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合规的理念、机能和中国的构建 被引量:309
1
作者 孙国祥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4,共22页
对于惩治与预防企业犯罪,传统的事后惩罚与消极预防途径始终效果难彰。发轫于西方国家的刑事合规(Criminal Compliance)在惩治与预防企业犯罪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作为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刑事合规体现了风险社会刑罚积极一般... 对于惩治与预防企业犯罪,传统的事后惩罚与消极预防途径始终效果难彰。发轫于西方国家的刑事合规(Criminal Compliance)在惩治与预防企业犯罪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作为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刑事合规体现了风险社会刑罚积极一般预防的理念,具有犯罪预防前置化和"私有(企业)化"等特点。企业刑事合规的动力不但来自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需要,同时也离不开国家刑事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反向归咎。虽然我国企业已普遍将合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企业的刑事合规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上,借鉴国外刑事合规的实践,结合我国单位犯罪的特点,通过赋予企业合规管理的刑法积极义务,在扩大单位犯罪范围的同时,将刑事合规作为限缩处罚范围的出罪事由和刑罚减免的情节,构建我国的刑事合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计划 刑事合规 企业犯罪 积极预防
原文传递
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 被引量:200
2
作者 彭岳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31,共1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以互联网专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冲击着传统出租车行业,引发诸多规制难题。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兴业态,规制者不应简单地将之视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并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以互联网专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冲击着传统出租车行业,引发诸多规制难题。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兴业态,规制者不应简单地将之视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并依据全有全无的规制策略,以类比方式施加传统规则。为鼓励市场创新,规制者应践行《行政许可法》所规定的回应型规制策略,探讨规制的深层理据和价值,减少行政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法律规制 互联网专车 回应型规制策略
原文传递
行政犯违法性判断的从属性和独立性研究 被引量:175
3
作者 孙国祥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62,共15页
对于行政犯而言,存在着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类型的重叠或交叉,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导致现实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畅。以往的研究或过于抽象笼统,或纠缠于各自要素上的细枝末节,无法真正厘清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界限。在法... 对于行政犯而言,存在着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类型的重叠或交叉,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导致现实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畅。以往的研究或过于抽象笼统,或纠缠于各自要素上的细枝末节,无法真正厘清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界限。在法益保护主义的前提下,质的差异论和量的差异论并非完全对立。前置性的行政不法对行政犯的成立而言虽然不可或缺,但行政法与刑法在规制范围、规制目的上的差异,决定了司法需要根据法益侵害的性质分别运用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妥当地划定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范围。在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法益侵害性质相异或者行政不法侵害法益过于抽象的场合,应直接依据质的差异论发挥法益对罪与非罪的界分功能;而在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法益侵害性质相同时,则依据刑法的从属性性质以法益侵害的程度即量的差异对两者实现有效的区分和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犯 法定犯 违法性 行政不法 刑事不法
原文传递
集体法益的刑法保护及其边界 被引量:173
4
作者 孙国祥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52,共16页
法益的本源性价值在于保护个人自由,集体法益的核心则是维护秩序。集体法益在形式上与个人自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真正和稳定的个人自由,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通过各种制度性安排才能实现。自由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刑法... 法益的本源性价值在于保护个人自由,集体法益的核心则是维护秩序。集体法益在形式上与个人自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真正和稳定的个人自由,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通过各种制度性安排才能实现。自由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刑法保护集体法益通常也是在维护个人自由,是自由发展的必要外在条件。传统上以个人法益保护为中心的刑法,无法有效回应现代社会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于是集体法益的保护在现代刑法中呈现扩张趋势。面对这一现象,不应过于夸大集体法益的抽象性、模糊性,从而全盘否定集体法益扩张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不过,集体法益也极具工具性扩张潜能,对集体法益的扩张仍需警惕。通过嵌入个人法益因素并以此作为刑法保护集体法益的"门槛",可以适度消解集体法益与个人法益的紧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集体法益 个人法益
