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吸附蓄热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军 朱冬生 +1 位作者 吴会军 赵朝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
将氯化钙镶嵌到中孔的分子筛中 ,以水为工作循环流体 ,得到了高吸附性能的吸附蓄热复合材料 ,介绍了这种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分析了其通过可逆的吸水 /脱水过程蓄热的吸附蓄热原理 ,并对该系列材料的吸附 /解吸性能和系统的蓄热性... 将氯化钙镶嵌到中孔的分子筛中 ,以水为工作循环流体 ,得到了高吸附性能的吸附蓄热复合材料 ,介绍了这种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分析了其通过可逆的吸水 /脱水过程蓄热的吸附蓄热原理 ,并对该系列材料的吸附 /解吸性能和系统的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吸附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 0 .5 5g/g ,是分子筛 13X的2 .5 2 9倍 ,是硅胶的 2 .6 88倍 ,最大吸附蓄热密度可达 1.4 0 87× 10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蓄热 复合材料 氯化钙 分子筛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率对氯化聚丙烯和醇酸树脂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忠雷 刘大壮 +1 位作者 董雪茹 马向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68-170,共3页
用溶液法合成了4种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物(CPP- g- MAH) ,并初步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从溶液的分层情况、混合物涂膜的光泽度和树脂的溶解度参数方面对氯化聚丙烯及其接枝物与344#醇酸树脂的混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氯化聚... 用溶液法合成了4种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物(CPP- g- MAH) ,并初步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从溶液的分层情况、混合物涂膜的光泽度和树脂的溶解度参数方面对氯化聚丙烯及其接枝物与344#醇酸树脂的混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是改善其与344#醇酸树脂混容性的有效方法,随着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增加,氯化聚丙烯和344#醇酸树脂体系的相容性逐渐改善,当接枝率达到5%时,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醇酸树脂 相容性 接枝率 接枝马来酸酐 溶解度参数 有效方法 树脂体系 接枝物 混容性 溶液法 光泽度 混合物 涂膜
下载PDF
换热器传热强化性能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徐国想 邓先和 +1 位作者 许兴友 王智金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对换热器传热强化性能评价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其中一个目前常用的评价准则进行了分析推导,证明该准则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分析结果对换热器传热强化性能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换热器 强化传热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强化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2 位作者 丁小江 王杨君 李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28-1531,共4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ree types of converging-diverging tube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ey have the same diameter, rib height and pitch, but the different lengths of the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ree types of converging-diverging tube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ey have the same diameter, rib height and pitch, but the different lengths of the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ections and their joint way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eat transfer is enhanced when the length of converging section increases. A 12.4% increase of Nusselt number is observed and a 6.8% increas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seen for the developed tube jointed linearly (DTL).Also a 5.27% increase of Nusselt number is observed and a 46.5% increas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seen for the developed tube jointed convexly (DTC).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Webb’s method show the DTL is better than OT in the range 1.5×10 4~4×10 4, but the DTC is not better tha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强化换热 摩擦阻力系数
下载PDF
聚乙二醇/二氧化硅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维龙 杨晓西 +2 位作者 方玉堂 丁静 杨建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64-2668,共5页
