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例
1
作者 徐宇琛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2,共5页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氧化锆全冠修复,并采用T-ScanⅢ系统进行咬合测试,为纤维桩折断后行二次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定制车针 一体化纤维桩核 咬合测试 T-ScanⅢ系统
下载PDF
厦门市6~7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其与第一恒磨牙患龋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卢薛冠 王培霜 +3 位作者 肖影子 林家欣 刘芯媛 陈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6~7岁儿童乳牙的患龋情况及其与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关系。方法:参照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在厦门市小学中随机选取3所小学作为调查点,对被调查的152名6~7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检查。结果:15... 目的:了解厦门市6~7岁儿童乳牙的患龋情况及其与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关系。方法:参照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在厦门市小学中随机选取3所小学作为调查点,对被调查的152名6~7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检查。结果:152名儿童患龋率79.67%,龋均4.15。男生的龋均、龋面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乳牙的龋均、龋面均也明显高于女生(P<0.05)。乳牙龋均呈现清晰的对称性,磨牙龋均呈聚积趋势。第一恒磨牙患龋与乳牙龋均显著相关。结论:厦门市6~7岁儿童患龋率较高,而充填率较低,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预防龋病的发生,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第一恒磨牙 乳牙 儿童 龋均
原文传递
铒激光拆除三种全瓷高嵌体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洪燕如 江琦 +1 位作者 朱建宇 尹路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本实验采用铒(Er:YAG)激光对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全瓷高嵌体进行体外照射脱粘,通过模拟临床全瓷高嵌体粘接后的去粘接过程,分析铒激光对于高嵌体、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铒激光拆除全瓷高嵌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新鲜拔... 目的:本实验采用铒(Er:YAG)激光对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全瓷高嵌体进行体外照射脱粘,通过模拟临床全瓷高嵌体粘接后的去粘接过程,分析铒激光对于高嵌体、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铒激光拆除全瓷高嵌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新鲜拔除正畸前磨牙,牙体预备后制作3种不同材质(氧化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树脂基陶瓷),不同厚度(1 mm,1.5 mm,2 mm)的高嵌体进行粘接,保存一周后使用Er:YAG激光(3 W,4 W)照射全瓷高嵌体同时记录时间。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粘后牙体与高嵌体表面的微观形态。结果:3 W功率脱粘接时间:1 mm氧化锆组(196±16)s>1 m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组(184±20)(s P<0.05);1.5 mm氧化锆组(347±15)s>1.5 m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组(270±14)(s P<0.05);4 W功率下两种厚度(1 mm,1.5 mm)的高嵌体脱粘时间均有所减少;2 mm厚度的高嵌体在3 W\4 W功率照射下均无法脱粘且出现裂纹;所有树脂基陶瓷高嵌体经长时间不同功率(>20 min,3 W\4 W)照射后均无法取下且出现表面缺陷。结论:材质、功率相同时,瓷块厚度越厚,拆除所需时间越长,所需功率越高;材质、厚度相同时,Er:YAG激光功率越大,脱粘时间越短;厚度、功率相同时,激光照射穿透瓷块可能对瓷块本身产生影响。Er:YAG激光在本实验功率下无法拆除树脂基陶瓷高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高嵌体 去粘接 拆冠 树脂基陶瓷 玻璃陶瓷 高透氧化锆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树脂基陶瓷冠修复冠折年轻恒牙1例
4
作者 陈雅云 程前煌 +2 位作者 杨秀娟 骆勇 尹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桩核修复是临床常见的牙体缺损修复方式,临床常用桩核主要有玻璃纤维预成桩树脂核和个性化一体式桩核。在个性化桩核的材料选择上,由于金属的美观缺陷及氧化锆的弹性模量限制,兼具个性化、机械性能及美学优势的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作为... 桩核修复是临床常见的牙体缺损修复方式,临床常用桩核主要有玻璃纤维预成桩树脂核和个性化一体式桩核。在个性化桩核的材料选择上,由于金属的美观缺陷及氧化锆的弹性模量限制,兼具个性化、机械性能及美学优势的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作为一种新型桩核形式被临床所应用。本文报告1例CAD/CAM一体化纤维树脂桩核及树脂基陶瓷冠修复年轻恒牙冠折的临床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纤维桩核 光学印模 CAD/CAM 树脂基陶瓷
