 能力体系 技术创新 经济
下载PDF
如何选择“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
17
作者 姜江 《党政干部参考》 2015年第17期18-19,共2页
产业新增长点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从近期各界对“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方向和趋势的判断看,未来5—10年,我国产业新增长点的主要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两大方面,前者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产... 产业新增长点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从近期各界对“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方向和趋势的判断看,未来5—10年,我国产业新增长点的主要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两大方面,前者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高端装备、海洋产业等,后者包括文化创意、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培训、新型金融服务、旅游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增长点 人力资源培训 节能环保 生物产业 信息产业 海洋产业 文化创意
原文传递
下一轮经济增长靠什么?
18
作者 马晓河 《红旗文稿》 2005年第22期22-23,共2页
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从1998年开始的,本周期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持续和大幅度增加,将经济增长拉到较高水平上。在投资的带动下.我国经济发展不但有效地规避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从1998年开始的,本周期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持续和大幅度增加,将经济增长拉到较高水平上。在投资的带动下.我国经济发展不但有效地规避了亚洲金融危机.还实现了GDP的高速增长。受此影响.从1998年到200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上升。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下降。这一期间,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由37.1%增加到44%,消费的贡献份额从60.1%跌到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周期 亚洲金融危机 政府投资 国民生产总值 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 增长结构 贡献份额 GDP 高水平
原文传递
深圳打造和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与启示
19
《重庆经济》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一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高度依赖外技、外资、外贸,高度集中于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受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屏障制约不断强化、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缓、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高度依赖外技、外资、外贸,高度集中于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受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屏障制约不断强化、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缓、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连年放缓、利润率持续下滑,产业安全隐患逐年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 原材料价格上涨 经验 深圳 电子信息产业 高技术制造业 人民币升值
下载PDF
产业预测的三维分析
20
作者 王昌林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去年,我们进行了一项战略性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经济社会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对于战略性产业的认识,我们发现具有四个"高"的特征,即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带动性、高战略性。在分析预测产业发展时,我们... 去年,我们进行了一项战略性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经济社会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对于战略性产业的认识,我们发现具有四个"高"的特征,即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带动性、高战略性。在分析预测产业发展时,我们设计了一个三维框架。一个维度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度;一个维度是经济技术的可行性;一个维度是时间的近、中、长期。利用这个三维框架,对几个行业进行了初步考察,第一个是生物技术产业,这是一个先导性战略产业;第二个是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因为能源是现在经济的命脉;第三个是下一代互联网,因为这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第四个是航空航天产业,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基础 带动性 三维框架 国家安全 信息革命 生物农业 航空航天 医药生产 技术发明 发展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