采用多孔二氧化硅(SiO2)、聚乙二醇(PEG)等研究一种定形无机-有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加入适当的促进剂和改性剂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改性。利用多孔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特点,将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吸附在二氧化硅微孔结构内,在... 采用多孔二氧化硅(SiO2)、聚乙二醇(PEG)等研究一种定形无机-有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加入适当的促进剂和改性剂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改性。利用多孔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特点,将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吸附在二氧化硅微孔结构内,在毛细管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聚乙二醇在发生固液相变的时候很难从二氧化硅的微孔结构内渗透出来,从而解决了聚乙二醇在蓄热技术中应用时的液体流动问题。同时对相变材料进行了热性能分析,实验证明该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形状稳定,导热率高,储热能力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二氧化硅 相变材料 蓄热材料
下载PDF
过程系统能量流结构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1 位作者 王松平 华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综述了过程系统能量综合优化的能量流结构研究与进展 ;重点介绍了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流结构模型 ,该模型基于对过程系统中能量演变共性规律的认识 ,定量地描述了过程系统能量流在转换、利用、回收过程中的平衡关系 ;概述了按照能量流结... 综述了过程系统能量综合优化的能量流结构研究与进展 ;重点介绍了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流结构模型 ,该模型基于对过程系统中能量演变共性规律的认识 ,定量地描述了过程系统能量流在转换、利用、回收过程中的平衡关系 ;概述了按照能量流结构进行过程能量综合优化策略和方法 ;指出了过程系统能量综合优化中能量流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包容其他相关方面 ,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能量流 结构模型 综合优化
下载PDF
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Ⅰ) 场协同控制机理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丁小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59-1763,共5页
通过对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模拟研究 ,考察了热边界层厚度、湍流强度及时均速度与时均温度梯度之间夹角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影响对流换热强度的场协同作用沿流动方向的分布规律 .通过讨论两种不同结构尺寸缩放管的换热情况 ,发现流... 通过对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模拟研究 ,考察了热边界层厚度、湍流强度及时均速度与时均温度梯度之间夹角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影响对流换热强度的场协同作用沿流动方向的分布规律 .通过讨论两种不同结构尺寸缩放管的换热情况 ,发现流体在收缩段可获得较好的场协同作用 ,增强换热能力 ,而在扩张段场协同作用的效果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湍流换热 场协同
下载PDF
沟槽面管道湍流减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德斌 邓先和 王杨君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标准k ε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两种沟槽面管道湍流减阻性能,包括不同的沟槽深度、沟槽间距以及零压梯度和逆压梯度的阻力性能,获得最大11%的减阻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沟槽面的减阻机理,分析结果与沟槽面平板湍流减... 采用标准k ε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两种沟槽面管道湍流减阻性能,包括不同的沟槽深度、沟槽间距以及零压梯度和逆压梯度的阻力性能,获得最大11%的减阻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沟槽面的减阻机理,分析结果与沟槽面平板湍流减阻的结果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沟槽面 减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蓄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10,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硬脂酸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结构与性能 .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是三维网络状纳米材料 ,而且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 。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相变复合材料 蓄能材料 热能存储技术 纳米材料 蓄热能力
下载PDF
螺旋椭圆扁管强化传热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德斌 邓先和 +1 位作者 王扬君 黄素逸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在设计的油 水换热实验台上,对4种不同结构的螺旋椭圆扁管和2种尺寸的直椭圆管套管式换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归纳出了管内换热及阻力公式,对4种螺旋椭圆扁管的传热和阻力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螺旋椭圆扁管是1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换热元件... 在设计的油 水换热实验台上,对4种不同结构的螺旋椭圆扁管和2种尺寸的直椭圆管套管式换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归纳出了管内换热及阻力公式,对4种螺旋椭圆扁管的传热和阻力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螺旋椭圆扁管是1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换热元件,特别是对高Pr(如各种油品)在低Re运行时层流或过渡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螺旋椭圆扁管 强化传热 经验方程式
下载PDF
异形管内水力、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德斌 邓先和 邢华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横纹管、缩放管两种异形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计算时采用标准k-e 湍流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采用SIMPLE算法进行压力修正;代数方程采用超松弛法迭代求解。得出了在充分发展流时的传热努塞尔数... 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横纹管、缩放管两种异形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计算时采用标准k-e 湍流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采用SIMPLE算法进行压力修正;代数方程采用超松弛法迭代求解。得出了在充分发展流时的传热努塞尔数、速度、摩擦系数及湍动能分布,并与光滑管内的流动传热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异形管在强化传热方面的机理。计算结果和实验值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粗糙管 强化传热 湍流模型