下载PDF
微气泡冲牙器与传统脉冲式冲牙器的清洁效果对比研究
5
作者 岳科安 黄文霞 +4 位作者 张明富 严贵华 杨常委 洪菲菲 尹路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9期67-72,共6页
目的:比较微气泡冲牙器与传统脉冲式冲牙器的口腔清洁性能,为使用者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0颗相同的3D打印树脂模型牙,随机分为微气泡冲牙器高速挡位(GN-H)组、微气泡冲牙器中速挡位(GN-M)组、微气泡冲牙器低速挡位(GN-L)组、传统脉... 目的:比较微气泡冲牙器与传统脉冲式冲牙器的口腔清洁性能,为使用者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0颗相同的3D打印树脂模型牙,随机分为微气泡冲牙器高速挡位(GN-H)组、微气泡冲牙器中速挡位(GN-M)组、微气泡冲牙器低速挡位(GN-L)组、传统脉冲式冲牙器高速挡位(W-H)组、传统脉冲式冲牙器低速挡位(W-L)组,每组18颗,进行重复实验。通过测试不同类型冲牙器和挡位的冲洗强度、菌斑清除和黏附物去除能力,评估微气泡冲牙器与传统脉冲式冲牙器的清洁性能。结果:2类冲牙器均能达到较大冲洗深度,牙齿表面的黏附物和菌斑经冲牙器的冲洗明显减少,其中使用微气泡冲牙器的实验组效果更好。5组的冲洗强度排序为GN-H组>GN-M组>W-H组>GN-L组>W-L组,菌斑的清除能力排序为GN-H组>GN-M组>GN-L组>W-H组>W-L组,黏附物的去除能力排序为GN-H组>GN-M组>W-H组>GN-L组>W-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类冲牙器均能有效清洁菌斑和黏附物,而微气泡冲牙器性能优于传统脉冲式冲牙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冲牙器 脉冲式冲牙器 菌斑清除 黏附物去除 冲洗强度
下载PDF
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6
作者 洪晓梅 陈钟 +2 位作者 茅顺洁 纪晴 魏剑龙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22,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为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我国东、中、西部54所开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 目的了解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为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我国东、中、西部54所开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差异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或卡方检验。结果在被调查院校中,近3年平均每年招生规模6415人,其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最大,占比47.39%。师资队伍方面,不同地区在学历、职称结构、职业资格和专业背景上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训条件方面,仅有26.42%和3.77%院校配置虚拟仿真实训室和口腔材料学实训室,以及18.52%和22.22%院校配备椅旁修复系统和虚拟仿真软件。结论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训条件和课程建设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口腔医学技术 专业建设 现况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软光刻的高分子生物材料表面图案化及改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管馨 翁鑫泽 +1 位作者 赖颖真 郑晓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生物材料表面的微形貌通过模仿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的行为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软光刻技术,分析热塑性和非热塑性材料的理化和生物特性,阐述如何分别采用熔融浇铸和溶液浇注的方法进行单一或复合表面图案化制备,探讨如何... 生物材料表面的微形貌通过模仿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的行为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软光刻技术,分析热塑性和非热塑性材料的理化和生物特性,阐述如何分别采用熔融浇铸和溶液浇注的方法进行单一或复合表面图案化制备,探讨如何通过图案特性对组织工程细胞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此外借鉴热塑性材料改性方法(表面化学修饰、表面微纳米级形貌修饰、表面生物涂层修饰)探讨如何在热塑性图案化结构的基础上赋予材料新的生物功能,为高分子生物材料表面的图案化和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化 软光刻 高分子生物材料 改性
下载PDF
