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交易驱动机制及区域协同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国昌 何宇 张悦 《煤炭经济研究》 2020年第6期37-46,共10页
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一直是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问题,碳交易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碳交易对于新能源及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碳交易的区域协同也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综合能源经济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基于碳交易、新能... 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一直是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问题,碳交易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碳交易对于新能源及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碳交易的区域协同也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综合能源经济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基于碳交易、新能源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碳交易驱动下的新能源系统,并基于现有模型分别建立北京、上海两个新能源系统。在获取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研究碳交易对于新能源、碳排放的驱动机制,并对北京—上海碳交易市场的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情景分析,得出两地碳交易协同发展的最优路径。研究表明,碳交易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驱动作用,也可以通过碳交易—新能源—碳排放这一传导机制,实现对碳排放水平的有效抑制;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协同,但要注意合理控制新能源发展规模,以免对碳交易的区域协同产生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新能源 驱动机制 区域协同
原文传递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转型耦合机理探讨及影响因素识别
2
作者 方国昌 王丽 高征烨 《煤炭经济研究》 2020年第11期10-17,共8页
基于能源互联网和能源转型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据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能源互联网建设与能源转型发展之间紧密相... 基于能源互联网和能源转型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据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能源互联网建设与能源转型发展之间紧密相连但协调不足;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5年两者之间协调度越来越高,2020年达到勉强协调,2025年达到完全协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能源转型发展仍然面临煤炭消费比重高,地区发电量差异大,人均电力消费不足等问题。要转变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转型的发展现状,需要加大对能源工业的投资,鼓励清洁能源消费,逐渐用电力替代化石能源,利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转型 耦合协调 灰色预测
原文传递
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涵义价值与守护——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探析
3
作者 刘希刚 冉金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4,共9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智慧。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健康运行的安全界线,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最基本底线遵循。在马克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智慧。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健康运行的安全界线,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最基本底线遵循。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视阈下,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体现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与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越界为问题实质、反映人与自然矛盾和量变质变辩证统一的“度”的界线。立足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重要价值,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中,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自然界生态系统安全的底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时代命题。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化自然观,坚持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守护责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思维与边界意识,坚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导向原则,实施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精准化战略策略,形成最严法治最严制度与科学机制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安全 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家庭农场采纳电商行为及其绩效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朱红根 宋成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9,共14页
基于全国926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的抽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Tobit模型、Ols模型、QR模型、PSM方法以及DEA模型等,考察家庭农场采纳电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纳效果。主要结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财富资本可以显著地促进家庭农场采纳电商;... 基于全国926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的抽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Tobit模型、Ols模型、QR模型、PSM方法以及DEA模型等,考察家庭农场采纳电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纳效果。主要结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财富资本可以显著地促进家庭农场采纳电商;家庭农场采纳电商可以使农场绩效显著地提升约3.89%~4.47%;采纳电商对不同绩效水平、不同土地规模农场的绩效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这表明,现阶段应当加快实现家庭农场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发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要注重家庭农场采纳电商效果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产品电商 信息技术 经营绩效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5
5
作者 朱红根 宋成校 《世界农业》 CSSCI 2020年第3期4-11,27,共9页
本文以欧美典型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以及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为研究视角,在深入探讨其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国家法律约束、环境保护以及政府与社会资金共同发力等共性措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在具体实践中的个... 本文以欧美典型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以及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为研究视角,在深入探讨其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国家法律约束、环境保护以及政府与社会资金共同发力等共性措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在具体实践中的个性方案:德国“城乡等值化”、日本“一村一品”、韩国“新村运动”、俄罗斯“土地改革”等;同时,本文在深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类型国家乡村振兴的路径图。借鉴国际乡村振兴措施与逻辑,本文进一步设计了中国乡村振兴逻辑关系图,并提出中国应当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链;适度引入乡村工业,注入内生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现代元素与历史文化相融合;优化乡村治理水平,向治理现代化转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际经验 启示
