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被引量:403
1
作者 王寅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0,共6页
经验论、唯理论和解释派哲学分别聚焦于交际的三个不同环节:作者、文本、读者,同时还产生了相对应的翻译观。这些理论过于偏重某一环节,似有以偏概全之不足。Lakoff和Johnson所倡导的体验哲学正好可修补这些理论之不足,而且也能对翻译... 经验论、唯理论和解释派哲学分别聚焦于交际的三个不同环节:作者、文本、读者,同时还产生了相对应的翻译观。这些理论过于偏重某一环节,似有以偏概全之不足。Lakoff和Johnson所倡导的体验哲学正好可修补这些理论之不足,而且也能对翻译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本文尝试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须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翻译 互动
原文传递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被引量:226
2
作者 王寅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3,共7页
笔者根据Lakoff和Johnson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语言的体验观 ,这是对语言众多性质的一个补充。语言体验观与国外很多学者的基本观点相符 ,为解释语言来源于实践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是对语言天赋说、自治观的一... 笔者根据Lakoff和Johnson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语言的体验观 ,这是对语言众多性质的一个补充。语言体验观与国外很多学者的基本观点相符 ,为解释语言来源于实践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是对语言天赋说、自治观的一个反驳。本文主要讨论国外知名学者有关语言体验性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概念化 词汇化
原文传递
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被引量:160
3
作者 杨全红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6,共4页
本文分别探讨以下问题:我国汉英公示语翻译现状;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汉英公示语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常用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 公示语 译文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 被引量:174
4
作者 王寅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1-217,共7页
本文基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将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尝试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翻译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有了体验性,就可限定"读者中心论"、"译者自主论&quo... 本文基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将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尝试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翻译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有了体验性,就可限定"读者中心论"、"译者自主论";有了"概念化"(主要是识解),就可解释翻译的主观性。本文通过"体验性概念化"或"体验性识解观"透析《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详解翻译中既有体验性和客观性,同时揭示主观性在翻译认知活动中的主要体现,尝试为翻译主观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体验性概念化 识解 翻译 《枫桥夜泊》
原文传递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139
5
作者 王寅 严辰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68,共6页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语法化的过程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单向、有序、抽象化和专...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语法化的过程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单向、有序、抽象化和专门化等特征。高频率重复和惯常化是语法化的必要条件,它的动因包括语言接触、创新用法、误解和误用及语用因素。通常认为,语法化的机制是类推和重新分析,演变的方式有隐喻、转喻和主观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认知语言学 类推 重新分析 隐喻 转喻 主观化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被引量:100
6
作者 王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认知语言学尚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学派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可区分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并认为,狭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 认知语言学尚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学派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可区分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并认为,狭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定义 研究内容
下载PDF
“新被字构式”的词汇压制解析——对“被自愿”一类新表达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被引量:103
7
作者 王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0,共8页
汉语近年来在新闻报道和网络语言中频频出现"被自愿"一类新表达,不仅反映出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现象,更主要是体现出人们认识社会的方式和再范畴化的机制。该表达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词汇压制手段创造出的一种"新被字... 汉语近年来在新闻报道和网络语言中频频出现"被自愿"一类新表达,不仅反映出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现象,更主要是体现出人们认识社会的方式和再范畴化的机制。该表达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词汇压制手段创造出的一种"新被字构式",其出现也表明认知构式语法过分强调"构式压制"尚不全面,须由"词汇压制"来做补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汇与构式互动"。本文将遵循认知构式语法的常规分析方法,分别从语义、句法和语用剖析其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被字构式 认知构式语法 构式压制 词汇压制
原文传递
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2005) 被引量:75
8
作者 侯国金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文是对语言学术语翻译方法的译评和阐述。首先对姜望琪(2005)的三"性"观进行简评,指出其合理和欠缺之处,进而提出术语翻译的原则--"系统-可辨性原则",认为系统性以及可辨性才是术语翻译方法论之根本。作者通过一... 本文是对语言学术语翻译方法的译评和阐述。首先对姜望琪(2005)的三"性"观进行简评,指出其合理和欠缺之处,进而提出术语翻译的原则--"系统-可辨性原则",认为系统性以及可辨性才是术语翻译方法论之根本。作者通过一些术语译例初步证明了该原则的实用价值。论文指出,该原则不仅适用于术语的翻译,还适用于术语的创造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翻译 透明性 系统-可辨性原则
