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果实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光宇 魏锦城 +2 位作者 邹玉珍 吴国荣 陆玲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82-92,共11页
枸杞果实粗提液中具有Mn-SOD、Fe-SOD和Cu·Zn-SOD三种类型。经氯仿-乙醇处理、丙酮分级沉淀、sepbadex G-100凝胶过滤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获得对CN^-敏感的Cu·Zn-SOD。在凝胶电泳染色图谱上,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获得... 枸杞果实粗提液中具有Mn-SOD、Fe-SOD和Cu·Zn-SOD三种类型。经氯仿-乙醇处理、丙酮分级沉淀、sepbadex G-100凝胶过滤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获得对CN^-敏感的Cu·Zn-SOD。在凝胶电泳染色图谱上,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获得对CN^-敏感的Cu·Zn-SOD。在凝胶电泳染色图谱上,DEAE-纤堆素柱线性梯度洗脱下来的两个活性组分与酶粗提液同工酶谱上两条Cu·Zn-SOD主区带分别相对应,而且酶活性染色带与蛋白染色带位置对应,说明上述活性组分都已纯化到均一的程度。该酶分子量约为33900道尔顿,亚基分子量约为16700道尔顿。酶的两个活性组分在紫外光区的吸收曲线略有差异,但吸收峰都在255nm。该酶在55℃的温度范围内对热稳定。纯化后的酶平均为4436units/mg protein,纯化了177.6倍,活力回收为12.3%。上述酶没有过氧化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枸杞 果实 纯化
下载PDF
利用地衣和苔藓对南京黑墨营地区大气质量的初步评价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项汀 陈舒泛 吴继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69-77,共9页
本文报导用地农和苔藓植物的群落结构及苔藓植物含污量分析法对南京市黑墨营地区大气质量的评价,以及7种苔藓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积累能力研究的结果。其结果表明:①该调查区已受到轻至中等程度的污染。其污染程度以北部及西北部较为严... 本文报导用地农和苔藓植物的群落结构及苔藓植物含污量分析法对南京市黑墨营地区大气质量的评价,以及7种苔藓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积累能力研究的结果。其结果表明:①该调查区已受到轻至中等程度的污染。其污染程度以北部及西北部较为严重。②7种苔藓植物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积累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苔藓 大气质量评价 南京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和激光喇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柯惟中 余多慰 冯玉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58,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硝基苯萃取法测定的BSA水溶液的激光喇曼谱和萃取前后测定的紫外吸收谱。从谱中对照验证了水溶液中BSA多肽链可能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酪氨酸残基在蛋白质分子中呈全“暴露”式,硫-硫键部位的几何构型为反式-扭式-扭式。
关键词 牛血清 清蛋白 光谱分析
下载PDF
睡莲科植物类平均聚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陆佩洪 陈维培 +3 位作者 高建军 王保全 徐珊 李孝龙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2-77,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白睡莲及红睡莲、黄睡莲二个杂交品种、芡实、莲、萍蓬草和莼菜等5种睡莲科植物的叶和叶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被测植物各有其特征酶谱,且同一植物的叶片酶谱区带常较叶柄丰富.运用类平均聚类法计算...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白睡莲及红睡莲、黄睡莲二个杂交品种、芡实、莲、萍蓬草和莼菜等5种睡莲科植物的叶和叶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被测植物各有其特征酶谱,且同一植物的叶片酶谱区带常较叶柄丰富.运用类平均聚类法计算,被测植物相似系数均在30以上,其亲缘关系表现为3个等级,即同为一种的白睡莲、红睡莲和黄睡莲之问的亲缘关系最近;不同属间的睡莲与莼菜、芡实与莲次之;萍蓬草和其它植物之间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科 类平均聚类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植物药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与某些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国荣 魏锦城 +3 位作者 程光宇 陈俊福 余多慰 章浩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3-101,共9页
应用NBT光还原法对23种植物药材SOD粗提液活性研究表明。供试材料全部达到200units·g^(-1)F·W的水平,13种超过300units·g^(-1)F·W,野山楂高达812.5units。酶的比活,玄参、何首乌位列前茅,超过300units·mg^(-1)... 应用NBT光还原法对23种植物药材SOD粗提液活性研究表明。供试材料全部达到200units·g^(-1)F·W的水平,13种超过300units·g^(-1)F·W,野山楂高达812.5units。酶的比活,玄参、何首乌位列前茅,超过300units·mg^(-1)protein^-,野山楂、枸杞等都在150units·mg^(-1)protein^(-1)以上。综合分析,何首乌、野山楂、玄参与枸杞等酶活性与比活都高,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植物药普遍具有Mn-SOD与Cu·Zn-SOD,本研究首先发现枸杞、宁夏枸杞、沙参和合子草具有Fe-SOD。酶粗提液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纯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植物药 活性 FE-SOD
