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23
1
作者 凌勇 惠易 +3 位作者 王新杨 陈广通 仇雯倩 陶金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3期449-450,共2页
模式与人才的培养紧密关联,药学的教育尤其如此,药学本科教育模式对中国药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药学教育的3个部分描述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希望为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作有益探索。
关键词 培养模式 药学教育 改革与创新
下载PDF
齐墩果酸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伯慧 李晓霞 +2 位作者 孟璐 王军 易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6-90,共5页
目的:建立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蒸馏水和0.5%SLS为洗脱介质分别洗脱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 目的:建立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蒸馏水和0.5%SLS为洗脱介质分别洗脱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0.302~30.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 1.59%;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游离药物平均柱回收率为100.22%,RSD 1.23%,平均柱加样回收率为99.04%,RSD 0.99%;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83.4%。结论:齐墩果酸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准确可信,可用于测定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脂质体 包封率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刚 谭生建 +5 位作者 张华 王杰松 薛克昌 史宁 谢雅君 魏涵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61-463,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分析色谱柱(4.6mm×250mm ID,5μm);流动相A为5%甲醇(含0.5%磷酸),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1.0mL/min;洗脱程序:0~35min,A为95%~35%,B为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分析色谱柱(4.6mm×250mm ID,5μm);流动相A为5%甲醇(含0.5%磷酸),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1.0mL/min;洗脱程序:0~35min,A为95%~35%,B为5%~65%;检测波长程序:0~16min为324nm;16~35min为278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保留时间分别为11.3、26.6、28.0min,与各自相邻峰的分离度>1.5。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μg.mL-1)线性回归,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35 49X+0.058 00,r=0.999 9,Y=0.177 0X-0.025 44,r=0.999 9,Y=0.030 69X-0.798 1,r=0.999 9,线性范围分别为14.08~56.32μg.mL-1,14.34~57.34μg.mL-1,61.32~245.3μg.mL-1。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回收率分别为99.7%、98.3%和97.8%,RSD分别为0.33%、1.9%和0.55%。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测定结果一致,且操作简便,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双黄连口服液 绿原酸 连翘苷 黄芩苷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敏 许伯慧 +1 位作者 汪冬庚 陈广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建立大黄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进行测定。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粉,芦荟大黄素...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建立大黄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进行测定。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粉,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61%),97.5%(RSD=1.12%),100.6%(RSD=1.08%),102.3%(RSD=1.78%),101.2%(RSD=2.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黄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 炮制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下载PDF
RP-HPLC紫外、荧光检测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及其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冬庚 刘宝华 +1 位作者 黄金华 陈广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比较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串联紫外-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虎杖乙醇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含量。C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 目的:比较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串联紫外-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虎杖乙醇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含量。C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λ=290 nm,荧光波长λEx/λEm=334/404。结果:两种方法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等试验的比较结果基本一致,但荧光检测法灵敏度相对较高。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白藜芦醇 反相高效液相层析 荧光检测器
下载PDF
梯度洗脱HPLC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6
6
作者 谭生建 刘刚 +4 位作者 张华 谢雅君 张捷 刘昌叶 王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5%甲醇(含0.5%磷酸),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0~15min,A80%;15~40min,A65%;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5%甲醇(含0.5%磷酸),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0~15min,A80%;15~40min,A65%;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和丹酚酸B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1和29min,与各自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μg·mL-1)线性回归,芍药苷回归方程:Y=0.07750X+1.334,r=0.9999,线性范围10.90~218.0μg·mL-1。丹酚酸B回归方程:Y=0.05373X+0.4981,r=0.9999,线性范围9.640~192.8μg·mL-1。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7.8%,RSD分别为1.7%和1.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栓保心片 芍药苷 丹酚酸B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谭生建 邱冬 +3 位作者 刘刚 谢雅君 张华 姜韧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2,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SB-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3.2%冰醋酸(31:69);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变换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SB-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3.2%冰醋酸(31:69);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变换程序:0~15 min为285 nm,15~30 min为250nm。结果:桂皮醛和甘草酸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0.4和20.9 min,与各自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μg·mL^(-1))线性回归,桂皮醛回归方程:Y=0.01049X-2.914,r=0.9998,线性范围19.40~242.5μg·mL^(-1),甘草酸回归方程:Y=0.1409X+0.8962,r=0.9998,线性范围12.48~156.0μg·mL^(-1)。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8.4%和102.1%,RSD分别为1.3%和0.9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七味葡萄散 桂皮醛 甘草酸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3
8
作者 许伯慧 李晓霞 +2 位作者 柴劲 单玉梅 谈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0-174,共5页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初步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包封率。大鼠尾静脉注射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和自制齐墩果酸溶液,以原人参二醇...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初步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包封率。大鼠尾静脉注射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和自制齐墩果酸溶液,以原人参二醇为内标物,采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齐墩果酸含量,采用PK-Solver2.0药动学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处理,并将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制得的脂质体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小囊泡,平均粒径(98.11±0.32)nm,包封率(81.2±1.21)%。与齐墩果酸溶液相比,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静脉注射后,其t1/2和MRT延长,AUC0-t提高,CL_obs降低。结论:制备的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具有较小粒径和较高包封率,显著提高了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纳米脂质体 药动学行为 粒径 包封率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伯慧 李晓霞 +1 位作者 张倩 朱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组织的分布行为。方法以溶液为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和溶液在大鼠血浆及心、肝、脾、肺、肾各组织中的浓度。用相对摄取率r e、靶向效率T e、总靶向效率TEC和相对总靶...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组织的分布行为。方法以溶液为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和溶液在大鼠血浆及心、肝、脾、肺、肾各组织中的浓度。用相对摄取率r e、靶向效率T e、总靶向效率TEC和相对总靶向效率RTEC对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的靶向行为进行评价。结果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在肝脏中的AUC显著高于溶液组。r e为2.11,T e由0.67提高到1.81,TEC由16.04提高到33.23,RTEC为107.17。结论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能够在肝脏部位浓集,具有显著的肝脏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 组织分布 抗感染 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刚 谭生建 +3 位作者 谢雅君 刘琰 张华 姜韧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SB—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乙腈(含3%冰醋酸)(27:73);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SB—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乙腈(含3%冰醋酸)(27:73);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桂皮醛和甘草酸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0.2和20.7min,与各自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μg/ml)线性回归,桂皮醛回归方程为Y=0.083 05X-1.205,r=0.9999,线性范围19.40~242.5μg/ml;甘草酸回归方程为Y=0.1420X+1.340,r=0.999 9,线性范围12.48~156.0μg/ml;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0.5%,RSD分别为1.5%和1.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七味葡萄散中桂皮醛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七味葡萄散 桂皮醛 甘草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