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及其应用探索 被引量:857
1
作者 陶飞 刘蔚然 +19 位作者 刘检华 刘晓军 刘强 屈挺 胡天亮 张执南 向峰 徐文君 王军强 张映锋 刘振宇 李浩 程江峰 戚庆林 张萌 张贺 隋芳媛 何立荣 易旺民 程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共18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随着数字孪生车间概念的提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数...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随着数字孪生车间概念的提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数字孪生在企业应用和理论研究上的进展,基于前期提出的数字孪生的五维结构模型,提出数字孪生驱动的6条应用准则,探索了数字孪生驱动的14类应用设想与实施过程中所需突破的关键问题与技术,为未来开展数字孪生的进一步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模型 应用准则 数字孪生应用 智能制造
下载PDF
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本框架及体系设计 被引量:85
2
作者 张瑞新 毛善君 +11 位作者 赵红泽 郭苏煜 贾宏君 赵学彬 孙健东 王群 李淋 马远平 王宇新 郭帅 鲍海明 林钰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共23页
针对我国当前露天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各生产部门无法高效协同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对安全的自动判断和预警不足等问题,在对国内外智慧矿山发展趋势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定义,分析了智慧露天矿... 针对我国当前露天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各生产部门无法高效协同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对安全的自动判断和预警不足等问题,在对国内外智慧矿山发展趋势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定义,分析了智慧露天矿山层次间关系、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原则和分期建设的“1+4”智慧化系统,即:1个基础平台是露天矿山基础支撑智慧化系统,4个业务系统是指露天矿山时空演化智慧化系统、露天矿山设备及工艺智慧化系统、露天矿山生产计划与工程管理智慧化系统、露天矿山综合管理智慧化系统,智慧露天矿总体构架、体系结构和技术框架,规划了各个系统的重点建设内容及项目构成、实现途径和分期目标。指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建设体系主要由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关键技术、决策体系、信息基础支撑体系、时空演化支撑体系、生产设备与环节管控体系、生产计划与施工协作体系、综合应用管理服务体系组成,同时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就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矿业工程专业技术为基础,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人”、“人-物”、“物-物”深度互联能力;基于统一网络传输标准,使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环境等监控系统与机电设备管理、调度通信、工业电视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系统得以有机汇接,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矿山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及时响应,为矿山各管理层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建立统一的矿业协同平台,使矿山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部门协同工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露天矿山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工作,最终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数据资源全共享、统计分析全自动、业务管理全透明、人机状态全监控、生产过程全记录,形成完整统一的时空框架和信息系统,提高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露天矿 物联网 大数据 智慧系统 基础平台
下载PDF
煤矿分布式协同“一张图”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79
3
作者 毛善君 杨乃时 +2 位作者 高彦清 张鹏鹏 吴道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0-286,共7页
实现煤矿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煤矿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分布式协同"一张图"的理念,阐述了实现煤矿"一张图"的软件平台架构、标准规范体系、... 实现煤矿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煤矿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分布式协同"一张图"的理念,阐述了实现煤矿"一张图"的软件平台架构、标准规范体系、统一的时态空间数据管理、分布式协同更新、空间数据服务发布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发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专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并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得到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分布式协同 一张图 煤矿信息化
下载PDF
透明化矿山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63
4
作者 毛善君 崔建军 +3 位作者 令狐建设 李梅 孙振明 陈华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39-3548,共10页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透明化矿山的概念和核心内容以及构建透明化矿山需要遵循的5个原则,并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阐述了包括三维引擎层、智能煤矿平台层和生产操作层的透明化矿山系统构建的体系架构,并针对煤矿...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透明化矿山的概念和核心内容以及构建透明化矿山需要遵循的5个原则,并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阐述了包括三维引擎层、智能煤矿平台层和生产操作层的透明化矿山系统构建的体系架构,并针对煤矿井上下空间对象的建模规范、多源时空数据的存储与集成、高精度地质体模型的构建和动态修正、海量数据三维可视化、机电设备模型构建与仿真以及自动化远程可视化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矿山的透明化远程管控提供参考。部分技术已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化矿山 TGIS 体系结构 模型动态修正 数据集成 可视化控制
下载PDF
煤矿智能开采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毛善君 崔建军 +3 位作者 王世斌 涂兴子 张鹏鹏 李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7-1948,共12页
井工煤矿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实现其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基础是安全生产全业务流程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动态分析,但目前存在空间信息管理基础理论薄弱、数据孤岛严重、管理模式落后、共享平台缺失等问题。基于煤矿智能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井工煤矿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实现其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基础是安全生产全业务流程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动态分析,但目前存在空间信息管理基础理论薄弱、数据孤岛严重、管理模式落后、共享平台缺失等问题。