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婷婷 曲冬颖 《人民军医》 2021年第7期654-656,664,共4页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某医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25例,根据阴道试产情况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95例和阴道试产失败组30例。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产妇年龄、产前体质量指...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某医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25例,根据阴道试产情况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95例和阴道试产失败组30例。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产妇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阴道分娩史、定期体检情况、临产入院情况,以及边缘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阴道试产成功组年龄≥35岁者、BMI≥30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9 mm者的比例,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阴道试产失败组(P<0.05,P<0.01);两组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孕周、妊娠后定期产检、临产入院等方面构成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351)、产前BMI≥30(OR=5.451)、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9 mm(OR=1.527),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P<0.01)。(2)两组边缘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35岁、产前BMI≥30和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9 mm;将上述影响因素纳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失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佳 曲冬颖 +1 位作者 曹岱 姜艳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及其对新生儿窒息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足月分娩且无妊娠期合并症的产妇94例,分为剖宫产组(41例)及阴道分娩组(53例),对其脐动脉血气... 目的探讨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及其对新生儿窒息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足月分娩且无妊娠期合并症的产妇94例,分为剖宫产组(41例)及阴道分娩组(53例),对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7.23±0.12)和动脉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24±13)mmHg,1 mmHg=0.133 kPa]高于阴道分娩组[分别为(7.19±0.10)和(21±1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52±10)mmHg]和乳酸浓度[(3.4±1.3)mmol/L]低于阴道分娩组[分别为(57±10)mmHg和(5.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7.15的发生率(4.9%)低于阴道分娩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酸中毒发生率(4.9%)低于阴道分娩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乳酸异常率(17.1%)低于阴道分娩组(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出现产程异常、可疑胎儿窘迫、合并有母儿并发症等情况时剖宫产分娩较阴道分娩可能降低新生儿酸中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分娩 阴道分娩 新生儿 脐动脉血气分析 窒息
下载PDF
辅助生殖助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围生期母婴结局等对比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爱林 曲冬颖 《人民军医》 2021年第9期893-895,914,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辅助生殖助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产妇一般情况及围生期母婴结局。方法:选择某医院双胎妊娠行剖宫产产妇92例,其中,辅助生殖助孕组52例,自然受孕组40例。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 目的:观察比较辅助生殖助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产妇一般情况及围生期母婴结局。方法:选择某医院双胎妊娠行剖宫产产妇92例,其中,辅助生殖助孕组52例,自然受孕组40例。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及围生期母婴结局。结果:(1)辅助生殖助孕组年龄非常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P<0.01),分娩孕周显著长于自然受孕组(P<0.05),高龄初产妇比例非常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P<0.01)。辅助生殖助孕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低于自然受孕组(P<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早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辅助生殖助孕组产后出血量为(313.8±200.8)ml,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的(241.3±140.9)ml(P<0.05)。(2)辅助生殖助孕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P<0.05);两组双胎发育一致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辅助生殖助孕组低出生体质量儿27例,占25.9%;自然受孕组低出生体质量儿38例,占47.5%;辅助生殖助孕组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非常显著低于自然受孕组(P<0.01)。结论: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比较,辅助生殖助孕双胎妊娠并未增加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但产妇年龄和高龄初产妇比例较高、分娩孕周较长、产后出血量较多,需加强辅助生殖助孕产妇围生期监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双胎妊娠 自然受孕 围生期 结局
原文传递
缩宫素在妊娠晚期及剖宫产术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婷婷 曲冬颖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1-37,69,共8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妊娠晚期及剖宫产术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的特点,为缩宫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A、B、C组为妊娠晚期组,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0.1、0.5、5 U/kg的缩宫素;D、E、F组为剖宫产...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妊娠晚期及剖宫产术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的特点,为缩宫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A、B、C组为妊娠晚期组,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0.1、0.5、5 U/kg的缩宫素;D、E、F组为剖宫产术后组,行剖宫产术后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0.1、0.5、5 U/kg的缩宫素。6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1、2、4、6、8、10、15、20、45、60 min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的方法测定缩宫素的血药浓度结果,计算缩宫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_(1/2))、药时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 time curve,AUC)、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和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CL)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结果①在0.01-300 U/L范围,缩宫素血药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43.36 x+8.78(R^(2)=0.9983)。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较高。②妊娠晚期的A、B、C组给予缩宫素后,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各时间点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T_(1/2)明显缩短(P<0.05);与A、B组相比,C组MRT亦明显缩短(P<0.05);与A组相比,C组CL显著增加(P<0.05);3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给药浓度的增高,AUC呈现递增趋势。