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长度玄武岩纤维改性水泥性能研究
1
作者 花蕾 《非金属矿》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玄武岩纤维(BF)合理的长度及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对比研究了长度为3、6、9 mm BF,当掺量为0.2%、0.4%、0.6%、0.8%时,BF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动度及抗折、抗压性能的变化,并探讨了试块在7 d、14 d... 玄武岩纤维(BF)合理的长度及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对比研究了长度为3、6、9 mm BF,当掺量为0.2%、0.4%、0.6%、0.8%时,BF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动度及抗折、抗压性能的变化,并探讨了试块在7 d、14 d热稳定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BF越长,掺量越高,BF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动度显著下降。与空白试块的流动度267 mm相比,掺0.8%9 mm BF水泥基材料的流动度下降至207 mm。水泥基中加入合理掺量与长度的BF时,能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当长度为9 mm BF掺量小于0.4%时,BF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抗压强度综合性能最优。此外,BF水泥基复合材料在7 d和14 d具有类似的热降解行为,且14 d试块的热稳定性优于7 d试块的热稳定性。同样龄期下,与空白试块相比,BF水泥基试块的热稳定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不同长度 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长、短碳纳米管改性PCL柔性复合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花蕾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8,共8页
利用熔融沉积制造(FDM)3D打印技术构建聚己内酯(PCL)基柔性电子结构单元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是未来柔性器件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选用PCL作为柔性基体不仅可以满足FDM 3D打印工艺的需求,而且可以满足柔性电子材料在大形变可穿戴器件及生... 利用熔融沉积制造(FDM)3D打印技术构建聚己内酯(PCL)基柔性电子结构单元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是未来柔性器件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选用PCL作为柔性基体不仅可以满足FDM 3D打印工艺的需求,而且可以满足柔性电子材料在大形变可穿戴器件及生命健康监测领域应用的需求。采用长碳纳米管(LCNTs)、短碳纳米管(SCNTs)改性PCL基柔性复合材料,研究了SCNTs,LCNTs以及复配的SCNTs/LCNTs添加量对PCL基柔性复合材料力学、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CL基体中掺入CNTs(CNTs≤5wt.%)时,无论是LCNTs,SCNTs还是复配SCNTs/LCNTs的掺入,均可以明显地提升PCL基柔性复合材料力学及电学性能,且LCNTs的掺入量以及掺入比对PCL基柔性复合材料的力学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当3wt.%≤CNTs≤5wt.%,此具有良好电学及力学性能的PCL/CNTs系列柔性复合材料适合制作大形变、高灵敏性柔性导电线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长、短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高柔性复合材料
下载PDF
UG和MoldFlow在《塑料成型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东 花蕾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1期18-22,共5页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本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引入模具三维设计软件UG和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利用UG软件中的3...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本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引入模具三维设计软件UG和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利用UG软件中的3D模型设计和模具设计和MoldFlow中的注射模流分析,可以给现有的教学过程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塑料成型过程中的演化,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成型工艺学 Unigraphics NX MOLDFLOW 模具设计 模流分析
下载PDF
基于热失重分析对聚合物发泡剂ADC发气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王晓东 花蕾 +1 位作者 董爱娟 罗李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7,共6页
根据偶氮二甲酰胺(ADC)热分解第一阶段(200~240℃)的分解方程式,建立ADC的分解过程与发气过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ADC的热失重(TG)曲线转变为TG发气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发泡剂ADC的TG发气曲线和排水集气法测定的发气曲线,得出两种... 根据偶氮二甲酰胺(ADC)热分解第一阶段(200~240℃)的分解方程式,建立ADC的分解过程与发气过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ADC的热失重(TG)曲线转变为TG发气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发泡剂ADC的TG发气曲线和排水集气法测定的发气曲线,得出两种测定方法测得ADC的起发温度、最大发气速率温度、终止发气温度等数据非常接近,两条曲线与拟合曲线的对比Adjusted R-Square分别达到0.9937和0.91543,因此,在ADC热分解第一阶段(200~240℃),ADC的TG发气曲线可以通过TG曲线计算得到,并可以替代传统的排水集气法测定的发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偶氮二甲酰胺 发气量 热失重分析 发气曲线
下载PDF