基于煤矿智能化信息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智能化煤矿信息共享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为实现生产和管理部门间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集成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完善了管理煤矿空间信息的灰色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并对业务流程重构和时空数据库的构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实现了智能开采环境下煤层空间信息的动态修正、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各类空间及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为信息处理的动态性、共享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对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机制以及可视化展示等关键内容和技术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包括移动端在内的全业务流程数据处理的一致性、完整性、现势性和可操作性问题;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并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单位得到实际应用,初步实现了对智能化煤矿安全生产运营“一盘棋、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库”的新型管理理念和Internet+大数据+煤矿的高科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地理信息系统 一张图 动态分析 信息共享平台 移动端平台
下载PDF
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喜 范况生 +1 位作者 杨华 张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该模式将城市管理过程分为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该模式将城市管理过程分为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等环节,它采用的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等是对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的极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城市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崔士起 刘文政 +2 位作者 石磊 刘传卿 张全旭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7,共8页
采用灌浆传感器和超声层析成像(简称超声CT)两种技术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接缝坐浆和整体灌浆两种施工方案,共设计了3组试验构件。其中接缝坐浆考虑套筒完全灌满、套筒部分漏浆及套筒全... 采用灌浆传感器和超声层析成像(简称超声CT)两种技术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接缝坐浆和整体灌浆两种施工方案,共设计了3组试验构件。其中接缝坐浆考虑套筒完全灌满、套筒部分漏浆及套筒全部漏浆三种工况,接缝整体灌浆考虑完全灌满、部分漏浆及补充灌浆三种工况。分别采用灌浆传感器、超声CT对3组试验构件不同灌浆工况下钢筋连接套筒的灌浆饱满度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比灌浆前后的测试结果,得出传感器反馈的振动信号幅值变化情况能够真实反映试验构件套筒的灌浆饱满程度;超声CT仅对于远离测试面套筒的灌浆饱满度检测效果明显,而对于靠近测试面的套筒,其灌浆前后对比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套筒灌浆检测 灌浆传感器 超声CT
原文传递
煤矿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平台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6
8
作者 姜福兴 杨光宇 +3 位作者 魏全德 王存文 曲效成 朱斯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39,共7页
为解决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的难题,通过研究煤矿复合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和发生前兆的关联性,将复合动力灾害发生前兆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并与监测参数类型相对应,提出了针对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的临场预警、中期预警以及远期预警的... 为解决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的难题,通过研究煤矿复合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和发生前兆的关联性,将复合动力灾害发生前兆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并与监测参数类型相对应,提出了针对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的临场预警、中期预警以及远期预警的关键监测参数。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平台的构成主要包含监测硬件、分析软件及预警方法 3个部分,硬件主要指动力灾害监测系统及平台监控室硬件;软件主要指平台采集及分析软件;预警方法指标包括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联合预警方法和单参数与多参数联合预警方法。在河南、山东等存在复合动力灾害的矿井进行了预警试验和基础研究,预警了矿井的复合动力灾害。同时,展望了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平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力灾害 危险性预警 实时预警平台
下载PDF
北京地区降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46
9
作者 宋晓猛 张建云 +1 位作者 刘九夫 杨淼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535,共11页
利用北京地区42个雨量站1980—2012年的小时降水数据,采用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分析不同降水历时和不同降水等级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北京地区降水日变化特征。利用非参数的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降水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地... 利用北京地区42个雨量站1980—2012年的小时降水数据,采用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分析不同降水历时和不同降水等级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北京地区降水日变化特征。利用非参数的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降水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地形特征和城市化发展情况,本文将研究区域经验性地划分为6个子区域,评估降水历时和降水等级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各历时降水发生率随降水历时的增加而呈幂指数递减趋势,贡献率则先降低后增加;(2)北京地区各等级降水发生率也随着等级提高而减小,而贡献率则呈现增加趋势;(3)1~3 h超短历时降水发生率在1990年代开始下降,而其他历时降水发生率则呈增加趋势,6 h以内短历时降水贡献率存在增加趋势,特别是4~6 h历时的降水贡献率变化更为显著;(4)小雨发生率存在下降趋势,其他等级降水发生率则呈增加趋势,大雨及以下等级的降水贡献率先降后升,而暴雨和大暴雨的降水贡献率则先升后降;(5)降水历时和降水等级的空间分布受地形特征的影响,短历时降水和暴雨及其以上等级降水贡献率的峰值一般位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边缘地带及城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结构 降水历时 降水等级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喜 杨华 范况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是21世纪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是21世纪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子系统和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同时还包括城市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等辅助部分。本文以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为例,说明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及系统运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城市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东城区
下载PDF