下载PDF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60
9
作者 祝朝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4,共4页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文论中最为复杂的理论之一,克里斯蒂娃、巴特、热奈特、里法泰尔等都提出了相关的主张,形成了不同流派。其理论理据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诸多启示:它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丰富发展了现代哲...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文论中最为复杂的理论之一,克里斯蒂娃、巴特、热奈特、里法泰尔等都提出了相关的主张,形成了不同流派。其理论理据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诸多启示:它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丰富发展了现代哲学的理解观,一方面对译者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翻译研究的宏观构建找到了新的理论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翻译 主体性
下载PDF
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被引量:65
10
作者 王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9,共7页
人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步骤。本文尝试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核心思想“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线,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以及国外主要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贯通起来,拟把“认知过程”详细解析为:... 人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步骤。本文尝试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核心思想“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线,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以及国外主要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贯通起来,拟把“认知过程”详细解析为:感觉—知觉—表象—意象图式—认知模型—范畴化—概念化—意义,以期能对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作出一个统一的而又清晰的解读。该认知过程也可用以解释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认知过程 意象图武 ICM
下载PDF
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4
11
作者 王寅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基于汉英语料库对“吃/eat构造”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看法:1)根据语义链拟构出两词的意义延伸途径,发现它们有大致相似的隐喻义。2)以“吃/eat”为例在认知语言学(CL)框架中阐述了构造的特征。3)由于汉语在动词后除可接对... 本文基于汉英语料库对“吃/eat构造”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看法:1)根据语义链拟构出两词的意义延伸途径,发现它们有大致相似的隐喻义。2)以“吃/eat”为例在认知语言学(CL)框架中阐述了构造的特征。3)由于汉语在动词后除可接对象或受事语义成分外还可接许多其他成分,与英语的宾语有较大差异。4)根据CL的范畴理论,汉语“吃”后的名词构成了一个“动后语范畴”,可用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做出合理解释。5)说汉语的中国人有较大的容忍逻辑偏差的能力,以求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灵活性,而英民族则更喜欢以合逻辑性为首选,使得英语“VN构造”缺乏汉语“动名构造”的经济性和灵活性。6)构造是词义变化的主要途径,有时不同搭配可改变整个构造意义,这亦说明:CL所倡导的整合观比组合观更有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动名语法构造 语义链 动后语 事件域认知模型 EAT
下载PDF
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 被引量:60
12
作者 王寅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3-8,共6页
自笔者(2003;2004a)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性质之后,又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语言的体验性与体验哲学、社会性、人文性、劳动创造语言、隐喻的体验性之间的关系,并... 自笔者(2003;2004a)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性质之后,又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语言的体验性与体验哲学、社会性、人文性、劳动创造语言、隐喻的体验性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应基于什么原则来分析语言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语言体验性
下载PDF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被引量:57
13
作者 廖七一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8,103,共5页
规范是描述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规范社会学定义的分析,比较图里、切斯特曼、诺德、赫曼斯以及列费维尔等对翻译规范的描述发现,人们对翻译规范的界定不尽相同,但规范是以某一文化共同体普遍认可和接受为前提,以奖惩为实施手段... 规范是描述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规范社会学定义的分析,比较图里、切斯特曼、诺德、赫曼斯以及列费维尔等对翻译规范的描述发现,人们对翻译规范的界定不尽相同,但规范是以某一文化共同体普遍认可和接受为前提,以奖惩为实施手段的社会化行为,具有文化特殊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翻译文本、相关的副文本和元文本则是描述和考察翻译规范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翻译规范 研究途径
原文传递
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8
14
作者 姜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66-171,共6页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评介,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阐释其研究的基本内涵,指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吸收了近年来"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基本成果,着眼于从语言...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评介,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阐释其研究的基本内涵,指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吸收了近年来"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基本成果,着眼于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来审视语言迁移现象,有利于拓展语言迁移研究的范围,推动反向迁移研究的开展,促进对语言迁移机制的探讨,代表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迁移 概念迁移 概念层面
下载PDF
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 被引量:58
