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育自学”笔谈
1
作者 叶传平 钱敏 +4 位作者 陈雪梅 蒋曹斌 李仲生 张羽 杨立新 《教育文汇》 2009年第12期14-17,共4页
合肥实验学校是“自育自学”实验的发源地。2002年8月,我校在何炳章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以“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开始了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重点是“引导学生会自育、会自学”。
关键词 自学型 自育 实验学校 课堂结构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 发源地 学生会 引导
原文传递
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培养思维品质的课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永文 葛靓清 《文理导航》 2019年第15期81-81,83,共2页
教育部在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把"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相对薄弱,亟待改进。
关键词 文化品格 核心素养 改进
下载PDF
主题探究下绘本与PEP小学英语教材的融合设计
3
作者 杨姗姗 唐永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第25期55-57,共3页
PEP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有着清晰科学的知识框架体系,每册书大单元话题间能建立起平行的逻辑关系,但是单元内板块内容相对独立,碎片化信息和虚构情境较多,缺乏逻辑连贯的整体语言环境。在PEP小学英语教材的单... PEP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有着清晰科学的知识框架体系,每册书大单元话题间能建立起平行的逻辑关系,但是单元内板块内容相对独立,碎片化信息和虚构情境较多,缺乏逻辑连贯的整体语言环境。在PEP小学英语教材的单元整体设计中,结合学生发展需要,依据单元主题,选择适当的英文绘本进行补充,使单元大主题下的各课时主题之间形成完整的递进关系,能有效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书本知识与生活概念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探究 绘本 小学英语 教材融合
下载PDF
邂逅在通向文本深处的路上——《老王》难点解读
4
作者 张莉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7年第10期55-56,共2页
从具体语言入手解读人物形象,根据时代背景探究社会本源。老王的含冤离去源自灵魂深处缺少了精神的依靠和人性的尊重,杨绛的深层悔恨也是因为她在老王走后那份永远无法道歉的自责自省,表象的背后更是体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知识分子的... 从具体语言入手解读人物形象,根据时代背景探究社会本源。老王的含冤离去源自灵魂深处缺少了精神的依靠和人性的尊重,杨绛的深层悔恨也是因为她在老王走后那份永远无法道歉的自责自省,表象的背后更是体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知识分子的担当、良知和自觉的精神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人物内心 精神炼狱 自觉自省
下载PDF
又“闹”字说开去——《春》重读
5
作者 张莉 《教育文汇》 2017年第8期20-21,共2页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永远是生生不息的,四时景物亦是多姿多彩的。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春》,全方位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乐、亲近。读完全文,让人不由感到: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写春景的文章颇多,写得...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永远是生生不息的,四时景物亦是多姿多彩的。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春》,全方位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乐、亲近。读完全文,让人不由感到: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写春景的文章颇多,写得好的也不在少数。但我认为还属朱自清先生的《春》最为“热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 重读 人与自然 大自然 朱自清 自然界 文章
原文传递
会哄孩子的梁老师
6
作者 杨立新 《教育文汇》 2014年第16期31-32,共2页
这天听合肥市庐阳区跃进小学一年级的梁秀梅老师上语文公开课。
关键词 老师 孩子 小学一年级 公开课 庐阳区 合肥市 语文
原文传递
注重部编教材中的语文训练要素
7
作者 杨立新 《教育文汇》 2019年第1期18-19,共2页
部编教材,不仅是教材内容新,编排体例新,更是教学观念新。部编教材中实施了单元编写的双线结构,一是宽泛的人文主题,二是语文要素。何为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要素。部编教材不仅强调语文要素,同时对语文要素的训练呈现系统性,在不同年... 部编教材,不仅是教材内容新,编排体例新,更是教学观念新。部编教材中实施了单元编写的双线结构,一是宽泛的人文主题,二是语文要素。何为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要素。部编教材不仅强调语文要素,同时对语文要素的训练呈现系统性,在不同年级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训练 教材内容 训练要素 编排体例 教学观念 人文主题 系统性
原文传递
松树下教《南轩松》
8
作者 杨立新 《教育文汇》 2015年第12期25-26,共2页
今年3月的一天,我在合肥市庐阳区新农小学听了一堂别具一格的二年级语文课。新农小学的校园有一片松林,这节课的“教室”就在那里。淅沥的春雨刚刚停止,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芳香和花草树木吐青的气息。
关键词 松树 别具一格 语文课 二年级 庐阳区 合肥市 小学 校园
原文传递
以《春》为例说细读
9
作者 张莉 《教育文汇》 2015年第6期29-30,共2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克服浅表化、粗略化倾向,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下面以朱自清先生的《春》教学为例,介绍几种细读方法。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春》 语文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 细读方法 朱自清 初中
原文传递
《壶口瀑布》文本细读活动设计
10
作者 张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5-78,共4页
带有抒情色彩的游记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收获细读语言的经验和感受。《壶口瀑布》一文,以“跌”字立骨成串,串起游踪视角、语义手法、情景交融之妙,串成文体、文字... 带有抒情色彩的游记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收获细读语言的经验和感受。《壶口瀑布》一文,以“跌”字立骨成串,串起游踪视角、语义手法、情景交融之妙,串成文体、文字、文思之美。教师需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文本细读方法,领略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气势和黄河的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品读方法 文本细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学习价值体现及实践路径--以六上第七单元为例
11
作者 李霞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31期7-10,共4页
跨学科学习旨在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发挥学科协同育人的功效。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跨学科学习存在零散的、肤浅的、拼盘式的乱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平衡好跨学科性与学科性之... 跨学科学习旨在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发挥学科协同育人的功效。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跨学科学习存在零散的、肤浅的、拼盘式的乱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平衡好跨学科性与学科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六上第七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基于学科立场探索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学科立场 跨学科学习 实践路径 跨学科性 语文学科 实际教学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术道并行,以道为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玲玲 冷伟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7期8-11,共4页
