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92对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陈颖 李伟滔 +2 位作者 李娜 周婵 徐咏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究微小RNA-192(miR-192)对结直肠癌(CC)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设立A组(SW1116 CC细胞转染生理盐水)、B组(SW1116 CC细胞转染miR-192模拟物)及C组(SW1116 CC细胞转染miR-192抑制剂)。分别以MTT法检测各组... 目的 探究微小RNA-192(miR-192)对结直肠癌(CC)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设立A组(SW1116 CC细胞转染生理盐水)、B组(SW1116 CC细胞转染miR-192模拟物)及C组(SW1116 CC细胞转染miR-192抑制剂)。分别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以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以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92及WNT家族成员2B(WNT2B)mRNA表达水平。结果 B组SW1116 CC细胞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57.32±6.19)%、(284.59±15.08)个,均低于A组的(76.21±8.23)%、(601.47±23.16)个与C组的(89.52±10.62)%、(2 150.68±34.79)个,而凋亡率为(20.52±2.52)%,高于A组的(13.78±1.62)%与C组的(11.62±1.41)%;C组SW1116 CC细胞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均高于A组,而凋亡率低于A组(均P<0.05)。B组SW1116 CC细胞划痕宽度为(785.10±46.18)mm,高于A组的(601.32±33.21)mm与C组的(326.99±17.48)mm,而C组划痕宽度低于A组,B组穿膜细胞数为(624.67±19.05)个,少于A组的(875.23±27.30)个与C组的(1 204.17±34.59)个,且C组穿膜细胞数多于A组(均P<0.05)。B组SW1116 CC细胞miR-192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3.01±0.26),相较于A组的(1.87±0.20)及C组的(0.97±0.23)均更高,且C组miR-192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A组,B组WNT2B mRNA表达水平为(2.16±0.26),相较于A组的(4.11±0.50)与C组的(6.08±0.72)均更低,且C组WNT2B mRNA表达水平高于A组(均P<0.05)。结论 miR-192可抑制CC的恶性演进,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调控WNT2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小RNA-192 WNT家族成员2B 恶性演进 机制
下载PDF
胃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广柳 朱莹 +2 位作者 徐咏强 温永琴 叶伟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胃母细胞瘤(gastroblastom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间叶和上皮双向分化特征的肿瘤,由美国病理学家Miettinen等[1]于2009年率先报道并命名。由于该肿瘤极为罕见且组织形态多样,临床工作中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对1例胃母细胞瘤进... 胃母细胞瘤(gastroblastom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间叶和上皮双向分化特征的肿瘤,由美国病理学家Miettinen等[1]于2009年率先报道并命名。由于该肿瘤极为罕见且组织形态多样,临床工作中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对1例胃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基因融合
下载PDF
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
3
作者 高珊 柳金浪 易慕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11-512,共2页
患者,女性,51岁。无意间发现右腘窝部包块半年余。查体:右腘窝部可见肿物超出正常皮肤,大小约2 cm×1.2 cm,质中,界清,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破溃。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未见异常,遂行皮肤肿块梭形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病理... 患者,女性,51岁。无意间发现右腘窝部包块半年余。查体:右腘窝部可见肿物超出正常皮肤,大小约2 cm×1.2 cm,质中,界清,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破溃。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未见异常,遂行皮肤肿块梭形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带梭形皮肤组织一块,体积约2 cm×1.3 cm×1.1 cm,皮肤面积约1.2 cm×0.5 cm,中心可见一直径为1.2 cm的灰白色小凸起,突出表面约0.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 纤维母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黏液表皮样癌伴肺脏及胰腺多发转移1例
4
作者 陈桂武 谢玉环 +1 位作者 廖晓敏 袁智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4,共2页
患者女,81岁,因“右下腹痛1天”入院;既往罹患脂肪肝、肝多发囊肿、胆囊泥沙样结石多年。查体:右下腹腹肌稍紧张,压痛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78 ng/ml,CEA 51.93 ng/ml,CA125637.9 U/ml,CA153183.3 U/ml。腹部超声:肝... 患者女,81岁,因“右下腹痛1天”入院;既往罹患脂肪肝、肝多发囊肿、胆囊泥沙样结石多年。查体:右下腹腹肌稍紧张,压痛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78 ng/ml,CEA 51.93 ng/ml,CA125637.9 U/ml,CA153183.3 U/ml。腹部超声:肝右叶内见数个大小不一的等回声团,较大者约60 mm×56 mm,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图1A);CDFI于肿块周边及内部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于动脉期第28秒肿块周边开始增强,造影剂迅速向内填充,于第41秒开始消退(图1B),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几近全部退出,延迟期肝内见数个廓清灶(图1C),肿块内全程见片状无增强区域。超声提示:肝内多发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转移瘤。于超声引导下行肝脏肿块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黏液表皮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在乳腺癌HER2表达水平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廖玉婷 张嘉文 +3 位作者 张丽君 梁远秋 高敏 陈靖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在乳腺癌HER2表达水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取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表达水平,比较两种方...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在乳腺癌HER2表达水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取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表达水平,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差异。结果188例乳腺癌患者中,IHC 3+乳腺癌患者46例,占比24.46%,2+乳腺癌患者73例,占比38.82%,0/1+乳腺癌患者69例,占比36.70%;FISH检测HER2扩增阳性的患者有62例,占比32.97%,HER2扩增阴性的患者有126例,占比67.03%,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90,P<0.05);当IHC和FISH检测结果都为阴性或阳性时,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FISH检测的灵敏度均超过85.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IHC检测结果为2+时,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最差,FISH检测的灵敏度为75.34%,特异度为38.26%,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HC和FISH是临床常用的乳腺癌HER2表达的检测方法,IHC检测结果为HER22+时,应使用FISH检测进一步判定,实际工作中应合理高效应用各种检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法 荧光原位杂交法 乳腺癌 HER2 检测
下载PDF