③剖宫产术后的D、E、F组给予缩宫素后,最大浓度时间(maximum concentration,T_(max))均为给药后1 min;3组间最大浓度(maximum concentration,C_(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E组和F组T_(1/2)明显缩短(P<0.05);与D、E组相比,F组的MRT亦明显缩短(P<0.05);与D组相比,F组CL显著增加(P<0.05);3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AUC呈现递增趋势。结论缩宫素在妊娠晚期及剖宫产术后大鼠体内的半衰期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鼠 剖宫产 缩宫素 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静 曲冬颖 《人民军医》 2021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某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成功分娩产妇183例,将经阴道分娩93例作为观察组,再次剖宫产90例作为对照1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成功经阴道分娩95例作为对照2组。...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某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成功分娩产妇183例,将经阴道分娩93例作为观察组,再次剖宫产90例作为对照1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成功经阴道分娩95例作为对照2组。收集入选病例年龄、孕次,瘢痕子宫者子宫下段瘢痕厚度、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等临床资料,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住院时间、产时和产后24 h内总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以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2组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非常显著短于对照1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两组产时和产后24 h内总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2组住院时间、产时和产后24 h内总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以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为(6.436±2.573) h,对照2组为(7.276±2.630) h;两组比较,也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有利于产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再次妊娠 可行性
原文传递
产后出血对产妇泌乳及精神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宏 陈震宇 《人民军医》 2019年第8期738-740,75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对产妇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泌乳量及产后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某医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373例,根据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分为观察1组281例(出血量≥500 ml且<1000 ml)、观察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对产妇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泌乳量及产后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某医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373例,根据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分为观察1组281例(出血量≥500 ml且<1000 ml)、观察2组73例(出血量≥1000 ml且<2000 ml)和观察3组19例(出血量≥2000 ml);另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66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产后24 h、48 h、72 h血清PRL水平,测量产后72 h泌乳量;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产后72 h精神状况,并于产后30天评估母乳喂养成功率。观察比较各组上述各指标。结果:(1)产后24 h,观察1组与对照组PRL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非常显著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1),观察2组PRL水平又非常显著高于观察3组(P<0.01);产后48 h、72 h,各组血清PRL水平变化趋势类似,观察1组与对照组PRL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非常显著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1),观察2组与观察3组PRL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2)产后72 h,观察1组与对照组泌乳量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非常显著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1),观察2组泌乳量又非常显著高于观察3组(P<0.01);在焦虑评分分值上,观察3组非常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观察2组非常显著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1),观察1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30天,观察1组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非常显著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1),观察2组与观察3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后72 h,焦虑评分与血清PRL水平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723,P<0.01),与泌乳量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556,P<0.01)。结论:产后出血,尤其是严重的产后出血可导致产妇血清PRL水平下降及产后泌乳量减少,使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妇 泌乳素 焦虑 影响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NF-κB P50、MIF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高琳 陈静 戴云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8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原癌基因Cerb B-2(Cerb B-2)、核因子κB(NF-κB) P50、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核因子κB的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间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原癌基因Cerb B-2(Cerb B-2)、核因子κB(NF-κB) P50、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核因子κB的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间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9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标本组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宫腔镜检查的30例健康人群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Cerb B-2、NF-κB P50、MIF、IκBα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Cerb B-2、NF-κB P50、MIF、IκBα蛋白阳性率。结果观察组Ⅲ期组患者Cerb B-2、NF-κB P50、MIF和IκBα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Ⅱ期组,Ⅱ期组高于Ⅰ期组,Ⅰ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Ⅲ期组患者Cerb B-2、NF-κB P50、MIF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期组,Ⅱ期组高于Ⅰ期组,Ⅰ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Ⅲ期组Cerb B-2、NF-κB P50、MIF和IκBα蛋白阳性率高于Ⅰ期组和对照组,Ⅱ期组和Ⅰ期组Cerb B-2和MIF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erb B-2、NF-κB P50、MIF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病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CERBB-2 NF-κB P50 MIF IΚB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