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在埋伏阻生上颌尖牙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于剑南 王林 赵春洋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正畸临床的一大难点,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采用全景片、根尖片等二维影像诊断存在一定误差,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应用使得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诊断更加准确。本文...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正畸临床的一大难点,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采用全景片、根尖片等二维影像诊断存在一定误差,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应用使得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诊断更加准确。本文旨在对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诊疗中CBCT的临床指导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尖牙 埋伏阻生 治疗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HIF-1_α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彬 李琥 +2 位作者 穆超 侯伟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加力0、3、6、12、24h和3、5、7、14d组。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 目的:探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加力0、3、6、12、24h和3、5、7、14d组。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右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设为自身对照。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HIF-1α表达发生改变。HIF-1α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迅速上调,实验组于5d、对照组于1d时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HIF-1α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HIF-1α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及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移动 低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化 大鼠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牙槽骨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瑶琴 李琥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随着正畸学的发展,正畸治疗造成牙槽骨变化的副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但由于人类牙槽骨形态、高度以及厚度的个体多变性以及活跃的改建能力,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变化无法得到精确预测。与传统影像检查相比,具有高度精确成像能力的锥形束CT... 随着正畸学的发展,正畸治疗造成牙槽骨变化的副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但由于人类牙槽骨形态、高度以及厚度的个体多变性以及活跃的改建能力,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变化无法得到精确预测。与传统影像检查相比,具有高度精确成像能力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可以准确反应颅颌面解剖结构从而判断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变化。本文从正畸力下牙槽骨的力学反应以及CBCT对牙槽骨改建的精确判断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正畸治疗
下载PDF
口腔正畸弓丝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昊 王林 马俊青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209-213,共5页
为了改善正畸弓丝的各项性能以满足临床医师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来实现弓丝的表面改性,以期降低正畸弓丝的摩擦系数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赋予弓丝表面良好的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美学性能。本文... 为了改善正畸弓丝的各项性能以满足临床医师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来实现弓丝的表面改性,以期降低正畸弓丝的摩擦系数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赋予弓丝表面良好的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美学性能。本文对口腔正畸弓丝表面改性工艺的发展过程以及近年来弓丝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弓丝 表面改性 综合性能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旻轩 李璐 +7 位作者 王震东 王珊 吴拓江 李琥 林汤毅 邵胜 王林 徐艳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OPN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及成骨方面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以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对照组,通... 目的:观察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OPN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及成骨方面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以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自制的加力装置牵引移动大鼠的磨牙,分别在加力后8h、24h、3d、7d处死实验动物,即刻取上颌骨制备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大鼠牙周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膜中张力侧OP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d、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OPN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并与新骨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正畸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 大鼠
下载PDF
Rap1b在斑马鱼神经嵴中表达情况的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于蕾 倪洁丽 +1 位作者 马俊青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Rap1b与斑马鱼颅面部发育的关系。方法: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取由神经嵴发育而来的颅面部组织做实时定量RT-PCR,观察不同时期Rap1b的mRNA表达情况。再通过Rap1b整体原位杂交观察其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情况,并与... 目的:研究Rap1b与斑马鱼颅面部发育的关系。方法: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取由神经嵴发育而来的颅面部组织做实时定量RT-PCR,观察不同时期Rap1b的mRNA表达情况。再通过Rap1b整体原位杂交观察其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情况,并与神经嵴特异性标志基因Crestin原位杂交表达情况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比。结果: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Rap1b在神经嵴形成、迁移、分化过程中在颅面部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ap1b与Crestin在斑马鱼中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重叠。结论:Rap1b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嵴发育参与颅面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嵴 斑马鱼 Rap1b