Q690高强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剪连接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童乐为 陈路华 +3 位作者 文铭 朱嘉 邵晓东 赵正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299,共11页
为了研究Q690高强度结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抗剪连接件的疲劳性能,进行了3组共12个推出试件的常幅疲劳试验,考虑了栓钉直径、单钉和群钉布置形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推出试件的疲劳破坏模式均为栓钉剪切断裂;在200万次疲... 为了研究Q690高强度结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抗剪连接件的疲劳性能,进行了3组共12个推出试件的常幅疲劳试验,考虑了栓钉直径、单钉和群钉布置形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推出试件的疲劳破坏模式均为栓钉剪切断裂;在200万次疲劳寿命下,直径13 mm单钉抗剪连接件的疲劳强度比直径19 mm单钉抗剪连接件的高42.5%,小直径栓钉比大直径栓钉抗剪连接件的疲劳强度高;直径19 mm单钉抗剪连接件的疲劳强度比直径19 mm群钉抗剪连接件的高15.0%,单钉比群钉布置形式下栓钉抗剪连接件的疲劳强度高。将试验结果与国内外已有的普通强度钢-普通混凝土、普通强度钢-UHPC抗剪连接件疲劳数据对比分析表明,Q690高强钢-UHPC抗剪连接件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其中比欧洲BS EN 1994-1-1中普通强度钢-普通混凝土抗剪连接件疲劳强度高71.8%。同时,分别提出了单钉布置和群钉布置的Q690高强钢-UHPC抗剪连接件的S-N曲线,供疲劳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高强钢 UHPC 抗剪连接件 栓钉布置形式 推出疲劳试验 S-N曲线
原文传递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小尺度外环板式节点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童乐为 黄俊峰 +4 位作者 王开元 吴宏磊 刘博 郑建敏 孙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为研究宽偏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小尺度外环板式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5个柱截面尺寸为400 mm×200 mm的框架边节点和中节点梁柱组合体,考虑不同外环板尺寸、柱子单侧与双侧受弯、绕柱强轴与弱轴受弯等影响因素,对其开展拟... 为研究宽偏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小尺度外环板式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5个柱截面尺寸为400 mm×200 mm的框架边节点和中节点梁柱组合体,考虑不同外环板尺寸、柱子单侧与双侧受弯、绕柱强轴与弱轴受弯等影响因素,对其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承载力、延性、耗能、刚度与强度退化及外环板的应力分布等具体性能。结果表明:节点发生了梁翼缘与外环板焊接部位的局部屈曲、开裂和节点域柱腹板剪切破坏两种模式,除绕柱弱轴双侧受弯的梁柱组合体外,其余梁柱组合体呈现弱构件强节点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梁柱组合体绕柱强轴受弯时,单侧受弯及双侧受弯都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对于宽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节点的外环板,采用比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小的外伸宽度,在工程应用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偏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H形钢梁 外环板式节点 拟静力试验 破坏模式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波纹腹板钢梁疲劳性能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考
7
作者 童乐为 赵珍琲 +3 位作者 左国稷 王海林 潘春宇 李燕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4-134,共11页
波纹腹板钢梁解决了高厚比大的钢梁腹板容易局部屈曲而需要焊接许多加劲肋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有别于平直腹板钢梁疲劳的问题,目前疲劳强度计算无设计标准可循,这源于腹板波形多样化、翼缘应力分布复杂、应力集中程度不一以及对疲劳性能... 波纹腹板钢梁解决了高厚比大的钢梁腹板容易局部屈曲而需要焊接许多加劲肋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有别于平直腹板钢梁疲劳的问题,目前疲劳强度计算无设计标准可循,这源于腹板波形多样化、翼缘应力分布复杂、应力集中程度不一以及对疲劳性能缺乏认识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波纹腹板钢梁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研究过分依赖于疲劳试验,但试件数量太少,结果缺乏可靠性;分析方法传统且繁复;提出的疲劳设计方法针对特定的几何构造采用分类法,缺乏普适性等。对未来进一步的创新研究做了思考和探讨,建议在多尺度结构分析、基于概率断裂力学的随机疲劳分析、涵盖各种几何形状的波纹腹板钢梁基于热点应力概念的统一的疲劳强度设计新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腹板钢梁 焊接节点 疲劳强度 多尺度分析 概率断裂力学 热点应力法 疲劳设计
原文传递
土木工程专业第二课堂实施方案的调研与设想
8
作者 吴竞 陈泽鸣 +1 位作者 徐晓琴 陈何塘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4期42-45,共4页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学生不拘泥于第一课堂教学,应积极投入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之中。许多高校没有对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导致第二课堂建设不理想,在与第一...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学生不拘泥于第一课堂教学,应积极投入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之中。许多高校没有对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导致第二课堂建设不理想,在与第一课堂结合和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方面作用不大。对第二课堂实施方案进行调研,并总结提出合理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第二课堂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长、短碳纳米管增强PLA复合材料性能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花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5,共8页