15
作者 王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兼顾社会因素产生了"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通过深入考察这两个学科以及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紧密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 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兼顾社会因素产生了"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通过深入考察这两个学科以及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紧密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素将会成为21世纪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认知语言学"。其"新"主要体现在:有机整合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且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十几种认知方式,分析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这也是对认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 新认知语用学 认知方式
原文传递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被引量:45
16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大衰减其指称功能,以突显其表"典型特征、异常感觉、语气时髦"等语用意义。(3)它从多个其他构造中传承了相关信息,如副形构造、主谓构造、动名构造等。(4)单靠组合原则难以获得该构造丰富的整体含意,必须运用完形理论和整合原则对其作通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造语法 副名构造 压制 突显 传承 整合
下载PDF
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语言体验性论文之六:从神经学角度论证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 被引量:40
17
作者 王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37,共6页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间,各路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大致归结为9大理论,最近的为隐喻认知说。认知说又先后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数学映射模型、投影仪映射模型和神经论模型。最后一个模型是依据当代神经科学的神经元连通论和模拟...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间,各路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大致归结为9大理论,最近的为隐喻认知说。认知说又先后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数学映射模型、投影仪映射模型和神经论模型。最后一个模型是依据当代神经科学的神经元连通论和模拟论提出的,可有效地弥补前两个模型的缺陷,因此也最具解释力。同时,Lakoff依据神经元模拟论提出了模拟论语义学,以此进一步论证了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有力地批判了客观主义哲学观和乔姆斯基TG语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隐喻体验性 神经元模拟论 模拟论语义学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类体系效度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体系为例 被引量:41
18
作者 王仁强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0-386,共7页
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的词类标注,本文以《现汉》(第5版)词类体系为例,采用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视角,从四个维度对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的效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现汉》(第5版)所... 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的词类标注,本文以《现汉》(第5版)词类体系为例,采用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视角,从四个维度对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的效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现汉》(第5版)所采用的词类体系在数量和结构上基本合理,多数词类定义准确,能够确保各个词类范畴的典型成员实现比较准确的词类标注,也能够确保个体词条典型词类归属得到较为准确的判断。但是,该词类体系也存在一定瑕疵,折射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的缺陷。本文建议,现代汉语词类范畴在设置上必须坚持其作为语法范畴的基本定义,名、动、形等词类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其无标记语法功能的说明,以确保词类判断程序规范、结果可靠,同时也有助于用户正确认识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类体系 效度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原文传递
浪漫主义·大自然·生态批评 被引量:38
19
作者 蓝仁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8,共6页
文章分三部分,首先简要回顾浪漫主义从"浪漫的"到"浪漫主义"的历程,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的演变、浪漫主义概念之争以及浪漫主义研究的意义。其次,论述浪漫主义鲜明特征之一的自然观,指出它复活了文... 文章分三部分,首先简要回顾浪漫主义从"浪漫的"到"浪漫主义"的历程,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的演变、浪漫主义概念之争以及浪漫主义研究的意义。其次,论述浪漫主义鲜明特征之一的自然观,指出它复活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新柏拉图主义,把宇宙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扭转了新古典主义的机械论;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是真实的存在,正是它和浪漫主义自然观影响和催生了当代的生态批评。最后,概述生态批评在美英的缘起和发展。生态批评既是文学批评又是文化批评;相比之下,生态批评比浪漫主义更积极主动地维护自然;有必要从多维角,尤其是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研究浪漫主义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大自然 生态批评 现代性
下载PDF
语用象似论 被引量:38
20
作者 侯国金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71,共8页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象似论”的研究概况,区分出3级象似:高级象似(映象符)、中级象似(拟象符)、低级象似(隐喻符),并指出语言符号的运用大抵是“中级象似”和“低级象似”。文章提出“语用象似论”——主要由4个语用象似性原则组成:...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象似论”的研究概况,区分出3级象似:高级象似(映象符)、中级象似(拟象符)、低级象似(隐喻符),并指出语言符号的运用大抵是“中级象似”和“低级象似”。文章提出“语用象似论”——主要由4个语用象似性原则组成:句式—意图象似性原则、话语—语境象似性原则、话语—得体参数象似性原则、话语—距离象似性原则——旨在把象似性研究提升至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并服务于语言教学中语用能力、交际能力和隐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象似性原则 无标记 有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