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抑制层黏连蛋白B1链基因转录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邵凤娟 成军 +3 位作者 马英骥 杨倩 纪冬 王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不仅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损伤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层黏连蛋白B1链(LAMB)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克隆,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AT3-LAMBp报告基因载体,与pcDNA3....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不仅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损伤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层黏连蛋白B1链(LAMB)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克隆,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AT3-LAMBp报告基因载体,与pcDNA3.1(-)-ALR表达载体共转染COS7细胞,证明ALR的转基因表达对LAMB启动子具有下调作用,使下游CAT基因的表达减弱。本研究为阐明ALR的生物学作用和抗肝纤维化用用提供新的实验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层黏连蛋白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原文传递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发病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于丹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6-68,共3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发病学的研究进展于丹萍近年,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发病学研究,如发病机制、临床发病学特征及病理生理改变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为本病的正确合理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现介绍如下...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发病学的研究进展于丹萍近年,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发病学研究,如发病机制、临床发病学特征及病理生理改变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为本病的正确合理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现介绍如下:一、病毒直接作用的研究更多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sIL-2R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邵凤娟 朱思和 +3 位作者 马英骥 陈焕永 蔡华枫 于丹萍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各病期sIL 2R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和二者间关系以及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 0例HFRS患者血清sIL 2R水...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各病期sIL 2R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和二者间关系以及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 0例HFRS患者血清sIL 2R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 9例HFRS患者的 95份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sIL 2R水平即已明显升高 ,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 ,多尿期开始逐渐下降 ,至恢复期仍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1)。HFRS患者各病期T细胞 (CD3 + )百分比无变化。但在发热期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已明显减少 ,CD3 + ,CD8+ 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 ,导致CD4+ /CD8+ 比值下降、倒置 ;低血压少尿期达极值(P <0 .0 1)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 ,但至恢复期仍未恢复正常水平 (P <0 .0 5 )。HFRS患者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自然杀伤 (NK)细胞 (CD16+ ,CD5 6+ )百分比下降 ,而B细胞 (CD19+ )百分比升高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sIL 2R水平与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 (P <0 .0 1) ,与CD3 + ,CD8+ 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CD4+ /CD8+ 比值呈负相关 (P <0 .0 1)。sIL 2R水平与尿素氮、肌酐成正相关 (均P <0 .0 1) ,CD4+ /CD8+ 比值与尿素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性出血热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免疫功能 ELISA
原文传递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宝山 马英骥 +6 位作者 刘成林 崔莳 于丹萍张振亭 杨志洁 曾庆友 刘桂华 朱丽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96-399,共4页
为探讨内皮素(ET)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学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29例E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ET的浓度。发现EHF患者血浆ET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移行期均明显高于对... 为探讨内皮素(ET)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学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29例E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ET的浓度。发现EHF患者血浆ET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移行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晚期恢复正常;同时发现,ET与EHF,急者血清尿调蛋白即Tam阶Horsfall蛋白(THP)和β_2-微球蛋白均有高度正相关性,且ET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提示ET在EHF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动态监测ET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流行性出血热 病因 病理
原文传递
