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微量蛋白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学青 高云颂 李晓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测定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对比分析,尿MALB阳性及血...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测定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对比分析,尿MALB阳性及血尿任何一项指标高于正常值为联检阳性。结果单项指标阳性率:血β2-MG 72.5%,尿β2-MG 68.75%,MALB52.25%;多项指标联检阳性85.00%,均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阳性15.00%、BUN和Cr 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MALB,血、尿β2-MG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时早于BUN和Cr出现,是诊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肾损害
下载PDF
4530例8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寻治铭 贾俊梅 +2 位作者 张炜 孙伟 李晓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1154-1157,117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8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北京京西地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北京朝阳医院西院453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体谱检测数据,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 目的通过分析8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北京京西地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北京朝阳医院西院453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体谱检测数据,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门诊及住院患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30例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35.87%(1625/4530),单一病毒检出样本占所有检出样本的19.86%(900/4530),阳性检出率最高的3种病原体,MP占16.37%(742/4530)、INFB占14.02%(635/4530)、INFA占12.38%(561/4530),不同季节间,LPS阳性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夏秋感染率偏高(7.4%和9.5%),不同年度间,MP、CP、LPS、ADV、INFA、INFB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与住院部患者MP、LPS及INFB阳性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间,RSV、MP、LPS、INFA、INFB、PIVSS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京西地区呼吸道病原体分布以MP、INFB、INFA感染为主,不同年度、季节、年龄、人群的呼吸道病原体有所差异,其分布及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了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IGM抗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瑶 辛晓敏 +3 位作者 李晓阳 蒋丽鑫 李洁 金英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1-823,共3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选择11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组1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100例。另选择31例健康...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选择11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组1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100例。另选择31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为诱导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采用PCR扩增及电泳技术进行VNTR多态性分型。结果本组患者中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9.1%。VNTR基因多态性测定结果显示,CC基因型在阿司匹林半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01,P=0.0421),BB、BC、BD、CD、DD基因型分布与阿司匹林抵抗无相关性,但是BC、BD基因型在阿司匹林抵抗组中的分布有增高趋势。结论VNTR中CC基因型的人群较少发生阿司匹林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抵抗 VNTR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 VNTR多态性的分布与脑梗死患者CC基因型与阿司匹林敏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辛晓敏 蒋丽鑫 +2 位作者 王瑶 金英玉 张云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3期481-48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数目可变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300例健康人及110脑梗死患者基因型。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数目可变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300例健康人及110脑梗死患者基因型。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只检测出GPⅠbα三种等位基因B、C、D,没有发现A基因型。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CC基因型比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患者更多见。结论中国东北地区仅检测出B、C、D三种基因型。GPⅠb VNTR多态性CC基因型的出现对于低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敏感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膜糖蛋白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发现的实验室研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寻治铭 许雨璐 +3 位作者 王金英 申曼 黄仲夏 李晓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的实验室数据差异性,分析MM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特点,为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MM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100例初发MM患者(病例组)与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 目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的实验室数据差异性,分析MM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特点,为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MM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100例初发MM患者(病例组)与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的血常规与血清生化检测结果,通过上述指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对MM独立危险因素的实验室指标,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和灵敏度,求出阈值。结果MM患者均以骨痛和乏力为常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除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三酰甘油(TG)、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血红蛋白(Hb)(P<0.001),尿酸(UA)(P=0.028,<0.05),高密度脂蛋白(HDL)(P=0.001,<0.05),球蛋白(GLB)(P=0.004,<0.05)为MM独立的影响因素,通过ROC可以看出Hb(AUC=0.932,灵敏度为0.82,特异度为0.93),HDL(AUC=0.791,灵敏度为0.65,特异度为0.80),GLB(AUC=0.723,灵敏度为0.61,特异度为0.99)三者在预测MM上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实验室指标Hb、GLB、HDL、UA联合共同分析,对MM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实验室诊断 二元LOGISTIC回归 早期发现