Er:Yag激光拆除3种材质[牙合]贴面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朱建宇 洪菲菲 +4 位作者 何良航 温玮 雷贤林 张志升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 本实验采用Er:Yag激光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牙合]贴面进行体外照射去粘接,通过分析比较Er:Yag激光对于[牙合]贴面、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激光无创拆除[牙合]贴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正畸下颌前磨牙,标准化牙体... 目的 本实验采用Er:Yag激光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牙合]贴面进行体外照射去粘接,通过分析比较Er:Yag激光对于[牙合]贴面、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激光无创拆除[牙合]贴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正畸下颌前磨牙,标准化牙体预备后制作3种不同厚度(1.0、1.5、2.0 mm)和不同材质(Vita琥珀瓷、Vita MarkⅡ、润瓷)[牙合]贴面进行粘接,1周后使用Er:Yag激光(2.5、3.5 W)照射[牙合]贴面并记录时间。扫描电镜(SEM)观察去除后的微观形态。结果 润瓷[牙合]贴面经2.5或3.5 W Er:Yag激光长时间(>20 min)照射后仍无法取下;2.5 W Er:Yag激光去除粘接时间:1.0 mm Vita琥珀瓷组(96.0 s±16.0 s)大于1.0 mm Vita MarkⅡ组(84.5 s±19.5s)(P<0.05);1.5mm Vita琥珀瓷组(246.5s±13.5s)大于1.5mm VitaMarkⅡ组(170.0s±14.0s)(P<0.05);3.5 W Er:Yag激光去除粘接时间:2.0 mm Vita琥珀瓷组(381.0 s±24.0 s)大于2.0 mm Vita MarkⅡ组(341.5 s±26.5 s)。结论 同种材质、相同厚度情况下:激光功率越大,拆除时间越短,当功率较小时,可能导致[牙合]贴面无法拆除。相同厚度、相同功率情况下:激光穿透瓷块到达粘接层可能对瓷块结构产生影响。同种材料、相同功率情况下:瓷块厚度越厚,拆除所需时间越长,所需功率越高。激光无法直接拆除树脂类[牙合]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合]贴面 去粘接 树脂基陶瓷 玻璃陶瓷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封闭离体牙本质小管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黄梅娥 黄恩琪 +2 位作者 李梦 黄珂 尹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制备介孔二氧化钛复合羟基磷灰石来封闭离体牙本质小管评估其脱敏效果。方法:制备含介孔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与纯羟基磷灰石以及常用的齿科脱敏剂应用于离体牙本质表面,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和封闭材料渗入小管... 目的:通过制备介孔二氧化钛复合羟基磷灰石来封闭离体牙本质小管评估其脱敏效果。方法:制备含介孔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与纯羟基磷灰石以及常用的齿科脱敏剂应用于离体牙本质表面,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和封闭材料渗入小管内的距离来评估封闭效果,比表面积测试等方法对其组成及性状进行分析,讨论其对离体牙本质体外再矿化的影响和封闭机制。结果:介孔二氧化钛复合羟基磷灰石可以很好地封闭离体牙本质表面的微孔,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及较高的表面能。结论:介孔二氧化钛复合羟基磷灰石可以尝试作为牙齿修复后的脱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二氧化钛 羟基磷灰石 牙本质敏感 脱敏 比表面积
下载PDF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智权 陈钟 +2 位作者 黄天悦 陈璎珞 曾丽萍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7期1861-1864,共4页
在中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多数研究显示,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HNSCC中异常表达,其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干性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 在中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多数研究显示,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HNSCC中异常表达,其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干性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治疗靶点。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BMI1对肿瘤发生、增殖、迁移、免疫调节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应用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为深入研究其作为治疗HNSCC的潜在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PLA/PVP⁃GEL复合支架对MC3T3⁃E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成骨性能的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安琪 吴清霖 +2 位作者 吴勇敏 林媛媛 赖颖真 《口腔生物医学》 2022年第4期234-240,共7页