下载PDF
横纹槽管结构优化的正交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维军 邓先和 黄德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45-1450,共6页
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横纹槽管结构优化的试验,试验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采用标准K-ε方程湍流模型和速度分布两层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横纹槽管结构参数e/d,p/d,a/e和流动Reynolds数对热阻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 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横纹槽管结构优化的试验,试验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采用标准K-ε方程湍流模型和速度分布两层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横纹槽管结构参数e/d,p/d,a/e和流动Reynolds数对热阻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影响横纹槽管综合传热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为肋节距p/d和肋形a/e,而肋高e/d影响较小,并且传热综合因子随流动Reynolds数增大而迅速降低.通过分析正交试验结果,提出了较佳横纹槽管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横纹槽管 传热综合因子 管型
下载PDF
ERP技术在过程工业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敏刚 尹清华 +1 位作者 解新安 华贲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2,共5页
回顾ERP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应用概况 ,指出未来的ERP将是集管理、技术和信息为一体的协作商务系统。对于具有大批量连续性生产的过程工业企业 ,在过程系统技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的理论方法指导下 ,利用过程系统的结构模型 ,提出过程工业... 回顾ERP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应用概况 ,指出未来的ERP将是集管理、技术和信息为一体的协作商务系统。对于具有大批量连续性生产的过程工业企业 ,在过程系统技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的理论方法指导下 ,利用过程系统的结构模型 ,提出过程工业企业新一代ERP的结构模型框图 ,ERP分别与企业管理 (E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客户关系管理 (CRM)的综合集成 ,把企业和生产制造、营销活动以及客户利益紧密联系到一起 ,迅速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针对ERP实施成功率低的现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过程工业 协作商务系统
下载PDF
管内周期性自旋流强化传热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杨君 邓先和 +1 位作者 洪蒙纳 李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54-2561,共8页
在圆管内间隔插入多个旋流片的流道中,流体流动呈现周期性自旋流.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湍流情况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受相邻旋流片间距Lp、旋流角β和旋转角α3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旋流片的优化结构,而且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预测... 在圆管内间隔插入多个旋流片的流道中,流体流动呈现周期性自旋流.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湍流情况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受相邻旋流片间距Lp、旋流角β和旋转角α3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旋流片的优化结构,而且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预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α越大,传热性能越好,阻力越大;Lp越小,传热性能越好,阻力越大;β越大,传热性能越好,而阻力损失因受到摩擦阻力和形体阻力的综合影响而呈现非单调变化.旋流片的最佳结构参数为:旋流角β为20·3°,旋转角α为180°,相邻旋流片间距Lp为33d.与α相比,β对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结构优化 强化传热 自旋流
下载PDF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烟囱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静 姬升涛 +1 位作者 刘建勇 余美玲 《电子与封装》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目前中小型电子发热元件的散热以自然对流散热方式为主,针对多数散热器不能发挥其结构优势来增强自然对流,导致散热性能差、体积笨重等问题,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具有"烟囱效应"结构的散热器,简化散热器... 目前中小型电子发热元件的散热以自然对流散热方式为主,针对多数散热器不能发挥其结构优势来增强自然对流,导致散热性能差、体积笨重等问题,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具有"烟囱效应"结构的散热器,简化散热器模型结构,研究高、宽、热流密度的变化对自然对流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用于指导散热器的设计。结果表明:热流密度为1 000W/m2、高为50mm时,温度达到最低值时的宽度为19mm,此时为该热流密度下的临界点;以临界点时的高宽比为基准,高宽比小于基准时,有回流现象;热流密度从1 000W/m2增加到15 000W/m2,不同高度下临界宽度先减小,后趋于固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囱效应 数值模拟 临界点 回流现象
下载PDF