下载PDF
HbAlc检测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贾俊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65例正常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为(5.67±0.35)%,FBG为(4.8...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65例正常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为(5.67±0.35)%,FBG为(4.88±0.56)mmol/L;糖尿病组的HbA1c为(9.68±3.12)%,FBG为(9.54±4.25)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1c为(13.52±1.85)%,FBG为(12.01±4.35)mmol/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1c为(7.4±0.65)%,FBG为(7.92±1.85)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1c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中拓扑异构酶Ⅰ(Scl-70)自身抗体与抗核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尚洁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Ⅰ即为Scl-70自身抗体与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150例,其中60例是弥散型,20例是局限型,20例是结缔组织病,50例是自身抗体阴性的健康人对照组。以间接免疫...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Ⅰ即为Scl-70自身抗体与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150例,其中60例是弥散型,20例是局限型,20例是结缔组织病,50例是自身抗体阴性的健康人对照组。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核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拓扑异构酶Ⅰ(Scl-70)自身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核抗体阳性60例。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拓扑异构酶Ⅰ(Scl-70)阳性21例(阳性率21%)。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中拓扑异构酶Ⅰ(Scl-70)阳性10例,占56%,其中对照组均为阴性,拓扑异构酶Ⅰ(Scl-70)阳性者95%。而拓扑异构酶Ⅰ(Scl-70)的抗核抗体主要是分裂间期细胞核呈现均匀的荧光。核仁荧光加强而且也表现为均匀的荧光。结论标记拓扑异构酶Ⅰ(Scl-70)抗体阳性同时抗核抗体为分裂期间呈现的均匀的荧光,有助于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硬化症(SSC) 抗核抗体 拓扑异构酶Ⅰ(Scl-70)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免疫分型差异性探讨
8
作者 寻治铭 许雨璐 +2 位作者 黄仲夏 王金英 李晓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962-965,103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免疫球蛋白分型MM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差异,为MM分型提供辅助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00例初发MM患者(其中96例为3种常见分型)的临床特征、血常规、血清生化检测结果,通过分析96例常见型MM患者...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免疫球蛋白分型MM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差异,为MM分型提供辅助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00例初发MM患者(其中96例为3种常见分型)的临床特征、血常规、血清生化检测结果,通过分析96例常见型M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血常规与血清生化指标,分析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96例常见分型MM为IgG型、IgA型及轻链型,以骨痛和乏力最多见,3种常见分型的MM至少有两种分型在RBC(P<0.05)、LYM#(P<0.05)、LDL-C(P<0.05)、ALP(P<0.05)和CA(P<0.05)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ALB(P<0.001)、GLB(P<0.001)、LDH(P<0.01)和TC(P<0.01)上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两两多重比较,IgG型与轻链型之间的T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链型与IgA型(P<0.05)、轻链型与IgG型之间的L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型与轻链型之间的C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05);IgA型与轻链型之间的LD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01);IgA型,IgG型和轻链型3种分型之间的ALB和GLB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不同分型的MM在血清蛋白及血脂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早期MM的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分型 差异性
下载PDF
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和耐热肠毒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学青 李晓阳 《华北国防医药》 2005年第5期305-306,共2页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基因,以制备检测ETEC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LT和ST基因并将它们插入T-easy载体中,采用全自动测序仪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基因,以制备检测ETEC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LT和ST基因并将它们插入T-easy载体中,采用全自动测序仪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ETEC-LT-B 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比较在17、69、101、102位点有碱基变异,同源性98·9%;ETEC-ST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结论:成功获得正确的ETEC的LT和ST基因,为其重组表达及后续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0
作者 李晓阳 郭学青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获取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并克隆到T-easy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并将它们插入T-easy载体中通过4种荧光染料标记,激光检测方法分析核苷酸序列。结果DN... 目的获取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并克隆到T-easy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并将它们插入T-easy载体中通过4种荧光染料标记,激光检测方法分析核苷酸序列。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ETEC-LT-BDNA序列与GenBankJ)布序列比较在17,69,101,102位点有碱基变异,同源性98.9%。ETEC-ST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结论本研究获得了正确的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为其重组表达及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性大肠杆菌 肠毒素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工程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分子遗传学与临床医疗理论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贾俊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骨髓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种以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现在40%70%的原发性MDS和95%的继发性MDS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不同,病人预后有很大差别。