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121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 赵秀峰 +1 位作者 袁玫 蔡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年1月-2006年4月期间收治的121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年1月-2006年4月期间收治的121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全组患者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6.1%、22.6%和11.5%.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吸烟量、吸烟年限、咳嗽类型、是否胸闷、胸痛、KPS评分、贫血、血小板水平、治疗前LDH水平、白蛋白降低、治疗方法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咳嗽类型、吸烟史、KPS评分、贫血、血清白蛋白降低、治疗前LDH水平均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多因素分析显示咳嗽类型、吸烟史、贫血、血清白蛋白降低、治疗前LDH水平、KPS评分是影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仍为ED-SCLC治疗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 小细胞肺癌 预后 Cox同归模型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窦欣悦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8.21±1.55)d和(11.12±1.0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3.47±0.19)万元和(4.22±0.3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7)。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石晓明 于占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4期284-286,共3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常见部位膝、髋、肘和收的小关节等。OA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特征。OA主要累及关节软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常见部位膝、髋、肘和收的小关节等。OA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特征。OA主要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关节囊及韧带、滑膜和周围肌肉。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OA患者数量将逐渐升高。到2020年老年人为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的1/4,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患慢性病一半为OA。我国大于60岁骨关节炎患者约1.3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OA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骨关节炎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一直是骨科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在OA的早期治疗和抑制其发展方向的投入较大,但在过去20年里,药物治疗方面也未取得长足的进步。尽管对关节软骨的生理、生化以及软骨细胞的代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OA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缺乏明确的针对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基因遗传性;生物力学因素;软骨营养、代谢异常;软骨细胞凋亡等。现从关节软骨的结构、细胞因子学说、自由基学说、miRNA、STAT3等方面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关节 细胞因子类 微RNAS STAT3
原文传递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于聪 吴红男 齐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输液护理组与加温输液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 目的探究与分析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输液护理组与加温输液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评分较低,加温输液护理组较常规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输液护理组较常规输液护理组相比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相比E、NE及R水平均升高,常规输液护理组较加温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上升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相比IL-1、TNF-α水平均升高,常规输液护理组较加温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上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输液护理组与常规输液护理组比较,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加温输液护理可显著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输液护理 四肢骨折 不良情绪 围术期应激反应 炎性反应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司祺 赵岩 +1 位作者 李颂 孙吴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85例,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85例,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婚姻情况、性别、学历水平、是否接受医院术后康复指导、医护人员职称、手术部位与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波形,在第五周取得峰值(55.92±11.04)分,不同时间段患者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与婚姻情况、年龄、患者医护人员职称及是否接受医院术后康复指导有关(P〈0.05)。【结论】年龄、婚姻情况、是否接受医院术后康复指导、医护人员职称、手术部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其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功能恢复 病人依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6
作者 聂世俊 侯利民 李颂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11例骨科成批伤患者,其中实施优化急救流程前的患者219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急救流程后的29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HFMEA模式对目... 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11例骨科成批伤患者,其中实施优化急救流程前的患者219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急救流程后的29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HFMEA模式对目前急诊急救流程进行分析,按优化后的急救流程进行救治,对照组按原有的骨科成批伤急救流程进行救治。比较优化流程实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后,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降低,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均P<0.05)。结论采用HFMEA模式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投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成批伤 骨科 急诊急救流程 优化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金勋杰 闫景龙 杨显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24-427,329,共5页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支架 材料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学 细胞外基质替代物 组织工程化组织 组织工程学 细胞生物学 损伤组织结构 材料科学 生物化学
下载PDF
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对骨科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颂 聂世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7期2508-2511,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业护理能力考核和临床护理能力评价情况,为骨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骨科专科小组,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组织专科护士培训学习,进行护理培训效果考核。结果实施骨科专科护... 目的分析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业护理能力考核和临床护理能力评价情况,为骨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骨科专科小组,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组织专科护士培训学习,进行护理培训效果考核。