下载PDF
江苏地区正常人群上唇三维形态相关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倪媛媛 马俊青 +6 位作者 李强 王震东 李媛 李琥 倪洁丽 张昊 王林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江苏地区正常青少年上唇形态并建立上唇三维方向相关测量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受试者104例拍摄锥形束CT和正面相照片。上唇的厚度应用MIMICS 10.0软件直接测量,上唇的高度、宽度及唇红高度用数码照相-... 目的:研究江苏地区正常青少年上唇形态并建立上唇三维方向相关测量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受试者104例拍摄锥形束CT和正面相照片。上唇的厚度应用MIMICS 10.0软件直接测量,上唇的高度、宽度及唇红高度用数码照相-计算机辅助测量法测量。选择30个测量标记点,对被研究者的18个线距进行测量。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 17.0分析。结果:上唇指标的三维正常参考值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大部分有统计学差别,且男性组的所有测量指标都高于女性组。不同年龄组相比表明上唇的高度、宽度及上唇基部厚度的测量指标有随年龄增加趋势,但上唇游离处的厚度却有变薄的趋势。对称性研究发现,左、右唇宽度的差值为2 mm,唇峰处唇红高左右差别均值仅为0.4 mm。按差值比例计算得到上唇在横向的不对称程度最大,其次为厚度,最小的为高度。结论:建立了上唇三维方向的正常参考指标,所有指标的均值男性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除唇游离处的厚度有变薄趋势外,上唇的高度、宽度及上唇基部厚度均有增加趋势;上唇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水平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唇 软组织 对称 厚度
下载PDF
安氏Ⅲ类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特征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付蓉 夏万利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唇颊舌向的移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牙弓与基骨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良好的牙弓形态是建立稳定、良好、紧密的咬合关系所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基骨弓形态对面型的丰满度及协调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的错牙合畸形...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唇颊舌向的移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牙弓与基骨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良好的牙弓形态是建立稳定、良好、紧密的咬合关系所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基骨弓形态对面型的丰满度及协调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的错牙合畸形的牙弓、基骨弓形态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针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基骨弓形态特征的研究作一综述,精确地量化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目标,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及矫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形态 基骨弓形态 牙弓宽度 基骨宽度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温度感觉功能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顾鑫宇 张静露 +1 位作者 吕冬 陈文静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温度感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平均年龄在20.9±1.74岁的骨性Ⅲ类错患者,进行温度觉的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s,QST)。检查部位在双侧眶下孔(V2L、V2R)、双...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温度感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平均年龄在20.9±1.74岁的骨性Ⅲ类错患者,进行温度觉的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s,QST)。检查部位在双侧眶下孔(V2L、V2R)、双侧颏孔(V3L、V3R)和左手大鱼际。检测时间分别在正畸治疗前(T0)、正颌手术前(T1)、正颌手术后2个月(T2)和正颌手术后6个月(T3)。检查项目包括冷感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CDT)、温感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WDT)、冷痛阈值(cold pain threshold,CPT)和热痛阈值(hot pain threshold,HPT)4项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1与T0相比,V2L(P=0.006)和V2R(P=0.017)的温感阈值降低(敏感性增高),V2L(P=0.028)的冷感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V2R(P=0.028)和V3R(P=0.017)的热痛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T3与T0相比,V3L(P=0.024)的温感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V2R(P=0.036)、V3L(P=0.012)和V3R(P=0.044)的冷痛阈值降低(敏感性增高),V2L(P=0.009)、V2R(P=0.034)、V3L(P=0.032)和V3R(P=0.001)的热痛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T2期的麻木症状在是T0期的93.3%,T3期的麻木症状在是T0期的20%。有无颏成形术对患者在T2期(P=0.303)和T3期(P=0.530)的感觉变化无影响。结论: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均会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温度感觉功能,各个阶段手部的感觉功能无改变。但大多数患者的温度感觉功能在半年后会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测试 正颌手术 正畸治疗 三叉神经
下载PDF
