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钙粘附素在吸烟小鼠呼吸道上皮损伤修复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8
1
作者 许三林 吴人亮 +1 位作者 陈春莲 郝春荣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7-41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吸烟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皮钙粘附素(Ecd)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吸烟对呼吸道上皮细胞Ecd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剂量、不同阶段吸烟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Ecd的表达,并在光镜及... 目的通过观察吸烟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皮钙粘附素(Ecd)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吸烟对呼吸道上皮细胞Ecd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剂量、不同阶段吸烟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Ecd的表达,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吸烟4周、12周时,上皮细胞Ec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调(P<001),吸烟剂量加倍时其下调更为显著;形态学研究表明吸烟4周及12周时上皮细胞间连接松散,上皮细胞损伤同时伴有增殖。吸烟8周时,Ec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吸烟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Ecd表达波浪式变化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钙粘附素 吸烟 呼吸道上皮损伤
原文传递
丹参对低氧性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组的阻抑效应 被引量:43
2
作者 席思川 车东媛 张婉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3,162,共4页
实验用光镜、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动态地观察中药丹参对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型重组过程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不仅能扩张IAPA管径,减轻低氧对内皮细胞的损伤(4d),还能阻抑IAPA肌化增强现象。提示丹参在阻抑低氧性I... 实验用光镜、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动态地观察中药丹参对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型重组过程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不仅能扩张IAPA管径,减轻低氧对内皮细胞的损伤(4d),还能阻抑IAPA肌化增强现象。提示丹参在阻抑低氧性IAPA构型重组和肺动脉压升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高血压 内皮细胞 肺性高血压
下载PDF
川芎嗪抑制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表达 被引量:14
3
作者 阮秋蓉 邓仲端 宋建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一种重要促凝血因子。内毒素脂多糖(LPS)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EC)分泌PAI-1且而导致血栓形成。采用ELISA的Northern印迹方法观察中药川芎嗪对EC及LPS致EC表达PAI-1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不仅抑制...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一种重要促凝血因子。内毒素脂多糖(LPS)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EC)分泌PAI-1且而导致血栓形成。采用ELISA的Northern印迹方法观察中药川芎嗪对EC及LPS致EC表达PAI-1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不仅抑制LPS致EC PAI-1的分泌和mRNA表达,而且抑制 EC PAI-1基础水平mRNA表达。川芎嗪对LPS致 EC PAI-1分泌的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为川芎嗪抗感染性休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内皮细胞 纤溶系统 内毒素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肺血管构形重建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车东媛 熊密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6年第1期17-20,共4页
肺血管构形重建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车东媛,熊密(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武汉430030)Abstract:Thisreviewwillfocusonthepathologicchangesofthepulm... 肺血管构形重建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车东媛,熊密(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武汉430030)Abstract:Thisreviewwillfocusonthepathologicchangesofthepulmonaryvascularr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构型重建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患者内脏血管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镇 任大宏 +1 位作者 李大鹏 裘法祖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取脾动脉、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脾动脉壁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研究门脉高压症和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因果关系。结... 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取脾动脉、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脾动脉壁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研究门脉高压症和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①脾动脉壁的内弹性膜和弹力纤维断裂和变性,平滑肌细胞萎缩、凋亡和表型改变,平滑肌细胞iNOS呈阳性表达,其活性较非肝硬变患者明显提高(P<0.01)。②胃冠状静脉和脾静脉壁内膜增生,形成新内膜,广泛的附壁血栓形成,有类粥样硬化样斑块,伴有平滑肌细胞肥大。静脉的中膜平滑肌纤维明显增粗、变厚,伴细胞外基质聚积。提示:门脉高压症时合并有内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病变。门脉高压症、内脏高动力循环和内脏血管病变在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变 病理学 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CP-1及V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阮秋蓉 宋建新 邓仲端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是一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细胞因子。为了研究IL-1β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和Northern Blot法观察IL-1β对培养的兔...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是一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细胞因子。为了研究IL-1β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和Northern Blot法观察IL-1β对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MCP-1) 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 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对兔主动脉SMCMCP-1 的蛋白分泌和m RNA 表达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而对VCAM-1 表达则无明显影响。说明IL-1β可能通过诱导SMC表达MC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动脉粥样硬化 mRNA