下载PDF
信息干预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吗——来自太湖流域农户行为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余 朱红根 张利民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6,共15页
源头分类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思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收官之际,面对经济型政策效果持续性不强问题,迫切需要重视环境、健康及技术信息等非经济型政策的干预功能。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以太湖流... 源头分类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思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收官之际,面对经济型政策效果持续性不强问题,迫切需要重视环境、健康及技术信息等非经济型政策的干预功能。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以太湖流域为案例区,通过开展行为实验,探讨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且技术信息干预效果强于环境信息和健康信息,可见农户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垃圾分类效果的重要前提;对不同垃圾类别而言,信息干预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环境信息干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有害垃圾,技术信息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和谐互助的社区氛围也是信息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地政府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应当按照“技术信息干预—环境信息干预—健康信息干预”的优先序进行,但也应结合当地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明确欠缺分类的垃圾类别,因地制宜地选择信息干预内容,同时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高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生活垃圾分类 信息干预 分类准确度 行为实验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及其景观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小雪 吴昊 +1 位作者 秦伯强 王腊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06-1716,共11页
利用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定量探究长江经济带土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与人造... 利用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定量探究长江经济带土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与人造地表的分布存在空间错位,生态用地主要转为耕地和人造地表;(2)景观层级上,斑块的聚合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多样性程度有所增加,类型层级上,耕地的破碎化程度增加,人造地表在空间上的连接度加强,趋于规模发展;(3)2000—2020年,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并存的特征弱化了整体生态质量的时间变异性,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低值区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分布存在空间布局相似性;(4)区域土地资源供给与发展水平的空间错位、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下的生态变化、人口虹吸效应、产业结构等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环境响应
下载PDF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利民 郄雪婷 朱红根 《世界农业》 CSSCI 2022年第7期5-15,共11页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符合新发展理念,对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型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演进路径,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北美发达国家、欧洲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及社会转型国家...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符合新发展理念,对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型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演进路径,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北美发达国家、欧洲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及社会转型国家)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的共性特征和差异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分类模式应与当地地理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及不同区域农情,将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对标不同国家的农村地区,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不同区域农村应当建立各自适宜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化项目、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进步、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演进路径 国际经验 中国启示
下载PDF
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相对贫困——基于贫困村与建档立卡的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51,共13页
在绝对贫困即将消除的背景下,建档立卡与贫困村两项政策在农村脱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项政策在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的同时,还存在优化收入分配、降低相对贫困的外溢作用。2018年12月中部地区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 在绝对贫困即将消除的背景下,建档立卡与贫困村两项政策在农村脱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项政策在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的同时,还存在优化收入分配、降低相对贫困的外溢作用。2018年12月中部地区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标准1(家庭人均收入中位数的50%)下,有近9.6%的个体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如果考虑家庭结构,相对贫困发生率有所减缓,相对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结果表明,目前的相对贫困程度与前几年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贫困程度类似;第二,贫困村与建档立卡政策存在改善收入分配、降低相对贫困的外溢作用。建档立卡政策这一外溢作用要高于贫困村政策,与此同时,建档立卡与贫困村政策的外溢作用可以叠加;第三,在贫困村与建档立卡政策下,农户生产、生活等各类条件的提高可以降低农村相对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建档立卡政策 贫困村政策 政策效果
下载PDF
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红根 宋成校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8-500,共13页