RUNX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髁状突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渊岫 李强 +7 位作者 王震东 许衍 邵胜 李琥 马俊青 胡佳艺 尹璐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充质细胞聚集,而后逐渐分化出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髁突逐渐由半圆变扁平。免疫组化示RUNX1、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增殖层、前软骨细胞层及部分肥大层细胞,RUNX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前软骨细胞层及肥大层。髁突前后部,RUNX1、2在前软骨细胞层的信号强度较肥大层更高。RUNX整体的表达呈现双峰曲线。结论:髁突前后部成熟较晚,更易发生改建。RUNX1、2协同作用于软骨细胞分化早期,RUNX3调节作用于软骨细胞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RUNX2 RUNX3 髁状突 小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NOS在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伟 李琥 +2 位作者 陈文静 陈彬 穆超 《口腔生物医学》 2011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的表达分布,探讨eNOS在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正畸力牵引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9组,... 目的: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的表达分布,探讨eNOS在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正畸力牵引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大鼠右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设为自身对照组。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NOS表达分布。结果:对照组有少量eNOS表达,实验组张力区eNOS阳性表达,且随牙齿移动时间不同表达分布发生变化。3 h组eNOS即开始表达增强,5 d组eNOS阳性表达达到最高峰值,7 d组及14 d组eNOS表达值开始减少。结论:eNOS参与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正畸牙移动 大鼠
下载PDF
RUNX家族蛋白在小鼠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佳艺 李琥 +6 位作者 侯伟 林汤毅 张渊岫 马俊青 李文艳 尹璐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1、RUNX2、RUNX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Balb/c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出生前19.5d和出生后0、6、14、28d的...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1、RUNX2、RUNX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Balb/c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出生前19.5d和出生后0、6、14、28d的包含下颌第一磨牙胚或牙齿的下颌骨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牙齿发育中RUNX1、RUNX2、RUNX3的表达情况。结果:RUNX1在胚胎19.5d的小鼠牙胚中有表达,出生当天、出生后6、14、28d,RUNX1的表达递增。RUNX2在胚胎19.5d和出生当天牙胚中呈颗粒状表达;出生后6、14、28d均有表达,表达量在出生后6d呈现最低,然后又在14、28d时升高。RUNX3在胚胎19.5d和出生当天牙胚中基本无表达;出生后6d,RUNX3在牙本质中表达量最低,出生后14、28d时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RUNX1在成釉细胞分化、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本质成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RUNX2与牙本质的成熟过程最相关,RUNX3主要与后期牙本质的成熟和牙齿形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RUNX2 RUNX3 免疫组化 牙齿发育 小鼠
下载PDF
颜面部不对称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可 王林 赵春洋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颜面部不对称是口腔临床常见的一种畸形,它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增加,对颜面部不对称畸形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本文针对颜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发生率、病因、发生部位、分类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颜面部 不对称 畸形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Osterix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林 李琥 +4 位作者 夏文倩 刘翔 陈文静 邵胜 林汤毅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 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RIX 牙移动 牙周膜 大鼠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导致牙龈上皮异位植入的可能性初探
15
作者 张阳 李琥 +5 位作者 李强 李媛 张昊 倪媛媛 王林 马俊青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的可能性。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在种植部位牙龈处注射含GFP的2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al-2-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2-GFP)。3周后采用无切口植入方式植... 目的:初步探讨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的可能性。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在种植部位牙龈处注射含GFP的2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al-2-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2-GFP)。3周后采用无切口植入方式植入12枚微型种植体,并于当天处死动物,制作连续组织切片,通过GFP荧光和角化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种植体周围牙龈上皮是否存在。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种植体-骨界面有牙龈上皮的存在。结论: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未发现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牙龈上皮 异位植入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三维形态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车蓓 张昊 +3 位作者 钱才梅 张阳 王林 马俊青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9-402,共4页
目的 采用三维影像技术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下颌平面角高角30例,均角58例,低角29例),拍摄锥形束CT,采... 目的 采用三维影像技术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下颌平面角高角30例,均角58例,低角29例),拍摄锥形束CT,采用Mimics 10.0软件重建影像,测量并比较髁突的位置和形态、关节窝形态以及关节间隙等14个项目.结果 相对于均角和高角患者,低角患者髁突相对于颅底更偏后下[低角、均角和高角患者髁突与S点的垂直向距离分别为(20.67±1.99)、(20.56±1.85)、(20.29±2.00) mm;髁突与S点的近远中向距离分别为(9.15±1.61)、(8.45±1.41)、(8.49±1.32) mm],关节窝较深[深度分别为(7.83±1.06)、(7.58±0.82)、(7.30±1.00) mm],关节结节后斜面较陡[斜度分别为(28.91±3.94)°、(27.05±3.68)°和(27.19±3.84)°],髁突更前倾[角度分别为(69.16±4.48)°、(66.68±5.02)°和(66.22±6.57)°],髁突更短[高度分别为(17.50±2.84)、(18.11±2.60)和(18.87±2.01)mm]且更粗[长轴长度分别为(19.43±2.04)、(19.17±1.84)和(18.54±2.14) mm],髁突在关节窝中后位的比例较大(分别为26%、4%和0%).结论 不同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关节窝形态以及髁突形态、位置均有一定差异,临床分析关节结构和功能时应关注这种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颞下颌关节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氟化泡沫防止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芸 冯慧 +1 位作者 穆锦全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66-267,共2页
