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1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位检测面形术在大尺度三维面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1
作者 李万松 苏礼坤 苏显渝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92-796,共5页
将相位检测面形术 (PMP)用于大尺度、高精度三维面形测量中。采用文中提出的双向高度坐标校正法 ,可以得到精确的物面三维坐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洪水算法的图像拼接法 。
关键词 相位检测面形术 坐标校正 图像拼接
原文传递
微波加快化学反应中非热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5
2
作者 黄卡玛 杨晓庆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微波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加快化学反应.然而,微波加快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特殊效应,特别是非热效应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微波加快化学反应中产生的非热效应、机理分析及实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波 化学反应 非热效应 特殊效应
下载PDF
激光光束质量综合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60
3
作者 冯国英 周寿桓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3-1653,共11页
综述了现有的3类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即近场质量、远场质量和传输质量。主要的评价参数包括近场调制度和对比度、聚焦光斑尺寸、远场发散角、衍射极限倍数β因子、斯特列尔比、环围能量比以及M2因子等。讨论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优... 综述了现有的3类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即近场质量、远场质量和传输质量。主要的评价参数包括近场调制度和对比度、聚焦光斑尺寸、远场发散角、衍射极限倍数β因子、斯特列尔比、环围能量比以及M2因子等。讨论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采用M2因子矩阵以表述光束的像散特性,给出了M2因子的不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束质量 M^2因子 β因子
原文传递
电磁波对化学反应的非热作用及其在电磁生物非热效应机理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34
4
作者 黄卡玛 刘永清 +2 位作者 唐敬贤 赵军 王保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6-132,146,共8页
文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对化学反应的非热作用.电磁波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变化.这一结果也为生物代谢动态过程中的电磁干扰理论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关键词 电磁波 化学反应 生物电磁学 非热效应
下载PDF
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立体可视区域的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赵仁亮 赵悟翔 +3 位作者 王琼华 李大海 王爱红 辛燕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0-963,共4页
提出了反映观察区域某一点是否是合适的立体观察点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概念.根据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应用几何光学知识,分析得出了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结果... 提出了反映观察区域某一点是否是合适的立体观察点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概念.根据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应用几何光学知识,分析得出了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结果·通过定义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阈值,得到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可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技术 自由立体显示器 狭缝光栅 立体可视区域 立体图像质量因子
下载PDF
利用灰度图提高 Fourier变换轮廓术的测量精度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文静 苏显渝 +2 位作者 苏礼坤 李万松 向立群 《光电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5-59,共5页
在 FTP测量中 ,常利用 π相移方法来消除零频 ,以避免频谱混叠 ,提高 FTP的测量精度。此时 ,测量系统中包含相移装置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然而 ,人们常常忽略了灰度图中包含的信息在 FTP测量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 FTP测量中利用一... 在 FTP测量中 ,常利用 π相移方法来消除零频 ,以避免频谱混叠 ,提高 FTP的测量精度。此时 ,测量系统中包含相移装置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然而 ,人们常常忽略了灰度图中包含的信息在 FTP测量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 FTP测量中利用一帧灰度图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该方法测量装置简单 ,又可以达到π相移的效果 ,在实际的 FTP测量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灰度图 频谱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抑制零频的新方法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文静 苏显渝 +1 位作者 曹益平 向立群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0-744,共5页
基于条纹投影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FTP)是一种非接触、快速的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方法。将短时傅里叶变换引入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 ,通过合适滑动窗口把变形条纹分成许多局部条纹段。计算每一个局部变形条纹的归一化傅里叶谱 ,提取零频分量 ... 基于条纹投影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FTP)是一种非接触、快速的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方法。将短时傅里叶变换引入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 ,通过合适滑动窗口把变形条纹分成许多局部条纹段。计算每一个局部变形条纹的归一化傅里叶谱 ,提取零频分量 ,从中重构出变形条纹的零频分量。再计算原变形条纹的归一化傅里叶谱 ,并从中减去零频分量 ,以达到利用一帧变形条纹就可以抑制或消除零频分量对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的影响 ,使得携带被测物体高度信息的基频分量的扩展几乎可以达到零频 ,而不发生混叠 ,相当于达到了π相移技术消除零频的效果。同采用π相移技术来消除背景光场的改进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方法相比 ,此新方法仅需要对CCD获取的一帧条纹图进行处理 ,测量装置简单 ,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 ,使傅里叶变换轮廓术能真正发挥其快速测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短时傅里叶变换 频谱混叠