杜仲叶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刘青翠 彭翔 +2 位作者 张俊平 唐守营 武书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4-29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仲叶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420日龄海兰褐蛋鸡1 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仲叶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420日龄海兰褐蛋鸡1 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g/t杜仲叶提取物。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破软蛋率和死淘率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56天,试验组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均显著增加(P<0.05),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饲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可降低产蛋后期蛋鸡死淘率和破软蛋率,增加蛋壳厚度、蛋壳强度,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中300 g/t杜仲叶提取物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提取物 产蛋后期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冲击地压监控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姜福兴 曲效成 +4 位作者 王颜亮 魏全德 刘军 赵庆民 刘维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6,244,共9页
为研究冲击地压各监测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各监测手段的监测原理进行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平台技术,开发了一种多参量联合监测的冲击地压监控预警平台。研究结果表明:该... 为研究冲击地压各监测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各监测手段的监测原理进行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平台技术,开发了一种多参量联合监测的冲击地压监控预警平台。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提高了各监测参量的兼容性和同步性,实现监测数据深度挖掘和远程分析;平台可对矿井进行分区分级预警,对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无明显采动扰动区域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预警指标,提高预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预警算法中各指标、各参量所占比重,均可根据冲击地压类型、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活跃程度等调整,提高预警算法对采掘和地质复杂环境的适应性,经10余个矿井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监测数据对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多参量 监控预警平台 大数据分析 云平台
下载PDF
车载储氢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志芸 张国强 +1 位作者 刘艳秋 康启平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7-1212,共6页
车载储氢技术是研发高效、安全、低成本氢燃料电池车的关键。阐述了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高压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各储氢技术已在车载储氢系... 车载储氢技术是研发高效、安全、低成本氢燃料电池车的关键。阐述了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高压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各储氢技术已在车载储氢系统中得到应用,其中气态储氢的应用已经商业化,但各储氢技术尚未完全达到美国能源部对车载储氢系统提出的技术要求,中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差距。车载储氢技术今后将持续向高质量储氢密度、低成本、方便操作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车 车载储氢技术 高质量储氢密度 气态储氢
原文传递
加载速率对煤样力学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海涛 蒋春祥 +2 位作者 姜耀东 王宏伟 刘华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0-436,共7页
加载速率变化会对介质力学行为产生影响,选用煤进行不同加载速率单轴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煤,其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将转折点对应的加载速率称为临界加载速率,低于该值时,煤样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而增大,高于... 加载速率变化会对介质力学行为产生影响,选用煤进行不同加载速率单轴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煤,其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将转折点对应的加载速率称为临界加载速率,低于该值时,煤样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而增大,高于该值时加载速率增加强度反而降低.建立"骨架"模型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表明:较快的加载速率可减少裂隙损伤有利于承载,但同时微元体承载部分将储存更多的弹性能出现局部破坏不利于承载.故必然存在"最优"加载速率使强度出现最大值,此时即对应临界加载速率.以此为基础,提出现场条件下低卸载速率配合均匀弱化介质的手段保证高强度生产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效应 煤样 临界加载速率 损伤 有效加载时间
原文传递
我国煤矿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类型、发生机理及防治 被引量:40
15
作者 朱斯陶 姜福兴 +6 位作者 刘金海 马玉镇 孟祥军 张修峰 姜亦武 曲效成 王保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67-3677,共11页
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是近年我国深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的冲击地压类型,其释放能量和破坏性远大于常见的局部冲击地压。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对我国煤矿3起典型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事故的工程特征和冲击显现... 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是近年我国深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的冲击地压类型,其释放能量和破坏性远大于常见的局部冲击地压。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对我国煤矿3起典型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事故的工程特征和冲击显现特征进行分析,将当前我国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分为孤岛工作面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大巷煤柱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和底煤整体滑移失稳型冲击地压3类。分别建立了3类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力学模型,提出了3类整体失稳型冲击危险的评估方法和防治对策,揭示了3类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其中孤岛工作面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为孤岛工作面上覆岩层自重和两侧采空区转移载荷叠加形成的总应力超过了孤岛工作面整体承载能力时,孤岛工作面中部弹性整体失稳破坏诱发冲击地压灾害;底煤整体滑移失稳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超过底煤发生冲击和滑移的临界应力时,底煤冲击和滑移同时发生,形成底煤整体滑移失稳型冲击地压;大巷煤柱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为大巷煤柱在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和巷道开挖、卸压转移应力等叠加作用下应力高度集中,当应力集中程度超过煤柱整体承载能力时,煤柱中部弹性核发生整体失稳冲击,导致煤柱两侧大巷均发生严重冲击破坏。由于我国深部矿井开采条件复杂,实际生产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具有隐蔽性的整体失稳型冲击类型,因此在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些隐蔽性整体失稳型冲击风险的判识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 孤岛工作面 底煤 大巷煤柱
