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3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对入海泥沙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仕宝 杨世伦 +1 位作者 李鹏 刘守祺 《上海地质》 2007年第1期17-20,28,共5页
河道采砂可对河道的稳定性、航运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重要影响。河道采砂可能会增加河流的输沙,也可能会减少河流的输沙。长江中下游河道的采砂量虽然很大,但却不是导致入海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由河道采砂引起的河流输沙减少的相应比... 河道采砂可对河道的稳定性、航运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重要影响。河道采砂可能会增加河流的输沙,也可能会减少河流的输沙。长江中下游河道的采砂量虽然很大,但却不是导致入海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由河道采砂引起的河流输沙减少的相应比例应该不到采砂量的10%。汉口站和湖口站的来沙减少是造成大通站输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采砂 输沙 长江
下载PDF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 被引量:170
2
作者 陈利顶 李秀珍 +2 位作者 傅伯杰 肖笃宁 赵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29-3141,共13页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成立与发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重点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根据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特点,将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摸索与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吸收与消化阶段(1980—1988年)、实践与迅速发展阶段(1989—2000)、发展与思索阶段(2001—2010)、思考与创新阶段(2011—?)。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尺度效应、城市生态用地与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森林景观动态模拟与生态系统管理、绿洲景观演变与生态水文过程、景观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多水塘系统与湿地景观格局设计、稻-鸭/鱼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梯田文化景观与多功能维持、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最后从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景观生态学 发展历史 特点 未来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中国主要水域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3
作者 章强 辛琦 +1 位作者 朱静敏 程金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5-1083,共9页
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调研了中国特别是上海市的水环境中抗生素的种类及其污染水平,并概述了抗生素对于水生生物及人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黄浦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磺胺类... 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调研了中国特别是上海市的水环境中抗生素的种类及其污染水平,并概述了抗生素对于水生生物及人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黄浦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长江口含量较高的为磺胺类和氯霉素类,而从整个中国地表水的污染情况来看,最多的是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养殖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抗生素的最高污染源头,抗生素进入水体后,不仅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还会与其他污染物结合对水生生物和人类产生复杂的复合毒性效应.最后,对抗生素的污染研究方向和生态健康效应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污染水平 抗性基因 生态毒理 复合污染
下载PDF
中国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及碳中和对策 被引量:109
4
作者 王法明 唐剑武 +1 位作者 叶思源 刘纪化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提高其蓝碳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手段,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滨海湿地以盐沼湿地为主,红树林面积较小,而无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据保... 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提高其蓝碳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手段,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滨海湿地以盐沼湿地为主,红树林面积较小,而无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据保守数据估算,当前我国滨海湿地每年通过沉积物埋藏所固定的碳可达0.97Tg C·a-1,并将能持续增长,在21世纪末增加到1.82—3.64 Tg C·a-1。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应加强滨海湿地的科学研究,保护现存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停止破坏性的滨海湿地开发活动,恢复和新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增强其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护生态功能的同时受惠于增汇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碳中和 固碳 蓝碳 红树林 盐沼湿地 滩涂 恢复
原文传递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被引量:98
5
作者 肖德荣 田昆 张利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16-3124,共9页