下载PDF
茭白分蘗苗端的结构及发育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小余 陈维培 徐祥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60-68,81,共10页
茭白生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发期、分蘖期、苗端增粗期、休眠期。生长锥在各阶段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原套两层细胞。叶原基发生的最初标志是原套细胞在叶原基发生位点上的平周分裂。最初的腋芽原基发生在苗端倒数第3间隔期所形... 茭白生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发期、分蘖期、苗端增粗期、休眠期。生长锥在各阶段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原套两层细胞。叶原基发生的最初标志是原套细胞在叶原基发生位点上的平周分裂。最初的腋芽原基发生在苗端倒数第3间隔期所形成的幼叶叶腋内,发生的早期出现壳状区结构,促仗腋芽原基外突。不定根发生的最早阶段约在苗端倒数第5节间的上部,起源于幼茎外围堆管束的外侧一层薄壁细胞。茭瓜是茎的变态,它的侧生腋芽退化,没有膨大。茭瓜的膨大可归因于:基本组织的细胞分裂、细胞体积增大和胞间隙扩大等。茭白苗端的淀粉分布及消长规律与苗端的分区结构和器官发生都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分蘖苗端 结构 发育 水生蔬菜
下载PDF
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及其锐减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华元渝 张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4-71,共8页
据1991年对宜昌——江阴(1512km)河段进行白暨豚生态考察,在湖北宜昌——城陵矶、湖北螺山——新滩口、安徽官洲——黑沙洲、江苏镇江长约800km 河段内仅观察到白鳍豚86头,与1986年同期同河段内观察数相比,减少104—106头,其自然群体数... 据1991年对宜昌——江阴(1512km)河段进行白暨豚生态考察,在湖北宜昌——城陵矶、湖北螺山——新滩口、安徽官洲——黑沙洲、江苏镇江长约800km 河段内仅观察到白鳍豚86头,与1986年同期同河段内观察数相比,减少104—106头,其自然群体数量平均年衰减比例为14.60—14.84%,按此比例推算,我国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已不足128—130头。作者认为,水利工程、工业污染、渔业、航运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造成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就地保护,同时挑选健康的自然小群迁入“养护水域”,开展白鳍豚保护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鳍豚 自然群体 群体数量
下载PDF
启东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清良 赵强 徐家铸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5-60,共6页
1978年江苏省在沿海许多区段潮间带大规模扩种了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大米草种植区域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大量增加,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生物资源,每年都有相当数量活沙蚕出口。根据1987年1... 1978年江苏省在沿海许多区段潮间带大规模扩种了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大米草种植区域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大量增加,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生物资源,每年都有相当数量活沙蚕出口。根据1987年11月到1989年5月在启东大米草种植区潮间带十次采样资料分析,双齿围沙蚕的最高生物量出现在5月中潮带Ⅱ区1层区域,达175.16g·m^(-2),3—5月生物量增长迅速,6—8月多数个体随潮水入海繁殖,生物量骤减。双齿围沙蚕主要生活在0—20cm 深的土壤上层,多缠绕在大米草地下组织的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大米草 双齿围沙蚕 沙蚕
下载PDF
中国的蜉蝣目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归鸿 尤大寿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5-67,80,共4页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昆虫。最早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琥珀中,距今至少已有二亿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根据我国文字记载,早在东周(公元前625年左右)的《诗经》里就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蜉...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昆虫。最早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琥珀中,距今至少已有二亿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根据我国文字记载,早在东周(公元前625年左右)的《诗经》里就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云”的描述。西汉·刘安(公元前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目 中国