目的:探讨聚乳酸(PLA)复合明胶(GEL)与不同比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改性后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物学行为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PLA/PVP⁃GEL复合支架,其中PLA/PVP质量比例确定为10∶0、8∶2、7∶3、5∶5,... 目的:探讨聚乳酸(PLA)复合明胶(GEL)与不同比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改性后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物学行为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PLA/PVP⁃GEL复合支架,其中PLA/PVP质量比例确定为10∶0、8∶2、7∶3、5∶5,GEL与PLA/PVP复合体积比固定为5%。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进行复合材料理化性能表征,并测定了复合支架的溶胀率、吸水率及孔隙率。利用CCK⁃8法比较各组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C3T3⁃E1在各组支架上的黏附形态及分布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各组支架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法可制备出具有不规则多孔形貌的复合支架,PLA/GEL复合不同比例的PVP的支架材料亲水性均有改善(P<0.05),MC3T3⁃E1在各不同质量比例的复合支架上均能黏附,8∶2 PLA/PVP⁃GEL复合支架的细胞黏附形态及细胞增殖最佳(P<0.05)。各组PLA/PVP⁃GEL支架的ALP和茜素红的定性染色结果相较PLA/GEL支架组均更深,各组支架均对MC3T3⁃E1的成骨分化具有积极作用,8∶2 PLA/PVP⁃GEL复合支架对MC3T3⁃E1的细胞外矿化水平促进作用最佳(P<0.05)。结论:8∶2 PLA/PVP⁃GEL复合支架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基础载药支架而进行后续载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 明胶 复合支架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口腔环境下pH敏感型介孔硅材料负载PAA-ACP释放钙磷离子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宇明 吴文舟 +2 位作者 何洁 毛靖 吴春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655-659,共5页
目的:合成pH敏感型介孔硅材料并进行表面改性后负载聚丙烯酸稳定的无定形磷酸钙(polyacrylic acid-stabilize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PAA-ACP),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不同pH值下钙磷离子的释放行为。方法:通过自身模板合成介孔硅材料... 目的:合成pH敏感型介孔硅材料并进行表面改性后负载聚丙烯酸稳定的无定形磷酸钙(polyacrylic acid-stabilize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PAA-ACP),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不同pH值下钙磷离子的释放行为。方法:通过自身模板合成介孔硅材料,利用扩孔剂1,3,5-三甲苯(1,3,5-trimethylbenzene, TMB)对其进行扩孔,同时在材料表层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triethoxylsilane, APTES)进行氨基改性。在该材料上负载通过饱和溶液法制备的PAA-ACP,并模拟口腔环境研究其在不同pH值下的释放行为和稳定性。结果:该材料为稳定的pH敏感型介孔硅材料,其表面通过氨基功能化改性后具备负载PAA-ACP的能力。在pH值降低的环境里通过氨基集团的酸碱化可以释放负载的PAA-ACP,提供钙磷离子的释放,同时随着pH值降低的程度获得不同钙磷离子的释放量。pH值越低时,钙磷离子释放的量越高。结论:氨基化表面大孔介孔硅具备典型的介孔材料特性,负载PAA-ACP同时稳定其在材料中的存在,该材料对外部pH值敏感,周围环境pH值降低会促进钙磷离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型磷酸钙 再矿化 PAA-ACP
原文传递
一种载有生长因子的壳聚糖/胶原生物支架的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珊珊 张志升 尹路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年第4期193-196,202,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壳聚糖-胶原-BMP2微球复合材料在制备时的规律特点,为今后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水包水法制备BMP-2微球;冷冻干燥法制备不同比例组合的BMP-2微球-壳聚糖/胶原复合支架;乙醇置换法检测复合支架孔隙率... 目的:探讨一种壳聚糖-胶原-BMP2微球复合材料在制备时的规律特点,为今后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水包水法制备BMP-2微球;冷冻干燥法制备不同比例组合的BMP-2微球-壳聚糖/胶原复合支架;乙醇置换法检测复合支架孔隙率;平衡溶胀试验测量吸水率;细胞培养后测量相关收缩率;取壳聚糖和胶原4/6、1/9比例的样本做扫描电镜观察和MTT实验。结果:各比例材料的孔隙率稳定;一定范围内吸水率随胶原比例增加而增加;收缩率随壳聚糖比例增加而减小;壳聚糖和胶原4/6时孔径均匀,促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结论:BMP-2微球复合壳聚糖-胶原支架中壳聚糖/胶原以比例4/6相复合时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壳聚糖-胶原支架 孔隙率 吸水率 细胞相关收缩率 MTT
