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日本经济安全战略对大学科研的冲击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健 李诗悦 《日本学刊》 CSSCI 2023年第1期94-117,150,151,共26页
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日本经济安全略提升了对技术力以及大学科研的定位。从军民两用技术来看,日本经济安全战略的目标实现与大学科研定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本经济安全战略推动了政府对大学科研在军事安全保障研究以及科学技术外交... 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日本经济安全略提升了对技术力以及大学科研的定位。从军民两用技术来看,日本经济安全战略的目标实现与大学科研定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本经济安全战略推动了政府对大学科研在军事安全保障研究以及科学技术外交上的政策变化。这种战略定位提升和相关政策变化必然会给基于军事安全保障研究传统认识的日本的大学科研造成冲击,日本的大学科研也因此做出相关反应。受各种因素影响,日本的大学在与防卫省的研究合作上表现得并不积极。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日本的大学非常关注和重视军事安全保障研究,对其认识和表现也呈现出一些变化。在经济安全战略冲击下,日本的大学科研所面临的外部制度问题和自我挑战也会更加突出,对当中蕴含的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日本的大学科研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安全战略 大学科研 军事安全保障研究 军民两用技术
原文传递
大北极地缘政治的基础与实现路径研究
2
作者 崔健 王天尧 《东疆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随着参与北极事务的国家不断增加,大北极地缘政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地缘政治学对自然地理因素的认识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权力的变化中得到了体现,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物质基础。批判地缘政治学对思想观念的认识也在北极域内、域... 随着参与北极事务的国家不断增加,大北极地缘政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地缘政治学对自然地理因素的认识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权力的变化中得到了体现,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物质基础。批判地缘政治学对思想观念的认识也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的北极政策变化中得到了验证,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思想观念基础。后批判地缘政治学对“领土”与“空间”的认识为构建“领土”与“空间”两种叙事提供了依据,从而提供了“北极身份”和“全球身份”并行并相互强化的大北极地缘政治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北极地缘政治 物质基础 思想观念基础 叙事 实现路径
下载PDF
19世纪60—90年代俄国石油工业发展及其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广翔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6,156,共8页
任何步入工业化的国家燃料基础对其工业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工业发展速度和工业化进程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基础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燃料结构的变化。19世纪80—90年代巴库石油工业是俄国最发达的重工业部门之一,是俄国工业... 任何步入工业化的国家燃料基础对其工业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工业发展速度和工业化进程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基础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燃料结构的变化。19世纪80—90年代巴库石油工业是俄国最发达的重工业部门之一,是俄国工业革命的真正产物。在俄国石油工业发展速度惊人,其他任何一个工业部门都难以望其项背。石油工业对改革后俄国经济和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巨大,19世纪末,俄国的石油工业曾一度左右着世界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和运输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密不可分。同煤炭相比,石油作为能源的作用与日俱增,石油制品中煤油和石油油渣的需求量同时增长是俄国工业革命高涨的主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60—90年代 俄国 石油工业
原文传递
俄国学者关于俄国农民农奴化史的争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广翔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54,176,共12页
1861年农民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大改革"的开端。农民改革不仅影响了俄国大多数民众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俄国此后数十年的走向。若想深入理解农民改革,就必须厘清俄国历史上的农奴... 1861年农民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大改革"的开端。农民改革不仅影响了俄国大多数民众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俄国此后数十年的走向。若想深入理解农民改革,就必须厘清俄国历史上的农奴制问题。自19世纪上半期开始,俄国农民农奴化史一直是俄国史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学者围绕俄国农民农奴化的确立和强化展开大量讨论,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包括农民农奴化的确立是通过法律途径还是非法律途径、17—19世纪国家立法在强化农奴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导致农民农奴化的深层原因三个方面。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史学方法、史学理论的更新,俄国学者将继续在俄国农民农奴化研究上取得新的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农民改革 农奴化 俄国历史
原文传递
尹锡悦政府对外政策调整与中韩经济合作前景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香丹 《当代韩国》 2022年第2期12-21,共10页
尹锡悦上台后重塑韩国对外政策,政策基调呈现对美“战略倾斜”态势,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相互尊重的中韩关系”,选择性地开展对华合作。受此影响,中韩高技术合作壁垒有所强化,两国供应链稳定受美国因素干扰的风险有所增加,经贸合... 尹锡悦上台后重塑韩国对外政策,政策基调呈现对美“战略倾斜”态势,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相互尊重的中韩关系”,选择性地开展对华合作。受此影响,中韩高技术合作壁垒有所强化,两国供应链稳定受美国因素干扰的风险有所增加,经贸合作受美韩安全合作冲击的可能性提高。然而,受制于美国自身原因及韩国经贸结构,韩美深化合作具有明显的限度,且中韩具有相当规模的共同利益,深化经济合作基础依然牢固。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韩应深入挖掘东亚市场、深化双边供应链合作,有效控制美国因素对两国经济合作的干扰,实现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锡悦政府 对外政策 中韩经济合作 中美竞争