下载PDF
富营养化与玄武湖浮游动物群落的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家铸 苏翠荣 +1 位作者 赵强 王如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3-67,共5页
1986年4月-1987年3月对玄武湖浮游动物群落进行的调查结果与1976年4月-1978年1月调查结果相比,表明原生动物每dm^3水年平均个体数后次是首次的3.25倍,而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每dm^3水的年平均数前次与后次相比,则分别为4.03倍、3.56倍和... 1986年4月-1987年3月对玄武湖浮游动物群落进行的调查结果与1976年4月-1978年1月调查结果相比,表明原生动物每dm^3水年平均个体数后次是首次的3.25倍,而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每dm^3水的年平均数前次与后次相比,则分别为4.03倍、3.56倍和2.11倍。在种类、生物量、优势种等方面,10年间亦有明显的变化.玄武湖富营养化在继续发展.目前已达超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游动物 群落 原生动物
下载PDF
温度对微型裸腹蚤(MOINA MICRURA)发育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如平 徐家铸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75-80,共6页
微型祼腹蚤(Moina micrura)的龄期和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低温条件培养的个体普遍比高温条件的大;在15℃、20℃、25℃时有3个幼龄、9~10个成龄;而在30℃、35℃时有2个幼龄、8~9个成龄;在15℃、20℃、30℃、35℃温度下累计产卵数分别... 微型祼腹蚤(Moina micrura)的龄期和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低温条件培养的个体普遍比高温条件的大;在15℃、20℃、25℃时有3个幼龄、9~10个成龄;而在30℃、35℃时有2个幼龄、8~9个成龄;在15℃、20℃、30℃、35℃温度下累计产卵数分别为:77.15、103.92、103.67、80、08、57.07,产卵率以25℃为最高(1.0264),35℃为最低(0.9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微型裸腹蚤 发育 生殖 蚤状蚤
下载PDF
睡莲科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排序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佩洪 陈维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52-56,共5页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和醋酸联苯胺染色法对睡莲科植物花部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测定,结合该类植物的叶片和叶(?)酶谱,对莲、白睡莲、红睡莲、黄睡莲、莼菜和萍蓬草排序。结果表明:同一属的白睡莲、红睡莲和...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和醋酸联苯胺染色法对睡莲科植物花部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测定,结合该类植物的叶片和叶(?)酶谱,对莲、白睡莲、红睡莲、黄睡莲、莼菜和萍蓬草排序。结果表明:同一属的白睡莲、红睡莲和黄睡莲亲缘关系密切,而不同属的萍蓬草、莼菜和莲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并且这3个属与睡莲的亲缘关系亦较疏远。被测植物中,莲和其它植物的不相似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睡莲科 排序法
下载PDF
国产散生竹地下茎的比较解剖观察及分类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祝南 赵惠如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62-69,共8页
本文通过对国产散生竹16属77种、5变种和15变型的地下茎解剖结构的比较观察研究,发现竹类地下茎解剖结构特征在种属间是有差异的。根据散生竹属竹种地下茎解剖结构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地下茎机械组织逐渐退化的演化规律,同时参考它们的生... 本文通过对国产散生竹16属77种、5变种和15变型的地下茎解剖结构的比较观察研究,发现竹类地下茎解剖结构特征在种属间是有差异的。根据散生竹属竹种地下茎解剖结构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地下茎机械组织逐渐退化的演化规律,同时参考它们的生态分布探讨了散生竹类属间的系统演化地位及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生竹类 解剖 分类
下载PDF
溶菌酶水溶液的激光拉曼谱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惟中 余多慰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报道了溶菌酶水溶液的激光拉曼谱。酰胺Ⅰ振动谱带在1657cm^(-1),酰胺Ⅱ振动谱带在1302和1253cm^(-1),酪氨酸残基的特征谱带在854和837cm^(-1)。硫—硫桥键的振动谱带在505cm^(-1)。并由此定性地证明了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主要由α... 本文报道了溶菌酶水溶液的激光拉曼谱。酰胺Ⅰ振动谱带在1657cm^(-1),酰胺Ⅱ振动谱带在1302和1253cm^(-1),酪氨酸残基的特征谱带在854和837cm^(-1)。硫—硫桥键的振动谱带在505cm^(-1)。并由此定性地证明了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酪氨酸残基在分子中呈三分之二“暴露”式,硫—硫键部位的几何构型为扭式—扭式—扭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激光 分子构象 喇曼光谱
下载PDF
荸荠匍匐茎的发育和球茎的膨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国新 常福辰 徐祥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1-76,共6页
