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及放大内镜的用法、操作要领及注意点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学良 林琳 施瑞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3期228-230,共3页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内镜诊治技术的提高,对于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与之相对应,色素内镜、放大内镜也在一些大型医院开始普及。但由于色素内镜在中国普及较晚,放大内镜的使用仍限于少数大医院,因此有关这...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内镜诊治技术的提高,对于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与之相对应,色素内镜、放大内镜也在一些大型医院开始普及。但由于色素内镜在中国普及较晚,放大内镜的使用仍限于少数大医院,因此有关这两种检查法的做法在单位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注意点 染色 要领 操作 内镜诊治技术 色素内镜 消化内镜 疾病诊断 大型医院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2
2
作者 朱芬芬 林征 +2 位作者 林琳 张红杰 王美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临床症状积分量表评估46例FC患者的临床症状,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生物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临床症状积分量表评估46例FC患者的临床症状,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生物反馈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结果FC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与中国常模相比,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其余6个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3个维度尤为显著(P<0.01)。护理干预后,FC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78.3%);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只有总体健康与中国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护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106
3
作者 宋玉磊 林征 +1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评价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PAC-SYM量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15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评价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PAC-SYM量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15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例患者1周后重测,39例患者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后再次采用PAC-SYM量表评估,对测量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PAC-SYM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1~0.91,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9~0.91;该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2;中文版PAC-SYM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F-36、PAC-QOL、SAS/SDS总分均显著相关(均P<0.01);生物反馈治疗后,PAC-SYM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中文版PAC-SYM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中国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评估及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 便秘 症状评估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的新认识—罗马Ⅳ标准更新点解读 被引量:95
4
作者 俞汀 姜柳琴 林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4-1338,共5页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Ⅳ标准于2016年5月发布。基于脑一肠轴、肠道微生态、药物基因组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FC)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评估、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作出如下不同程度的修改:(1...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Ⅳ标准于2016年5月发布。基于脑一肠轴、肠道微生态、药物基因组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FC)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评估、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作出如下不同程度的修改:(1)定义:FC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再认为是两个疾病,两者以病理生理特征为联系存在于一个症状谱内,而这些特征则体现于每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同。(2)诊断标准:罗马Ⅳ增加了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1~2型和每周自发排粪(SBM)两个指标,分别细化了粪便性状标准和排粪频率的评价。(3)临床评估:规范了Fc的临床评估步骤,旨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了解合并的解剖结构改变,判断分型指导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以提高诊断效率。(4)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在罗马Ⅲ基础上,罗马Ⅳ增加了大量篇幅阐述Fc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危险因素及遗传学、结肠推进力不足和排粪障碍等。(5)治疗:提出了促分泌剂、胆汁酸转运抑制剂等新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新老药物的安全性作了评价。相比罗马Ⅲ标准,罗马Ⅳ对Fc的诊断更加严谨、高效,治疗方案更加规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罗马Ⅳ标准 更新
原文传递
功能性便秘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及生物反馈治疗效果随访 被引量:77
5
作者 林征 林琳 +1 位作者 张红杰 王美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8期67-69,共3页
目的:评估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况、遭遇生活事件情况、观察生物反馈疗效的随访结果,了解与便秘发生有关的因素、便秘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及患者对便秘的信心。方法:①选择1998-01/2001-1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胃肠动力中心接... 目的:评估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况、遭遇生活事件情况、观察生物反馈疗效的随访结果,了解与便秘发生有关的因素、便秘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及患者对便秘的信心。方法:①选择1998-01/2001-1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胃肠动力中心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44例为治疗组。男16例,女28例。均自愿参加。排除不能接受电话和信件随访者。2000-12/2001-04选择古平岗社区健康自愿者31人为对照组,男12人,女19人。②采用美OrionPC/4EMG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系统,患者每周到本院胃肠动力中心训练3次,50~60min/次,1个疗程10~15次,同时每天在家中进行同步练习,练习时间和次数因人而异。③纳入对象心理社会状况和遭遇生活事件的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多项内容,并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大症状因子。分别记1~4分,1为无,4为严重。其主要评分指标为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主要用于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焦虑,7个条目评定抑郁,每一条目以0~3四级记分)和生活事件量表(共65个项目,包括职业、学习、婚姻和恋爱、家庭和子女、经济、司法、人际关系等方面常见的生活事件)。以上量表均在治疗开始前完成。④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及生物反馈疗效随访采用自拟患者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法。生物反馈治疗前的内容为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和目前排便情况、病程、既往检查治疗情况,平素饮食活动情况,便秘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远期随访的内容包括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自己对疗效的评价,以及对便秘的认识、对治疗的信心和希望等。采用电话调查、信函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 疗效
下载PDF
中文版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量表在应用评价中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86
6
作者 赵贞贞 林征 +3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张红杰 王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评价中文版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在慢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PAC-QOL量表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门诊152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8例慢性便秘患者两周后重测... 目的评价中文版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在慢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PAC-QOL量表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门诊152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8例慢性便秘患者两周后重测,同时纳入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34例慢性便秘患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进行反应度评价。结果①可行性:量表的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8.03%,患者容易理解,平均完成时间为10.7min。②信度:PAC-QOL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69-0.93;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68-0.89。③效度:该量表适合患者理解和填写,代表性好,专家评定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4;与SF-36总分相关性好(r=0.560),与各维度相关系数为0.271-0.604;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4个公因子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57.30%,各条目在相应公因子上的因子负荷在0.4以上;该量表能区分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患者生活质量。④反应度:生物反馈治疗后,PAC-QOL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结论中文版PAC-QOL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应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生活质量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对慢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护理 被引量:85