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IL-18、IL-10、sIL-2R、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贾红宇 朱思和 +3 位作者 马英骥 陈焕永 杜杰 蔡华枫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 探讨IL 18、IL 10、sIL 2R、TNF α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0例正常人、2 4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 2 7例慢性丙肝患者 (包括干扰素治... 目的 探讨IL 18、IL 10、sIL 2R、TNF α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0例正常人、2 4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 2 7例慢性丙肝患者 (包括干扰素治疗前、后 )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及丙肝病毒携带者组 (P <0 .0 5 ) ,且其值与谷丙转氨酶 (GPT)呈显著正相关 ;经干扰素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 ,HCV RNA未阴转组治疗前血清中sIL 2R、IL 10水平明显高于HCV RNA阴转组 (P <0 .0 5 )。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 ,并可用于评价干扰素对于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且sIL 2R、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丙型肝炎 干扰素 IL-18 IL-10 SIL-2R TNF-Α
下载PDF
T-2毒素致低硒低蛋白大鼠心肌损伤实验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彦辉 刘美娜 +2 位作者 周令望 刘红 殷秀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低硒低蛋白条件下 T- 2毒素对大鼠心肌的损伤作用以及补硒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人工合成的低硒低蛋白饲料喂养 Wistar大鼠 ,达到低硒状态后 (6周 )给予 T- 2毒素 ,按 0 .2 m g/ kg体重隔日灌胃 2 4周 ,取大鼠心肌... 目的 探讨低硒低蛋白条件下 T- 2毒素对大鼠心肌的损伤作用以及补硒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人工合成的低硒低蛋白饲料喂养 Wistar大鼠 ,达到低硒状态后 (6周 )给予 T- 2毒素 ,按 0 .2 m g/ kg体重隔日灌胃 2 4周 ,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常规 HE染色和电镜观察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中的 T- 2毒素的含量。利用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结果  T- 2毒素灌胃组大鼠心肌 T- 2毒素表达明显 ,但灌胃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低硒低蛋白组心肌损伤明显重于常硒常蛋白组 ,补硒保护作用明显。结论  T- 2毒素能够在心肌组织中残留。低硒低蛋白能够加重 T- 2毒素对心肌的损伤作用 ,补硒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大鼠 心肌损伤 克山病 低蛋白膳食
下载PDF
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B超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焕永 陈晓红 +1 位作者 周慧 朱思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探讨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 113例脂肪肝和 10 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 ,主要观察项目为 :肝脏大小、实质回声、管腔结构、胆囊炎变及脾脏大小等。分别对每个观察项目在两组中出现的比率进行卡方检验... 目的 探讨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 113例脂肪肝和 10 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 ,主要观察项目为 :肝脏大小、实质回声、管腔结构、胆囊炎变及脾脏大小等。分别对每个观察项目在两组中出现的比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脂肪肝组出现肝大、回声弥漫增强及管腔减少的比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 (P <0 .0 0 1)。病毒性肝炎组出现胆囊炎变及脾大的比率高于脂肪肝组 (P <0 .0 0 1)。结论 应用B超进行脂肪肝及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应当把重点放在探查肝脏大小、回声是否呈弥漫性改变 ,管腔结构显示是否清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 B超影像学
下载PDF
T_(2)毒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殷秀云 刘红 +3 位作者 张卫星 王敏 周令望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  T2 毒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物代谢的影响 ,探讨 T2 毒素的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方法 ,观察 T2 毒素对实验动物及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过氧化损伤作用及微量元素硒及 VE的保护作用。结果  T2 毒素可以对实验动物... 目的  T2 毒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物代谢的影响 ,探讨 T2 毒素的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方法 ,观察 T2 毒素对实验动物及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过氧化损伤作用及微量元素硒及 VE的保护作用。结果  T2 毒素可以对实验动物产生过氧化损伤 ,此作用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另外 ,T2 毒素可以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产生直接过氧化损伤作用 ,且此作用随 T2 毒素浓度增高而加重。结论  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_(2)毒素 脂质过氧化物 维生素E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改善艾滋病患者主观症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毛莉莉 李莫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3期3977-397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协助艾滋病患者改善主观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传染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33例,入院后应用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患者主观症状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出院后每月进行随访,6个月后再次用MSAS评价患者的症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协助艾滋病患者改善主观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传染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33例,入院后应用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患者主观症状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出院后每月进行随访,6个月后再次用MSAS评价患者的症状,比较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症状的改善。