血液学炎性指标与乳腺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珊 易慕华 王俊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2期11867-11872,共6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临床研究发现,炎性细胞的变化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活动密切相关,应用血液学炎性指标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状况简单可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常见血液学炎性指标作...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临床研究发现,炎性细胞的变化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活动密切相关,应用血液学炎性指标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状况简单可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常见血液学炎性指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炎性指标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廖玉婷 张嘉文 +3 位作者 张丽君 梁远秋 高敏 陈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7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回顾分析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分析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回顾分析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各临床病理学特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R状态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肿瘤病理类型、位置、绝经状态、原发肿瘤最大直径、Ki67、HER2和ER状态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Ki67和ER状态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原发肿瘤最大直径超过2cm、ER状态阳性、HER2扩增和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精确评估患者临床分期,为制定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特征 HER2 KI67
下载PDF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敏 张世豪 +2 位作者 陈靖 王芳 梁远秋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3例IPT-like FDCS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呈编织... 目的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3例IPT-like FDCS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呈编织状、漩涡状或席纹状排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肿瘤细胞呈合体状,染色质细颗粒状,可见单个小核仁,细胞轻度异型,其间见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混杂。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CD21、CD35、CD23滤泡树突细胞标记物,伴随IgG4浆细胞局灶性高表达。EBER原位杂交显示瘤细胞散在阳性。结论IPT-like FDCS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少见低度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脾脏和肝脏,对其认识不足时很容易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炎性假瘤 EBER原位杂交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淳 林顺欢 +7 位作者 贾筠 关灵 郑锐年 林钦雄 刘克军 袁惠玲 叶伟标 廖玉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87-2992,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s,LncRNAs) 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4,SNHG1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收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s,LncRNAs) 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4,SNHG1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收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共40例,对比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SNHG14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乳腺癌细胞系的LncRNA SNHG14表达水平。敲低SNHG14的表达水平后,采用CCK 8检测CAL51细胞的活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进一步预测和验证SNHG14的结合miRNA和潜在机制。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的SNHG14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敲低SNHG14后抑制CAL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SNHG14潜在与miR 144靶向结合,miR 144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抑制SNHG14后CAL51细胞的miR 144表达显著下降,而中心体蛋白55(centrosomal protein 55,CEP55)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LncRNA SNHG14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LncRNA SNHG14可通过miR 144/CEP55信号轴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 长链非编码RNA MIR 144 乳腺癌 中心体蛋白55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家族与肿瘤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玮玮 朱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异常的研究热点。这种修饰涉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病理转归。含有SET结构域和MYND结构域蛋白的SMYD家族,是一组重要的赖氨酸甲基转移酶,主要通过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异常的研究热点。这种修饰涉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病理转归。含有SET结构域和MYND结构域蛋白的SMYD家族,是一组重要的赖氨酸甲基转移酶,主要通过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其下游靶基因和肿瘤关键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SMYD家族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以及化疗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SMYD家族成员作为肿瘤新型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综述了SMYD家族在肿瘤中的转录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临床研究意义及其作为分子靶点的抗肿瘤新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YD家族 肿瘤 转录调控 临床意义 分子靶向肿瘤药物
下载PDF
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敏 张世豪 +4 位作者 廖玉婷 温永琴 何建芳 赵东晖 梁远秋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1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物呈囊实性,囊腔内充满嗜伊红的胶... 目的探讨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1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物呈囊实性,囊腔内充满嗜伊红的胶质样物,伴有少量泡沫细胞反应,囊壁可见肾上腺组织及甲状腺组织混杂存在;甲状腺滤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核无异型,未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免疫组化:滤泡上皮CK、TPO、Tg和TTF-1(+),CK19、galectin-3、CT、Syn和CgA(-)。PCR检测显示,BRAF V600E及KRAS基因未见突变。结论异位甲状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在肾上腺极为罕见,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肾上腺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空肠多发肉瘤样癌术后肺、脑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建新 江冠铭 +2 位作者 李瑞平 李力波 王静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探讨空肠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空肠多发肉瘤样癌术后肺、脑转移患者,并分析14篇个案报道、共18例病例。