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iter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义成 涂亚庭 +1 位作者 李家文 吴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7-398,共2页
患者男 ,2 6岁。不明原因发热、双膝关节肿痛伴双下肢及足趾、足底散在红色斑块、脓疱疹半月 ,结合实验室及病理检查 ,诊断为Reiter综合症。
关键词 REITER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病理检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有家族史的Vohwinkel残毁性掌跖角皮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郑岳臣 吴安陆 +1 位作者 曾敬思 孔祥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报告1例女性16岁Vohwinkel残毁性掌跖角皮症患者。掌跖部渐进性角化过度病史16年,双手足第五指、趾戒指状紧缩环2年。X线片示局部骨质异常。无鱼鳞病,听力正常,其父有类似疾病史。
关键词 掌跖角皮症 残毁性
下载PDF
皮肤病、精神因素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雯 刘贞富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某些皮肤病可以由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已知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精细调节能保证机体行使正常的免疫功能 ,一旦调节紊乱则促使疾病发生。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与精神因素相关的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 ,推测精神因素可能通过神经 -内... 某些皮肤病可以由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已知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精细调节能保证机体行使正常的免疫功能 ,一旦调节紊乱则促使疾病发生。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与精神因素相关的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 ,推测精神因素可能通过神经 -内分泌 -免疫途径而诱导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精神因素、某些皮肤病及可能存在的神经 -内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因素 皮肤病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发病机制 银屑病 斑秃 特疮性皮炎 白癜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感染因素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春雨 冯爱平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2期2416-2421,2426,共7页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发病原因至今不明。近年来认为各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由感染因素引发...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发病原因至今不明。近年来认为各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由感染因素引发的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大量研究显示,对HSP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临床医师在治疗HSP时除了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要评估患者有无其他脏器(尤其是肾脏)受累,及早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感染 致病机制 预后
下载PDF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泽虎 刘贞富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尖锐湿疣是一种容易复发的性传播疾病。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在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文中将从天然免疫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 - 18等 )和获得性免疫 (病毒抗原的捕获及呈递 ,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免疫逃逸机制 尖锐湿疣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邹耘 陈兴平 涂亚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2和IFN-γ)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皮损及正常对照者包皮环切组织CD4、CD8、CD16及CD5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4+-CD4+T细胞百分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在CA发病过程中存在Th1向Th2漂移。疣体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均增高,但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织;CD16、CD57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说明病损局部NK细胞较正常组织少。结论CA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失衡及病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CA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H1/TH2细胞因子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1960~2015年湖北及周边地区头癣病原菌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毛叶红 何蒙文 +2 位作者 郑岳臣 连昕 曾敬思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98-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1960~2015年间湖北及周边地区头癣病例的病原菌变化情况。方法归类、统计1960~2015年间我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分离、鉴定来自头癣病例的病原真菌种类和数量。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及生化实验方法。结果本地区20世纪60年代头... 目的了解1960~2015年间湖北及周边地区头癣病例的病原菌变化情况。