结果心理干预前后,133例患者在MSAS的32项指标中,注意力不集中[(1.1±1.3)分比(0.7±0.9)分]、疼痛[(1.3±1.2)分比(0.8±0.9)分]、乏力[(1.8±1.5)分比(1.3±1.0)分]等11项指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222,4.531,4.682;P〈0.01);患者主观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益,而对症状发生的比例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心理护理 症状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上调细胞周期素B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凤娟 成军 +3 位作者 马英骥 郭江 刘妍 王巧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转基因表达对细胞周期素B2启动子(cyclin B2p)转录的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ALR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文献确定细胞周期素B2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胞周期素B2p,克隆至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 目的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转基因表达对细胞周期素B2启动子(cyclin B2p)转录的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ALR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文献确定细胞周期素B2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胞周期素B2p,克隆至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cyclin B2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同时与ALR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LR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构建pCAT3- cyclin B2p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cyclin B2p与pcDNA3.1(-)-ALR共转染HepG2细胞系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25.13倍,是pCAT3-cyclin B2p单转染的2.60倍。结论人ALR对细胞周期素B2p基因的转录表达具有反式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细胞周期素B2 启动子 反式激活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下调钙结合蛋白S100A1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凤娟 成军 +6 位作者 马英骥 洪源 郭江 王巧侠 杨倩 纪冬 王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A1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 目的探讨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A1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以人ALR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LR共转染的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S100A11p在HepG2细胞中具有CAT的表达活性;以pcDNA3.1(-)ALR和pCAT3S100A11p共转染HepG2细胞,CAT表达活性是单独转染细胞组pCAT3S100A11p的0.42倍。结论所克隆的S100A11启动子有启动子的转录活性,ALR的转基冈表达具有对S100A11基因的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 S100A11启动子 基因表达 钙结合蛋白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IL-10、IL-12、sIL-2R、TNF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岩 马英骥 +2 位作者 杨宝山 蔡华枫 朱思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IL 10、IL 12、sIL 2R、TNF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观察IFN抗病毒治疗对于上述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ELISA法检测 14例正常人及 30例慢性肝炎患者 (包括IFN治疗前后 )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 目的 探讨IL 10、IL 12、sIL 2R、TNF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观察IFN抗病毒治疗对于上述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ELISA法检测 14例正常人及 30例慢性肝炎患者 (包括IFN治疗前后 )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且其值与ALT显著正相关 ;经IFN治疗后上述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 ,抗病毒无效组治疗前血清中sIL 2R、IL 10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 (P <0 .0 5 )。结论 上述因子共同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 ,并可用于评价IFN对于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且sIL 2R、IL 10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IL-10 IL-12 SIL-2R TNF 治疗
下载PDF
p15^(INK4B)基因转染联合亚砷酸对人食管鳞癌的协同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铁夫 张学彦 +1 位作者 孙丽萍 于旸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p15^(INK4B)(p15)基因转染与亚砷酸(As_2O_3)联合应用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p15转染EC109细胞,稳定筛选后加入2μmol/LAs_2O_3。PCR检测外源p15基因cDNA,Western印迹法... 目的探讨p15^(INK4B)(p15)基因转染与亚砷酸(As_2O_3)联合应用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p15转染EC109细胞,稳定筛选后加入2μmol/LAs_2O_3。PCR检测外源p15基因cDNA,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P15蛋白的表达。用MTT、集落形成实验和透射电镜检测p15基因转染联合As_2O_3对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EC109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与二者单独应用相比,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EC109细胞体外生长速度,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P<0.01),联合作用3d后发生更为明显的G_1/S阻滞,G_1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S期比例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透射电镜发现二者联合应用诱导EC109发生更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p15基因转染与As_2O_3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对人食管鳞癌EC109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5^INK4B基因 基因转染 亚砷酸 食管鳞癌
原文传递
