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检人群中无创血流动力学、肢体动脉硬化度异常者血栓弹力图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沈艳 李慧卉 +2 位作者 杨锐 曾俊超 徐信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5期756-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无创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动脉硬化度异常者的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7月至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并行TEG检查的人群共1572人,其中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者722人,行肢体动脉硬化度检查者750人。...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无创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动脉硬化度异常者的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7月至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并行TEG检查的人群共1572人,其中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者722人,行肢体动脉硬化度检查者750人。用TEG 5000检测仪行快速检测,将体检结果异常者与正常者的凝血状态进行对照,检测K值、Angle角、MA值、ACT,对两组间TEG的各值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男、女间各值的差别。结果在男性中,无创血流动动力学异常者相较于正常者的K值偏短、Angle角偏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女性中,两组间各参数均无显著差异;肢体动脉硬化度检查异常者无论男性或女性ACT值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较男性Angle角大、K值低、MA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血栓。在男性中,无创血流动力学异常者较正常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但在女性中,两组人群体内的凝血状态相似。肢体动脉硬化度异常者较正常者无论男性或女性血液呈现高凝状态,TEG可用来观察结果异常者的凝血状态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无创血流动力学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其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沈艳 罗攀 +3 位作者 肖诚瑀 廉然芳 武静 汪宏波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腹腔内播散及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CNKI等数据库,搜集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和未进行宫腔镜检...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腹腔内播散及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CNKI等数据库,搜集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和未进行宫腔镜检查的随机对照或病例对照实验。采用Rev Man 5.3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共71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组与未行宫腔镜检查组比较,不增加患者癌细胞腹腔内播散的风险(OR=1.61,95%CI为0.94~1.43,P=0.18)。宫腔镜检查组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与采用的膨宫介质相关,液体膨宫介质增加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率,且使用盐水时最显著(OR=1.54,95%CI为1.08~2.19,P=0.02)。对3篇文献合并分析两组的5年总存活率及无病生存率,HR分别为1.28(0.75~2.17)和1.17(0.63~2.1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宫腔镜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性,且不增加癌细胞的腹腔内播散,亦无证据表明宫腔镜检查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是较理想的检测手段;盐水等液体介质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的高危因素之一,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诊断 腹腔冲洗液 肿瘤细胞学 临床结局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筛查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艳 郭筱兰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基本筛查手段,另有MRI、CT以及乳腺热层析扫描,均有效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目...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基本筛查手段,另有MRI、CT以及乳腺热层析扫描,均有效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目前,这些手段都已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因此,综合应用以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必将成为乳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发展趋势。笔者将系统分析以上各种筛查方法的应用现状与进展,为早期乳腺癌的甄辨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筛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热层析成像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夏露 沈艳 +2 位作者 肖西悦 刘静 赵晓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29-936,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探析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及相关参考...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探析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IGFs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数据。应用Stata 12.0统计软件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式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1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580例正常人群。合并分析结果显示IGF-1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呈负相关[OR=0.77,95%CI(0.60,0.99),P=0.043],而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联[分别为OR=1.59,95%CI(0.50,5.06),P=0.428;OR=1.05,95%CI(0.59,1.89),P=0.864;OR=0.86,95%CI:(0.52,1.43),P=0.559]。结论IGFs家族中,IGF-1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保护因素,但仍需更多前瞻性研究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癌 发病风险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影像技术与FibroTouch在体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信 孙亚玲 +2 位作者 朱丽琴 杨玲 杨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人群中Fibro Touch检测结果与肝脏B超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获取762例进行Fibro Touch检查的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颈部血管B超、肝脏B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 目的探讨脂肪肝人群中Fibro Touch检测结果与肝脏B超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获取762例进行Fibro Touch检查的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颈部血管B超、肝脏B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肪衰减参数(fat attenuation parameter,FAP)及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等资料,分析受检者以上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MI≥24 kg/m^2的受检者FAP和LSM显著高于<24 kg/m^2的受检者; TC≥1. 7 mmol/L的受检者FAP和LSM显著高于TC <1. 7 mmol/L的受检者; TG≥5. 2 mmol/L的受检者FAP高于TG <5. 2 mmol/L的受检者;轻度以上脂肪肝的受检者FAP和LSM均高于轻度脂肪肝的受检者;年龄≥40岁的受检者FAP和LSM均高于年龄<40岁者;随着年龄的增长,FAP及LSM的数值在升高,颈部血管斑块阳性率也在升高; FAP和LSM均与肝脏B超结论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BMI、TG和肝脏B超是Fibro Touch检查的敏感指标,Fibro Touch作为肝纤维化及脂肪含量的无创量化检查,以上四个与之相关性很高的敏感指标结果的异常,可提示体检者做肝脏硬度及脂肪含量的进一步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FAP及LSM升高的受检者,应注意颈动脉硬化的风险;肝脏B超结论与FAP和LSM数值均呈高度正相关,Fibro Touch对于肝脏检查的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技术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脂肪衰减参数 脂肪肝
