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外科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林霖 韩天 +3 位作者 陈曦 孙若男 汪佳旭 杨秀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联合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对下肢各类型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射频消融靶静脉闭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7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37...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联合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对下肢各类型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射频消融靶静脉闭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7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37条静脉)采用RFA闭合和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部浅表静脉)的联合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影响射频闭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对137条治疗后的患肢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74名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患者治疗后的下肢静脉疾病诊断标准CEAP分级(clinical-etiology-anatomic-pathophysiologic classification system,CEA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是CEAP术后降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术后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共13条患肢射频靶静脉段出现再通,联合手术的成功率为90%。其中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GSV)6条、前副隐静脉(Anterior Accessory Saphenous Vein,AASV)2条,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 SSV)5条,三种静脉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1%,89%,76%。通过Logistic回归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靶静脉直径、静脉种类与射频消融再通相关。靶静脉直径越大,射频消融静脉段再通的可能性越大;三种静脉再通可能性的大小比较为SSV>AASV>GSV。结论:超声引导下肢浅静脉的射频消融闭合术联合交通支静脉的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是治疗静脉曲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RFA治疗靶静脉再通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靶静脉的术前直径以及静脉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交通支静脉 射频消融 静脉直径 前副隐静脉
原文传递
E-T技术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颈动脉的弹性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振芳 杨秀华 张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慢性炎症是否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存在影响。方法应用E-T技术分别对30例RA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检测,测定动脉内膜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值(β)及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膨大指数(AI... 目的探讨长期慢性炎症是否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存在影响。方法应用E-T技术分别对30例RA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检测,测定动脉内膜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值(β)及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膨大指数(AI)。结果 RA组颈动脉的内膜参数Ep、β、PWVβ、AI高于正常对照组,A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WVβ与Ep、β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AI与Ep、β、AC具有较小相关性。结论长期RA导致动脉弹性减低,应用E-T技术能够评估RA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脉弹性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时美欣 罗敏 +2 位作者 王秀云 张羽 杨秀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PLG患者49个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包括胆囊癌7个,胆囊息肉24个,胆囊...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PLG患者49个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包括胆囊癌7个,胆囊息肉24个,胆囊腺肌症14个,胆囊腺瘤4个。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常规超声、CEUS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PLG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PLG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33.3%、74.3%、68.3%,CEUS诊断PLG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66.7%、85.7%、82.9%,两者联合应用诊断PLG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3.3%、88.6%、87.8%。结论 CEUS可提高PLG的诊断准确率,但必须以常规超声作为基础,两者相互结合可提高PLG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胆囊疾病
原文传递
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晶 杨敏芳 +2 位作者 张羽 王秀云 杨秀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个甲状腺结节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且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联合...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个甲状腺结节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且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7%、66.7%、63.3%,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7%、74.1%、73.3%,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7%、81.5%、78.3%,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8%、85.2%、83.3%。结论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下,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两者联合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下载PDF