采用植物群落研究法与原状土就地取样技术,研究了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酶活性格局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随着湿地原生沼泽向沼泽化草甸、草甸的演替,湿地植物群落盖度增加、物种组成增多,群落优势种优势度减... 采用植物群落研究法与原状土就地取样技术,研究了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酶活性格局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随着湿地原生沼泽向沼泽化草甸、草甸的演替,湿地植物群落盖度增加、物种组成增多,群落优势种优势度减小,伴生种数量增加,植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不断减少,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降低。植物α多样性指数(辛普森、香浓-维纳指数)与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呈正相关,与脲酶活性呈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呈一致负相关,与脲酶活性则成正相关。湿地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生产活动干扰的类型与强度,其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时空间体现,研究结果揭示了人为干扰下湿地退化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可为我国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湿地 植物多样性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海岸带蓝碳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6
作者 唐剑武 叶属峰 +5 位作者 陈雪初 杨华蕾 孙晓红 王法明 温泉 陈少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1-670,共10页
海岸带蓝碳广义上指盐沼湿地、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岸带高等植物以及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生物等,在自身生长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大气中的CO_2吸收、转化并长期保存到海岸带底泥中的这部分碳,以及其中一部分从海岸带向近海及大洋输... 海岸带蓝碳广义上指盐沼湿地、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岸带高等植物以及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生物等,在自身生长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大气中的CO_2吸收、转化并长期保存到海岸带底泥中的这部分碳,以及其中一部分从海岸带向近海及大洋输出的有机碳.海岸带蓝碳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远大于陆地碳库.盐沼湿地、红树林、海草床、渔业碳汇和微型生物碳泵等5类海岸带碳汇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固碳机理和调控因子.海岸带蓝碳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碳收支的监测、模拟实验和模型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恢复、保护和增加这些碳汇来获取新增碳汇,从而得到碳积分,进而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生态保护和恢复.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以及中国固碳减排的承诺,我们应加强海岸带蓝碳的科学和政策研究.利用蓝碳原理,保护和恢复盐沼湿地、红树林、海草床,增进微型生物碳泵的储碳功能,并建设可持续性海洋牧场等重要海岸带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蓝碳 生态恢复 盐沼 红树林 海草 微型生物碳泵 渔业碳汇
原文传递
长江口九段沙植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70
7
作者 唐承佳 陆健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9-403,共5页
长江口九段沙属于发育早期的河口沙洲 ,植被完全保持着自然演替的早期状况。对九段沙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演替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九段沙湿地植被分布几乎覆盖整个沙岛 ,生物量丰富。高等植物中多克隆植物 ,植物群落... 长江口九段沙属于发育早期的河口沙洲 ,植被完全保持着自然演替的早期状况。对九段沙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演替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九段沙湿地植被分布几乎覆盖整个沙岛 ,生物量丰富。高等植物中多克隆植物 ,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生物多样性低 ,植被具原生性 ,群落演替的早期原生特征明显 ,演替过程在没有引种互花米草之前人为干扰少 ,互花米草的引种加速了九段沙湿地植被的陆地化演替进程。最后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九段沙植被的适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九段沙 植物群落 演替 物种多样性 河口沙洲
下载PDF
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被引量:85
8
作者 焦念志 刘纪化 +20 位作者 石拓 张传伦 张永雨 郑强 陈泉睿 汤凯 王誉泽 董海良 唐剑武 叶思源 董双林 高坤山 张继红 薛强 李琦 贺志理 屠奇超 王法明 黄小平 白雁 潘德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2-643,共12页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质碳封存、海洋碳汇核查技术体系,以及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和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旨在抛砖引玉,引发研讨、推动研发,不断细化和完善海洋负排放方案,为落实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负排放 碳中和 微型生物碳泵 生物泵 碳封存 碳汇交易
原文传递
东海浮游植物数量分布与优势种 被引量:70
9