下载PDF
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筛查在因良性病变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沈艳 李慧卉 +1 位作者 杨锐 夏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年第3期205-207,218,共4页
目的探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月—2016年8月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4 239位女性的细胞学筛查结果,比较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1 118例)和未行此术者... 目的探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月—2016年8月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4 239位女性的细胞学筛查结果,比较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1 118例)和未行此术者(23 121例)中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异常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中,L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s)者约6.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约0.5%,而在未切除全子宫者中,LCT结果为ASCs及LSIL者分别约14.7%、1.9%,两组中ASCs及LSIL的风险比(95%CI)分别为0.4(0.3~0.6)、0.2(0.1~0.6),子宫切除组细胞学结果的异常与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LCT结果中,ASCs及LSIL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未行此术者。术后进行常规LCT筛查临床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残端细胞学检测 非典型鳞状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宫颈“糜烂”样外观与年龄、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艳 杨元仙 +2 位作者 李慧卉 杨锐 夏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分度与年龄、宫颈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3 361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LCT)、人乳头...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分度与年龄、宫颈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3 361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LCT)、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PV),并分别按照宫颈"糜烂"样外观的表现、LCT结果、HPV结果及年龄分组进行研究。结果LCT结果异常占19.4%(4 192/23 361),HPV高危亚型阳性占9.3%(134/1 439)。各"糜烂"组中,LCT结果的异常及HPV高危亚型阳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不同,宫颈外观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宫颈糜烂"是LCT结果正常与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糜烂"程度的加重以及年龄的增长可增加LCT异常的风险,同时宫颈外观的异常程度随着年龄增加有减轻趋势,而HPV高危阳性率则随着其程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年龄 宫颈细胞学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艳 肖诚瑀 +3 位作者 廉然芳 罗攀 武静 汪宏波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系统评价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系统评价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9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1篇中文、8篇英文),包含7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s高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OR=2.41,95%CI:1.11~5.25,P=0.03)、组织学分级(OR=2.01,95%CI:1.19~3.41,P=0.009)、肌层浸润(OR=2.29,95%CI:1.16~4.51,P=0.02)及淋巴结转移(OR=4.00,95%CI:2.40~6.66,P<0.000 01)均显著相关;与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均无关(P>0.05);与lncRNAs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患者OS较短(HR=2.43,95%CI:1.55~3.80);亚组分析HOTAIR高表达与OS相关(HR=3.73,95%CI:1.21~11.49)。结论:lncRNAs高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lncRNAs表达越高、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越高、肌层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风险亦增加,总生存期缩短,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子宫内膜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虹 朱燕 《华中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6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56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相...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6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56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相符。不同时期的血栓回声及不同情况的血管阻塞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各有其特点,其大量而丰富的信息为临床的观察、诊治及疾病的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相比,CDFI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俊超 姚冠勇 +9 位作者 徐信 但超 李慧卉 李芳 刘峻宇 郝婷 曾美红 范嫣 陈丹妮 杨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46-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体检的人群749例,其中动脉硬化程度升高者360例,动脉硬化程度正常者389例,年龄18~84岁。评估体检人群的动脉硬化程度,检测并定量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 目的研究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体检的人群749例,其中动脉硬化程度升高者360例,动脉硬化程度正常者389例,年龄18~84岁。评估体检人群的动脉硬化程度,检测并定量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Logistic回归分析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限制性3次样条分析进一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在未调整模型中,动脉硬化组中的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高于对照组(均P<0.05);充分调整协变量后两组间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相对变小(P=0.041),而两组间的淀粉样蛋白A水平差异仍然较大(P=0.0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均与动脉硬化风险呈正相关,95%CI分别为3.299(1.575~6.910)、2.798(1.670~4.689)。多重Logistic回归发现未调整协变量的淀粉样蛋白A与动脉硬化风险呈正相关,95%CI为2.191(1.165~4.119),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风险无关,这种趋势在充分调整协变量后仍然存在。限制性3次样条回归表明随着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动脉硬化风险的变化呈现为类似于"指数"的增长模式。结论淀粉样蛋白A与动脉硬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可能依赖于淀粉样蛋白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