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血清学模型评估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 被引量:16
5
作者 叶乃源 蒋佩岑 +3 位作者 陈曦 牛佳美 张羽 杨秀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711,共5页
目的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学模型评估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方法针对112例谷丙转氨酶(GPT)≤2倍正常值上限(ULN)CHB患者行RTE、SWE及血清学检查,记录其剪切波速度(V s)、肝纤维化指数(LF... 目的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学模型评估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方法针对112例谷丙转氨酶(GPT)≤2倍正常值上限(ULN)CHB患者行RTE、SWE及血清学检查,记录其剪切波速度(V s)、肝纤维化指数(LF指数、F指数)、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血小板(PLT)等。以肝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指标及血清学模型GOT/PLT比值、GGT/PLT比值等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结果V s、LF指数及F指数诊断≥F2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52、0.889及0.938;诊断F4期的AUC分别为0.930、0.858及0.918;三者联合诊断≥F2期及F4期的AUC分别为0.975、0.951。3个弹性成像指标与筛选出的血清学模型GOT/PLT比值、GGT/PLT比值联合诊断≥F2期及F4期的AUC分别为0.979、0.954。结论RTE、SWE联合血清学模型可提高诊断GPT轻度升高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与尿碘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玉杰 黄军 +2 位作者 李子卓 时美欣 杨秀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与尿碘含量的关系。方法对参与黑龙江省甲状腺疾病普查的2 64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碘盐摄入量),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甲状腺,检测受检者的尿...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与尿碘含量的关系。方法对参与黑龙江省甲状腺疾病普查的2 64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碘盐摄入量),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甲状腺,检测受检者的尿碘含量,排除甲状腺术后患者、甲状腺疾病药物(优甲乐)服用者、6个月内碘造影剂使用者及肾功能异常者,最终有2 363例入组研究,根据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结节组与正常对照组,并根据尿碘含量、结节数量、钙化程度进一步分组对照。将所得数据及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与尿碘含量有关(P<0.05),甲状腺结节组的尿碘中位数高于正常组(结节组193.56μg/L,正常组139.14μg/L);与尿碘含量100~200μg/L比较,尿碘含量的降低或升高,甲状腺单发结节发病率上升(16.1%~32.7%),甲状腺多发结节发病率下降,结节数量与尿碘含量有关(P<0.05);甲状腺结节钙化组的尿碘中位数高于无钙化组(钙化组186.43μg/L,无钙化组142.8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尿碘含量100~200μg/L而言,尿碘含量<100μg/L时,结节发生钙化的风险高;尿碘含量>300μg/L时,单结节发病风险高。结节钙化及结节数量在不同尿碘含量之间有鉴别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结合实验室尿碘含量监测可简便、快捷地预测甲状腺结节发病风险及评估甲状腺结节发生钙化的风险,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制定最佳方案提供依据,为减缓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病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尿碘
原文传递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付遵峰 段秀芳 +1 位作者 杨秀华 王秀云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治率,配合优秀的成像技术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术提高了对较低危险性的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和对其临床分期进行判定。然而,如何选择理想的穿刺活检策略,国内始终有许多未解决的...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治率,配合优秀的成像技术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术提高了对较低危险性的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和对其临床分期进行判定。然而,如何选择理想的穿刺活检策略,国内始终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及分歧;如何运用前列腺癌相关生物预测因子来实现首次活检以及重复活检的检出率的最优化,不同学者们各自都形成了一定的观点。本文综述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 生物标志物 前列腺活检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雪 程文 +2 位作者 荆慧 张久维 汤丽丽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髓样癌(25个结节)的声像图特点进行、研究。选取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126个结节作为对照。并将每个结节评估为可疑恶性、良恶性不确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髓样癌(25个结节)的声像图特点进行、研究。选取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126个结节作为对照。并将每个结节评估为可疑恶性、良恶性不确定或可能良性。甲状腺髓样癌和乳头状癌之间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结果二维声像图上提示两者的位置、内部回声、边缘、回声强度、钙化形式、颈部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特征包括位于甲状腺中上极(68%),实性结节(92%),形状呈圆形或卵圆形(56%),边缘模糊或可见毛刺(80%),更低回声结节(52%)和钙化(52%)。25个甲状腺髓样癌的结节中20个(80%)被评估为可疑恶性结节。甲状腺髓样癌的平均长径为20±12.7 mm,甲状腺乳头状癌平均长径为12±5.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髓样癌中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的比例大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0.05)。结论甲状腺髓样癌除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一般特点外,还有相对特异性的声像图特征,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肿瘤 甲状腺 髓样癌 乳头状癌
下载PDF