下载PDF
改性4.0代聚酰胺-胺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矿化的封闭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常委 韩影 +1 位作者 贾如 逯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591-1597,共7页
目的体外对比观察4. 0代聚酰胺-胺改性前后在不同时点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的生物矿化作用。方法收集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39颗,切取釉牙骨质界处约2 mm厚牙本质片在体外建立敏感牙本质模型,随机分成三组。未改性PAMAM组使用未改性4. 0代PAMAM... 目的体外对比观察4. 0代聚酰胺-胺改性前后在不同时点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的生物矿化作用。方法收集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39颗,切取釉牙骨质界处约2 mm厚牙本质片在体外建立敏感牙本质模型,随机分成三组。未改性PAMAM组使用未改性4. 0代PAMAM(聚酰胺-胺)处理;高露洁组用高露洁抗过敏牙膏处理;改性PAMAM组使用改性4. 0代PAMAM处理,之后三组样本同时浸泡于人工唾液,于第2,4,6,8周分别各随机抽取两个样本,拍摄横断面照片(×5 000),观察在不同时点下表面牙本质小管口的封闭情况,以获得牙本质表面矿化的定性效果。8周结束后,将剩余的31组样本分别进行显微硬度测试,以获得各组敏感牙本质表面矿物质沉积情况的定量结果。结果在5 000倍SEM下,三组样本在第8周牙本质小管口均基本已被完全封闭,几乎没有暴露的牙本质小管,高露洁组和改性后PAMAM组晶体沉积效果更好,均匀细密。第8周高露洁组、改性PAMAM组的显微硬度值明显要高于未改性PAMAM组(P <0. 05),高露洁组和改性PAMAM组的显微硬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性后4. 0代聚酰胺-胺可显著提高敏感牙本质小管的生物矿化及封闭作用,提示其治疗牙本质敏感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 聚酰胺-胺 改性 生物矿化
下载PDF
hsa-miR-92a-3p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翁雪婷 陈莹 +3 位作者 林双 廖温靖 黄婕 蔡艺煌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2894-2898,共5页
目的:探究hsa-miR-92a-3p在不同人类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多种生物信息数据库对hsa-miR-92a-3p的靶基因及对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构建靶基因集合编码蛋白质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方法:通过使用miRDB、TargetScan、Clip-seq、mi... 目的:探究hsa-miR-92a-3p在不同人类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多种生物信息数据库对hsa-miR-92a-3p的靶基因及对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构建靶基因集合编码蛋白质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方法:通过使用miRDB、TargetScan、Clip-seq、miRWalk四个数据库预测hsa-miR-92a-3p的靶向调控基因,利用venny2.0取交集,最终确定hsa-miR-92a-3p的靶基因集合范围。然后通过string11.5构建所预测靶基因集合编码蛋白质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和KOBAS3.0公共数据库对所预测的靶基因交集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KEGG分析)。结果:筛选出192个hsa-miR-92a-3p的靶基因,PTEN、ITPR1、MAPK8、FBXW7、KAT2B、SMAD7为关键靶基因,通过GO分析及KEGG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显著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中。结论:初步探索了hsa-miR-92a-3p靶基因调控网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sa-miR-92a-3p的分子调控机制及成为临床诊断和检测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92a-3p 生物信息学 靶基因 MIRNA 肿瘤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PTEN/PI3K/JNK信号通路减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 被引量:11
16