下载PDF
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林 熊密 +2 位作者 车东媛 袁永辉 刘绍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直接低氧组(H组),常氧组(N组),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HECCM组),常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直接低氧组(H组),常氧组(N组),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HECCM组),常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NECCM组)。应用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H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组的2.16倍(P<0.01)、1.16倍(P<0.01)及1.11倍(P<0.05),HECCM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ECCM组的1.8倍(P<0.01)、1.15倍(P<0.01)及1.12倍(P<0.05)。结论低氧可直接或刺激内皮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促进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肺血管周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肺动脉高压 周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中药814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许浒 熊密 +4 位作者 车东媛 黄庆华 赵时宇 袁永辉 余尚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75-377,380,共4页
为观察中药814 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否有影响, 用经鼻腔注入, 反复感染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感染、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和假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大鼠分别于... 为观察中药814 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否有影响, 用经鼻腔注入, 反复感染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感染、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和假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大鼠分别于细菌感染前3 d 和细菌感染后第4 周开始用中药814灌胃治疗。结果表明, 两治疗组尤其是前者大鼠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轻微, 细支气管壁和肺间质炎症亦较感染组为轻。与感染组相比较,预防治疗组第8周起和一般治疗组第16 周大鼠单位面积内平均肺泡数增加 (P< 0.05), 第16 周, 预防治疗组大鼠血氧分压比感染组增高(P< 0.05), 血CO2 分压降低 (P< 0.05), 两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结果提示, 中药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克雷伯杆菌 中药814 COPD
下载PDF
神经肽Y对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吴翠环 任大宏 陈多恩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应用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亮氨酸的掺入及细胞计数方法,研究缩血管物质神经肽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发现,用神经肽Y作用48h后可促进离体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增加2... 应用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亮氨酸的掺入及细胞计数方法,研究缩血管物质神经肽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发现,用神经肽Y作用48h后可促进离体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增加28.0%,蛋白质合成增加54.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细胞数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自发性 高血压 肥大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吸烟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皮钙粘附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曦 吴人亮 +2 位作者 郝春荣 唐长生 熊密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5-68,共4页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吸烟时间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采用显微荧光光度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吸烟1h后呼吸道上皮细胞Ec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吸烟时间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采用显微荧光光度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吸烟1h后呼吸道上皮细胞Ec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调(P<001),46W后降到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调,吸烟8W后Ecd表达恢复正常,气管上皮细胞表达高于正常(P<001)。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呼吸道 上皮钙粘附素