作者 罗民波 陆健健 +2 位作者 王云龙 沈新强 晁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76-5085,共10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特...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东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特征和对温盐环境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秋季总丰度达到4季最高峰,均值为211.91×104cell.m-3,夏季次之(50.40×104cell.m-3),冬季11.34×104cell.m-3,春季(2.01×104cel.lm-3)最低。春夏季东海近海(Ⅰ和Ⅲ)高于外海(Ⅱ和Ⅳ),秋冬季东海北部外海(Ⅱ)高于近海(Ⅰ),南部近海(Ⅲ)高于外海(Ⅳ)。4季共出现优势种(Y≥0.02)11种,冬季的主要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和细弱海链藻,春季的主要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和夜光藻,夏季以拟弯角毛藻和细长翼根管藻为主要优势种,秋季优势种仅为聚生角毛藻。浮游植物的聚集强度指数为较大正值,聚集作用明显。从全年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看,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总丰度季节分布的主要因子,盐度是次要因子。浮游植物的11个优势种之间生存环境适应比较,洛氏角毛藻和中华盒形藻生长温度幅度较大,可以在12~28℃水温增长,因而春、夏和冬季都成为优势种。中肋骨条藻适合生长的水温范围都较小,仅为22~28℃。聚生角毛藻更小,仅21~25℃。洛氏角毛藻和中华盒形藻生长温盐度和高分布区温盐度范围比聚生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都广,而秋季数量却低于聚生角毛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植物 数量分布 优势种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赋存特征 被引量:73
10
作者 白濛雨 赵世烨 +2 位作者 彭谷雨 高磊 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4-1743,共10页
以上海某污水厂为例,研究了中国沿海城市污水厂进出水、污泥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微塑料排放量.结果表明,污水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形态主要为纤维状.进水含量最高的种类依次为人造丝(36.84%)、合成革(21.05%)和聚酯纤维(18.42%),出水中的... 以上海某污水厂为例,研究了中国沿海城市污水厂进出水、污泥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微塑料排放量.结果表明,污水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形态主要为纤维状.进水含量最高的种类依次为人造丝(36.84%)、合成革(21.05%)和聚酯纤维(18.42%),出水中的种类依次为合成革(26.67%)、人造丝(24.44%)、聚酯纤维(17.78%)和聚乙烯(15.56%).微塑料在总进水中的丰度为117n/L(n为微塑料个数),调配水中为90n/L,总出水中为52n/L,污泥中为180n/50g(湿重).该污水厂日出水量为280万m^3/d,据此估算微塑料量由总进水中3276亿n/d降至总出水中1456亿n/d,去除率为55.6%.污水厂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确定剩余污泥量150t DS/d,含有5.4亿个微塑料.此外,根据本研究结果讨论了有关国际刊物中对我国大陆范围内个人护理用品中微塑料入海量的不准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 微塑料 赋存特征 排放量 去除率
下载PDF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制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65
11
作者 戴晓燕 张利权 +3 位作者 过仲阳 吴健平 栗小东 朱燕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95-4004,共10页
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及演变与城市地表覆被变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是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概括与体现,目前对城市热岛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 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及演变与城市地表覆被变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是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概括与体现,目前对城市热岛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对区域热环境系统全面、综合的评价与分析。近年来,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在利用Landsat7ETM+热波段数据反演上海地区地表温度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揭示了不同尺度下上海城市地表温度场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不同的驱动因子。进而,采用决策树方法构造城市热环境系统的分类和预测模型,建立中心城区地表温度场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挖掘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揭示出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心城区热环境空间格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驱动因子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异性特征,各种影响因素在空间上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决定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趋势。运用决策树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影响热环境形成的主导因素,揭示城市热岛形成与演变的成因机制及其空间差异,并可以进一步用来预测分析未来城市地表温度场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形成机制 地统计学 决策树 上海
下载PDF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3
12
作者 刘红 何青 +1 位作者 王元叶 孟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结合近期长江口558个表层沉积物采样资料,分析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性,得到了近期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横沙以上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洪枯季变化较小;浑浊带海域洪季粗,枯季细;口外海域则枯季粗,洪季... 结合近期长江口558个表层沉积物采样资料,分析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性,得到了近期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横沙以上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洪枯季变化较小;浑浊带海域洪季粗,枯季细;口外海域则枯季粗,洪季细。横沙以上和口外海域沉积物类型洪枯季变化较小,浑浊带海域沉积物类型变化较复杂。无论洪枯季北港表层沉积物最粗,北槽次之,南槽最小。表层沉积物大小潮变化较小,两次采样平均差别为9.7%;沉积物年际变化随大通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而变化。近十五年来,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类型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是北支上段、南北港分流口、北槽和南槽浑浊带海域,主要与河槽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有关。结合Pejrup新三角图对长江口各沉积动力环境进行分区,对比各沉积环境亚区的粒度特征,并对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盐沼植被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64