目的观察氟化泡沫在酸性环境下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作用。方法样本制备后,实验组样本用氟化泡沫处理,对照组藻酸盐印模封闭处理。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人工龋蚀前后样本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甲基麝香草酚蓝法测定样本酸蚀钙溶出量。结果实验组... 目的观察氟化泡沫在酸性环境下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作用。方法样本制备后,实验组样本用氟化泡沫处理,对照组藻酸盐印模封闭处理。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人工龋蚀前后样本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甲基麝香草酚蓝法测定样本酸蚀钙溶出量。结果实验组钙溶出量和釉质显微硬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氟化泡沫能抑制酸性环境下的牙釉质脱矿,能防止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釉质脱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泡沫 牙釉质 脱矿 表面显微硬度
下载PDF
69名正畸专家对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广瀛 赵志河 +7 位作者 丁寅 白玉兴 王林 贺红 钱玉芬 李巍然 许天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 分析多名正畸专家对正畸治疗后各种临床资料主观评判结果,深入探讨各种单一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在组合评价中所占比重,以期为正畸疗效客观评价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以院校和安氏分类作为随机抽样的分层因素,利用计算机产生的伪随... 目的 分析多名正畸专家对正畸治疗后各种临床资料主观评判结果,深入探讨各种单一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在组合评价中所占比重,以期为正畸疗效客观评价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以院校和安氏分类作为随机抽样的分层因素,利用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表,从全国6个口腔医学院校正畸科近5年完成的2383例病例中,随机抽取108例作为样本.将样本治疗后模型、头颅侧位X线片和面像作为研究资料,以安氏分类作为随机分组的分层因素,采用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表将108例病例随机等分为9组.从全国各地邀请正畸专家69名,依据治疗后的各项临床资料或多项资料组合,对每组12例病例的疗效满意度进行排序,并对疗效进行满意和合格判断.结果 相关性方面:模型+头颅侧位X线片(M+C)和模型+面像(M+P)的结果与模型+头颅侧位X线片+面像(M+C+P)结果的相关系数>0.950.单独评价M与单独评价P、C的相关系数均为0.300左右;单独评价P和单独评价C的相关系数为0.505.权重方面:建立单一资料与组合资料评判结果的回归模型如下:M +C =0.782M +0.308C -0.150,M+P =0.804M +0.233P-0.091,M+C +P=0.764M+0.243P +0.131C-0.291.3个模型的r2均>0.9.结论 进行正畸疗效评价时,纳入头颅侧位X线片和面像是必要的,采用结合各种单一资料的评判手段能有效地反映组合资料的评判结果,模型与头颅侧位X线片或模型与面像的组合均可全面反映3种资料组合判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结果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正畸学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先天性缺失牙MSX-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华 王林 +2 位作者 潘永初 马俊青 张卫兵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 检测MSX-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在单纯性散在性先天性缺失牙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寻找单纯性散在性先天性缺失牙的易感因素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 检测MSX-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在单纯性散在性先天性缺失牙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寻找单纯性散在性先天性缺失牙的易感因素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98例先天性缺失牙患者(病例组:包括非下颌前牙缺失组95例和下颌前牙缺失组103例)和207名健康人(对照组)2个SNP位点(rs3821949和rs12532)的基因型;卡方检验分析两组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用Phase软件构建单倍型,并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单倍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rs3821949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43.2%)显著高于对照组(31.4%),病例组rs3821949位点AA基因型频率(14.7%)显著高于对照组(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和0.030).SNP位点rs12532与单纯性散在性先天性缺失牙无相关性.单倍型分析可见4种单倍型,其中非下颌前牙缺失组的GA单倍型分布频率(27.9%)比对照组低(37.0%,P=0.03,OR:0.51).结论 MSX-1基因编码区SNP位点rs3821949与单纯性散在性先天性缺失牙有明显的相关性,有A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生先天性缺失牙的危险性相对高.两个SNP位点所构成的GA单倍型可能与导致非下颌前牙先天性缺失的易感基因相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病例对照研究 先天缺牙 MSX-1
原文传递
不拔牙矫治轻度安氏Ⅲ类错(牙合)对上气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蒲晓芬 王震东 +1 位作者 王华 许衍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对微种植体支抗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分别矫治Ⅲ类错(牙合)产生的上气道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技术带来的气道变化差异。方法选取12例利用微种植体推下颌牙列向后矫治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同时选取13例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 目的对微种植体支抗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分别矫治Ⅲ类错(牙合)产生的上气道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技术带来的气道变化差异。方法选取12例利用微种植体推下颌牙列向后矫治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同时选取13例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牙合)的病例,测量所有病例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上气道数据,对两种技术治疗前后上气道差值作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技术矫治Ⅲ类错(牙合),上气道只在LPW有差别,其余几项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矫治Ⅲ类错(牙合)时,微种植体支抗推下颌牙列向后使下咽气道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多曲方丝弓 上气道 Ⅲ类错(牙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