旋流片支撑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杨君 邓先和 +1 位作者 李志武 洪蒙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提出旋流网板管壳式换热器,并对空气纵向流过旋流片支撑光滑传热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另外比较了270-38.1、180-38.1、270-20.3、180-20.3四种旋流片和空心环的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70-20.3和180-20.3旋流片支... 提出旋流网板管壳式换热器,并对空气纵向流过旋流片支撑光滑传热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另外比较了270-38.1、180-38.1、270-20.3、180-20.3四种旋流片和空心环的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70-20.3和180-20.3旋流片支撑光滑管束的强化传热评价因子η比空心环支撑的高出7%,而270-38.1、180-38.1、空心环的评价因子η相差不大。除了起到支撑管束作用外,270-20.3和180-20.3旋流片还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效果。实验结果可为对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管束 强化传热
下载PDF
延迟焦化装置能量系统优化改造 被引量:11
17
作者 蔡晓洁 沈祖勇 +1 位作者 陈国富 陈清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4,共3页
根据焦化过程的用能特点,分析了延迟焦化装置节能的途径;以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综合优化方法为指导,运用流程模拟技术,对上海炼油厂500kt/a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能量系统优化改造,通过回流取热优化,增加高温位蜡油循环取热产生1.0MPa蒸汽,... 根据焦化过程的用能特点,分析了延迟焦化装置节能的途径;以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综合优化方法为指导,运用流程模拟技术,对上海炼油厂500kt/a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能量系统优化改造,通过回流取热优化,增加高温位蜡油循环取热产生1.0MPa蒸汽,以及回收装置低温热供水处理站江水预热,使得装置能耗大幅度降低,税后年利润达25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能量系统 优化 延迟焦化装置 技术改造
下载PDF
来流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先和 王杨君 +1 位作者 黄德斌 张亚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建立了换热器壳程流速分布不均匀对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 ,并从管内轴向流传热与管外横向流传热两个方面 ,研究了换热器因流道来流流速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传热负荷偏移 .研究结果表明 ,流速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不大 ;在恒... 建立了换热器壳程流速分布不均匀对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 ,并从管内轴向流传热与管外横向流传热两个方面 ,研究了换热器因流道来流流速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传热负荷偏移 .研究结果表明 ,流速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不大 ;在恒壁温、各流道间无热交换的条件下 ,当各流道流速不均达到 1 0 0 %时 ,换热器的传热负荷偏移在1 %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流速分布 热负荷 传热性能
下载PDF
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Ⅱ) 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丁小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64-1767,共4页
根据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控制机理 ,提出一种强化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改型结构 ,即保持肋高和肋距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平直连接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方式 ,延长收缩段的长度 ,相应缩短扩张段的长度 ,增强管内速度场与温度梯... 根据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控制机理 ,提出一种强化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改型结构 ,即保持肋高和肋距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平直连接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方式 ,延长收缩段的长度 ,相应缩短扩张段的长度 ,增强管内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作用 .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结构可优化缩放管中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关系 ,提高Nusselt数 4 6 7%~ 8 34% ,但同时也增大了阻力 7 87%~ 15 2 2 % (Re=1 5×10 4~ 5× 10 4) .与惯用的优化缩放管结构 (收缩段为扩张段 2倍 )相比较 ,改型后的缩放管的Webb性能因子 η=1 0 0 8~ 1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结构优化 换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内插旋流片的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杨君 邓先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55-2461,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光管内间隔插有旋转角为270°、旋流角为38.1°旋流片的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分布特性及其相互间的协同,并对4种旋流片的场协同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同样Reynolds数下,根据场协同数的大小来排列的旋流... 通过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光管内间隔插有旋转角为270°、旋流角为38.1°旋流片的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分布特性及其相互间的协同,并对4种旋流片的场协同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同样Reynolds数下,根据场协同数的大小来排列的旋流片类型依次为270-38.1、180-38.1、270-20.3、180-20.3,且与传热性能高低排列是一致的。通过改善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是提高换热性能的一个有效手段,且内插旋流片能有效地改善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从而提高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场协同 数值模拟 强化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