作者 祝珊珊 谭博文 +4 位作者 秦飞 李杰 陈丹 陆灵松 蔡艺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0-519,共10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效应及其与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效应及其与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联合抗炎的效果和机制。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实验确认0~100μmol/L Que的安全实验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炎症细胞模型组(LPS组)和不同浓度的Que处理LPS炎症细胞模型组(Que组)。Griess法检测各组细胞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Que对各组细胞内PTEN/PI3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蛋白的调节作用;利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及PTEN外源过表达质粒探索Que与PI3K/PTEN的联合抗炎作用。结果:(1)对比LPS组,Que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RAW264.7细胞内NO的分泌(P<0.05);(2)Que能显著降低LPS引起的iNOS、IL-1β、IL-6及TNF-α的mRNA表达(P<0.05);(3)与LPS组相比,Que组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PI3K和p-AKT及p-JNK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4)LY294002的作用证实Que在RAW264.7细胞内抑制炎症反应与调控PI3K信号通路有关;(5)PTEN过表达实验证实PTEN可增强Que在RAW264.7细胞内的抗炎作用。结论:(1)Que在体外培养的小鼠RAW264.7细胞内具有抗炎活性,其机制与活化PTEN的表达、阻断PI3K/AKT及JNK信号通路有关。(2)PTEN可增强Que在RAW264.7细胞内的抗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巨噬细胞 炎症 PTEN/PI3K/JNK信号通路
下载PDF
钛及氧化锆表面微沟槽结构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赖颖真 卢薛冠 蔡艺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6-682,共7页
目的探讨钛及氧化锆表面微沟槽结构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种植体穿龈部分寻找合适的材料及表面处理方法。方法利用精细加工切片系统在钛和氧化锆试件表面制备微沟槽,沟槽顶宽60μm... 目的探讨钛及氧化锆表面微沟槽结构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种植体穿龈部分寻找合适的材料及表面处理方法。方法利用精细加工切片系统在钛和氧化锆试件表面制备微沟槽,沟槽顶宽60μm,沟槽宽60μm,沟槽顶到沟槽底深度10μm。实验分为光滑钛组、光滑氧化锆组、微沟槽钛组和微沟槽氧化锆组(每组5个试件),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沟槽宽度及深度)并测量表面粗糙度、静态接触角以及进行元素分析。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GF的黏附形态,利用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培养6 h,1、3、5、7 d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黏附早期(6 h)和晚期(3 d)整合素α5、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光滑钛组和光滑氧化锆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63.23±2.55)和(26.78±3.11)nm。微沟槽氧化锆组的静态接触角最小,为51.2°±2.0°。两个沟槽组表面HGF均顺着沟槽排列,培养6 h至7 d的各时间点微沟槽氧化锆组HGF增殖均显著多于其他组(P<0.05)。黏附早期微沟槽氧化锆组整合素α5 mRNA表达量最大(P<0.05),各组整合素β1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晚期两个沟槽组整合素α5、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均显著大于两个光滑组(P<0.05)。结论氧化锆表面粗糙度较小,其中微沟槽氧化锆亲水性较好,可引导HGF顺沟槽排列,有利于HGF黏附、增殖及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表面特性 成纤维细胞 氧化锆
原文传递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志强 曾秀峰 +1 位作者 赖颖真 陈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筛选具有良好软组织封闭效果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方法在10、30和60 V电压下,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管径分别为30、100和200 n...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筛选具有良好软组织封闭效果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方法在10、30和60 V电压下,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管径分别为30、100和200 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分别计为30、100和200 nm纳米管组,以未经处理的光滑纯钛片作为对照组。