人脐血来源树突细胞抗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免疫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大川 李静 +2 位作者 曾彦 李用国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借助DC的强大抗原呈递能力,使其负载HBsAg后以激活HBsAg特异性的CTL,从而探索一种可有效活化讥体抗HBV细胞免疫的免疫方式。方法从健康产妇分娩的胎儿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组合的作用下诱导出DC,于体外负载HBsAg... 目的借助DC的强大抗原呈递能力,使其负载HBsAg后以激活HBsAg特异性的CTL,从而探索一种可有效活化讥体抗HBV细胞免疫的免疫方式。方法从健康产妇分娩的胎儿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组合的作用下诱导出DC,于体外负载HBsAg后,激活自体T细胞成CTL,于体外培养环境下检测其对表达HBsAg的靶细胞HepG2-S的杀伤效应。结果人脐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可在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被诱导为DC。DC在负载HBsAg后可于体外活化HBsAg特异性的CTL。效应细胞为负载HBsAg的DC活化脐血单个核细胞,靶细胞分别为不表达和表达HBsAg的HepG2,当效应细胞和靶细胞比为1:1时出现最大的杀伤效率,CT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6.36±6.42)%和(78.09±9.6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人脐血来源的DC,具有较强的抗原呈递功能,可在体外激活产生HBsAg特异性CTL,在表达HBsAg的靶细胞模型上可观察到一定杀伤效果,为人脐血来源DC用于抗HBV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仲青 杨宝山 +3 位作者 侯玉凤 马英骥 曾庆友 李大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药物疗法 干扰素 疗效 病毒唑 治疗
原文传递
干扰素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焕永 蔡华枫 +1 位作者 王岩 马英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干扰素抗体 抗病毒作用 产生 应用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北方低发区鼻咽癌发生关系的初探
17
作者 林春艳 孙蕾 +2 位作者 殷秀云 潘尚哈 刘晓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 了解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16 / 18型及人巨细胞病毒与北方低发区鼻咽癌病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37例石蜡包埋的鼻咽癌组织及 2 0例鼻咽慢性增生组织中 3种病毒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 EB病毒基因阳性检出率为 83 78... 目的 了解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16 / 18型及人巨细胞病毒与北方低发区鼻咽癌病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37例石蜡包埋的鼻咽癌组织及 2 0例鼻咽慢性增生组织中 3种病毒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 EB病毒基因阳性检出率为 83 78% ,其中A型 75 6 8% ,B型 8 10 % ,无复合感染 ,两型比较有显著差异 ;HPV 16型基因检出率为 8 10 % ;但HPV 18型及HCMV基因均未检出。对照组中 3种病毒的基因片段均未检出。结论 低分化及未分化NPC与EBV A型感染关系密切 ,分化好的NPC可能与HPV 16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病因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包膜糖蛋白进化对抗原表位及病毒亲嗜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丹 李妍 +4 位作者 周海舟 王甲业 王福祥 程德春 凌虹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调查同一供体来源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不同个体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变异、病毒侵入靶细胞能力以及包膜抗原主要中和表位的变化,为了解病毒感染规律及机体抗病毒免疫奠定基础。方法对病毒包膜糖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基因离... 目的调查同一供体来源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不同个体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变异、病毒侵入靶细胞能力以及包膜抗原主要中和表位的变化,为了解病毒感染规律及机体抗病毒免疫奠定基础。方法对病毒包膜糖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基因离散分析;用包膜蛋白表达质粒与HIV-1骨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包膜包膜假病毒,用假病毒感染HIV-1靶细胞U87.CD4.CCR5或U87.CD4.CXCR4细胞检测假病毒侵入靶细胞的能力及病毒亲嗜性;对包膜糖蛋白中已知的广谱中和抗体识别表位进行分析。结果24个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env基因克隆与河南省HIV-1毒株CNHN24的基因离散率为(7.91±0.78)%,与云南省分离毒株RIA2的基因离散率为(6.904-0.79)%。各可变区基因离散率呈现严重不均衡性,其中,VI/V2区的离散率最高,V4区的离散率次之,V3区离散率最小。包膜假病毒中既有CCR5亲嗜性和CXCR4亲嗜性的,也有双亲嗜性的包膜。而且上述包膜中主要中和表位IgGlbl2、2F5和4E10抗体识别表位保守,但447—52D抗体识别表位变异较大。结论同一来源的HIV包膜糖蛋自在4~7年间的不同受者体内发生了较大变异并影响了病毒侵入靶细胞的能力;主要广谱中和抗体的识别表位部分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包膜 变异性 感染性 中和表位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伤寒杆菌耐药情况的初步分析
19
作者 潘谷云 杨桂芳 +5 位作者 李秀兰 张长安 路娟 董娟 谭秀兰 李琳 《黑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11期13-14,共2页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墨西哥首次发生了耐氯霉素伤寒的爆发流行。此后,国内外均陆续报道耐氯霉素伤寒菌株所致伤寒的临床及细菌学研究。我院于1991年5月至11月,在门诊及住院伤寒病人中,共检出伤寒菌株24株,现将其细菌学耐药性检测结果作初...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墨西哥首次发生了耐氯霉素伤寒的爆发流行。此后,国内外均陆续报道耐氯霉素伤寒菌株所致伤寒的临床及细菌学研究。我院于1991年5月至11月,在门诊及住院伤寒病人中,共检出伤寒菌株24株,现将其细菌学耐药性检测结果作初步报道。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24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16例在哈医大一院传染科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检测 哈医大一院 青霉素耐药菌株 耐药菌 药敏测定 耐药者 住院治疗 首选药 传染科 耐药谱
下载PDF
非细胞毒性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机制的研究
20
作者 李志群 朱思和 +2 位作者 李志恒 成军 马英骥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清除HBV而引发的细胞免疫病理损伤,涉及到病毒和机体两方面因素,而非细胞毒性机制在清除HBV中发挥主要作用。
关键词 细胞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毒性T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