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卒中后淡漠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凝瑶
孙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目的研究首次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淡漠(PSA)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患者卒中后淡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4年09月~2015年0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哈尔滨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梗死患者219例,...
目的研究首次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淡漠(PSA)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患者卒中后淡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4年09月~2015年0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哈尔滨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梗死患者219例,对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记录,记录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梗死病灶部位和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并进行MAES、NIHSS、BI、HAMD评分,整理得出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取得结论。结果 PSA患者的发生与年龄升高、糖尿病病史,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下降相关(P〈0.05)。与性别、学历、梗死病灶部位、高血压病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首次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淡漠发病率,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升高、糖尿病病史、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下降。首次脑梗死后的淡漠情况值得重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脑梗死
卒中后淡漠
影响因素
MAES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ABCD^2评分法结合Fib,Hcy,UA预测TIA短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2
作者
王楠
苏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9-12,16,共5页
目的用改良的ABCD^2评分法结合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预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脑梗死(CI)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77例...
目的用改良的ABCD^2评分法结合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预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脑梗死(CI)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77例的临床资料,按ABCD^2+L评分法记录相关危险因素,及Fib、Hcy、UA的值,所有患者均为发病24h内入院,用ABCD^2+L评分法,将其分为低危险组(0~3分);中危险组(4~5分);高危险组(6~8分)。观察不同危险组患者发病7d内CI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L方法的有效性,及结合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和继发CI风险之间关系。结果共纳入177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38例于7d内发生CI,139例未发生CI,发生率为21.47%。ABCD^2+L评分三组间C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内动脉系统TIA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中LDL-C,UA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三组患者的LDL-C,UA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患者的Fib,Hc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年龄因素,高血压病,高Hcy是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内发生CI的独立风险因素。(2)ABCD^2+L评分值越高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CI发生率越高。(3)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LDL-C,UA值越高其短期内发生CI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脑梗死
ABCD2+L评分法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卒中后淡漠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凝瑶
孙伟
机构
哈尔滨
市第四
医院
神经内科
哈尔滨
医科大学
附属
临床
第一
医院
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143-145,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首次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淡漠(PSA)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患者卒中后淡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4年09月~2015年0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哈尔滨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梗死患者219例,对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记录,记录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梗死病灶部位和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并进行MAES、NIHSS、BI、HAMD评分,整理得出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取得结论。结果 PSA患者的发生与年龄升高、糖尿病病史,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下降相关(P〈0.05)。与性别、学历、梗死病灶部位、高血压病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首次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淡漠发病率,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升高、糖尿病病史、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下降。首次脑梗死后的淡漠情况值得重视和干预。
关键词
首次脑梗死
卒中后淡漠
影响因素
MAES评分
Keywords
First-time cerebral infarction
Post stroke apathy
Influencing factors
MAES score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ABCD^2评分法结合Fib,Hcy,UA预测TIA短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2
作者
王楠
苏志强
机构
哈尔滨
市第四
医院
神经内科
哈尔滨
医科大学
附属
临床
第一
医院
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9-12,16,共5页
文摘
目的用改良的ABCD^2评分法结合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预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脑梗死(CI)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77例的临床资料,按ABCD^2+L评分法记录相关危险因素,及Fib、Hcy、UA的值,所有患者均为发病24h内入院,用ABCD^2+L评分法,将其分为低危险组(0~3分);中危险组(4~5分);高危险组(6~8分)。观察不同危险组患者发病7d内CI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L方法的有效性,及结合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和继发CI风险之间关系。结果共纳入177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38例于7d内发生CI,139例未发生CI,发生率为21.47%。ABCD^2+L评分三组间C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内动脉系统TIA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中LDL-C,UA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三组患者的LDL-C,UA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患者的Fib,Hc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年龄因素,高血压病,高Hcy是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内发生CI的独立风险因素。(2)ABCD^2+L评分值越高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CI发生率越高。(3)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LDL-C,UA值越高其短期内发生CI风险越大。
关键词
TIA
脑梗死
ABCD2+L评分法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Keywords
TIA
Cerebral infarction
ABCD2+L score
Fibrinogen
Homecysteine
Uric acid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卒中后淡漠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王凝瑶
孙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良ABCD^2评分法结合Fib,Hcy,UA预测TIA短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王楠
苏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