在各组试件表面培养HG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2 d后各组细胞黏附形态,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2 h后细胞黏附情况及培养1、3和7 d时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培养7 d后的Ⅰ型胶原分泌量(每组每种实验各3个试件)。结果对照组HGF蜷缩成圆形,30和100 nm纳米管组HGF均呈现明显的同向伸展,200 nm纳米管组HGF分布稀疏且没有伸展。30和100 nm纳米管组细胞黏附A值(分别为0.603±0.021和0.773±0.045)及Ⅰ型胶原分泌量[分别为(36.5±9.5)和(47.7±4.5)μg/ml]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黏附A值:0.427±0.057;Ⅰ型胶原分泌量:(22.2±5.9)μg/ml](P<0.05),且100 nm纳米管组细胞黏附A值显著大于30 nm纳米管组(P<0.05);200 nm纳米管组细胞黏附A值(0.250±0.046)及Ⅰ型胶原分泌量[(10.1±3.7)μg/m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100 nm纳米管组细胞增殖A值均为最大,均显著大于相同时间点200 nm纳米管组和对照组(P<0.05),且培养3 d时亦显著大于30 nm纳米管组(P<0.05);各时间点200 nm纳米管组细胞增殖A值均为最小,除培养1 d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均显著小于相同时间点其他组(P<0.05)。结论钛表面管径为100 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较适合HGF的黏附、增殖和Ⅰ型胶原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 成纤维细胞 细胞黏附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前牙龈乳头退缩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思琪 陈钟 +2 位作者 吴锦城 陈玉萍 谭照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基于社会经济条件及口腔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除了关注口腔功能的完善,对美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龈乳头是位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楔状隙中的锥形牙龈组织,其由口腔黏膜上皮和包含血管、神经及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关键词 致密结缔组织 口腔医疗 口腔功能 龈乳头 社会经济条件 楔状隙 评价方法 牙龈组织
原文传递
不同成骨诱导体系对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
20
作者 管馨 陈安琪 +4 位作者 赖颖真 吴勇敏 翁鑫泽 王伟新 雷奕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明确前成骨细胞MC3T3-E1最佳体外成骨诱导体系。方法:构建不同成骨诱导体系,分别为A组地塞米松0.1μmol/L、抗坏血酸5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B组地塞米松0.01μmol/L、抗坏血酸5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C组地... 目的:明确前成骨细胞MC3T3-E1最佳体外成骨诱导体系。方法:构建不同成骨诱导体系,分别为A组地塞米松0.1μmol/L、抗坏血酸5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B组地塞米松0.01μmol/L、抗坏血酸5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C组地塞米松1μmol/L、抗坏血酸5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D组抗坏血酸5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E组抗坏血酸100μg/mL及β-甘油磷酸钠5 mmol/L。对MC3T3-E1进行为期7 d、14 d的体外成骨诱导,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对在不同成骨诱导体系作用下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RT-qPCR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COL-1、OCN、OPN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成骨诱导体系的诱导性能。结果:B、D和E组茜素红定量最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7 d的RT-qPCR结果显示C组ALP、Runx2、COL-1的基因表达量最高(P<0.05)。诱导14 d的RT-qPCR结果显示:OCND组表达最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的浓度均对MC3T3-E1的成骨分化产生影响,C组1μmol/L地塞米松、50μg/mL抗坏血酸与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早期成骨更佳,选择其作为早期成骨验证,D组50μg/mL抗坏血酸与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晚期成骨更佳,但综合考虑,建议B组0.01μmol/L地塞米松、50μg/mL抗坏血酸与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成骨诱导体系用于MC3T3-E1体外晚期成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 成骨分化 诱导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