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G或R显带,基因芯片,联合应用CC,FISH和CGH即原位... 目的:骨髓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种以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现在40%70%的原发性MDS和95%的继发性MDS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不同,病人预后有很大差别。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G或R显带,基因芯片,联合应用CC,FISH和CGH即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MDS的分子遗传学检查对于临床病人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就尤为重要。特的治疗与进展对此病人的临床生存就更为重要。结论:我国MDS的治疗有很大发展,特别是诊断技术及方法的提高尤为关键,在几个大城市医院中发展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异常综合症 免疫表型分型 细胞遗传学 治疗
下载PDF
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0
12
作者 陈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各期胃癌患者(观察组)和60例胃良性病变(对照Ⅱ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Ⅰ组),对其血清CA724、CEA、CA242、CA199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 目的探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各期胃癌患者(观察组)和60例胃良性病变(对照Ⅱ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Ⅰ组),对其血清CA724、CEA、CA242、CA199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对。结果胃癌Ⅰ、Ⅱ期患者中CA724、CEA、CA242、CA199水平与明显高于对照Ⅰ、Ⅱ组(P<0.05),Ⅲ、Ⅳ期的CA724、CEA、CA242、CA199水平极其明显高于对照Ⅰ、Ⅱ组(P<0.01)。联合检测胃癌Ⅰ、Ⅱ、Ⅲ患者的阳性率明显好于单项检测(P<0.05),不过对于胃癌Ⅳ期检测两组的阳性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242、CA199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状况有关,胃癌越晚期,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越高,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CA724 CEA CA242 CA199
下载PDF
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静伟 刘文超 李晓阳 《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对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进而为临床检验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并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其进行有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目的对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进而为临床检验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并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其进行有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以及Ⅳ型胶原方面,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y-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方面,与健康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方面,与健康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肝脏各项生化指标,可以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 肝硬化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北京石景山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晓阳 郭学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66-868,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石景山地区妇科疾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关系,建立本地区不同妇科疾病和不同年龄段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库。方法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分别对疾病组1 012例患者标本和正常组500例标本进行HPV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1... 目的探讨北京石景山地区妇科疾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关系,建立本地区不同妇科疾病和不同年龄段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库。方法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分别对疾病组1 012例患者标本和正常组500例标本进行HPV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疾病组1 012例标本中,阳性标本351例,感染率为34.7%;其中双重感染51例,占阳性标本的14.5%;多重感染22例,占阳性标本的6.3%;而高危感染226例,感染率为22.3%,占阳性标本的64.4%;单纯HPV16亚型感染140例,占所有阳性标本的39.9%。正常组50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93例,感染率为18.6%;高危型所占比例为21.6%。不同年龄段、不同性生活史和不同妇科疾病的HPV感染检出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 DNA的基因分型可为宫颈癌及女性生殖道肿瘤的病因学和癌前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高风险人群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分子 生殖器疾病 女(雌)性 人类乳头瘤病毒 反向点杂交
下载PDF
肿瘤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阳 王金英 +1 位作者 李致远 郑燕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42-2344,共3页
目的以207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乙型肝炎(HBV)及丙型肝炎(HCV)感染率,研究HBV及HCV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肿瘤类别、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 目的以207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乙型肝炎(HBV)及丙型肝炎(HCV)感染率,研究HBV及HCV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肿瘤类别、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2.87%、6.71%和4.86%;45~55岁年龄段HBV及HCV单项感染率最高,为22.26%、3.71%;而55~65岁年龄段HBV及HCV混合感染率最高,为2.91%;肝癌及胃癌HBV和HCV单项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而肺癌及结肠癌HBV及HCV单项感染率男性低于女性,肝癌及结肠癌的HBV及HCV混合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及胃癌则男性低于女性。结论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最高;在HBV及HCV单项感染情况下,45~55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并且男性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肿瘤
原文传递
人血清甲胎蛋白候选标准物质的制备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育红 许珍珍 +3 位作者 孔令晶 张瑞 马怀安 王清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3-867,共5页