原文传递
低强度快速电磁脉冲导致细胞电穿孔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长军 王保义 +2 位作者 张弘 王子淑 陈明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157-1161,共5页
采用宽频带横电磁传输室 ,在实验中发现低强度快速电磁脉冲作用可以导致细胞产生电穿孔和电融合等现象 。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电穿孔 电融合 细胞 生物效应
原文传递
提高Fourier变换轮廓术测量精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文静 苏显渝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68,共5页
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方法中,对离散的条纹进行DFT(离散傅里叶变换)运算,存在“栅 栏效应”,离散频谱不能完全无误地代表原连续频谱分布,相当于在频域内发生了谱信息损失。为了减小由“栅栏效应”引入的位相误差,采用了对条纹进行空... 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方法中,对离散的条纹进行DFT(离散傅里叶变换)运算,存在“栅 栏效应”,离散频谱不能完全无误地代表原连续频谱分布,相当于在频域内发生了谱信息损失。为了减小由“栅栏效应”引入的位相误差,采用了对条纹进行空域数值加权和外插补零方法,从而提高FTP的测量精度。计算机模拟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轮廓测量 栅栏效应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动态液面面形测量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启灿 苏显渝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506-1508,共3页
将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FTP)运用到动态液体面形测量 ,采用CCD快速获取由龙基 (Ronchi)光栅投影到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液体表面上的一系列变形条纹 ,经过傅里叶变换、频谱滤波、逆傅里叶变换、三维相位展开等处理后得到重建的一系列液面面... 将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FTP)运用到动态液体面形测量 ,采用CCD快速获取由龙基 (Ronchi)光栅投影到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液体表面上的一系列变形条纹 ,经过傅里叶变换、频谱滤波、逆傅里叶变换、三维相位展开等处理后得到重建的一系列液面面形 ,能再现动态液面的变化过程 ,也能获取液体旋涡的一些特征参数 ,为流体力学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液面 面形测量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液体 流体力学 光学测量
原文传递
M^2因子概念和激光光束质量控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吕百达 张彬 蔡邦维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278-284,共7页
本文对 M^2因子概念的物理意义和在激光光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还就 M^2因子概念的推广和某些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激光应用 激光束 质量控制 M^2因子
下载PDF
环形激光二极管抽运棒状激光器中瞬态温度和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欧群飞 陈建国 +7 位作者 冯国英 张申金 朱海波 李明中 唐军 罗亦鸣 邓青华 王建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直接从激光二极管发光强度的角分布出发 ,采用光线追迹方法获得激光棒内的热沉积分布 ,在此基础上采用热传导模型和热力模型 ,比较了不同抽运功率、不同棒半径下达到稳态温度分布的时间 ,并且对稳态和瞬态热应力进行了详细模拟计算。结... 直接从激光二极管发光强度的角分布出发 ,采用光线追迹方法获得激光棒内的热沉积分布 ,在此基础上采用热传导模型和热力模型 ,比较了不同抽运功率、不同棒半径下达到稳态温度分布的时间 ,并且对稳态和瞬态热应力进行了详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环形激光二极管阵列侧面抽运的棒状激光器中的热效应问题十分严重 ,不同的抽运结构参量下 ,温度分布不同 ;达到稳态所需时间随棒半径增大而增加 ,而不受抽运功率的影响 ;抽运功率越大 ,棒内温差增大 ,热应力也越大 ;热破坏主要集中于激光棒中心区域和表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温度分布 环形激光二极管抽运棒状激光器 瞬态温度分布 热应力分布 有限元法
原文传递
一种大视场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标定方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勇 苏显渝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62-1166,共5页
在进行大视场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参量标定时需要大的标定平面和精密移动台,由于携带不方便,不易进行现场标定。提出了一种用于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参量的高精度、现场标定方法,采用一块较小的平面标定靶在有效测量体积内不同位置多次摆放... 在进行大视场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参量标定时需要大的标定平面和精密移动台,由于携带不方便,不易进行现场标定。提出了一种用于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参量的高精度、现场标定方法,采用一块较小的平面标定靶在有效测量体积内不同位置多次摆放,以获取密集的数据点。先标定出摄像机的内参量和外参量,再指定一个全局参考平面和若干辅助参考平面,然后在图像平面上分区计算出每个位置标定靶上每点相对辅助参考平面的高度差和相位差,最后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出相位高度映射参量。实验中平面高度测量的标准偏差达到0.0433 mm。这种方法只需要较小的平面标定靶,标定过程方便、精度高,完全适合大视场三维测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现场标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三维重构 光栅投影 相位-高度映射 现场标定
原文传递
基于互补型光栅编码的相位展开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孙学真 苏显渝 邹小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47-1951,共5页
为了解决在运用相移技术和二元光栅编码结构光进行相位展开时存在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通过多投一幅格雷码图案,并利用格雷码相邻码字之间Hamming距离为1的特点,设计出互补的两种编解码方式。利用两种编码出... 为了解决在运用相移技术和二元光栅编码结构光进行相位展开时存在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通过多投一幅格雷码图案,并利用格雷码相邻码字之间Hamming距离为1的特点,设计出互补的两种编解码方式。利用两种编码出现误码位置的不同,并结合相移技术解决了去包裹过程中的误码问题。论述了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的设计方法及特点,并详细分析了基于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的相位展开过程。计算机模拟和三维重建实验清楚地表明,提出的互补型光栅编码能很好地解决了误码问题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结构光 相位展开 格雷码 互补型光栅编码