原文传递
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 被引量:128
5
作者 丹尼尔·W·凡奈思 王莉 温景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全球视野下,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主要有三种形式:和解、协商和圆形会谈;另外还有两种由犯罪人提供的弥补方式:恢复性补偿和社区劳动。与刑事司法程序重点关注剥夺犯罪人权利、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法益以及惩罚犯罪、防止再犯不同,恢复性... 在全球视野下,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主要有三种形式:和解、协商和圆形会谈;另外还有两种由犯罪人提供的弥补方式:恢复性补偿和社区劳动。与刑事司法程序重点关注剥夺犯罪人权利、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法益以及惩罚犯罪、防止再犯不同,恢复性司法重点考虑对被害人的补偿、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关系的修复以及补救由犯罪造成的其他损害。正因为恢复性司法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并能够在解决法院积案和监狱人满为患的困境、促进司法活动的透明公开、减少再犯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接受并采用恢复性司法来处理犯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被害人 犯罪人 刑事司法程序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147
6
作者 吕炳斌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101,共15页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之一,告知同意规则已以"入典"的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以确立。然而,该规则的实施面临困境,其中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认知问题,更有内在悖论。这也意味着该困境难以彻底解决,只能采取...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之一,告知同意规则已以"入典"的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以确立。然而,该规则的实施面临困境,其中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认知问题,更有内在悖论。这也意味着该困境难以彻底解决,只能采取缓解之策。已有的几种解决思路均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并不理想。有必要在法典体系的视野下,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求得"同意"困境的化解之道。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规则旨在保障自然人的信息自主和信息自决,此规范的评价基础是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依据不同类型的处理行为是否触及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利益,区分适用明示同意与默示同意,既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可提供更佳的行为指引和裁判指引,又可为化解困境打开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同意 行为区分说 民法典 解释论
原文传递
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88
7
作者 王太高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30,共15页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公共利益 国家 现代法律 现代民主 完善 政治发展 制度 集体所有 中国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权作为民事权利之证成:以知识产权为参照 被引量:137
8
作者 吕炳斌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65,共22页
个人信息有别于数据,也不同于隐私。它以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为内核,往外扩散,其边界处于相对确定的状态。以知识产权为参照,相对确定的边界并不影响个人信息的权利化保护。以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为理念,以个人信息的自我决定或自我控制为... 个人信息有别于数据,也不同于隐私。它以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为内核,往外扩散,其边界处于相对确定的状态。以知识产权为参照,相对确定的边界并不影响个人信息的权利化保护。以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为理念,以个人信息的自我决定或自我控制为理论基础,个人信息权宜定性为人格权。无形的人格特征具有财产利益,在原理上亦接近于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财产权。个人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客体类似,均是特定的信息,其权利不能架构在占有的基础上,不是对客体的圆满状态的控制。可借鉴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制权利化'的构建路径,以同意、访问、查阅、抄录、复制、更正、删除等具体行为为支点,形成包含个人信息利用的知情权、个人信息利用的决定权以及保护个人信息完整准确权这三方面内容的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可以满足绝对权的特征,融入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绝对权大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知识产权 行为规制权利化 民事权利体系
原文传递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展开 被引量:125
9
作者 叶金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51,共18页
法规目的说解决的并非因果关系问题,而是违法性问题。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具备担当一般性因果关系理论的条件,其判断的是,行为对损害发生可能性的提升程度是否具有相当性。相当性判断以一定的知识量为背景,知识量的确定遵循"常人基础... 法规目的说解决的并非因果关系问题,而是违法性问题。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具备担当一般性因果关系理论的条件,其判断的是,行为对损害发生可能性的提升程度是否具有相当性。相当性判断以一定的知识量为背景,知识量的确定遵循"常人基础上的适度增加"之准则。诸多价值判断需要通过相当性判断来实现,而且,相当性具有程度的不同,责任的量应与相当性之程度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当因果关系 判断基准 事实性 法律性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双阶构造说 被引量:126