结果实施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后,专科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优秀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较非专科护理组在骨折患者的满意度、康复知识知晓率和骨科功能恢复上得到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专科护理培训有助于提高骨科护士自身的专业护理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骨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应用VSD分期救治四肢Gustilo Ⅲ型软组织损伤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明超 马学玲 +1 位作者 曲艳萍 李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依据分期救治策略治疗四肢Gustilo Ⅲ型软组织损伤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体会。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四肢GustiloⅢ型损伤患者24例,急诊... 目的:探讨依据分期救治策略治疗四肢Gustilo Ⅲ型软组织损伤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体会。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四肢GustiloⅢ型损伤患者24例,急诊行早期清创、血管、神经及肌腱修复,骨折外固定,应用VSD覆盖创面,间隔24~72 h反复清创,直至创面完全无感染坏死组织为止,并应用VSD覆盖创面,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无感染渗出,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24例患者创面感染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创面肉芽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均达到一次手术成功。其中21例经9~36个月的随访,有1例前臂损伤患者10个月后行肌腱松解术,3例踝关节损伤患者半年后行踝关节融合术,所有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对四肢Gustilo Ⅲ型损伤软组织的修复应分期进行,急诊清创后,应用VSD覆盖创面,有利于感染性炎性坏死组织的排出,有利于创面感染控制,有利于创面肉芽生长,为后期创面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软组织 负压封闭引流 游离植皮 皮瓣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前后的应激症状及其与术后疼痛的关联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欣秀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18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前后的应激症状,并探究其与术后疼痛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8例年龄在13-18岁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运用儿童创伤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以及12-18岁儿童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前后的应激症状,并探究其与术后疼痛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8例年龄在13-18岁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运用儿童创伤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以及12-18岁儿童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评分表以及视觉模拟量表使青少年患者自我报告疼痛症状,对青少年术前以及术后6-8个月的经历感受进行了评估.结果 术前YSR中的焦虑/抑郁症状(P=0.05)和内化问题(P=0.05)评分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应激症状水平与术后第3天疼痛呈正相关关系:疼痛水平与术前愤怒(P=0.02)、社会问题(P=0.01)和注意力问题(P=0.05)显著相关.结论 本研究表明,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来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和术后疼痛,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疼痛 应激症状
原文传递
红景天苷通过NF-κB途径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并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炎症的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福春 李超 邓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有关。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实施假手术,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模型组、红景天苷低、中、高...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有关。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实施假手术,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模型组、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造成脊髓损伤模型,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0、20、40 mg·kg^(-1)·d^(-1),干预28 d。通过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和斜坡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运动功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核转录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其脊髓中磷酸化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脊髓损伤模型组大鼠运动功能受损,脊髓中M2/M1极化比下降,Bax、NF-κB、iNOS和COX-2 mRNA水平显著升高,Bcl-2 mRNA水平显著下降,p-AM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mTOR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恢复大鼠运动功能,增加脊髓中M2/M1极化比,降低Bax、NF-κB、iNOS和COX-2 mRNA水平,增加Bcl-2、p-AMPK表达、减少p-mTOR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红景天苷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红景天苷可显著恢复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并减轻神经炎症,其机制主要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和AMPK/mTOR信号通路实现,且其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剂量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损伤 红景天苷 小胶质细胞极化 神经炎症
下载PDF
新型颈椎术后专用枕在颈椎病术后早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波 郭清阳 +1 位作者 刘心 张欣秀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颈椎术后专用枕在颈椎病术后早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0例颈椎病术后早期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卧位枕,实验组使用专用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状态、头颈部舒适度、心... 目的探讨新型颈椎术后专用枕在颈椎病术后早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0例颈椎病术后早期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卧位枕,实验组使用专用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状态、头颈部舒适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吞咽情况、切口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不顺畅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吞咽困难130例,切口疼痛115例,头颈部不舒适175例,睡眠质量下降137例,实验组分别为87例,68例,62例,7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2.4,25.3,166.9,50.2;P〈0.01);对照组心理紧张、焦虑175例,实验组8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8,P〈0.01)。结论新型颈椎术后专用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术后医护 新型颈椎术后专用枕
原文传递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振德 闫景龙 +1 位作者 张晓颖 王慧婷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5期299-302,305,共5页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 )治疗骨缺损的效果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3 6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上段制成骨缺损模型 ,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bFGF和...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 )治疗骨缺损的效果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3 6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上段制成骨缺损模型 ,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bFGF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bFGF的复合物 ,同时设空白对照组 ,分别手术后第 2、4、8周进行大体观察 ,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术后第 8周进行骨密度测定 ,比较修复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经大体观察、组织学及X线检查发现 ,术后第 8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能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对照组无骨愈合迹象。