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T、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晓东 白雪蕾 +1 位作者 王喜欢 陈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43-2447,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8)和预后良好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ST-T段回落情况、术前Tp-e/QT比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分别为77.78%、0.34±0.0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3.73%、0.2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PCI术后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747,特异度分别为61.50%、81.42%,敏感度分别为80.00%、85.31%。结论AMI患者心电图ST-T段回落不良、Tp-e/QT比值增加是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T段回落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值 预后
下载PDF
G+OEC护理模式在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春阳 郝书文 吴耘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探讨G+OEC护理模式在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3例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G+OE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肾上腺素、皮质... 目的探讨G+OEC护理模式在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3例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G+OE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OEC护理模式可减轻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EC护理模式 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大黄素通过MEK/ERK信号通路对主动脉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良 王晓东 +2 位作者 李金旭 陈鹏 李佩佩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9期10-14,18,共6页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小鼠形成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皮下植入AngⅡ缓释泵1 000 ng/(min·kg)构建AAA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共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小鼠形成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皮下植入AngⅡ缓释泵1 000 ng/(min·kg)构建AAA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共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造模后的第1天开始,大黄素组每天给予20 mg/kg的量。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9%NaCl灌胃,连用药28 d。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直径;试剂盒检测主动脉组织SOD、MDA、GPX相对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IL-17、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AAA小鼠心肌组织MMP2、MMP9、iNOS和Arg-1。Western blotting检查AAA小鼠心肌组织MEK、p-MEK、ERK和p-ERK蛋白表达。结果 AngⅡ可明显诱导小鼠主动脉直径增大,上调主动脉组织MMP2、MMP9、iNOS、Arg-1、p-MEK、p-ERK蛋白表达、炎症因子IL-17、IL-1β、IL-6和TNF-α含量和MDA、GPX相对含量,降低组织中SOD含量;而大黄素可显著抑制MMP2、MMP9、iNOS、Arg-1、MEK、ERK、p-ERK蛋白表达和炎症因子IL-17、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MDA、GPX相对含量。结论 大黄素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从而抑制Ang II诱导小鼠的AAA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主动脉瘤 MEK/ERK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梁永福 赵博 梁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ATAAD患者134例。根据患者入院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104例)...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ATAAD患者134例。根据患者入院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对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切开、发生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PND)、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均高于存活组(U/χ^(2)=9.415、5.417、5.783、13.533、5.486、11.734、8.798、4.742,均P<0.05),死亡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24和48 h时的VIS均高于存活组(U=6.021、7.301、4.021、6.302、7.014,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为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47(95%CI:1.060~1.475)、4.528(95%CI:1.206~9.627)、1.685(95%CI:1.207~5.623)、6.284(95%CI:2.617~15.201),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48 h VIS评估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截断值为8分,曲线下面积为8.452,95%CI:8.140~8.953,敏感性为75.4%,特异性为87.3%。结论: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出现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8分均为预测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置换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安全性的影响
5
作者 梁永福 梁飞 司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D-二聚体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三个月华法林行抗凝治疗,之后对D-二聚体... 目的探究血清D-二聚体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三个月华法林行抗凝治疗,之后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26例D-二聚体水平>临界值患者为异常组,152例D-二聚体水平≤临界值患者为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后临床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异常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正常组患者,患者多发脑出血、缺血性卒中、瓣膜血栓、外周血栓(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血栓疾病史、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后临床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有血栓疾病史、低INR、高t-PA、高PAI-1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后临床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50岁、有血栓疾病史、低INR、高t-PA、高PAI-1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抗凝疗法后临床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D-二聚体水平异常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抗凝 D-二聚体 临床事件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良 陈鹏 王晓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膜...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 血管内支架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徐良 陈鹏 王晓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外周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外周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肢体消肿率、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静脉通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肢体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改善患者静脉通畅度,提高术后肢体消肿率,缩短住院及溶栓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顺行置管溶栓
下载PDF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风险及显微结构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季元璋 赵博 郑宝石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3107-3110,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中,以常规技术大隐静脉为参照,探讨应用"不接触"技术是否增加围术期风险,及两种方法获取的大隐静脉在显微结构方面的差别。方法 36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例被纳入研究,"不接触"... 目的研究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中,以常规技术大隐静脉为参照,探讨应用"不接触"技术是否增加围术期风险,及两种方法获取的大隐静脉在显微结构方面的差别。方法 36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例被纳入研究,"不接触"组和常规组各18例。观察指标包括术中资料,获取大隐静脉时间、总手术时间等;术后资料,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引流量、术后肌钙蛋白等。并对两组大隐静脉进行光镜下显微结构对比。结果 "不接触"组大隐静脉的获取时间较常规组增加,平均[(46.78±9.47)min vs.(33.33±10.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肌钙蛋白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下肢感染和死亡。光镜下"不接触"组相比常规组大隐静脉内皮细胞更加饱满完整,平滑肌细胞排列更加规整,滋养血管更丰富。在常规组大隐静脉可发现炎性细胞。结论 "不接触"技术相比常规大隐静脉在围术期不增加手术风险,且"不接触"大隐静脉在显微结构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下载PDF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症状以及检查情况,便于提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取样分析我院确诊收治的6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分析表明,高龄以及病史延长者,预...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症状以及检查情况,便于提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取样分析我院确诊收治的6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分析表明,高龄以及病史延长者,预后效果不良。结论: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极易并发多种疾病,较难确诊具体的疾病,一旦确诊,需给予积极有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心病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基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10
作者 陈鹏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4X期11-11,共1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基层心外科临床上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外科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结果:经过术后随访两组... 目的:分析和探讨基层心外科临床上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外科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结果:经过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49/61),与观察组的93.44%(57/61)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改善水平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多项血液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恢复,能显著改善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且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接受,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