计算教学中,应通过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类比推理等数学思想,运用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双主体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使学生借助对旧知的深刻理解,在面对新知时有效迁移,主动解决新问题,并能准确地概括总结运算法则,把... 计算教学中,应通过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类比推理等数学思想,运用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双主体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使学生借助对旧知的深刻理解,在面对新知时有效迁移,主动解决新问题,并能准确地概括总结运算法则,把握算法背后算理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深刻性思维 数学思想
下载PDF
对一道中考压轴题的再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凯 周艳 《中学数学教学》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每年的中考几何压轴题都是老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中考几何压轴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多,图形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为辨析不出问题的本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 每年的中考几何压轴题都是老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中考几何压轴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多,图形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为辨析不出问题的本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造成丢分.在中考几何压轴题的复习课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抓住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从本源出发,顺藤摸瓜,通过变式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 几何图形 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课教学 解题过程 思维能力 学生
下载PDF
借助类比推理 建构乘法模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实践与思考
14
作者 冷伟 李玲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例,谈如何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习经验、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概括算法、类比新旧知识提炼乘法本质等学习过程,设计富有层次的探究活动,通过关键性问题的引领,让学... 本文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例,谈如何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习经验、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概括算法、类比新旧知识提炼乘法本质等学习过程,设计富有层次的探究活动,通过关键性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层层深入,发掘知识内涵,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推理 几何直观 模型意识
下载PDF
挖掘美学素材,发展学生的美学素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凯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9年第12期43-46,64,共5页
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挖掘美学素材,让学生感知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动态图形的奇异美等,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素养 数学语言 美学素养
下载PDF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实录与评析
16
作者 杨怡(执教) 李玲玲(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 202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经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涵的简单数学规律。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经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涵的简单数学规律。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规律 探索过程 间隔排列 义务教育 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初步培养
原文传递
找准交点 突出主线 有效整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例谈
17
作者 朱文君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47,共2页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王自文老师作的《古诗两首》课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语文课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王自文老师作的《古诗两首》课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语文课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如何才能有效地整合?我认为,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找准三维目标的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整合 三维目标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观摩活动 《古诗两首》 课堂教学效率 青年教师 表达 突出 程度
原文传递
趣而有味 厚而有用——“烙饼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18
作者 李玲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第21期92-94,共3页
"烙饼问题"的教学一般倾向于发现规律和建构模型,导致数学味太浓,实践味不足。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活所需产生问题情境,以实践应用积累活动经验,联系生活习惯感受数字背后的生活厚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数... "烙饼问题"的教学一般倾向于发现规律和建构模型,导致数学味太浓,实践味不足。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活所需产生问题情境,以实践应用积累活动经验,联系生活习惯感受数字背后的生活厚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数学有味,数学有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经验 有用 有味 有温度
下载PDF
走出教材 走进生活 走向未来——苏教版第九册《学会请教别人》教法新探
19
作者 朱文君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走进生活 学会 第九册 苏教版 教材 新探 教法 口语交际 双向互动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探究生长过程 破解中考压轴题
20
作者 李国凯 《中学数学教学》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中考几何压轴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多,对学生能力要求也很高,往往给人一种“神秘”感.若能选择教材中的某一知识内容作为试题“生长因子”,从知识生长的角度去还原中考压轴题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可以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 中考几何压轴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多,对学生能力要求也很高,往往给人一种“神秘”感.若能选择教材中的某一知识内容作为试题“生长因子”,从知识生长的角度去还原中考压轴题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可以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数学 生长因子 中考压轴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