下载PDF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动物气道上皮细胞E钙粘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曦 郝天玲 +2 位作者 吴人亮 郝春荣 熊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4-416,共3页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气道上皮细胞(AEC)、上皮钙粘附素(EC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表达变化在吸烟致AEC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气管环及猪AEC,加入一定浓度的CSE,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气道上皮细胞(AEC)、上皮钙粘附素(EC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表达变化在吸烟致AEC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气管环及猪AEC,加入一定浓度的CSE,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法检测AEC中ECD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AEC中ECD表达于相邻上皮细胞连接处的胞膜上,20%CSE作用12和24小时后,膜上ECD表达减少,胞浆内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1和132倍(P均<001),且24小时表达量为12小时的121倍(P<001)。结论CSE使AEC中ECD膜上表达下调,胞浆内表达增高,该表达变化可能介导了吸烟对AEC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细胞 E钙粘着蛋白 烟雾吸入损伤
原文传递
猪肺动脉壁细胞培养方法在肺血管构形重建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永辉 车东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8-410,475,T000,共3页
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块法培养猪肺动脉干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培养的第2~3代细胞适用于缺氧实验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可用于流式细胞术、同位素标记、单层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和... 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块法培养猪肺动脉干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培养的第2~3代细胞适用于缺氧实验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可用于流式细胞术、同位素标记、单层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原位杂交等的研究。因此,本方法培养的细胞可作为探讨缺氧引起肺血管构形重建及抗肺动脉高压药物疗效的一个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和DDPH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向宁 袁永辉 +1 位作者 张婉蓉 车东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用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尿嘧啶核苷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和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 用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尿嘧啶核苷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和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HEC-CM可促进PASMCs的DNA合成,促进PASMCs由静止期(G0/G1)进入DNA合成期(S期)及有丝分裂期(G2+M期),但对其蛋白质合成无明显影响。DDPH对HECCM引起PASMCs的DNA合成增高的抑制率为59.71%,对G0/G1期细胞进入S期增高的抑制率为22.58%,此外,DDPH对PASMCs蛋白质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缺氧症 内皮细胞 平滑肌 培养液 DDPH
下载PDF
DDPH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阻抑和逆转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焕明 尹为华 车东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实验观察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乙胺基)丙烷盐酸盐(简称DDPH)对低氧大鼠肺动脉高压(HPHT)和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形重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后期和常氧恢复期使用DDPH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分别比未用药组降低18.... 实验观察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乙胺基)丙烷盐酸盐(简称DDPH)对低氧大鼠肺动脉高压(HPHT)和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形重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后期和常氧恢复期使用DDPH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分别比未用药组降低18.98%和17.85%;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分别减小18.18%和12.50%;腺泡内环肌型动脉数量减少、中膜厚度变薄;无肌型动脉数量增多、管径明显扩大(P<0.05).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变与腺泡内血管构形的改变密切相关(R^2=0.9865,P<0.01).提示DDPH对HPHT的形成和IAPA构形重组具有阻抑和逆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H 丙烷盐酸盐 降压药 低氧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pBLacZ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体内外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屈伸 杨仕林 +2 位作者 尤颖健 刘绍春 何善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构建了一种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BLacZ。用它对体外培养的NIH/3T3、COS-1、CHO细胞株、原代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以及小鼠活体皮下和大鼠活体骨骼肌中进行了基因转移。经X-gal组织化... 构建了一种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BLacZ。用它对体外培养的NIH/3T3、COS-1、CHO细胞株、原代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以及小鼠活体皮下和大鼠活体骨骼肌中进行了基因转移。经X-gal组织化学染色后的结果证实:此基因载体可在这些组织细胞中有效地表达产生β-半乳糖苷酶活性。pBLacZ作为一种新的标志基因载体,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基因表达 β-半乳糖苷酸
下载PDF
脂质过氧化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被引量:7
16
作者 夏春枝 邓仲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2-205,共4页