术后第 8周骨密度测定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组成骨速度快 ,成骨量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微小颗粒骨 FGF 节段性骨缺损 成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修复 术后 对照组 骨密度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与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寇俊杰 王旭红 +3 位作者 洪小剑 武英彪 常纯 梁克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72-3573,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与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分为4组:经典缺血预适应组(A组)、单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B组)、双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C组)、四肢远程缺...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与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分为4组:经典缺血预适应组(A组)、单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B组)、双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C组)、四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D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后取心脏行心脏缺血范围(areaat risk,AAR)、梗死范围(infarcted area,IA)测定。结果:(1)CK和CK-MB:B组及C组的CK和CK-MB活性与A组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下降最明显。(2)心肌梗死面积(坏死区占左心室重量百分比):与A组比,B组、C组及D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和C组下降最明显,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比经典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更好,且结扎单下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下载PDF
镁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解焕鑫 闫景龙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1期1689-1692,共4页
近年来,镁金属由于自身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特性得到了骨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改变镁的生物学特性,治愈后不需再次手术取出,而且具有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包括镁合金的制备,多孔镁金... 近年来,镁金属由于自身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特性得到了骨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改变镁的生物学特性,治愈后不需再次手术取出,而且具有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包括镁合金的制备,多孔镁金属的研制,镁的表面改性,镁离子的表面灌注技术等,在此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但镁作为生物医用植入材料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生物材料 降解
下载PDF
酒精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莉娜 井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3期252-254,共3页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酒精中毒引起的各类疾病也随之而来,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及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是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之一,早期不易发现,容易被误诊,出现扩张性心肌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晚期容...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酒精中毒引起的各类疾病也随之而来,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及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是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之一,早期不易发现,容易被误诊,出现扩张性心肌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晚期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我们探索临床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方法,争取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酒精性 心力衰竭 治疗
原文传递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明超 张震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5期183-185,共3页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组织一段时期缺血后的再灌注,目前认为损伤机制与自由基、钙超载和一氧化氮等多种炎性反应因素有关,其防治包括抗氧化药物及缺血预处理等措施。由于损伤组织发生代谢障碍,进而肌肉组织坏死,并引起一系列临...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组织一段时期缺血后的再灌注,目前认为损伤机制与自由基、钙超载和一氧化氮等多种炎性反应因素有关,其防治包括抗氧化药物及缺血预处理等措施。由于损伤组织发生代谢障碍,进而肌肉组织坏死,并引起一系列临床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及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故本文主要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有望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以财 姬烨 闫景龙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2期1897-1900,共4页
骨缺损修复是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对力学强度要求高的部位,移植物的强度还需提高。大量的体外材料实验研究应用纤维增强的方式来增强生物材料的力学强度,常用的纤维增... 骨缺损修复是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对力学强度要求高的部位,移植物的强度还需提高。大量的体外材料实验研究应用纤维增强的方式来增强生物材料的力学强度,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有高分子纤维、生物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现对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纤维增强 材料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在心血管和骨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井永斌 庄金鹏 闫景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28-30,共3页
引言 硬组织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金属,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可降解能力,在发挥其固定功能后可以自行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和异物残留带给患者的... 引言 硬组织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金属,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可降解能力,在发挥其固定功能后可以自行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和异物残留带给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镁合金 骨科 心血管 生物材料 组织材料 力学性能 降解能力
下载PDF
眉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重叠吻合矫治重度上睑下垂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瑞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眉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重叠吻合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方法应用眉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重叠吻合矫治重度上睑下垂30例(38眼),术后随访观察8~18月平均12.5月。结果30眼满意、5眼基本满意、3眼不满意,上睑外侧偏低。结论眉... 目的探讨眉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重叠吻合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方法应用眉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重叠吻合矫治重度上睑下垂30例(38眼),术后随访观察8~18月平均12.5月。结果30眼满意、5眼基本满意、3眼不满意,上睑外侧偏低。结论眉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重叠吻合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效果较好,该手术方法更合乎生理与美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肌瓣 提上睑肌折叠缩短 重度上睑下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