基于全国主要省份家庭农场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以及Logit模型研究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性以及经营行业的代际传递性。结果表明:家庭农场表现出较强的经营代际传递性,且家庭农场经营行业也存在显著的代际传递性;父代不同... 基于全国主要省份家庭农场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以及Logit模型研究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性以及经营行业的代际传递性。结果表明:家庭农场表现出较强的经营代际传递性,且家庭农场经营行业也存在显著的代际传递性;父代不同的经营模式会导致这种传递性的强弱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父亲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低人力资本家庭农场的经营代际传递性强于高人力资本家庭农场,大规模家庭农场的经营代际传递性高于小规模家庭农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相关措施需要关注家庭农场子代的现实诉求,优化家庭农场发展的配套措施,根据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设计不同的支持政策,引导家庭农场创新式发展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行业 代际传递 农场规模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及影响机制——基于不同队列的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杰 詹鹏 韦艳利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7,共9页
利用CHIP1995-2018年的数据,在相对贫困标准下,考察了我国农村不同队列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水平,并进一步利用Bowles-Gintis分解法探讨了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971-1995年出生的各个队列,若父代为相对贫困群体,其子代为... 利用CHIP1995-2018年的数据,在相对贫困标准下,考察了我国农村不同队列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水平,并进一步利用Bowles-Gintis分解法探讨了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971-1995年出生的各个队列,若父代为相对贫困群体,其子代为相对贫困的概率在不断下降;若父代为非相对贫困群体,其子代为相对贫困的概率依然呈现出下降趋势。相对贫困代际传递影响机制的分解结果显示,教育因素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因素次之,职业因素的贡献率最低。对于1980后出生队列,教育因素的作用更是尤为重要。但是,相对贫困与非相对贫困群体的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分解结果显示,教育的作用更多是帮助非相对贫困群体阻断其子代返贫,而对于相对贫困群体,教育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代际收入传递 农村 队列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增收效应的科学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7,共12页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金融扶贫 就业扶贫 增收效应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涵义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希刚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8,共8页
理解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涵义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要求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此提供了哲学依据。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自然系统统一体论域下,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体现... 理解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涵义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要求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此提供了哲学依据。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自然系统统一体论域下,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体现为自在自然维度的“自然边界”、人化自然维度的“发展边界”、人工自然维度的“责任边界”的有机统一,体现着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的客观先在性、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对发展方式的约束作用、人类生产实践必须遵循的责任边界意识,彰显人类对于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维护责任、发展责任与建设责任,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人类的永续发展底线、重大命运主题和主体责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充分展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有形边界与主观无形边界的辩证统一,提高预防不良后果的警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自然边界 发展边界 责任边界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供应规模时空演化及影响机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林娟 王仲智 +1 位作者 孟浩 李俊 《资源与产业》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基于Python程序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抓取2010—2018年土地供应数据,运用空间分布重心、区位基尼系数、冷热点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特征及影... 基于Python程序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抓取2010—2018年土地供应数据,运用空间分布重心、区位基尼系数、冷热点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以期为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供应规模呈波动性减少的趋势,经历了先增后减又缓慢增加的阶段;市域工业用地空间分布总体趋向均衡,区域供地规模差异在缩小;长江中游地区工业用地供应规模最大,近年来空间分布重心向长三角地区移动明显;工业用地成交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供应规模有显著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工业总产值的增加都会促进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时空格局 影响机理 区位基尼系数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垃圾分类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溢出效应——来自太湖流域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诗乐 朱红根 张利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90-2302,共13页
为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实施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有必要识别各种可能影响其行为决策的潜在因素。本文基于太湖流域547户农村居民的数据,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法、DID模型与KHB模型分析了垃圾分类的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溢出效应,... 为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实施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有必要识别各种可能影响其行为决策的潜在因素。本文基于太湖流域547户农村居民的数据,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法、DID模型与KHB模型分析了垃圾分类的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溢出效应,并分析了环境关注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健康、环境和技术3种信息干预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2)相比于环境信息、技术信息,农村居民对健康信息更为敏感,他们对环境关注的实质,在于环境的好坏对其自身健康的潜在影响,所以健康信息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与自觉性;(3)环境关注度是影响健康信息正向溢出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在健康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参与水平的溢出效应中,居民的环境关注度具有中介作用,但并未发现环境关注度在环境和技术信息干预中的影响。因此,建议建立起中国在垃圾分类治理与其他环保领域(如节能减排等)的联动治理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中,要更为聚焦农村居民的价值诉求,开展针对性的、及时性的信息干预,切实增强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感与自觉性,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环保理念的树立、环保意识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行为 溢出效应 信息干预 环境关注度 垃圾分类 随机对照试验 农村居民 太湖流域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演变的碳效应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16