结果患者因肠套叠并消化道出血,行空肠部分切除术,术后4... 目的探讨空肠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空肠多发肉瘤样癌术后肺、脑转移患者,并分析14篇个案报道、共18例病例。结果患者因肠套叠并消化道出血,行空肠部分切除术,术后4月出现脑、肺等多发转移,术后8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空肠肉瘤样癌国内外命名不统一,诊断困难,尤其难以早期明确诊断,主要诊断依据为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指南,包括肿瘤在内的广泛手术切除是主要有效治疗手段,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5.5月(0.36~36月),多死于复发和转移。结论空肠肉瘤样癌较罕见,本例空肠多发性发病并发脑等部位转移更加罕见。规范命名、尽早诊断、通过全身多部位扫描明确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癌灶、充分评估病程以及尽早治疗均十分重要。手术是治疗的基础,可尝试运用各种肿瘤局部治疗手段。Ki-67作为预后判断和PD-L1靶向免疫治疗的潜在价值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癌 空肠 肺、脑转移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外泌体miR-27a对巨噬细胞极化及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泳锨 庾建中 王永霞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探究乳腺癌细胞外泌体miR-27a对巨噬细胞极化及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中miR-27a的表达,并且检测miR-27a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差速离心... 目的 探究乳腺癌细胞外泌体miR-27a对巨噬细胞极化及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中miR-27a的表达,并且检测miR-27a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差速离心法提取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外泌体,qRT-PCR检测外泌体中miR-27a的表达,检测外泌体miR-27a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取外泌体诱导后的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与MDA-MB-231细胞共孵育后,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miR-27a高表达于M2型巨噬细胞(P<0.05),并且miR-27a mimic显著促进CD206和MRC-2表达(P<0.05),miR-27a inhibitor抑制CD206和MRC-2表达(P<0.05),miR-27a在MDA-MB-231外泌体中显著高表达(P<0.05),MDA-MB-231外泌体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P<0.05),极化后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可显著诱导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miR-27a低表达的MDA-MB-231外泌体可显著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P<0.05),并且该M2型细胞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 乳腺癌细胞外泌体miR-27a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miR-27a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乳腺癌 生长和转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甲状腺细针穿刺2~3级病变结节的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霞 谢玉环 +5 位作者 丁尚伟 张世豪 赖瑾瑜 邝永培 罗海波 袁智帆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结果为2~3级结节手术切除前进行分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US-FNAC诊断结果,根据US-FNAC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结果为2~3级结节手术切除前进行分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US-FNAC诊断结果,根据US-FNAC结果,对2~3级病变的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US-FNAC独立诊断与US-FNAC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对甲状腺2~3级结节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66例患者(70个结节)为2级病变,64例患者(64个结节)为3级病变。对2~3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独立诊断与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4.75%vs 91.53%(χ~2=1.297,P=0.255)、81.33%vs 92.00%(χ~2=3.692,P=0.055)、78.13%vs 90.00%(χ~2=3.228,P=0.072)、87.14%vs 93.24%(χ~2=1.525,P=0.217)、82.84%vs91.79%(χ~2=4.851,P=0.028),两者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与组织病理的一致性(Kappa=0.863,P<0.01)高于US-FNAC独立诊断(Kappa=0.711,P<0.01)。结论术前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能提高2~3级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弹性成像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伟标 徐咏强 +2 位作者 梁远秋 何建芳 杨湘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胸背部不适半年余,CT发现纵隔肿物3天入院。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后纵...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胸背部不适半年余,CT发现纵隔肿物3天入院。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后纵隔脊椎旁,边界相对清晰,肿物大小6 cm×5 cm×3 cm,切面灰黄色,质软。镜下见肿瘤组织形态结构多样,以乳头、假乳头结构为主,可见囊性变、小梁状和筛孔状结构;局部脉管内见肿瘤浸润;肿瘤细胞呈立方状或高柱状,胞质嗜酸性,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GFAP、CD56、ER、PR均(+)。结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极为罕见,临床及影像学上容易误诊,熟悉其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征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纵隔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数据挖掘分析MYB家族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玮玮 朱莹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0年第6期414-422,共9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MYB家族(包括MYB、MYBL1和MYB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利用Oncomine、GEPIA2、cBioPortal、bc-GenExMiner v4.4、Kaplan-Meier Plotter和DAVID数据库分析MYB家族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异、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MYB家族(包括MYB、MYBL1和MYB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利用Oncomine、GEPIA2、cBioPortal、bc-GenExMiner v4.4、Kaplan-Meier Plotter和DAVID数据库分析MYB家族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异、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预后意义,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MYB家族在多个数据集中显示其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在乳腺癌中,MYB家族基因主要以基因扩增、mRNA转录增强和转录减弱的方式变异。MYB家族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子分型、SBR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0.01)。其中,在三阴性乳腺癌、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P53突变型乳腺癌中,MYB低表达、MYBL1和MYBL2高表达(P<0.01)。MYB低表达和MYBL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进展后生存期缩短(P<0.01)。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MYB低表达和MYBL2高表达的转移复发乳腺癌患者预后差(P<0.01)。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MYBL2可作为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同时,MYBL2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分裂生物学过程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结论:MYB家族成员在乳腺癌转移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价标志物,为后续深入开展分子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家族 数据挖掘 预后评估 乳腺癌