10
作者 税兵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8,共16页
祛除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遵循解释论立场的研究范式,中国语境中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是一个法规范系统。该系统包含基础性规范、确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及管制性规范四个单元,分别由宪法文本、物权法文本和特别法文本予以载明。具备... 祛除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遵循解释论立场的研究范式,中国语境中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是一个法规范系统。该系统包含基础性规范、确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及管制性规范四个单元,分别由宪法文本、物权法文本和特别法文本予以载明。具备转介功能的引致条款把各单元串联成一个整体。在现代法秩序中,所有权绝不是由某一个部门法"独家经营"的法律概念。就所有权类型的理论反思而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蕴含着宪法所有权与民法所有权的双阶构造,纯粹私权说与纯粹公权说均难谓恰当。就自然资源使用的法律调整机制而言,应回归公物与私物二元区分的大陆法传统,并对"非对物采掘类"与"对物采掘类"自然资源作类型化处理,由此形成不同的规范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家所有权 法规范系统 合宪性控制 引致条款
原文传递
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 被引量:121
11
作者 解亘 班天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57,共17页
动态体系论正在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民法学各个领域的解释论和立法论当中。然而,学界却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动态体系论,并由此对其抱有过高的期待。作为评价法学的一个版本,动态体系论既要对抗概念法学的僵... 动态体系论正在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民法学各个领域的解释论和立法论当中。然而,学界却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动态体系论,并由此对其抱有过高的期待。作为评价法学的一个版本,动态体系论既要对抗概念法学的僵硬,也要对抗自由法学的恣意和非合理性。国内学界往往忽略了后者的意义,片面强调结果的弹性化,导致其所主张的立法论和解释论并不能克服自由法学带来的恣意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即便澄清了误读,动态体系论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动态体系论的体系性,由要素体系和基础评价这两大支柱构成,但是内在体系本身的捉摸不定导致了要素体系的不限定性,实定法上也普遍缺失基础评价。先天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动态体系论发挥作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体系论 要素体系 基础评价 评价法学
原文传递
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 被引量:63
12
作者 范健 赵敏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7-74,共8页
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乃至整个法人制度的重要特点,而滥用有限责任逃避法律责任,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严重侵害,各国立法和司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其予以抵制,建立严格责任制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本文探讨了严... 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乃至整个法人制度的重要特点,而滥用有限责任逃避法律责任,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严重侵害,各国立法和司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其予以抵制,建立严格责任制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本文探讨了严格责任与有限责任的关系,严格责任的历史发展和法律渊源、严格责任的适用要件、严格责任对中国公司法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认为在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完善过程中,建立严格责任制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责任 有限责任制度 公司法 有限责任公司 债权人 法律制度 严格责任制度 法人制度 联邦最高法院 国有独资公司
原文传递
共同侵权的类型要素及法律效果 被引量:111
13
作者 叶金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77,共15页
通说主张的共同侵权的类型体系存在不妥,主观关联共同和客观关联共同是完全异质的东西,不宜置于一个类型之中,客观关联共同与共同危险行为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类型的构建以类型要素为基点,基于意思以及基于因果关系,均可以形成正当化连... 通说主张的共同侵权的类型体系存在不妥,主观关联共同和客观关联共同是完全异质的东西,不宜置于一个类型之中,客观关联共同与共同危险行为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类型的构建以类型要素为基点,基于意思以及基于因果关系,均可以形成正当化连带责任的"一体性",由此可发展出共同侵权的类型框架,其分别是基于共同过错的共同侵权,及基于可能因果关系的共同侵权。前者包括共同故意和共同过失,后者包括责任者不明和份额不明。共同侵权行为人内部的责任分担份额,在法律无特别规定也无特殊约定的情况下,需在综合考虑各行为人因果关系贡献度、过错程度以及其他个案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侵权 共同过错 因果关系 连带责任
原文传递
论诉权的人权属性——以历史演进为视角 被引量:109
14
作者 吴英姿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30,207-208,共19页
