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介入动脉取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方翔 魏美兰 黄茂枝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取栓与静脉溶栓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运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案,观察组40例运用神经...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取栓与静脉溶栓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运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案,观察组40例运用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相较对照组的6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P<0.05)。观察组患者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相较对照组更长,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7 d、2周神经功能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动脉取栓可显著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使化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获得改善,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更利于患者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神经介入动脉取栓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新生儿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分析对早产儿采取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的干预措施在降低新生儿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80例,以随机信封法对其分组,其中40例新生儿仅接受早期微量喂养干预,设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对早产儿采取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的干预措施在降低新生儿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80例,以随机信封法对其分组,其中40例新生儿仅接受早期微量喂养干预,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新生儿在早期微量喂养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抚触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每日摄入奶量、热量以及恢复出生体重用时、每日体重增长情况、胃肠外营养时间、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每日摄入奶量及热量均比对照组新生儿高(P <0.05);观察组新生儿恢复出生体重用时比对照组新生儿用时要短,每日体重增长量比对照组新生儿多(P <0.05);观察组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时间以及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用时均比对照组新生儿用时短(P <0.05);观察组新生儿经口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对照组新生儿低(P <0.05)。结论 对早产新生儿在早期微量喂养的同时增加抚触护理可促进新生儿胃肠功能尽快发育成熟,并可改善新生儿胃肠动力,提高新生儿经口喂养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产儿 抚触 早期微量喂养 经口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基于预警信号的预见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肺炎中采取基于预警信号(EWS)的预见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65例新生儿肺炎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83例采取基于EWS的预见护理,对照组82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肺炎中采取基于预警信号(EWS)的预见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65例新生儿肺炎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83例采取基于EWS的预见护理,对照组82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症状改善时间,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啰音消失、退热、咳嗽减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管理中,采取基于EWS的预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儿SaO_(2)、PaO_(2)、PaCO_(2)水平,较常规护理措施更能减轻其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预警信号 预见护理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含量效果研究
4
作者 延幼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7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效果以及护理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纳入41例,接受...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效果以及护理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纳入4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试验组纳入41例,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变化、护理总有效率、恢复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血清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首次胎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日间和夜间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明显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病情尽早改善和恢复,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得到充分认可,护理模式值得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针对性护理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分析新生儿沐浴结合抚触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莉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50-552,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沐浴结合抚触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出生的新生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沐浴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沐浴结合抚触方式。对2... 目的:分析新生儿沐浴结合抚触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出生的新生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沐浴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沐浴结合抚触方式。对2组新生儿体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分析2组新生儿睡眠质量情况,主要观察其睡眠时间和觉醒次数情况,观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2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体质量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新生儿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沐浴结合抚触护理能有效促进血氧饱和度等体征相关指标的改善,使其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属对该护理方案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沐浴 新生儿 睡眠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介入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方翔 魏美兰 +1 位作者 刘旭超 涂建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采取神经介入支架取栓、静脉溶栓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平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4月—2023年4月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整群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联合静脉... 目的 探讨采取神经介入支架取栓、静脉溶栓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平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4月—2023年4月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整群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联合静脉溶栓,45例)与观察组(神经介入支架联合静脉溶栓,45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颈内动脉收缩期峰流速、颈总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上述指标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采取神经介入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方式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血流动力学与血流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支架取栓 静脉溶栓 缺血性 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用于NICU新生儿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灵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0期153-155,共3页
目的 就NICU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142例NICU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措施的不同均分为每组71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精细化护理,对... 目的 就NICU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142例NICU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措施的不同均分为每组71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精细化护理,对比治疗成果。结果 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儿病情康复用时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对比儿童的肺功能指标中,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总疗效观察组患者以95.77%高于对照组的84.51%,差异显著(P<0.05)。在调研中,观察组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NICU新生儿肺炎患者,为其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有效性良好,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指标,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NICU 新生儿肺炎 肺功能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