原文传递
1917年的孟什维克:挣扎在教条、幻想和现实之间
6
作者 В.И.巴库林 张广翔 张文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共9页
1917年是孟什维克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其最左右为难的一年。二月革命之后孟什维克实际掌握了国家政权,但教条地认为无产阶级掌权的时刻还未来临,于是把权力移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自己则以苏维埃为阵地做民主政治下的反对派,但... 1917年是孟什维克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其最左右为难的一年。二月革命之后孟什维克实际掌握了国家政权,但教条地认为无产阶级掌权的时刻还未来临,于是把权力移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自己则以苏维埃为阵地做民主政治下的反对派,但在四月危机和临时政府面临垮台的背景下,被迫加入临时政府参与执政,并逐渐沦为其附庸。在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中,孟什维克大都反对战争,却不主张立即退出战争,甚至认为一战的胜利可以捍卫革命的成果。孟什维克一直追求民主,让全体公民共享革命成果,但却连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都不能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而其努力追求的民主,幻想构建的强有力的民主政府,却由于自身的一些致命性失误而偏离预先设计的轨道,最终发展成为无政府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什维克 1917年革命 临时政府 民主政府
下载PDF
美国进步主义视角下的1917年俄国革命
7
作者 А.А.马努欣 张广翔 金丹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共9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期间,进步主义思想早已在美国得到发展,主要以拥护威尔逊总统内政方针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右翼社会党人以及持更具批评性意见的左翼自由主义者为代表。在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后,进步主义各方代表们各持己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期间,进步主义思想早已在美国得到发展,主要以拥护威尔逊总统内政方针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右翼社会党人以及持更具批评性意见的左翼自由主义者为代表。在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后,进步主义各方代表们各持己见,表现出不同反应,这不仅在美国引发了对俄国革命的排斥,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俄国激进主义的必然性、有效性进行合理化理解的尝试,从而导致威尔逊政府在对俄政策的制定上发生了混乱局面,也对美国社会如何看待俄国革命的问题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进步主义 1917年俄国革命 对外政策
下载PDF
俄国修道院的文化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广翔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10,176,共11页
俄国修道院是修道士居住、修行和学习的场所。修道院在发挥传教、教化、社会保障、经济、政治和防御等多重作用时,也担当着重要的文化职能。革命前,俄国修道院致力于创办学校,发展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修道院在图书的抄写、撰写和保存以... 俄国修道院是修道士居住、修行和学习的场所。修道院在发挥传教、教化、社会保障、经济、政治和防御等多重作用时,也担当着重要的文化职能。革命前,俄国修道院致力于创办学校,发展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修道院在图书的抄写、撰写和保存以及教会文物保护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修道院积极从事手工制作活动,既传播了东正教信仰,又传承了俄国的手工艺术传统。修道院的文化教育活动,保护了俄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了俄国的文化传统,完善了俄国的历史文化体系,修道院也因此在俄罗斯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修道院 文化功能 东正教研究
原文传递
革命前俄国石油工业和石油市场 被引量:1
9
作者 Л.Е.舍别列夫 张广翔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31,共5页
19世纪末俄国石油产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使俄国石油工业由盛转衰。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以诺贝尔兄弟公司和洛希尔公司为首的几家企业垄断俄国石油开采、加工和销售,以所掌控的油田为杠杆借机抬高油价,打... 19世纪末俄国石油产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使俄国石油工业由盛转衰。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以诺贝尔兄弟公司和洛希尔公司为首的几家企业垄断俄国石油开采、加工和销售,以所掌控的油田为杠杆借机抬高油价,打击竞争对手。俄国政府试图扶持中小企业打破垄断局面,但却因种种利益关系无果而终。政府和石油业主关系千丝万缕,黑幕重重。俄国政府对待外资实行鼓励和限制并重政策,一方面借助外资发展本国工业,引进技术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担心外资的进入打击民族资本,扰乱国内市场秩序。虽然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扶持民族企业,维持市场秩序,但收效不大,俄国石油产品市场仍然从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前 俄国 石油工业
原文传递
国际秩序转型背景下的俄罗斯“东转战略”:权力格局、主导规范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博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80,128,共17页
“东转战略”是俄罗斯的重要对外战略。本文从国际秩序的视角出发,分析国际秩序转型对于“东转战略”的重要影响。国际秩序是一个由物质要素和观念要素共同构成的概念,其主要由权力格局、主导规范和制度安排三者组成。当前国际秩序转型... “东转战略”是俄罗斯的重要对外战略。本文从国际秩序的视角出发,分析国际秩序转型对于“东转战略”的重要影响。国际秩序是一个由物质要素和观念要素共同构成的概念,其主要由权力格局、主导规范和制度安排三者组成。当前国际秩序转型表现为权力格局方面“复杂两极”的出现,主导规范转型体现为政经合一观念和新兴治理观念的兴起以及制度安排方面多元化、竞争性多边制度的出现。这些变化促使俄罗斯力图通过“东转战略”来寻求构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加强与亚太国家在货币金融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以及进一步加强支撑“东转战略”的多边合作机制。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需要面对远东地区由权力格局转型引发的安全风险,由主导规范转型引发的能源合作变化以及由制度安排转型引发的多边合作对接等问题。在国际秩序转型的背景下,中俄可以在区域安全合作、金融和高科技合作、绿色发展对接乃至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开展互动,进而维护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秩序 俄罗斯 “东转战略” 亚太地区 中俄关系