目的研制3个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甲胎蛋白(AFP)候选标准物质。方法使用体检健康者肉眼无溶血、脂血和黄疸的混合血清作为稀释血清,将AFP高值血清稀释成3个浓度水平,通过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分装于冻存管中。按照ISO Guide35的要求,对人血... 目的研制3个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甲胎蛋白(AFP)候选标准物质。方法使用体检健康者肉眼无溶血、脂血和黄疸的混合血清作为稀释血清,将AFP高值血清稀释成3个浓度水平,通过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分装于冻存管中。按照ISO Guide35的要求,对人血清AFP候选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将制备的AFP候选标准物质与WHO标准物质(72/225)同批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对候选标准物质定值。将3个水平候选标准物质发放到北京市34家实验室用不同常规分析系统测定。结果均匀性检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候选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室温18~25℃保存可稳定5d;2~8℃可稳定10 d;-15^-20℃可稳定6个月;-80℃保存在已监测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长期稳定性计划监测2年。3个水平的AFP候选标准物质定值为(26.37±1.81)ng/m L、(123.52±7.54)ng/m L、(3 614.70±340.31)ng/m L。34家实验室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均值与定值偏倚均<12.5%(1/2 CLIA'88 TEa)。结论 3个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AFP候选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定值可靠,在常规分析系统中互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的校准/校准验证、试剂厂家常规校准品的定值、室间质量评价及正确度验证计划。对申报为人血清AFP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候选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占宝 宋建梅 +1 位作者 王金英 王瑶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4期659-660,662,共3页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对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冻融法粗提铜绿假单胞菌酶液,用改良三维试验分析β-内...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对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冻融法粗提铜绿假单胞菌酶液,用改良三维试验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4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表现为多重耐药。三维试验阳性率52.2%(24/46),其中单一产AmpC酶菌株15株,单一产ESBLs菌株6株,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株2株,1株产其它β-内酰胺酶。结论:产生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β-内酰胺酶以产AmpC酶为主,是造成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第3、4代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类 耐药性 合理应用抗生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晓阳 郭学青 +1 位作者 王金英 任占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275-277,共3页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在冠心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9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123名健康查体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载...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在冠心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9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123名健康查体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2(ApoC2)、载脂蛋白C3(ApoC3)、甘油三脂(TG)高于正常人群(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ApoA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CH、HDL、ApoA1水平高于男性冠心病患者(P<0.01)。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的比较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同型半胱氨酸有升高趋势,而部分血脂水平有降低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老年男性应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监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鉴别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占宝 王金英 +1 位作者 李晓阳 宋建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12年第1期61-63,67,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细菌感染70例,非细菌感染8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和静脉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为(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细菌感染70例,非细菌感染8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和静脉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为(3.45±3.21)ng/ml,WBC为(14.3±6.4)×109/L;非细菌感染组PCT为(0.67±0.57)ng/ml,WBC为(6.8±3.8)×109/L;健康体检者组PCT为(0.48±0.38)ng/ml,WBC为(7.0±3.2)×109/L,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大于90.0%,高于WBC。结论:PCT检测是鉴别诊断细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指标,在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PCT优于WBC计数。快速PCT检测有助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呼吸道感染 细菌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两种方法测定血氨分析性能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占宝 王金英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氨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以便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测定血氨。方法:用英国郎道公司生产的血氨试剂和日本京都血氨测定仪分别用酶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测定50例血氨浓度,分析两种方法的性能及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干化... 目的:探讨血氨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以便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测定血氨。方法:用英国郎道公司生产的血氨试剂和日本京都血氨测定仪分别用酶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测定50例血氨浓度,分析两种方法的性能及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干化学法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总符合率,其总符合率达94%,且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4。酶速率法与干化学法相关性Y=0.904X+1.783 2,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959 1,相关系数r=0.971。结论:通过本次评价可知干化学法在分析性能上优于酶速率法,适用于急诊及床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氨 酶速率法 干化学法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