荸荠球茎的膨大是匍匐茎茎端5—6节的基本组织经细胞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然后由细胞体积的扩大来实现的。球茎中的淀粉由单粒和复合两种淀粉粒组成。匍匐茎无居间分生组织,它的伸长依靠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横向分裂和细胞的轴向延伸... 荸荠球茎的膨大是匍匐茎茎端5—6节的基本组织经细胞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然后由细胞体积的扩大来实现的。球茎中的淀粉由单粒和复合两种淀粉粒组成。匍匐茎无居间分生组织,它的伸长依靠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横向分裂和细胞的轴向延伸。本文描述了主茎、匍匐茎、鳞片叶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匍匐茎 球茎 淀粉粒
下载PDF
云南社鼠(Rattus niviventer)和刺毛鼠(Rattus fulvesence)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庞宏 陈宜峰 陈俊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5-60,共6页
云南社鼠(R.nivwenter)和刺毛鼠(R.fulvesence)的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46,其核型公式如下:社鼠36T+2SM+6M.XY(T,T);刺毛鼠30T+8SM十6M,XY(T,T)。与国外学者的报道略有不同。除无带核型外,还分析了它们染色体的C 带和银染色结果,并从... 云南社鼠(R.nivwenter)和刺毛鼠(R.fulvesence)的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46,其核型公式如下:社鼠36T+2SM+6M.XY(T,T);刺毛鼠30T+8SM十6M,XY(T,T)。与国外学者的报道略有不同。除无带核型外,还分析了它们染色体的C 带和银染色结果,并从染色体角度,讨论了它们在家鼠(Genus Rattus)中的演化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 刺毛鼠 核型 C带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螺旋藻放氢与能量供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成毅 程光宇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1-54,60,共5页
通过暗处理消耗螺旋藻细胞内积存的可供放氢的能源,然后外加不同的呼吸基质。了解到处于暗饥饿状态的螺旋藻可以利用不同基质维持放氢。蔗糖等基质可使放氢活性恢复到暗饥饿前充足照光时的水平,乙酰基和酮戊二酸的恢复效果较差。藻细胞... 通过暗处理消耗螺旋藻细胞内积存的可供放氢的能源,然后外加不同的呼吸基质。了解到处于暗饥饿状态的螺旋藻可以利用不同基质维持放氢。蔗糖等基质可使放氢活性恢复到暗饥饿前充足照光时的水平,乙酰基和酮戊二酸的恢复效果较差。藻细胞利用不同基质支持的放氢活性还受反应系统中氧浓度的影响,当氧浓度超过10%时,放氢活性差不多被完全抑制。在不同的基质存在和光照条件下,由藻细胞提取得的ATP 浓度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与放氢活性似乎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表明蓝藻的放氢活性在适宜放氢的条件下,可能还受藻细胞内ATP 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放氢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国产30属禾草的叶片解剖与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惠如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8-80,共13页
本文包括30属35种禾草,这些禾草属于5类。有3属4种稻型;3属3种芦竹型;8属11种羊茅型;4属4种虎尾草型;12属13种黍型;本文主要处理了上面叙述的禾草种类的内部结构与它们的演化系统的关系。
关键词 稻型 芦竹型 禾草 虎尾草型
下载PDF
慈姑主茎和匍匐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国新 徐祥生 陈维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3-82,共10页
本文对慈姑主茎的初生加厚分生组织,腋生小鳞片的属性及功能,匍匐茎的发生与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匍匐茎的细胞中具有复合淀粉及筛管中的P—型质体中具楔形蛋白体均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慈姑 主茎 匍匐茎 泽泻科 解剖学
下载PDF
荇菜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小余 金飞宇 +2 位作者 张如志 施国新 陈维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71-78,共8页
荇菜营养苗端的生长锥具明显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由一层细胞组成。腺毛仅存于苗端倒数第2至第5间隔期幼叶的近轴面,起源于叶原基近轴面,由叶原基表皮上的腺毛母细胞分化并分裂而形成。腺毛由单列细胞组成,在冬季和早春分泌拈液较旺盛。... 荇菜营养苗端的生长锥具明显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由一层细胞组成。腺毛仅存于苗端倒数第2至第5间隔期幼叶的近轴面,起源于叶原基近轴面,由叶原基表皮上的腺毛母细胞分化并分裂而形成。腺毛由单列细胞组成,在冬季和早春分泌拈液较旺盛。荇叶解剖结构可区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上表皮、下表皮、叶脉、栅拦组织和海绵组织等。气孔器仅分布于成熟叶的上表皮,而垩腺仅分布于成熟叶的下表皮。叶肉的气腔壁上有星状石细胞分布,其起始细胞由气腔壁上的异型胞分化而成。水孔分布于荇叶波状缘的“波峰”处,开口于荇叶下表皮。叶柄、茎均具同化功能,但机械组织不发达。同一不定根的维管柱有五原型和六原型两种。侧根的产生正对维管柱的初生木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荇菜 营养器官 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