下载PDF
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合并肺腺癌首例报道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会杰 叶伟标 +2 位作者 温永琴 朱莹 何建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8-473,共6页
目的分析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合并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02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例肺原发恶性PEComa合并腺癌病例,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要点、治... 目的分析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合并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02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例肺原发恶性PEComa合并腺癌病例,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并进行文献复习。首先以“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肺”+“腺癌”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数据库,未检索到相关报道。随后以“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同时以“pulmonary malignant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和“PEComa”为副主题词,结合主题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文或英文,起始时间不限,检索时间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结果患者男,46岁,因“反复咳嗽、胸痛10余天伴体重迅速减低”于2020年8月20日入院。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示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表达增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术(PET)-CT示左胸腔较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SUV值22.8。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PEComa合并肺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且检测到驱动基因EGFR药物敏感性突变,术后辅以化疗及靶向治疗,目前状态稳定。文献共检索到肺恶性PEComa 12例,中老年常见,多因咳嗽或胸闷就诊,胸部CT常显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块,8例发生纵隔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结论肺恶性PEComa少见,同一肿物合并肺原发腺癌成分者为首次报道。部分病例进展迅速,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并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化疗及靶向治疗,是较为合适的治疗策略。诊断为良性PEComa的患者也应注意长期随诊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腺癌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IL-15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莹 陈敏镓 李玮玮(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06-2911,2915,共7页
目的:分析IL-15在胸腺上皮肿瘤(TET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参与的调控网络。方法:运用GEPIA2数据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IL-15在正常胸腺组织和TETs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基于TCGA TETs数据,探究IL-15的... 目的:分析IL-15在胸腺上皮肿瘤(TET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参与的调控网络。方法:运用GEPIA2数据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IL-15在正常胸腺组织和TETs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基于TCGA TETs数据,探究IL-1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一步分析IL-15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利用cBioPortal、DAVID工具进行TCGA TETs IL-15共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分析IL-1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IL-15在TETs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且与组织学分型、患者是否伴有重症肌无力相关。IL-15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缩短,可作为TE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L-15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IL-15互作蛋白主要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结论:IL-15参与TETs的发生、发展,在TETs免疫微环境发挥复杂而重要的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胸腺上皮肿瘤 TCGA数据库 临床意义 预后
下载PDF
PD-L1在浸润性肺腺癌各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张世豪 高敏 +1 位作者 周婵 梁远秋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PD-L1在肺原发性浸润性腺癌各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原发肺腺癌手术切除石蜡标本94例,根据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将浸润性肺腺癌分为附壁为... 目的:探讨PD-L1在肺原发性浸润性腺癌各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原发肺腺癌手术切除石蜡标本94例,根据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将浸润性肺腺癌分为附壁为主型、腺泡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微乳头为主型、实性为主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亚型中PD-L1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D-L1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浆或细胞膜出现黄至棕褐色颗粒,肿瘤细胞PD-L1阳性率为39.4%(37/94),PD-L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PD-L1阴性表达3年生存率(87.7%)高于PD-L1阳性表达(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在肺原发性浸润性腺癌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相关,PD-L1阳性与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肾上腺肝样腺癌临床病理观察及相关文献复习
20
作者 高敏 朱莹 梁远秋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梁状,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圆... 目的:探讨肾上腺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梁状,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中央,可见核仁,核分裂象活跃,可见巨核或奇异核,间质富含丰富的窦样毛细血管网;免疫表型CK(+)、Hepatocyte(+)、AFP(+)、Glypican-3(+)、HSP70(+),CD34(显示窦样毛细血管+)。结论:肾上腺的原发性肝样腺癌极其罕见,常伴血清AFP升高,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发生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肝样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