方法归类、统计1960~2015年间我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分离、鉴定来自头癣病例的病原真菌种类和数量。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及生化实验方法。结果本地区20世纪60年代头癣高发,病原菌以许兰毛癣菌(41.9%)和紫色毛癣菌(31.0%)为主。70年代病例数锐减。90年代,犬小孢子菌比例达高峰(36.9%)后下降,目前罕见。近5a紫色毛癣菌已取代许兰毛癣菌,成为本地区主要病原菌(63.0%)。许兰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多见于成人,而紫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趾(指)间毛癣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均更多见于儿童。成年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64.6%)显著高于儿童患者中女性比例(50.6%)(除许兰毛癣菌外)(P<0.05)。结论本地区头癣病原菌种类不断变迁,目前优势菌为紫色毛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许兰毛癣菌 紫色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趾(指)间毛癣菌
下载PDF
淋球菌多重耐药性与mtrR基因点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宏翔 涂亚庭 +2 位作者 林能兴 黄长征 张丽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传递耐药(mtr)外排系统中mtrR基因点突变与淋球菌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分离出55株淋球菌流行株。利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取淋球菌DNA,PCR扩增16株淋球菌mtr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 目的探讨多传递耐药(mtr)外排系统中mtrR基因点突变与淋球菌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分离出55株淋球菌流行株。利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取淋球菌DNA,PCR扩增16株淋球菌mtr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比较淋球菌敏感株与多重耐药株的差异。结果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占76.36%(42/55)。4株敏感株和2株耐青霉素淋球菌无mtrR基因突变,10株多重耐药株均有mtrR基因点突变,表现为3种点突变形式:6株发生了第45位Gly(GGC→GAC)Asp,3株发生了第14位His(CAC→CGC)Arg,1株发生了第51位Phe(TTC→GTC)Val。结论淋球菌mtrR基因第45位Gly(GGC→GAC)Asp、14位His(CAC→CGC)Arg和第51位Phe(TTC→GTC)Val突变与淋球菌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氏淋球菌 淋病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1960-2006年实验室皮肤黏膜浅部真菌病分离菌种统计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曾敬思 郑岳臣 +8 位作者 祝兆如 邬焱卿 白锦霞 崔隽生 邓国亮 谭志建 冯爱平 毛叶红 连昕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1-544,共4页
目的分析1960-2006年间从浅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分离所得致病菌的情况。方法归类、统计1960年1月至2006年12月(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缺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分离鉴定自皮肤、黏膜浅部真菌感染中的... 目的分析1960-2006年间从浅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分离所得致病菌的情况。方法归类、统计1960年1月至2006年12月(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缺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分离鉴定自皮肤、黏膜浅部真菌感染中的病原真菌。标本来自全院各临床科室门诊、住院患者、湖北省地县及邻近省市有关医院。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及生化实验方法。结果菌株合计11989株,鉴定出23个种,16个属。可分为皮肤癣菌、念珠菌及酵母菌(含马拉色菌)、非皮肤癣菌之丝状真菌3大类。除去可能为污染菌的非皮肤癣菌之丝状真菌(287株)外,其余11702株菌中,以念珠菌(5642株,48.2%)和皮肤癣菌(5279株,45.1%)为主,酵母菌占3.8%(449株),马拉色菌占2.8%(332株)。在种属水平上排序,菌株数处于前3位的真菌种类依次为红色毛癣菌(3865株,33.0%)、白念珠菌(3110株,26.6%)和非白念珠菌(2532株,21.6%)。皮肤癣菌分离自掌跖、指趾间以外光滑皮肤损害的最多(1787/5279,占37.7%),数量最多的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紫色毛癣菌。念珠菌大多分离自黏膜部位(4099/5642,72.7%),白念珠菌数量占第1位。结论1960-2006年间从浅部真菌感染中分离所得致病菌以念珠菌和皮肤癣菌为主,红色毛癣菌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表皮癣菌属 念珠菌属
原文传递
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善娟 李少华 +2 位作者 刘志香 吴艳 李家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小鼠阴道局部组织中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0、TGF-β1)的表达。结果:雌激素化组接种小鼠... 目的:研究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小鼠阴道局部组织中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0、TGF-β1)的表达。结果:雌激素化组接种小鼠阴道局部组织中IL-2水平在早期显著升高,IL-4则轻度升高,但均很快开始下降。IL-10的水平在感染后期缓慢升高并保持在高水平,而TGF-β1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均在高水平且高于其他因子。结论:IL-2在感染早期及IL-10在后期的高表达分别与其参与清除及维持白念珠菌感染有关。TGF-β1可能在阴道黏膜缺乏针对白念珠菌的明显细胞免疫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阴道灌洗 动物模型 Th1/Th2因子
下载PDF
精神因素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泽虎 刘贞富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58-260,共3页