原文传递
美国对俄大战略何以延续?——一个国内政治视角的分析
11
作者 徐博 丁慧文 《当代韩国》 2024年第3期18-36,共19页
美国和俄罗斯是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走向对国际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双方在综合国力上的不对称性,美国对俄战略主导了美俄关系的基本走向。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俄战略出现了消极的延续性,具体体现为在... 美国和俄罗斯是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走向对国际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双方在综合国力上的不对称性,美国对俄战略主导了美俄关系的基本走向。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俄战略出现了消极的延续性,具体体现为在历任美国总统执政初期,美国对俄战略往往强调对俄合作,而执政后期则多走向遏制。本文基于国内政治视角,提出美国的战略文化、精英意象、政治结构是其对俄战略得以延续的关键原因。在国家层次上,追求领导地位的战略文化塑造了美国的身份认知,加剧了美国与俄罗斯的地区主导权竞争;在决策者层次,追求自由霸权,建立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精英意象影响了美国对俄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偏好,同盟议题与意识形态议题成为美国对俄战略中的重点议题;在政党层次,政治极化成为21世纪美国政治结构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其影响了美国对俄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决策特点,使得美国对俄战略工具化,同时政治极化强化了总统的党派身份,导致美国对俄战略实施手段的摇摆性,限制了总统改善美俄关系的能力与意愿。在战略文化、精英意象、政治结构的共同影响下,美国对俄大战略持续呈现出保守化的特点,这是今天美俄关系走向对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俄关系 战略决策 战略文化 精英意象 政治结构
原文传递
论战后初期美国苏联学的冷战化——以“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广翔 王子晖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8,159,共9页
1948年2月成立的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寻求通过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有关苏联的见解,军方及政府与之合作所主导的美国苏联学的冷战化在这一时期初露端倪。1950到1954年间的"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是空军与俄... 1948年2月成立的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寻求通过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有关苏联的见解,军方及政府与之合作所主导的美国苏联学的冷战化在这一时期初露端倪。1950到1954年间的"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是空军与俄国研究中心合作的重要产物。该项目源于对苏联流亡者进行采访以搜集信息并进行研究的设想,尽管在运作过程中曾面临种种问题,但基于大量采访信息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推动了学术与政治围绕国家安全机制的结合并充分体现了苏联学的冷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 苏联学 哈佛大学
原文传递
欧亚地缘政治变局中的俄韩关系探析
13
作者 徐博 丁慧文 《当代韩国》 2022年第3期31-42,共12页
俄韩关系是东北亚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俄韩关系在地缘安全、地缘经济以及地缘政治三方面相互需求的基础上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发展。然而随着近年来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俄韩关系也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欧亚... 俄韩关系是东北亚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俄韩关系在地缘安全、地缘经济以及地缘政治三方面相互需求的基础上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发展。然而随着近年来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俄韩关系也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欧亚地缘政治变局的突出特点是中美权力格局两极化、俄乌冲突给国际秩序带来冲击以及国内政治出现变化。受俄乌冲突影响,俄韩务实合作遭遇困境;韩国政府换届给俄韩关系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同时中美战略博弈固化也使得韩国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认知发生改变。未来俄韩关系的发展可能出现短期震荡、中期可控以及长期下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 地缘政治 俄罗斯 韩国 外交政策
原文传递
体系冲击、战略观念与俄罗斯北极政策转型逻辑的跨层次分析
14
作者 徐博 邹松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90,共19页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北极政策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俄罗斯北极政策是一个包含了区域安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的多元框架。本文以层次分析为主要方法,探讨了体系冲击和战略观念如何通过国家层次的要素共同塑造了俄罗斯北极政...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北极政策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俄罗斯北极政策是一个包含了区域安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的多元框架。本文以层次分析为主要方法,探讨了体系冲击和战略观念如何通过国家层次的要素共同塑造了俄罗斯北极政策在构想和实践两方面的转型逻辑。重视国家安全、追求社会稳定的保守主义是当代俄罗斯的核心战略观念。国际体系的权力转移冲击一方面为俄罗斯构建新的北极伙伴关系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安全矛盾。两者共同作用于国家层次的中介变量———战略需求与制裁效应,最终形成了俄罗斯北极政策转型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在区域安全领域,俄罗斯的主要手段是增强北方舰队的作战能力,推动军区重组;在经济发展领域,俄罗斯以保障关键能源开采项目为核心,利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转移使“北方航道”成为西方制裁背景下维护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在社会治理领域,俄罗斯强调以维护北极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为核心,推动北极社会治理政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北极 国际体系 保守主义 层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