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干法直流正接GMAW熔滴过渡特性
1
作者 孙鼎昌 谢昊 高洪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7-120,共4页
为研究高压环境下的直流正接GMAW熔滴过渡特性,以环境压力、焊接电压及送丝速度为主要变量,采用高速摄像方法得到不同参数下熔滴过渡形式.探讨了各种熔滴过渡形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环境压力不高、送丝速度低时,熔滴呈现大... 为研究高压环境下的直流正接GMAW熔滴过渡特性,以环境压力、焊接电压及送丝速度为主要变量,采用高速摄像方法得到不同参数下熔滴过渡形式.探讨了各种熔滴过渡形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环境压力不高、送丝速度低时,熔滴呈现大滴过渡;环境压力不高、送丝速度中等时,低焊接电压易形成短路过渡而高焊接电压易形成大滴过渡;环境压力较高时,主要呈现排斥过渡和短路过渡:电压低时呈现短路过渡,电压升高呈现排斥过渡.结果可为高压干法直流正接GMAW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干法直流正接GMAW 熔滴过渡 焊接参数
下载PDF
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腐蚀行为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华 崔冰 +1 位作者 林三宝 石功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74,共4页
7050高强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承力构件、火箭舱段、导弹、飞船等空间载荷承力结构的制备.航空航天飞行器服役环境恶劣(雷电、雨水、辐射、除冰液等),对腐蚀性能特别是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高强铝合金FSW接头在特定服... 7050高强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承力构件、火箭舱段、导弹、飞船等空间载荷承力结构的制备.航空航天飞行器服役环境恶劣(雷电、雨水、辐射、除冰液等),对腐蚀性能特别是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高强铝合金FSW接头在特定服役环境下的接头性能数据包括腐蚀性能尚不完善.基于此,文中重点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对接头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晶间腐蚀、四点弯曲应力腐蚀试验,选择不同的加载应力,揭示高强铝合金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强,不论是优化焊接参数,还是改变热输入,单纯通过焊接过程本身控制很难改善应力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应力腐蚀 晶间腐蚀
下载PDF
7050-T7451铝合金静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华 赵常宇 +1 位作者 林三宝 石功奇 《焊接》 2018年第9期5-9,65,共6页
采用SSFSW技术成功实现了7050-T7451高强铝合金的焊接。对该接头的外观形貌、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及力学性能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FSW相比,SSFSW的接头成形美观,表面光滑,焊缝无减薄现象;焊缝组织结构也有明显的不同,热... 采用SSFSW技术成功实现了7050-T7451高强铝合金的焊接。对该接头的外观形貌、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及力学性能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FSW相比,SSFSW的接头成形美观,表面光滑,焊缝无减薄现象;焊缝组织结构也有明显的不同,热影响区范围明显窄小,前进侧TMAZ只有60μm;接头硬度呈典型的"W"形分布,最低硬度出现在靠近焊核的热影响区附近,显微硬度为128 HV;接头的抗拉强度为487 MPa,达到了母材的91%,力学性能良好。断裂发生在热影响区,为微孔聚集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轴肩搅拌摩擦焊 7050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Zn-2Al钎料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吕登峰 龙伟民 +2 位作者 张冠星 王星星 何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66,116,共5页
针对Zn-2Al钎料在湿热环境下的时效劣化行为,通过高温高湿加速腐蚀试验模拟了湿热大气环境,研究了在恒定湿热环境下腐蚀时间对钎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料表观腐蚀深度与腐蚀时间呈线性关系,水汽腐蚀主要发... 针对Zn-2Al钎料在湿热环境下的时效劣化行为,通过高温高湿加速腐蚀试验模拟了湿热大气环境,研究了在恒定湿热环境下腐蚀时间对钎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料表观腐蚀深度与腐蚀时间呈线性关系,水汽腐蚀主要发生在晶界处,当腐蚀达到一定程度后,钎料内形成了大量的腐蚀裂纹和腐蚀孔洞.晶间腐蚀是晶内富锌η相为阴极,晶界处富铝α相为阳极而溶解的电化学腐蚀.