诉权被认为来自罗马法上的"Actio",但罗马法上的诉权其实是类型化了的诉讼程序,是特定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被许可运用的特权。不同的诉权是实现不同诉求的程式(仪式)。私法诉权说完成了诉权的权利化改造;公法诉权说将诉权从私人... 诉权被认为来自罗马法上的"Actio",但罗马法上的诉权其实是类型化了的诉讼程序,是特定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被许可运用的特权。不同的诉权是实现不同诉求的程式(仪式)。私法诉权说完成了诉权的权利化改造;公法诉权说将诉权从私人之间的关系上升为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诉权观念的革命。二战后,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的繁荣为诉权人权论的浮现提供了理论基础。程序正义理论,特别是法律程序主义让诉权人权论走向成熟。以诉权人权论为基础构建的司法结构,是一个要求充分尊重诉权的主体地位、包含诉权与审判权商谈机制的结构。诉权的人权性质使得诉权具有绝对性,不得为诉权的实现附加条件。诉权不可放弃,放弃诉权的契约没有诉讼法上的效力。诉权不可否定,只能经行使而消耗。在诉权人权论下,民事诉讼目的当确定为"公正解决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权 人权 程序 公正
原文传递
超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司法困境 被引量:69
15
作者 蒋大兴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文章提出了股东知情权的“层级递进结构”理论 ,将知情权区分为私法层面知情权的行使和公法层面知情权的救济 (变态行使 )两种样态和三种层次 ,认为知情权的救济———第三层次的知情权可以独立于股东资格而存在 ,从而检讨了我国理论界... 文章提出了股东知情权的“层级递进结构”理论 ,将知情权区分为私法层面知情权的行使和公法层面知情权的救济 (变态行使 )两种样态和三种层次 ,认为知情权的救济———第三层次的知情权可以独立于股东资格而存在 ,从而检讨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狭隘框定知情权内涵的习惯思维。同时 ,采取类型化的策略 ,对股东知情权受损的诉讼时效起算日进行了切合实际的重构。并且指出 ,股东知情权的边界 ,既有明示边界 ,也有隐示边界 ,但对所谓隐示边界的范围 ,仍有不同理解 ,有待立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知情权 救济 司法 公法 私法 行使 股东资格 实务 边界 困境
原文传递
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 被引量:102
16
作者 吴英姿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30,共20页
我国法院从司法改革初期积极扩张司法权的一端,转变到面对社会矛盾复杂性而采取自我限缩策略的另一端,暴露出司法权运作边界模糊的问题。社会需求决定了司法的供给,但司法权的能力是有限的,其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而且当事人人... 我国法院从司法改革初期积极扩张司法权的一端,转变到面对社会矛盾复杂性而采取自我限缩策略的另一端,暴露出司法权运作边界模糊的问题。社会需求决定了司法的供给,但司法权的能力是有限的,其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而且当事人人数的多少、案件的复杂程度等都会影响司法权的能力。司法权应当恪守自己的边界。对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保持克制,是司法权威的必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限度 司法能动 司法克制 司法权威
原文传递
论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被引量:103
17
作者 叶金强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72,共18页
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系从受害人事实上的损害之证明开始,透过一个弹性的价值评价体系的过滤来完成。该价值体系的构成由责任要件体系所限定,评价的过程就是各要件满足程度的综合考量过程。这样,个案中通过被侵害利益保护力度、行为正当... 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系从受害人事实上的损害之证明开始,透过一个弹性的价值评价体系的过滤来完成。该价值体系的构成由责任要件体系所限定,评价的过程就是各要件满足程度的综合考量过程。这样,个案中通过被侵害利益保护力度、行为正当化程度、因果关系贡献度、过错程度等要素的综合平衡,来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并经由各具体损害项目的金钱评价,最终确定合理的赔偿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论 赔偿范围 损害计算 要件满足程度
原文传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的创造性规定及其评析 被引量:67
18
作者 张淳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中国信托法》中的重要的创造性规定包括 :将信托合同规定为诺成合同 ,确认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 ,将登记确定为信托的生效要件 ,将委托人的三项重要权利规定为其以自己的行为干预信托的权利 ,为委托人增设因其重大侵权行为而变... 《中国信托法》中的重要的创造性规定包括 :将信托合同规定为诺成合同 ,确认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 ,将登记确定为信托的生效要件 ,将委托人的三项重要权利规定为其以自己的行为干预信托的权利 ,为委托人增设因其重大侵权行为而变更受益人或者解除信托的权利 ,为受托人增设对信托的保密义务 ,将受益人不确定的信托规定为无效信托 ,将信托监察人制度限定适用于公益信托并规定公益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法 委托人 保密义务 变更受益人 诺成合同 信托合同 权利 中国 规定 监察人制度
下载PDF
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 被引量:62
19
作者 叶金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9,共11页
关键词 第三人利益合同 约定 给付 债务人 当事人 债权人 成立
原文传递
“大调解”的功能及限度: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 被引量:85
20
作者 吴英姿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面对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纠纷数量急遽攀升、法院和信访部门案件压力沉重的局面,国家开始日益重视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重新强调调解的意义,恢复人民调解建设。继2002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 面对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纠纷数量急遽攀升、法院和信访部门案件压力沉重的局面,国家开始日益重视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重新强调调解的意义,恢复人民调解建设。继2002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肯定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合同性质和约束力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解决机制 社会自治 大调解 制度供给 人民调解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社会矛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