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构建柔性电路是未来柔性电子器件发展的新方向,采用长羧基化碳纳米管(L-CNT)、短羧基化碳纳米(S-CNT)改性聚乳酸(PLA)制备PLA基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电学以及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PLA基复合材料作为FDM... 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构建柔性电路是未来柔性电子器件发展的新方向,采用长羧基化碳纳米管(L-CNT)、短羧基化碳纳米(S-CNT)改性聚乳酸(PLA)制备PLA基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电学以及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PLA基复合材料作为FDM 3D打印线材的最佳配方。L-CNT、S-CNT的掺入均有助于提高PLA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对复合材料的熔融及结晶温度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结果表明,L-CNT更有利于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电学以及力学性能,PLA基体中掺入3%的L-CNT时,PLA基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稳定的热学性能及良好电学性能,适合制作FDM 3D打印的柔性导电线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碳纳米管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下载PDF
罗马地铁C线施工对既有建筑沉降的影响
10
作者 任志力 汤永净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9期50-55,共6页
古建筑保护和邻近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存在一定矛盾,解决该矛盾可促进古建筑的保护,并提升地下空间使用效率。以罗马地铁C线侧穿斗兽场施工为例,对隧道盾构施工、车站施工、补偿注浆、信息化监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通过采用主动和被动保护... 古建筑保护和邻近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存在一定矛盾,解决该矛盾可促进古建筑的保护,并提升地下空间使用效率。以罗马地铁C线侧穿斗兽场施工为例,对隧道盾构施工、车站施工、补偿注浆、信息化监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通过采用主动和被动保护方式,配合自动化监测,保证地铁C线达到良好施工效果,并将既有建筑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地铁 沉降 监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不锈钢螺旋杆在古建筑夹心墙中的加固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永净 陈鹏圳 +1 位作者 GENTILINI Cristina FRANZONI Elisa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21期97-104,共8页
夹心墙作为古老的砌体结构广泛存在于历史建筑中,其填充层力学性能较差,且墙体层间黏结力不足,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外叶墙平面外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夹心墙结构进行加固,以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不锈钢螺旋杆对夹心墙的加固性能,对不同... 夹心墙作为古老的砌体结构广泛存在于历史建筑中,其填充层力学性能较差,且墙体层间黏结力不足,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外叶墙平面外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夹心墙结构进行加固,以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不锈钢螺旋杆对夹心墙的加固性能,对不同砌块进行力学性能测定,并开展拔出试验,得到不锈钢螺旋杆在砌块中的黏结-滑移性能,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最大拔出力的关键因素为砌块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选取意大利拉文纳市政塔作为算例,考虑5种不同螺旋杆加固间距,通过推覆分析得到拉文纳市政塔底部剪力-顶部位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螺旋杆加固能够显著提高塔体抗震能力,随着螺旋杆加固间距的减小,塔体在推覆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逐渐由外叶墙倾覆过渡到侧墙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加固 夹心墙 不锈钢螺旋杆 拔出试验 推覆分析
下载PDF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壳墙足尺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束文辉 赵元一 +1 位作者 涂虎强 汤永净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21期66-69,共4页
以模壳墙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4.7m高、1.7m宽、400mm厚模壳墙试验模型,模拟混凝土浇筑荷载,在模壳墙表面和拉结件上布设应变片,测试混凝土浇筑时模壳墙应变,对模壳墙受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浇筑高度的增加,模壳典型测... 以模壳墙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4.7m高、1.7m宽、400mm厚模壳墙试验模型,模拟混凝土浇筑荷载,在模壳墙表面和拉结件上布设应变片,测试混凝土浇筑时模壳墙应变,对模壳墙受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浇筑高度的增加,模壳典型测点应变增大,位于模壳墙下部的测点应变增幅较大。当混凝土浇筑完成时,模壳表面应力沿模壳墙高度的分布规律基本为下大上小。随着混凝土浇筑高度的增加,拉结件应变增大。混凝土浇筑完成时,拉结件应力随模壳墙高度的变化线性规律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模壳墙 拉结件 应变 侧墙压力 浇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