联合应用两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曦 牛佳美 +2 位作者 蒋佩岑 叶乃源 杨秀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6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两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检查的FLLs患者51例,共59处常规超声难以定性的FLLs,使用具备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两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检查的FLLs患者51例,共59处常规超声难以定性的FLLs,使用具备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和剪切波速度测量(SWM)功能的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比较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59个FLLs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灶39个(肝细胞癌26个,胆管细胞癌5个,肝转移癌8个),良性病灶20个(血管瘤11个,肝硬化结节3个,腺瘤3个,炎性结节3个)。参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共确诊恶性病灶31个,良性病灶10个,准确度为69.49%(41/59)。在59个FLLs病灶中,良性组杨氏模量值低于恶性组[6.31(4.59,11.45)k Pa比11.14(6.77,15.44)k Pa](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SWM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诊断FLLs良恶性的截断值为7.075 k Pa,其中23个病灶截断值<7.075 k Pa,诊断为良性,36个病灶截断值≥7.075 k Pa,诊断为恶性。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度为83.05%(49/59)。联合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其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RTE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22,P<0.0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SWM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35,P<0.01)。结论联合弹性成像结果可为临床医师判断肝内病灶的性质提供硬度信息,与其他影像学方法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检查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剪切波速度测量 联合弹性成像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佳旭 张巍 +2 位作者 韩天 韩林霖 杨秀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部浅表静脉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射频消融术后靶静脉再通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68条患肢),均采用超声引导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部浅表静脉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射频消融术后靶静脉再通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68条患肢),均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浅表静脉的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行超声随访,评价治疗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射频闭合率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168条患肢术后6个月随访,共23条患肢仍需手术干预,其中12条患肢射频靶静脉段出现再通,2条患肢再发侧支静脉曲张,4条患肢再发小隐静脉曲张,5条患肢出现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术后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4条患肢超声显示皮下软组织水肿。联合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隐静脉术前直径是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后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性别、CEAP分级、血压、血糖均与之无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导致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靶静脉再通的大隐静脉术前直径的截断值为8.5 mm,影响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为0.764(0.623~0.905),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0.8%。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部浅表静脉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大隐静脉术前直径是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靶静脉再通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下肢静脉曲张 交通支静脉 射频消融 大隐静脉直径 术前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慧娟 张久维 +1 位作者 彭丽君 马思丽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164-2167,共4页
目的 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SWE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SWE检查时肿块的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最小弹性模量值(Emin)、平均弹性模量值(Emean)、病灶... 目的 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SWE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SWE检查时肿块的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最小弹性模量值(Emin)、平均弹性模量值(Emean)、病灶脂肪弹性比(Eratio)及超声造影检查时肿块的达峰增强水平、增强方向、增强后肿块大小、造影剂分布均匀程度。以病理诊断结果(良性43例,恶性47例)为金标准,比较SWE和超声造影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Emax、Emin、Emean和Eratio、达峰增强水平、增强后肿块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max和Eratio、达峰增强水平和增强后肿块大小分别是SWE及超声造影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均P<0.05)。SWE和超声造影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85%、93.02%、86.67%和78.72%、86.05%、82.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WE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鉴别 诊断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新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萍 杨秀华 夏国兵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8期3373-3375,共3页
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准程序,扩大化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方案在此基础上于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区多点取样,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并发症也未明显上升。3D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TRUS-磁共振... 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准程序,扩大化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方案在此基础上于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区多点取样,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并发症也未明显上升。3D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TRUS-磁共振成像融合等影像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前列腺癌灶的检出率,增加了病灶定位的精确性。依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运用多种超声影像新技术制订个体化的穿刺方案是未来前列腺穿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经直肠超声检查 穿刺
