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义何以足够最小:非语境敏感语义学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利民 傅顺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4,共8页
针对语义研究主流的语境主义倾向,H·卡培朗和E·勒珀尔提出了非语境敏感语义学,也称为"语义最小论",认为一个句子一经说出就具有一个不受语境影响的最小语义内容。E·博格和G·普雷尔则在坚持句子语义最小... 针对语义研究主流的语境主义倾向,H·卡培朗和E·勒珀尔提出了非语境敏感语义学,也称为"语义最小论",认为一个句子一经说出就具有一个不受语境影响的最小语义内容。E·博格和G·普雷尔则在坚持句子语义最小论的基本立场上进一步提出了"语义如何足够最小"的问题,在严格区分意图行为与语义内容、坚持命题主义立场、索引词类型的概念模型建立等方面做了新的理论尝试,力图说明句子的语义内容完全由其句法结构和词项内容所触发,与意图、情境等因素无关。这一理论新进展,值得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最小论 非语境敏感性 语义内容 言语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