许多研究证实精神因素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密切相关。首先从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研究阐述了精神因素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关系 ,并进一步从潜伏相关转录物、皮质类固醇、细胞免疫和白介素 - 6等多个方面综述了精神因素导致单纯疱疹病毒感... 许多研究证实精神因素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密切相关。首先从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研究阐述了精神因素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关系 ,并进一步从潜伏相关转录物、皮质类固醇、细胞免疫和白介素 - 6等多个方面综述了精神因素导致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复发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因素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研究进展 皮质类固醇 细胞免疫 白介素-6
下载PDF
脓癣诊治难点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岳臣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头发所致的传染性疾病。根据致病菌种和宿主反应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白癣、黑点癣、脓癣及黄癣。近30a来,城乡人口大量频繁流动、城市宠物盛行,使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感染增多,特别是脓癣的发病率逐年升...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头发所致的传染性疾病。根据致病菌种和宿主反应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白癣、黑点癣、脓癣及黄癣。近30a来,城乡人口大量频繁流动、城市宠物盛行,使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感染增多,特别是脓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不同机体的反应性和致病菌种的特殊性、患者自行用药或者不正规治疗,造成脓癣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使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就其难点初步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β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家文 吴艳 +1 位作者 李东升 谭志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β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6((3CR6)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8例正常人皮肤中CCL2... 目的:探讨β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6((3CR6)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8例正常人皮肤中CCL20和CCR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CL20与CCR6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CL20和CCR6 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C趋化因子配体20mRNA CC趋化因子受体6 MRNA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副作用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静 谭志建 +1 位作者 涂亚庭 李东妮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后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71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得后,进行观察、随访。结果716例中193例发生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9%。年龄越大、注射次数越多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与注射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后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71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得后,进行观察、随访。结果716例中193例发生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9%。年龄越大、注射次数越多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与注射部位无明显关系。晕厥多发生于年龄小、头面部注射者。皮肤萎缩、满月脸多发生于年龄大、注射次数多者。结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存在诸多副作用,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糖皮质激素治疗 副作用 小儿 局部注射治疗 副反应发生率 注射次数 头面部注射 曲安奈得 注射部位 皮肤萎缩 临床医生 多发生 年龄
下载PDF
常见炎症性皮肤病的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窦一民 冯爱平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肠道微生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通过细菌种群及其代谢物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在皮肤组织中,肠道微生态能够调控皮肤细胞的分化和局部免疫反应,并且建立、维持皮肤稳态。笔者从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及... 肠道微生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通过细菌种群及其代谢物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在皮肤组织中,肠道微生态能够调控皮肤细胞的分化和局部免疫反应,并且建立、维持皮肤稳态。笔者从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及作用出发,叙述其与皮肤稳态的相互影响,并以痤疮、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常见炎症性皮肤疾病为例,探讨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对肠-皮肤轴和免疫通路、稳态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这些皮肤疾病的发生和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结合部分使用益生菌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这些皮肤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强调进一步探索肠-皮肤轴、开发更全面可靠的长期微生物菌群干预措施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炎症性皮肤病 益生菌 肠-皮肤轴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赤 李家文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治疗方法 血管活性药物 自身免疫疾病 微血管功能障碍 成纤维细胞增殖 免疫抑制剂 病因不明 免疫系统 环境因素