钎料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钎料在1060铝板上的润湿面积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钎料 湿热环境 晶间腐蚀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复杂形状工件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均匀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光泽 罗甸 +1 位作者 马欣新 张玉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经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45号钢试样上预制的凸台或内孔不同位置处重熔层的相对厚度,研究了凸台高度、内孔深度及侧面坡度对辐照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圆柱形凸起,在平行于电子束辐照方向的侧面,也观察到... 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经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45号钢试样上预制的凸台或内孔不同位置处重熔层的相对厚度,研究了凸台高度、内孔深度及侧面坡度对辐照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圆柱形凸起,在平行于电子束辐照方向的侧面,也观察到了一定厚度的熔融层,侧面上部熔融层厚度大于下部,随着柱体高度增加,柱体侧面上下部熔融层厚度差异略有增加;对于圆台凸起,随着侧面坡度的增加,熔融层厚度趋于一致。对于圆柱形孔,孔壁上部熔融层厚度远大于孔下部,并且随着孔深度增加,侧壁熔融层厚度不均匀性加剧,孔底部熔融层相对厚度也降低;对于圆台形孔,随着开口尺寸的增加,辐照均匀性增加。结果表明,虽然电子束是视线式发射,但是当电子束到达工件表面时,在自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流会发生偏转,使电子束能量在工件表面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辐照均匀性 凸台 内孔
原文传递
FEM modeling of softened base metal in narrow-gap joint by CMT+P MIX welding procedure 被引量:2
6
作者 舒凤远 吕耀辉 +4 位作者 刘玉欣 徐富家 孙哲 何鹏 徐滨士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830-1835,共6页
A require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applicable for narrow gap CMT and CMT+P MIX welding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rc,base metal and filler metal.A novel method of simplifying wire f... A require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applicable for narrow gap CMT and CMT+P MIX welding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rc,base metal and filler metal.A novel method of simplifying wire feeding pulses and heat input pulses was supposed under the conduction of equivalent input.The method together with composed double-ellipse heat sources was included in the model.The model was employ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cycling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ftened zone of AA7A52 base plates.Low-frequency behavior emerged in the form of low-cooling rate sects,which were not expected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softened zone including the quenched zone and averaging zone of the base plate was much wider internal the base plate than that close to the surfaces.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dictions in thermal cycling was supported by infrared imaging test results of the thermal cycl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metal transferr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equivalent input low-cooling rate sects softened zone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管液压胀形性能及变形规律
7
作者 胡志力 王小松 苑世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13-2117,共5页
利用搅拌摩擦焊及变薄旋压复合工艺获得2024铝合金管材,通过胀形实验研究退火处理后不同焊接匹配系数铝合金焊管的胀形性能及环向壁厚分布。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焊接匹配系数焊管胀形时焊缝与母材的变形差异及应力、应变发展过程。结... 利用搅拌摩擦焊及变薄旋压复合工艺获得2024铝合金管材,通过胀形实验研究退火处理后不同焊接匹配系数铝合金焊管的胀形性能及环向壁厚分布。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焊接匹配系数焊管胀形时焊缝与母材的变形差异及应力、应变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高焊接匹配系数焊管较低焊接匹配系数焊管表现出更高的膨胀率和更均匀的环向壁厚分布。利用数值模拟结合力学分析得出,高焊接匹配系数的焊管,焊缝等效应力高于母材,焊缝处于双拉的应变状态;而低焊接匹配系数的焊管焊缝的等效应力稍低于母材,焊缝处于环向受拉,而轴向先受压后受拉的应变状态。高焊接匹配系数利于焊缝协调母材变形,从而使焊管获得较好的胀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胀形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焊管 塑性变形