13
作者 黄华梅 张利权 袁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66-4172,共7页
盐沼植被是滩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通过对1998—2005年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TM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结合历史资料数据和近年来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 盐沼植被是滩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通过对1998—2005年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TM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结合历史资料数据和近年来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盐沼植被的时空演替动态过程。结果显示,随着滩涂的淤涨,东滩盐沼植被的面积从1998年的2478.32hm^2增加到2005年的4687,74hm^2,而互花米草(Spartirta alterniflDm)自人为引入至2005年,其面积已增加到1283.4hm^2,其增加速率显著高于土著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海三棱藤草(Scirpus mariqueter),并且已在东滩保护区相当区域内形成单优势种群落。受1998年和2001年两次高滩围垦和互花米草入侵影响,崇明东滩的芦苇群落面积大大减少,虽随着滩涂的淤涨,芦苇群落的面积逐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速度缓慢。互花米草有着更广的生态幅和竞争优势,是滩涂中扩散最快的植被,而淤涨型滩涂为其提供了可扩张的空生态位,如不加以控制和治理,其快速扩散将会对崇明东滩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盐沼植被 遥感 互花米草 演替 时空动态
下载PDF
脱硫石膏改良滨海盐碱土的脱盐过程与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69
14
作者 程镜润 陈小华 +3 位作者 刘振鸿 李小平 付融冰 陈泉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5-1513,共9页
针对上海滨海盐碱土的特点,借助土柱淋洗试验方法,研究了脱硫石膏改良滨海盐碱土的脱盐过程与效果,分析了不同石膏质量配比条件下(0%,1%,2.5%,5%和10%),土壤团粒结构和水力传导度变化以及盐碱土-脱硫石膏体系中的离子交换过程与效率.... 针对上海滨海盐碱土的特点,借助土柱淋洗试验方法,研究了脱硫石膏改良滨海盐碱土的脱盐过程与效果,分析了不同石膏质量配比条件下(0%,1%,2.5%,5%和10%),土壤团粒结构和水力传导度变化以及盐碱土-脱硫石膏体系中的离子交换过程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脱硫石膏之后,盐碱土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孔隙度变大,水力传导能力增强,平均导水系数是对照组的4~5倍,有效加快脱盐过程;在土柱开始淋洗的前6d内,离子交换过程表现最活跃,淋洗液的电导率和离子浓度急剧下降.添加脱硫石膏的土柱中钙离子优先置换出钠离子,平均脱钠效率达到对照组的1.8倍.钙钾离子交换和钙镁离子交换也同步发生,但规模明显小于钙钠离子交换.当脱硫石膏质量配比超过1%时,盐碱土的脱盐效果主要取决于原土中的交换性阳离子总量.随着配比增加,盐碱土脱盐的边际效益增加量并不显著.在充分混匀的理想条件下,建议上海滨海盐碱土改良过程中添加脱硫石膏的质量配比高于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盐碱土 离子交换 水力传导度 滨海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6
15
作者 郝晓晖 胡荣桂 +2 位作者 吴金水 汤水荣 罗希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7-1484,共8页
以位于湖南省新化和宁乡县两个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的土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酸解总氮(TAHN)及其组... 以位于湖南省新化和宁乡县两个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的土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酸解总氮(TAHN)及其组分中氨基糖氮(ASN)、氨基酸氮(AAN)和酸解氨态氮(AN)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对组分中酸解未知氮(HUN)的影响不尽相同.与CK相比,单施化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的影响较小,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则显著提高了土壤MBC和MBN的含量.采用BIOLOG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高量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类型因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而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稻田土壤 有机氮 微生物生物量 功能多样性
原文传递
环境中微塑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3
16
作者 骆永明 施华宏 +11 位作者 涂晨 周倩 季荣 潘响亮 徐向荣 吴辰熙 安立会 孙晓霞 何德富 李艳芳 马旖旎 李连祯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47-1562,共16页
环境微塑料污染正成为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受到世界多国政府的严重关切和科技界多学科的广泛研究.本文从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系统综述了水、土、气、沉积物、生物等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丰度... 环境微塑料污染正成为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受到世界多国政府的严重关切和科技界多学科的广泛研究.本文从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系统综述了水、土、气、沉积物、生物等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来源、分离与分析方法、陆海空迁移与预测、表面变化与吸附特征、生物吸收积累与生态风险、食物链传递与健康风险、降解与削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环境微塑料未来研究方向与关键科学问题,旨在促进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环境介质 环境行为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7