原文传递
Nd∶YAG激光器热效应的计算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欧群飞 冯国英 +1 位作者 刘丹平 李存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6,25,共3页
对Nd :YAG激光棒的热透镜效应、应力双折射、退偏效应采用自编软件进行计算模拟 。
关键词 热透镜 应力双折射 退偏效应 ND:YAG激光器 计算模拟 实验 固体激光器
下载PDF
采用双频光栅投影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慧强 陈文静 +1 位作者 苏显渝 陈锋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9-42,共4页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通过反正切计算出的相位是截断的,如果被测物高度变化引起的相邻点的非截断相位变化过大,就无法直接进行正确的相位展开。故提出一种采用双频光栅的快速傅立叶变换轮廓术:从一帧条纹图中获取同一物体对应于不同等效...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通过反正切计算出的相位是截断的,如果被测物高度变化引起的相邻点的非截断相位变化过大,就无法直接进行正确的相位展开。故提出一种采用双频光栅的快速傅立叶变换轮廓术:从一帧条纹图中获取同一物体对应于不同等效波长的两组截断相位,先展开对应于低频的低精度截断相位,并以此为参考,根据双频光栅两个频率之间的关系,展开对应于高频的高精度相位。经过模拟比较,在误差范围内比传统方法恢复的图形有了较大的改善,相对误差率由2.26%下降到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光栅投影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三维面形测量
下载PDF
小波变换轮廓术中用小波脊系数幅值引导相位展开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思坤 陈文静 苏显渝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5-721,共7页
为了减少小波变换轮廓术中相位展开过程的误差传递,从小波变换的相关实质出发,提出了在小波变换轮廓术中利用以前被忽略的小波脊系数幅值作为可靠度判据指导相位展开的方法。该方法选择最大幅值的小波脊系数所在位置作为相位展开起始点... 为了减少小波变换轮廓术中相位展开过程的误差传递,从小波变换的相关实质出发,提出了在小波变换轮廓术中利用以前被忽略的小波脊系数幅值作为可靠度判据指导相位展开的方法。该方法选择最大幅值的小波脊系数所在位置作为相位展开起始点,根据小波脊系数幅值的大小,确定一条由大幅值到小幅值的最优化的展开路径,最大限度减少了相位展开过程中的误差传递。由于充分利用了小波变换系数的幅值信息,最大限度减小了相位展开过程中的误差传递。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了基于小波脊系数幅值的相位展开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相位展开 小波变换轮廓术 小波脊 条纹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复合光栅投影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被引量:24
18
作者 岳慧敏 苏显渝 李泽仁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771,共5页
在实际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中,获取条纹图的零频分量对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有很大影响,甚至妨碍三维面形的正确重建。π相移技术常被用来消除零频分量对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的影响,但它需要采集两帧具有π相位差的... 在实际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中,获取条纹图的零频分量对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有很大影响,甚至妨碍三维面形的正确重建。π相移技术常被用来消除零频分量对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的影响,但它需要采集两帧具有π相位差的条纹图,这影响了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方法的实时性。提出采用复合光栅投影来实现从一帧条纹图中消除零频对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的影响,该复合光栅是由两个不同频率的载频分别调制与其方向垂直的两帧具有π相位差的条纹并叠加形成的。实验表明,同传统的π相移方法相比,提出的新方法没有明显降低π相移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的测量精度,因此能真正实现实时高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复合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复合光栅 π相移
原文传递
一种时间相位展开算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徐珍华 苏显渝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7-540,共4页
时间相位展开是使光栅条纹的频率随着时间而变化,每一像素点的相位沿着时间轴进行相位展开.现有的时间相位展开算法主要有线性、拟合线性、拟合指数、拟合负指数、拟合简约等时间相位展开算法;提出了一种减少投影帧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 时间相位展开是使光栅条纹的频率随着时间而变化,每一像素点的相位沿着时间轴进行相位展开.现有的时间相位展开算法主要有线性、拟合线性、拟合指数、拟合负指数、拟合简约等时间相位展开算法;提出了一种减少投影帧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投影三套不同频率的条纹,极大降低了数据的获取量和数据的处理时间;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不会降低测量精度.还对其高精度测量范围从理论和模拟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将相同情况下该算法与其它算法恢复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相位展开 三维传感 投影条纹
原文传递
几种时间相位展开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文静 陈文静 苏显渝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相位场的展开是基于结构光投影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方法的关键步骤,复杂相位场的展开也是该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时间相位展开方法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时间相位展开方法利用从多套不同频率条纹图中调解得到的三维截断相... 相位场的展开是基于结构光投影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方法的关键步骤,复杂相位场的展开也是该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时间相位展开方法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时间相位展开方法利用从多套不同频率条纹图中调解得到的三维截断相位分布,沿时间轴方向上将每点的相位进行独立展开,可以避免二维截断相位图展开过程中引入的误差扩散问题.本文对比了负指数时间相位展开法、三频时间相位展开法、三频外差时间相位展开法以及一次外差时间相位展开法,并引入分块拟合的方法来得到更准确的相位计算结果.完成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标准平面测量时,采用分段拟和的相位误差远小于以前采用的全场拟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维传感 条纹分析 相位计算 时间相位展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