原文传递
Cu-25Sn-10Ti活性钎焊SiO_(2f)/SiO_2复合材料与Invar合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大磊 亓钧雷 +2 位作者 张丽霞 冯吉才 梁迎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6,115-116,共4页
采用Cu-25Sn-10Ti钎料钎焊SiO2f/SiO2复合材料与Invar合金,研究了界面组织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了不同钎焊保温时间下界面组织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焊温度880℃,保温时间15 min的工艺参数下,接头在SiO2f/SiO2复合材料侧与In... 采用Cu-25Sn-10Ti钎料钎焊SiO2f/SiO2复合材料与Invar合金,研究了界面组织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了不同钎焊保温时间下界面组织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焊温度880℃,保温时间15 min的工艺参数下,接头在SiO2f/SiO2复合材料侧与Invar合金侧均形成了连续的界面反应层,界面整体结构为Invar合金/Fe2Ti+Cu(s,s)+(Ni,Fe,Cu)2TiSn/Cu(s,s)+Cu41Sn11+CuTi/TiSi+Ti2O3/SiO2f/SiO2复合材料.在钎焊温度一定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侧TiSi+Ti2O3反应层厚度逐步增加,Fe2Ti颗粒逐步呈大块状连续依附其上,接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钎焊温度880℃,保温时间15 min时,接头室温抗剪强度达到11.8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f SIO2复合材料 Invar合金 钎焊 界面组织 抗剪强度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TiNi复合钎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亓钧雷 万禹含 +1 位作者 张丽霞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0,114,共4页
针对CNTs增强TiNi复合钎料制备中存在CNTs的均匀分散性差、结构完整性差、碳基团与基体易反应而导致基体材料污染等问题,采用PECVD方法低温原位在Ni-TiH2基体上制备CNTs/TiNi复合钎料,采用XRD,SEM,Raman,TEM等对制备的复合钎料进行表征... 针对CNTs增强TiNi复合钎料制备中存在CNTs的均匀分散性差、结构完整性差、碳基团与基体易反应而导致基体材料污染等问题,采用PECVD方法低温原位在Ni-TiH2基体上制备CNTs/TiNi复合钎料,采用XRD,SEM,Raman,TEM等对制备的复合钎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保证了复合钎料中CNTs的结构完美和均匀分散性,而且保证了TiH2不会因温度过高分解,避免了复合钎料体系中钛与碳之间反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CNTs对TiNi复合钎料的强化.通过复合钎料中CNTs的增强效果,缓解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提高钎焊接头的力学、热学及高温性能,可实现陶瓷、复合材料与金属复合构件的可靠连接及高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钎料 低温制备 钎焊
下载PDF
SiO_(2f)/SiO_2复合材料表面碳活化辅助钎料润湿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景煌 霸金 +1 位作者 亓钧雷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6,共4页
针对SiO_(2f)/SiO_2复合材料钎焊中存在表面钎料润湿性差、难以获得有效接头的难题,提出一种表面碳活化辅助钎料润湿的方法.利用PECVD方法低温原位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极薄的碳活化层,以辅助活性钎料在其表面铺展润湿.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 针对SiO_(2f)/SiO_2复合材料钎焊中存在表面钎料润湿性差、难以获得有效接头的难题,提出一种表面碳活化辅助钎料润湿的方法.利用PECVD方法低温原位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极薄的碳活化层,以辅助活性钎料在其表面铺展润湿.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在400℃/15 min条件下即可在SiO_(2f)/SiO_2表面制备出碳活化层,且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无变化.润湿结果表明碳活化层的引入显著改善了Ag-Cu-Ti钎料在复合材料表面的润湿性,860℃/10 min下润湿角从131°降至27°.碳活化层主要借助碳与活性元素良好的亲和力活化了复合材料表面状态,进而促进活性钎料在其表面铺展润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基复合材料 碳活化层 低温原位制备 润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