7
作者 林征 林琳 +1 位作者 赵志泉 殷咏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5,共2页
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治疗慢性便秘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 ,对 6 6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了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训练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介绍了生物反馈训练的原理、方法 ,强调了护理评估的侧重点及训练中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 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治疗慢性便秘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 ,对 6 6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了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训练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介绍了生物反馈训练的原理、方法 ,强调了护理评估的侧重点及训练中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指出生物反馈训练本质上也是一种行为和心理治疗 ,医护人员良好的态度 ,耐心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 ,对提高其疗效有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 护理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4
8
作者 罗丹 林征 +2 位作者 卞秋桂 徐诺 王美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现状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或门诊的17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炎症性肠病感知病耻感量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服药...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现状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或门诊的17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炎症性肠病感知病耻感量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服药依从性量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及自制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得分为(76.07±38.72)分,其中43.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感知病耻感。感知病耻感总分与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得分呈负相关(r=-0.508~-0.343,P<0.01),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14~0.558,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知病耻感独立解释患者生活质量变异的6.8%~21.0%,对服药依从性变异的解释为7.2%,分别占患者焦虑抑郁变异的26.4%和31.2%,以及自我效能变异的12.8%~17.0%。结论炎症性肠患者普遍存在感知病耻感,在控制人口学、疾病资料后,感知病耻感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引起医护工作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感知病耻感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9
9
作者 朱芬芬 林征 林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6-358,共3页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有10%~15%的健康人群受到便秘的困扰,我国北京、西安等地区FC发病率在6.07%~9.18%。随着社会老龄...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有10%~15%的健康人群受到便秘的困扰,我国北京、西安等地区FC发病率在6.07%~9.18%。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增高。FC患者常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易怒、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患者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调查 排便困难 功能性肠病 社会老龄化 排便次数 健康人群
原文传递
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65
10
作者 王燕 林征 +2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周丽荣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了解功能性便秘(FC)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探索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方便抽样法对门诊102例FC患者进行调查。结果FC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59.97±14.85,其中... 目的了解功能性便秘(FC)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探索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方便抽样法对门诊102例FC患者进行调查。结果FC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59.97±14.85,其中仅8例(7.84%)表现出高水平自我效能;总自我效能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便秘症状积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并维持良好健康行为,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自我效能 护理
原文传递
华蟾素对三种消化系肿瘤细胞杀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张振玉 张昆和 +3 位作者 王崇文 祝金泉 祝子华 黄德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华蟾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结肠癌、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 断裂。结果:三种肿瘤细胞在华蟾素(2 mg/ ml)孵育48 小时后其生... 目的:研究华蟾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结肠癌、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 断裂。结果:三种肿瘤细胞在华蟾素(2 mg/ ml)孵育48 小时后其生长抑制率为16-6 % ~23-3 % ,细胞形态由多边形变成圆形,染色质疏松,细胞核溶解,DNA电泳显示连续膜状条带。结论:华蟾素直接损伤肿瘤细胞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华蟾素 肝癌 胃癌 结肠癌 细胞凋亡 药理
下载PDF
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12
作者 宋玉磊 林征 +2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张红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20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和随访时临床症状积分进行...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20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和随访时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调查和比较,评价生物反馈治疗的远期疗效,同时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1~6年的有效率为70.7%,远期疗效满意,但较治疗后即时疗效(93.6%)稍低(P<0.01)。生物反馈治疗后1~6年随访时,SF-36得分除生理功能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生物反馈治疗前(P<0.01),略低于生物反馈治疗后即时(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满意,但较即时疗效稍低。临床应用时不仅要重视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还应加强随访管理,鼓励坚持家庭训练,以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心理学)
原文传递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8
13
作者 何祖蕙 郝理华 杨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与联合组...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奥曲肽组给予单药奥曲肽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单药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奥曲肽组(77.50%)、奥美拉唑组(70.00%),P均<0.05。联合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P均<0.05);奥曲肽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奥美拉唑组(P均<0.05)。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联合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00%、7.50%、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较单药治疗更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显著缩短患儿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奥美拉唑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9
14
作者 许海尘 林琳 +1 位作者 张红杰 赵志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02-504,M018,共4页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 (P <0 .0 1) ,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Ca 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动物模型 CAJAL间质细胞 吗啡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的比较及精神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54