作者 范学忠 袁琳 +1 位作者 戴晓燕 张利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56-2765,共10页
协调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强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政府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海岸带综合管理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综合运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等多方面技术实现科学的海... 协调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强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政府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海岸带综合管理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综合运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等多方面技术实现科学的海岸带管理。根据当前发展趋势,海岸带综合管理进展可归纳为:人文与自然过程变化与海岸带响应;基于不同目标的海岸带规划;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评价;新技术与方法应用;利益冲突与关系协调;生态关键区保护与管理;政策与法规制定与调整。在综述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综合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可持续发展 多部门协调
下载PDF
近10年来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兼论三峡工程蓄水的影响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鹏 杨世伦 +1 位作者 戴仕宝 张文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7-716,共10页
根据对近10年来长江入海泥沙量和河口冲淤的对比分析,探讨水下三角洲冲淤对长江入海泥沙锐减以及三峡工程运行的响应。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导致长江入海泥沙减少1×108t/a量级;(2)1995-2000年、2000-2004年和2004-2005年研究... 根据对近10年来长江入海泥沙量和河口冲淤的对比分析,探讨水下三角洲冲淤对长江入海泥沙锐减以及三峡工程运行的响应。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导致长江入海泥沙减少1×108t/a量级;(2)1995-2000年、2000-2004年和2004-2005年研究区淤积(冲刷)面积分别占75.5%(24.5%)、30.5%(69.5%)和14%(86%),垂向冲淤速率(负为冲刷)分别为6.4cm/a、-3.8cm/a和-21cm/a。(3)由于地形和水动力的变化以及工程的影响,研究区内冲淤对河流来沙减少的响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结论包括:三峡水库蓄水加剧了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入海泥沙的锐减是水下三角洲从淤积为主向侵蚀为主转变的主要原因。随着水库拦沙能力的增强等流域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入海泥沙将进一步下降,河口口门区的冲刷可能加剧,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三峡工程 水下三角洲 冲淤演变
下载PDF
江苏海岸带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53
19
作者 吕建树 何华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53-2864,共12页
以江苏省响水如东段海岸带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239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Cd、Cr、Cu、Hg、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探讨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绘制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江苏... 以江苏省响水如东段海岸带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239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Cd、Cr、Cu、Hg、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探讨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绘制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江苏响水如东段海岸带土壤Cd、Cr、Cu、Hg、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4、64.23、24.15、0.026、29.16、22.24和77.94 mg·kg^(-1),Cd、Cu、Hg、Pb和Zn存在较为明显的富集,Cr和Ni的平均值低于江苏滨海土壤背景值.(2)Cd、Cr、Cu、Ni、Pb和Zn在海积物母质发育土壤中的含量显著低于河流冲积物、潟湖相沉积物和三角洲沉积物母质;Cd、Cu、Hg、Pb和Zn在城镇建设用地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类.(3)Cr和Ni为自然来源元素,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Cd、Cu、Pb和Zn受到成土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交通排放和农业活动;Hg为人为来源,受到人为排放的大气沉降的影响.(4)Cd、Cu、Pb和Zn的高值区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和西部,Hg的高值区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的城镇密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来源 空间分布 土壤 江苏海岸带
原文传递
长江河口北支倒灌盐水输送机制分析 被引量:49
20
作者 吴辉 朱建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5,共9页
基于三维数值模式ECOM-si,采用通量机制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河口北支倒灌盐水的输送机制进行了定量研究.模式计算了南北支分叉口和南支河段的潮平均单宽盐通量、各叉道上10个断面的潮平均盐通量和上述两者的机制分解项.基于计算结果讨论... 基于三维数值模式ECOM-si,采用通量机制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河口北支倒灌盐水的输送机制进行了定量研究.模式计算了南北支分叉口和南支河段的潮平均单宽盐通量、各叉道上10个断面的潮平均盐通量和上述两者的机制分解项.基于计算结果讨论了北支倒灌盐水输送的动力机制,发现Lagrange余流输送和潮泵输送在倒灌盐水的输送中起主导作用.讨论了南支各叉道输送倒灌盐水的数量关系,给出了北支盐水倒灌输送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输送 通量机制分析 倒灌 数值模拟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