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短期不良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铭剑 路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8期836-83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短期不良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7—2013-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86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记录术后短期不良事件、住院时间延长、30 d内再住院及感染发生情况,并采... 目的分析影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短期不良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7—2013-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86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记录术后短期不良事件、住院时间延长、30 d内再住院及感染发生情况,并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BMI、ASA分级、合并症、吸烟史、功能状态、开放性骨折、骨折移位程度、手术时间对术后短期不良结果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23例(12.4%)术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11例(5.9%)出现轻微不良事件,14例(7.5%)出现感染并发症,39例(20.9%)住院时间延长,9例(4.8%)30 d内再住院。多元分析得出,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男性(RR=2.2,P=0.015)、ASA≥3级(RR=3.6,P<0.001)显著相关,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率与ASA≥3级(RR=3.8,P<0.001)、糖尿病(RR=1.9,P=0.012)、吸烟史(RR=1.8,P=0.016)显著相关,术后感染发生率与男性(RR=3.0,P=0.010)、ASA≥3级(RR=3.3,P=0.005)、肺部疾病(RR=2.9,P=0.018)、吸烟史(RR=2.8,P=0.012)独立相关,住院时间延长与年龄≥60岁(RR=2.1,P=0.014)、ASA≥3级(RR=2.0,P=0.001)、肺部疾病(RR=1.8,P=0.001)、糖尿病(RR=1.6,P=0.025)、手术时间≥178 min(RR=1.6,P=0.031)独立相关,30 d内再住院与ASA≥3级(RR=3.9,P=0.024)、糖尿病(RR=2.9,P=0.030)、非独立功能状态(RR=8.1,P=0.001)独立相关。结论高ASA分级是导致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短期发生不良结果的高危因素,男性、吸烟史及肺部疾病也是影响术后短期结果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杨俊 郑卫平 +1 位作者 刘又生 路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组,4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0例)、股骨...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组,4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0例)、股骨近端锁定板(锁定钢板组,15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PFNA组<锁定钢板组<DHS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锁定钢板组和DHS组(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明显低于DHS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相比于DH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内固定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小勇 路晓 郑卫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727-730,共4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46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PFNA组均短(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短于DHS组,但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PFNA组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手术后并发症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在胸外科实习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质量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丁玉琴 沈晓琴 +1 位作者 丁蓉 朱月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4期85-88,共4页
目的在胸外科实习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胸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实习报道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实习护士选择常规形式的护理... 目的在胸外科实习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胸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实习报道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实习护士选择常规形式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习护士选择思维导图,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成绩情况、学习掌握情况、笔记记录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考核成绩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学习掌握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更为优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笔记总优秀率依次是97.50%、87.5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笔记记录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依次是95.00%、82.5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实习护士进行思维导图护理管理,利于提高其成绩状况及学习掌握情况,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实习护士 护理管理 思维导图 理论成绩 实操成绩 满意度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邓琳 周金军 +1 位作者 孙婷 余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 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rh IL-11 25μg/(kg...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 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rh IL-11 25μg/(kg·d)皮下注射,qd,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止使用,甲强龙120 mg/d,连续使用3 d后改泼尼松片1 mg/(kg·d)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甲强龙500 mg/d,连续使用3 d后改为泼尼松片1 mg/(kg·d)维持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及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 d后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疾病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 IL-11联合甲强龙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能减少激素用量、升高血小板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下载PDF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33和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琳 周金军 孙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活动期、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以及健康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的质量浓度水平,探讨它们与RA的发生以及疾病活动度的... 目的 :通过检测活动期、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以及健康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的质量浓度水平,探讨它们与RA的发生以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活动期RA患者血清30例,缓解组血清30例,健康人血清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33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与相关RA实验室指标:抗环瓜氨酸(cyclic peptide containing citrulline,CCP)抗体、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AS28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RA疾病活动组中的IL-33及TNF-α质量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RA疾病活动组和缓解组中的TNF-α和IL-33质量浓度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736、0.512,P<0.05);RA疾病活动组患者血清中IL-33质量浓度水平与抗CCP抗体、RF呈正相关关系(P<0.05);RA活动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DAS28评分和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33和TNF-α在RA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与RA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它们不仅参与了RA患者的发病进程,而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正相关,尤其是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有望成为RA活动的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33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洲 徐杨俊 +4 位作者 郑卫平 周金军 周铭剑 侯刚 郭春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8例,根据患者BMI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正常组(18.0≤BMI&...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8例,根据患者BMI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正常组(18.0≤BMI<24.0kg/m^(2))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9~58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7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4例;超重组(24.0≤BMI<28.0kg/m^(2))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0~62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肥胖组(BMI≥28.0kg/m^(2))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61岁,平均37.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2例。患者均由同一组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三组疗效、膝关节功能、手术一般情况、术后3d平均体温、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正常组疗效有效率86%明显高于超重组的60%与肥胖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4,P=0.006),超重组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住院时间、3d平均体温、CRP恢复正常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最少,其次为超重组,肥胖组最高(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肥胖组的切口感染率较正常组及超重组高,其他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较高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较差,且随BMI指数的升高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体温、CRP恢复正常时间、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体质量指数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与加用B-Twin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小春 张小勇 韩为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9期784-786,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36例下腰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植骨融... 目的比较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36例下腰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等有无差异。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椎间隙高度有差别,椎间植骨融合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结论自体骨与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良好融合材料。后路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以下简称)治疗费用较低,无免疫排斥反应,但其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以下简称B-Tw in融合)多;B-Tw in融合术后恢复较快,但治疗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不稳 椎间植骨融合术 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