下载PDF
播散性阿萨希毛孢子菌病一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岳臣 陶娟 +4 位作者 冯爱平 曾敬思 毛叶红 朱里 陈靖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报道1例阿萨希毛孢子菌血症播散性消化系统及皮肤感染,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年多的病史及其就诊的多家医院诊治资料。反复取多个部位溃疡坏死组织分别做组织病理检查,真菌学检查,取血、尿、粪行真菌培养,并作体外药物... 目的报道1例阿萨希毛孢子菌血症播散性消化系统及皮肤感染,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年多的病史及其就诊的多家医院诊治资料。反复取多个部位溃疡坏死组织分别做组织病理检查,真菌学检查,取血、尿、粪行真菌培养,并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将培养菌落作rDNAITS序列测定。作腹部B超、肝胆核磁共振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及时联合应用足量的抗真菌药物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坏死组织内大量成团孢子、少许菌丝、关节孢子及芽生孢子。坏死组织压片镜下发现大量菌丝、桶状关节孢子、芽生孢子。血液和多处溃疡组织培养均为阿萨希毛孢子菌生长。测序结果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溃疡坏死组织及十二指肠乳头部炎性肉芽组织内均有菌丝、关节孢子。影像学检查及肝胆核磁共振及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炎、慢性胰腺炎、十二指肠乳头炎。确诊为阿萨希毛孢子菌血症——播散性毛孢子菌病。予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联合治疗,后改为伊曲康唑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结论在诊断复杂的疑难病例时,特别是在按结核、结节病等久治无效反而加重时,应及时考虑深部真菌病。抗真菌药物应早期足量,随病情好转后渐渐减量,直至各部位炎症痊愈时才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孢子菌病 毛孢子菌属 真菌血症
原文传递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CD23和白介素-4水平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能兴 连昕 +2 位作者 黄长征 陈善娟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依巴斯汀 SCD23 白介素-4
下载PDF
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内赛多孢子菌定植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敬思 李宏杰 +2 位作者 毛叶红 连昕 郑岳臣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在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内感染或定植状况。方法收集10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别使用真菌镜检、选择培养基培养及扩增部分β-微管蛋白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线状点杂交(... 目的初步了解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在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内感染或定植状况。方法收集10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别使用真菌镜检、选择培养基培养及扩增部分β-微管蛋白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线状点杂交(PCR-RLB)方法,检测常见的5种赛多孢子菌病的致病菌,即S.apiospermum、S.boydii、S.minutispora、S.aurantiacum及S.dehoogii。结果 101份受检标本均未检测到上述5种赛多孢子菌。结论在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中未见常见5种赛多孢子菌呼吸道感染或定植,提示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并发赛多孢子菌病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赛多孢子菌 下呼吸道 定植
下载PDF
浅部真菌病荧光染色显微成像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靓 刘越 +7 位作者 毛叶红 连昕 李宁 吕晓华 陶娟 曾绍群 冉艺 曾敬思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39-642,共4页
目的评估荧光染色显微成像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AFMICADS)在临床上辅助诊断浅部真菌感染的准确性。方法2018年7-9月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门诊及住院疑似浅部真菌感染患者106例,送检标本126份,其中皮肤鳞... 目的评估荧光染色显微成像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AFMICADS)在临床上辅助诊断浅部真菌感染的准确性。方法2018年7-9月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门诊及住院疑似浅部真菌感染患者106例,送检标本126份,其中皮肤鳞屑83份,甲屑43份,分别进行常规镜检、改良沙氏培养基培养及荧光染色镜检(人工荧光镜检和AFMICADS荧光镜检)。以常规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阳性(仅满足任意1项即可为阳性)为标准,计算3种镜检方法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McNemar检验和Kappa检验分析3种镜检方法与常规镜检和/或真菌培养结果的差异及一致性,诊断符合率检验分析3种镜检方法两两之间一致性的差异。结果126份标本中,人工荧光镜检阳性124份(98.4%),AFMICADS荧光镜检阳性123份(97.6%),阳性率均高于常规镜检和/或真菌培养法[阳性98份(77.8%),均P<0.001]。AFMICADS荧光镜检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7%,一致性为80.2%;人工荧光镜检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1%,一致性79.4%,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MICADS荧光镜检浅部真菌感染标本的一致性与人工荧光镜检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显微镜检查 荧光 诊断 计算机辅助 荧光染色 机器视觉 自动荧光显微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