15
作者 姚学敏 叶必星 +1 位作者 周烨 林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分析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断的临床特点、分型的差异,以及F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1600例消化科门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进行问卷调查,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分型并... 目的分析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断的临床特点、分型的差异,以及F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1600例消化科门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进行问卷调查,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分型并归纳分析。结果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215例(13.44%),符合罗马Ⅲ标准249例(15.56%),两种标准对FD的检出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X^2=2.176,P〉0.05)。罗马Ⅱ标准诊断的FD患者中71.16%(153/215)同时符合罗马Ⅲ标准;23.26%(50/215)患者有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中的至少一种,但不符合罗马Ⅲ标准。罗马Ⅲ标准诊断的FD中61.45%(153/249)同时符合罗马Ⅱ标准;28.92%(72/249)患者病程不符合罗马Ⅱ标准。按罗马Ⅱ标准分型,溃疡样型51例(23.72%),动力障碍型103例(47.91%),非特异型61例(28.37%)。按罗马Ⅲ标准分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90例(76.31%),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31例(52.61%),同时符合PDS和EPS诊断72例(28.92%)。FD伴焦虑、抑郁者分别为17例(16.83%)和48例(47.52%)。符合罗马Ⅲ标准FD患者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症状总积分最高(x^2=49.637,P〈0.05)。结论罗马Ⅲ标准更易理解和运用。FD患者常合并精神心理异常,可能加重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参考标准 问卷调查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知识与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53
16
作者 朱迎 林征 +1 位作者 丁霞芬 卞秋桂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Knowledge Score,CCKNOW)对10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Knowledge Score,CCKNOW)对10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CCKNOW总分为(5.82±4.66)分;其中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5.42±4.44)分,28例克罗恩病患者为(6.61±4.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巷4个维度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饮食知识32%~39%,药物知识27%-36%,一般知识22%~28%,并发症知识20%~21%.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程是其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97.2%的患者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知识有较高需求,90.6%的患者对并发症知识需求强烈;患者疾病知识来源主要是医务人员。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对药物、非药物治疗知识和并发症方面知识有较高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炎症性肠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文化程度和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促进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需求评估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7
作者 宋玉磊 林征 +2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张红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BF)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9例接受BF治疗的FC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比较患者BF治疗前和随访时的临床症状积分、泻剂使用情况、结肠传输试验结果和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评价BF治疗的远期...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BF)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9例接受BF治疗的FC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比较患者BF治疗前和随访时的临床症状积分、泻剂使用情况、结肠传输试验结果和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评价BF治疗的远期疗效。选择32项可能对BF治疗远期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Z。检验,远期疗效影响因素的判定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FC患者随访时的中位症状总积分(3)显著低于BF治疗前(10,Z=-7.900,P〈0.01),远期总有效率为70.6%(77/109)。随访时泻剂使用率E39.4%(43/109)]低于治疗前E83.5%(91/109),X2=44.623,P〈0.01]。随访时的48h结肠排空率(30.0%)高于治疗前(0,Z=-2.298,P=0.022)。随访时存在不协调排便者的比例j51.4%)低于BF治疗前(77.1%,)X2=5.040,P=0.02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F治疗的远期疗效与家庭训练依从性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正相关,与病程负相关。结论BF治疗能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生理功能障碍,远期疗效满意。家庭训练依从性、社会支持利用度、病程是BF远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心理学) 便秘 随访研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及效果 被引量:48
18
作者 王美峰 林琳 +2 位作者 王燕 周丽荣 林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5-587,共3页
对5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根据测压检查的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成立护理质控小组,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确保各项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便秘 护理
原文传递
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住院患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 被引量:45
19
作者 吉连福 杨恩辉 +2 位作者 单鸣凤 周凯 金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目的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 目的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月VS 2016年11月—2018年)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结果共收治手足口病住院患儿7099例,其中普通型6339例,重症1570例。与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比较,接种后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数减少,重症病例所占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01)。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发病年龄仍然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但每个年龄段重症病例均有下降;全年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5—7月、9—11月;普通型病例以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仍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结论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较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且重症病例所占比率明显下降,EV71型病毒疫苗值得推广应用。需进一步开展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型病毒疫苗 肠道病毒71型 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
下载PDF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郝坤艳 林琳 +4 位作者 李学良 姜柳琴 司新敏 王美峰 王一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2-385,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根据GERD蒙特利尔的标准、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等,将GERD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与中青年组(年龄<65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2组GERD患者... 目的 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根据GERD蒙特利尔的标准、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等,将GERD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与中青年组(年龄<65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2组GERD患者的食管裂孔疝(HH)、食管炎(洛杉矶标准)、临床症状(反流、烧心等)、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GERD患者比较:老年患者重度食管炎(LC级+LD级)比例高(P<0.05);典型反酸、烧心症状轻(P<0.05),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高(P<0.05);但H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生理健康总评和精神心理健康总评积分与年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积分较中青年组高(P<0.05).结论 老年GERD患者典型反流症状(反食、烧心)较少见,易发生重度食管炎,但老年GERD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老年人 食管炎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