作者 张梅 杨雨霏 +2 位作者 黄贤金 孟浩 姜亮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12-2224,共13页
研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演变的碳效应及其驱动因素,能够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然而,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往往难以单独分割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部分的碳效应。聚焦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部分这一研究主体,利用反演模型... 研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演变的碳效应及其驱动因素,能够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然而,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往往难以单独分割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部分的碳效应。聚焦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部分这一研究主体,利用反演模型分割扩张地区的碳排放,结合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对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演变的生态和人为碳效应及其空间集聚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新常态下,中国各省级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变化趋势各异,总体向着区域间更为均衡化的方向发展。(2)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生态碳储量损失总体呈增长趋势,所占土地的生态碳密度呈增高趋势,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所承载的人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呈减少趋势;两者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前者波动较大,后者较为稳定,呈团块状。(3)根据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的求解结果,技术进步和本地外商投资提高有利于降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碳效应;人口密度、地区富裕程度和产业结构总体表现为正向影响因素;人口密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而地区富裕程度的直接效应最强;对外开放的直接效应为负,空间溢出效应为正。(4)建议切实回避对高碳储量土地的占用,借力优质外商的节能环保技术,关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善用空间溢出效应,形成更为绿色低碳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碳储量 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驱动因素
原文传递
江苏省碳达峰路径及其对能源与水资源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周元春 马姝 +1 位作者 魏彬 文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47-2157,共11页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且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的经济大省,江苏省赶在全国之前实现碳达峰是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基于LEAP和WEAP模型,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江苏省能源与水资源耦合模型,探索了江苏省潜在的碳达峰路径以及不同路径选择对能源和...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且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的经济大省,江苏省赶在全国之前实现碳达峰是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基于LEAP和WEAP模型,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江苏省能源与水资源耦合模型,探索了江苏省潜在的碳达峰路径以及不同路径选择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强度降低、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以及电力结构优化的综合政策情景下,江苏省可于2028年实现快速碳达峰,主要减排贡献来自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2)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强度降低可带来4380万t标煤的节能效应。(3)气候变化将会加剧水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竞争性使用,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强度降低、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和电力结构优化等措施可以缓解不同部门的水资源压力,快速达峰情景可以带来11.8%的节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协同管理 LEAP-WEAP-JS模型 情景分析
原文传递
低效宅基地的识别及空间模式研究——以江苏滨海县为例
18
作者 夏丽婷 吴溪桐 +3 位作者 任雨 王驭骏 许扣 孟浩 《南方农村》 2023年第5期15-21,共7页
以滨海县为例,通过构建低效识别框架,以利用状态(即正常使用、空置和废弃三种利用状态)、调查单元类型(即按规划期间居住人口流动趋势分为撤并型、保留型和聚集型)、代际类型(即将农村宅基地按建筑年代划分为新、中龄、老三种代际类型)... 以滨海县为例,通过构建低效识别框架,以利用状态(即正常使用、空置和废弃三种利用状态)、调查单元类型(即按规划期间居住人口流动趋势分为撤并型、保留型和聚集型)、代际类型(即将农村宅基地按建筑年代划分为新、中龄、老三种代际类型)三条依据交集得到三种低效类型宅基地(即空废型宅基地、撤并型宅基地以及老宅基地);同时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以滨海县政府为原点、1 km为半径构建多缓冲区,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滨海县农村低效宅基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滨海县低效宅基地共980公顷,占滨海县现有宅基地的22.20%。其中,空废型宅基地占比最高,为61.22%;(2)滨海县低效宅基地有着“总量大、分布广”的特征,其中,空置型与废弃型宅基地具有“总体分散,部分集中”的分布特征,而正常宅基地中撤并型宅基地与老宅基地具有“总体集中,部分分散”的分布特征;(3)在近郊乡村,空废型宅基地占比达到最高,在一般乡村,老宅基地占比达到最高,而在远郊乡村,正常撤并型宅基地占比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低效识别 空间模式 空心村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传递研究——父代人力资本质量拓展的视角
19
作者 陈杰 常雪 钱龙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04-115,共12页
通过构建一个加入父代人力资本质量的代际收入传递分析框架,对比分析父代收入与人力资本质量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作用,可以拓展提高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相关公共政策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CHNS调查数据,实证结果显示,与父亲类似... 通过构建一个加入父代人力资本质量的代际收入传递分析框架,对比分析父代收入与人力资本质量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作用,可以拓展提高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相关公共政策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CHNS调查数据,实证结果显示,与父亲类似,母亲收入与人力资本质量在代际收入传递中同样重要,而且对儿子与女儿的影响均存在差别。具体而言,一方面,父亲收入对女儿的影响比对儿子更为重要,而母亲收入对儿子的影响则要高于对女儿的影响;另一方面,父亲人力资本质量对儿子的影响比对女儿更为重要,而母亲人力资本质量对女儿的影响则要高于对儿子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或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父代教育约束”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作用已经高于收入预算约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弹性 人力资本质量 教育 工具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