下载PDF
收肌管阻滞技术在初次全膝置换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睿轩 刘宁 +3 位作者 姜脉涛 张涛 陈维鑫 王文波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收肌管阻滞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管理及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收肌管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镇痛组20例及单纯帕瑞昔布镇痛组2... 目的探讨收肌管阻滞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管理及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收肌管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镇痛组20例及单纯帕瑞昔布镇痛组20例。纳入初次单侧TKA患者,排除严重感染和精神疾病等患者。收肌管阻滞置管术后立即执行。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静息与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范围、住院天数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所得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与单纯应用帕瑞昔布相比,联合应用收肌管阻滞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早期VAS评分(术后6 h^72 h活动VAS:Z=-3.124、-2.157、-2.044、-2.467、-2.471,P<0.05;术后6 h^24 h静息VAS:Z=-2.310、-2.409、-2.208,P<0.05)。在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后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收肌管阻滞组患者体现出更好的康复依从性,未出现因操作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辅助收肌管阻滞术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神经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诊断脾脏局灶性病变 被引量:8
14
作者 安婷婷 李甜甜 +2 位作者 王琦 王秀云 杨秀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86-1689,共4页
目的探讨CEUS诊断脾脏局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对25例疑似脾脏病变的患者行CEUS,观察病灶灌注过程。结果 7例脾脏正常,造影剂均匀充填,呈均匀一致的高增强;5例恶性肿瘤动脉期有不同程度增强,实质期均快速退出;13例良性病... 目的探讨CEUS诊断脾脏局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对25例疑似脾脏病变的患者行CEUS,观察病灶灌注过程。结果 7例脾脏正常,造影剂均匀充填,呈均匀一致的高增强;5例恶性肿瘤动脉期有不同程度增强,实质期均快速退出;13例良性病变中,2例脾血肿、2例脾囊肿、1例脾结核无增强,其余病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增强。与病理结果对照,CEUS诊断脾脏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97%(32/33)、92.31%(12/13)、95.65%(44/46),均高于二维超声[分别为60.61%(20/33)、46.15%(6/13)、56.52%(26/46)]。结论 CEUS对脾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脾脏病变
下载PDF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昕苓 张久维 +2 位作者 岳民璐 王继华 杨秀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772,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无创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并行...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无创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并行肝活检,根据Scheuer标准分为5期(S0~S4),所有患者均行RTE及超声造影检查,计算肝纤维化指数(LFI)与肝肾达峰时间差(Lt-Kt)。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肝纤维化各组的LFI值与Lt-Kt值,并与病理结果做相关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肝活检为"金标准"得到各组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LFI值S1期与S2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t-Kt值S0期与S1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FI值S0与S1、S2、S3、S4期多重比较(t=-2.32、-3.92、-6.35、-11.58),LFI值S1与S0、S2、S3、S4期多重比较(t=2.32、-1.59、-4.15、-9.44),LFI值S2与S0、S1、S3、S4期多重比较(t=3.92、1.59、-3.31、-9.86),LFI值S3与S0、S1、S2、S4期多重比较(t=6.35、4.15、3.31、6.28),LFI值S4与S0、S1、S2、S3期多重比较(t=11.58、9.44、9.86、6.28)。Lt-Kt值S0与S1、S2、S3、S4期多重比较(t=-1.81、-4.51、-5.98、-9.58),Lt-Kt值S1与S0、S2、S3、S4期多重比较(t=1.81、-2.37、-3.94、-7.60),Lt-Kt值S2与S0、S1、S3、S4期多重比较(t=4.51、2.37、-2.12、-6.69),Lt-Kt值S3与S0、S1、S2、S4期多重比较(t=5.98、3.94、2.12、-4.37),Lt-Kt值S4与S0、S1、S3、S4期多重比较(t=9.58、7.60、6.69、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FI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0.924、0.916、0.983;Lt-Kt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9、0.967、0.902、0.949。二者联合后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0.974、0.918、0.966。结论 RTE及超声造影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超声造影在纤维化早期(S1~S2)较RTE更有优势,而RTE在纤维化中晚期(S3~S4)较超声造影更有优势,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Treg细胞对CD8^+ T淋巴细胞颗粒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海超 董天秀 +3 位作者 郭存丽 朱文静 安婷婷 杨秀华 《肝脏》 2013年第9期613-615,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抑制性Treg细胞对CD8+T淋巴细胞颗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用流式分析法检测抗-CD3/CD28抗体刺激48 h后CD8+T淋巴细胞的颗粒酶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法分别分离正常人CD...