为了解脂质过氧化损伤能否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mRNA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1μmol/L、5 μmol/L及 10 μmol/L联胺 )和对照组 (不加联胺 )。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标... 为了解脂质过氧化损伤能否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mRNA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1μmol/L、5 μmol/L及 10 μmol/L联胺 )和对照组 (不加联胺 )。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的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cDNA探针与各组内皮细胞进行核酸原位杂交。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 ,与上述探针进行斑点杂交。原位杂交显示 ,正常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均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mRNA ,为蓝色颗粒。加联胺后 ,上述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 ) ,并与所加联胺的浓度呈正相关。斑点杂交显示 ,1μmol/L联胺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 1.40倍和 1.2 2倍 ;5 μmol/L联胺组为对照组的 1.90倍和1.5 6倍 ;10 μmol/L联胺组为对照组的 2 .5 0倍和 2 .0 4倍 ,与联胺的浓度呈正相关。结果提示 ,脂质过氧化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诱导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 ,并向内皮下间隙迁移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单核细胞的募集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脂质过氧化 VCAM-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IL-1β和TNF-α对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E钙粘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曦 吴人亮 +1 位作者 郝天玲 陈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应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猪气道上皮细胞 (AEC) ,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白细胞介素 - 1β (IL -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观测 AEC中 E钙粘着蛋白 (ECD)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 AEC中 ECD表达... 应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猪气道上皮细胞 (AEC) ,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白细胞介素 - 1β (IL -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观测 AEC中 E钙粘着蛋白 (ECD)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 AEC中 ECD表达于相邻上皮细胞间的胞膜上 ,其 m RNA也有一定含量。一定浓度梯度的 IL - 1β和 TNF-α作用 2 4h后 ,胞膜上 ECD表达减弱 ,而胞浆内 ECD表达在低浓度时升高 ,高浓度时降低 (P<0 .0 1) ,同时 ECD m RNA含量在低浓度时增多 ,而在高浓度时维持正常水平 (P>0 .0 5 )。结果提示 ,IL - 1β和 TNF-α在翻译或翻译后水平使膜上 ECD表达下调 ,参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细胞 E钙粘着蛋白 IL-1Β TNF-Α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家兔肝癌的初步实验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大和 李明 +2 位作者 王又槐 秦兵 张音员凤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78-280,共3页
本文观察了用日本血吸虫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家兔肝癌的实验结果。A组每只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从感染后62d开始,每周每兔用1%二乙基亚硝胺水溶液灌胃1次,剂量为25mg/kg,共15次;结果5只兔中有3只诱发肝癌,诱... 本文观察了用日本血吸虫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家兔肝癌的实验结果。A组每只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从感染后62d开始,每周每兔用1%二乙基亚硝胺水溶液灌胃1次,剂量为25mg/kg,共15次;结果5只兔中有3只诱发肝癌,诱导时间分别为273、394和476d。B组每只家兔用A组同法感染尾蚴及投二乙基亚硝胺,但在感染后55及80d,分别灌胃给予吡喹酮作2次病原治疗,每次剂量为0.3g/只;7只兔中仅1只发生肝癌,诱导时间为385d。C组5只家兔不感染血吸虫,仅用A组同样方法投二乙基亚硝胺;结果有1只发生肝癌,诱导时间为572d。结果表明:家兔灌胃给予二乙基亚硝胺可引起肝细胞肝癌;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再给予二乙基亚硝胺,不但能增加肝癌发生率,而且也能缩短诱癌的时间;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用吡喹酮治疗病原体,再给予二乙基亚硝胺则肝癌发生率降低。提示感染日本血吸虫可促进肝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二乙基亚硝胺 肝癌
下载PDF
周细胞在大鼠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构型改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永平 车东媛 李文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3-355,共3页
应用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腺泡内无肌型肺动脉内皮下存在着周细胞层,后者与前者的胞浆突起紧密相连。在实验第16天和第24天实验组大鼠(T组)肺动脉压升... 应用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腺泡内无肌型肺动脉内皮下存在着周细胞层,后者与前者的胞浆突起紧密相连。在实验第16天和第24天实验组大鼠(T组)肺动脉压升高持续在4.19~5.79kPa时,可见无肌型肺动脉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现象,细胞外基质也增多,使无肌型肺动脉壁出现肌层和增厚。因此认为,在慢性肺动脉高压时,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和增生是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肺动脉高压 电镜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新生大鼠肺微血管壁周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生长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永辉 王林 +1 位作者 车东媛 熊密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用 型胶原酶消化和微孔过滤法分离新生大鼠肺微血管段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 ,再用富含 PDGF的选择性条件培养液刺激周细胞的生长和抑制内皮细胞生长而建立了肺血管壁周细胞的培养方法。 S180细胞条件培养液(SCCM)的灭活 ,分离、纯化微血... 用 型胶原酶消化和微孔过滤法分离新生大鼠肺微血管段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 ,再用富含 PDGF的选择性条件培养液刺激周细胞的生长和抑制内皮细胞生长而建立了肺血管壁周细胞的培养方法。 S180细胞条件培养液(SCCM)的灭活 ,分离、纯化微血管段 ,静置及筛选周细胞是获得新生大鼠肺血管壁周细胞纯培养的关键。用该方法培养的第 5代周细胞 ,经相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查 ,纯度达 98%以上 ;细胞倍增时间为 5 4.3h,且在 12代以内 ,细胞形态结构特征保持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细胞 肺微血管壁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