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重症胰腺炎转出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的50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对照...目的探讨“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重症胰腺炎转出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的50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2.28±6.06)岁,2019年5—10月50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为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1.96±6.40)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相关健康宣教,转出ICU后由ICU护士与转入病房护士按常规进行交接,病房护士执行后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方案。转出ICU前后,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统计患者72 h ICU重返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采用ICU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评估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采用过渡期护理措施评估表(CTM)评估过渡期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得分为(51.20±8.55)分、(50.65±7.68)分,低于对照组的(56.95±9.10)分、(58.97±8.62)分(均P<0.05)。观察组72 h ICU重返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50)、6.00%(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22.00%(11/50)(均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21.30±4.87)d,低于对照组的(28.63±5.56)d。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总分为(52.59±9.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48±8.75)分(P<0.05)。观察组CTM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亲属对过渡期护理质量满意度更高(均P<0.05)。结论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促使其更好地配合普通病房的护理,利于疾病的恢复,积极改善其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对Smad信号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脊柱内固定术的脊柱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34例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对Smad信号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脊柱内固定术的脊柱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34例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为病例组,54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Smad信号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分析Smad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关系及其对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术前与术后3 d的Smad1、Smad2、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差值,术前与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ib)差值,术前与术后3 d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差值高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 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Smad2、术前与术后3 d PAI-I差值、术后3 d CRP均是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3 d Smad2曲线下面积(AUC)高于术前与术后3 d PAI-I差值、术后3 d CRP(P<0.001);以0.45ng/L为cut-off,其敏感度、特异度为91.18%、79.63%。结论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后3 d Smad2、术前与术后3 d PAI-I差值、术后3 d CRP水平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可作为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预测因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重症胰腺炎转出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的50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2.28±6.06)岁,2019年5—10月50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为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1.96±6.40)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相关健康宣教,转出ICU后由ICU护士与转入病房护士按常规进行交接,病房护士执行后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方案。转出ICU前后,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统计患者72 h ICU重返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采用ICU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评估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采用过渡期护理措施评估表(CTM)评估过渡期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得分为(51.20±8.55)分、(50.65±7.68)分,低于对照组的(56.95±9.10)分、(58.97±8.62)分(均P<0.05)。观察组72 h ICU重返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50)、6.00%(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22.00%(11/50)(均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21.30±4.87)d,低于对照组的(28.63±5.56)d。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总分为(52.59±9.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48±8.75)分(P<0.05)。观察组CTM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亲属对过渡期护理质量满意度更高(均P<0.05)。结论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安全-支持-合作”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促使其更好地配合普通病房的护理,利于疾病的恢复,积极改善其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文摘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对Smad信号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脊柱内固定术的脊柱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34例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为病例组,54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Smad信号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分析Smad通路、凝血及感染指标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关系及其对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术前与术后3 d的Smad1、Smad2、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差值,术前与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ib)差值,术前与术后3 d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差值高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 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Smad2、术前与术后3 d PAI-I差值、术后3 d CRP均是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3 d Smad2曲线下面积(AUC)高于术前与术后3 d PAI-I差值、术后3 d CRP(P<0.001);以0.45ng/L为cut-off,其敏感度、特异度为91.18%、79.63%。结论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后3 d Smad2、术前与术后3 d PAI-I差值、术后3 d CRP水平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可作为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