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抑制性Treg细胞对CD8+T淋巴细胞颗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用流式分析法检测抗-CD3/CD28抗体刺激48 h后CD8+T淋巴细胞的颗粒酶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法分别分离正常人CD8+T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癌患者Treg细胞,按对照组1∶0、实验组1∶1混合后培养,用流式分析法检测抗-CD3/CD28刺激48 h后CD8+T淋巴细胞颗粒酶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CD8+T淋巴细胞脱颗粒能力低于正常人[(16.5%±1.74%)比(31.0%±2.92%),t=14.52,P<0.01];同时正常人CD8+T淋巴细胞与肝癌患者Treg细胞共培养后,其CD8+T淋巴细胞脱颗粒能力明显下降[(74.2%±2.99%)比(55.83%±3.73%),t=8.63,P<0.01]。结论肝癌患者免疫抑制性Treg细胞可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脱颗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颗粒酶 CD8+T淋巴细胞 TREG细胞 免疫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表现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久维 王秀云 +2 位作者 王琦 李甜甜 杨秀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751-757,共7页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特征,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68例经病理确诊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常规超声与...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特征,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68例经病理确诊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结果 68例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包括复杂肝囊肿7例,肝包虫2例,肝脓肿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肝细胞腺瘤4例,肝内脂肪沉积不均16例,肝脏炎性假瘤12例,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68例良性病灶中,7例复杂囊肿、2例肝包虫及1例孤立性坏死性结节始终无增强。16例肝内脂肪沉积不均为等增强;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增强。15例肝脓肿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的网格样增强,门脉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延迟期低增强。4例肝细胞腺瘤动脉期均为高增强,其中3例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增强或高增强,1例门脉期病灶中心区退出,呈低增强。12例炎性假瘤中8例三期无增强,3例动脉期分隔状增强后迅速退出,1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轻度强化,延迟期呈低回声。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实性部分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延迟期呈低增强,中央可见三期无增强区。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2例,误诊26例,诊断符合率为61.8%(42/68);超声造影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63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92.6%(63/68),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P<0.01)。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提高超声检查对肝脏局灶性良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疾病
原文传递
不同超声影像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及病变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萍萍 王秀云 +2 位作者 付遵峰 杨秀华 段秀芳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引起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前列腺癌的筛查和诊断主要依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引起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前列腺癌的筛查和诊断主要依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transrectal ultrasound-guided biopsy,TRUS-B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活检 病变活检 超声影像检查 直肠超声 弹性成像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前列腺病变 超声检查 灰阶超声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存丽 杨秀华 +1 位作者 朱文静 王秀云 《肝脏》 201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组织局部CD8^+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HCC瘤局部组织、非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情况,并与10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对照,同时分析CD8^+T淋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组织局部CD8^+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HCC瘤局部组织、非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情况,并与10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对照,同时分析CD8^+T淋巴细胞与患者TNM分期及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HCC患者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中,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低于非肿瘤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组织及非肿瘤组织的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与AFP、HBV、HCV、ALT、AST等临床指标无明显相关性。HCC患者肿瘤组织中,12个月内有转移组的CD8^+T细胞低于无转移组。结论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较非肿瘤组织下调。观察肿瘤局部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对评价HCC患者的抗肿瘤免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D8^+T淋巴细胞 免疫 TNM分期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敏芳 杨海超 +1 位作者 李晶 杨秀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慢性疾病,近几十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其全球患病率约为13%,影响全世界近十分之一人口的健康。统计显示:我国现在约有1.2亿...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慢性疾病,近几十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其全球患病率约为13%,影响全世界近十分之一人口的健康。统计显示:我国现在约有1.2亿成年慢性肾病患者,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故知晓率低,仅为12.5%,早期慢性肾病是构成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影响因素 应用 诊断 组织 触诊 肾病患者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