下载PDF
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吴见 王帅帅 谭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8,共10页
为揭示地形因素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的关系,以安徽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LandsatTM影像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坡向、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和地形位指数多种地形因子,并结合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理论从综合角度系统研究土地利用... 为揭示地形因素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的关系,以安徽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LandsatTM影像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坡向、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和地形位指数多种地形因子,并结合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理论从综合角度系统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分异格局在地形梯度上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林地,其次是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且建设用地面积逐期增加趋势显著。2)2000~2010年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梯度区间的分异规律存在明显差异。低地形梯度范围是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优势分布区;中地形梯度范围是草地的集中分布区;林地的优势分布区集中在高地形梯度范围。3)2000~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图谱以稳定型和后期变化型为主,低地形梯度和高地形梯度是稳定型图谱的集中分布区,中低、中高和高地形梯度范围是后期变化型图谱的优势分布区。2000-2005年林地的优势分布区有向较低地形位梯度扩张的趋势,其中,耕地是主要的转入来源。2005-2010年耕地的优势分布区有向较高地形位梯度扩张的趋势,变化模式主要为:“林地一耕地”、“未利用地一耕地”和“草地一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地形位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精确大地坐标的煤矿透明化智能综采工作面自适应割煤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应用 被引量:37
17
作者 毛善君 鲁守明 +5 位作者 李存禄 陈华州 张鹏鹏 范吉宏 李鑫超 陈金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526,共12页
目前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存在生产环境状态不透明、成套装备难以应对煤层起伏变化、信息化与智能化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其系统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是缺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数字孪生管控平台,无法实现基于统一... 目前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存在生产环境状态不透明、成套装备难以应对煤层起伏变化、信息化与智能化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其系统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是缺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数字孪生管控平台,无法实现基于统一大地坐标驱动的透明化工作面的自适应割煤。为突破相关技术难题,提出并研究了测量机器人大地坐标传导、透明化工作面系统建立和动态修正、5G通信、采煤机与地质模型的自适应耦合以及基于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一张图”一体化管控平台等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多维可视化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硬件系统的高度集成,实现了:①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固定或移动目标点达毫米或厘米级的精确定位;②三维地测模型、设备模型、开采环境与工业控制之间的基于逻辑关系的一体化集成和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③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视频、惯导、测量机器人和地质雷达等信息的可靠、实时传输;④为地面调度指挥控制中心的远程决策和智能自适应控制提供了可视化管控环境。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郭屯煤矿3301,2305两个工作面,初步实现了较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智能化自适应开采和地面远程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精确定位 透明化工作面 TGIS 自适应割煤 地面远程控制
下载PDF
无人机在路桥病害检测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6
18
作者 陈显龙 陈晓龙 +1 位作者 赵成 贺志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2,共4页
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路桥病害检测系统,分别对无人机软硬件系统进行了相应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自动避障系统、病害识别系统和路桥巡检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路桥病害等目标信息的高精度提取和变化检测。与传统... 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路桥病害检测系统,分别对无人机软硬件系统进行了相应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自动避障系统、病害识别系统和路桥巡检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路桥病害等目标信息的高精度提取和变化检测。与传统路桥病害检测相比,具有经济性、高效性、全面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实现了路桥病害检测的智能化、信息数据化和可视化,为公路桥梁养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路桥巡检 病害识别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安全生产的智能煤矿管控系统 被引量:33
19
作者 毛善君 夏良 陈华州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在研究智能煤矿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标准体系建设智能管调中心、智能监控中心、矿山安全中心和运营管控中心一体化平台系统以及订单式生产模式的思路,设计了基于设备层、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与决策层的系统业务架构... 在研究智能煤矿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标准体系建设智能管调中心、智能监控中心、矿山安全中心和运营管控中心一体化平台系统以及订单式生产模式的思路,设计了基于设备层、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与决策层的系统业务架构;梳理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智能管控业务流程,并就其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为实现基于"一张图"的安全生产协同管控一体化、管理高效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煤矿 安全生产 煤矿智能管控系统 “一张图”协同管控平台 订单式生产
下载PDF
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临场预警机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姜福兴 姚顺利 +2 位作者 魏全德 张立明 王颜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372-3380,共9页
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预警是世界性难题,通过多年的监测预警机制研究和现场实测发现,采场监测区域内应力突降是此类型冲击地压的典型前兆之一。结合关键岩层断裂特征与煤岩体应力变化关系,得出依据矿震发生前煤岩应力突变规律实现临场预... 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预警是世界性难题,通过多年的监测预警机制研究和现场实测发现,采场监测区域内应力突降是此类型冲击地压的典型前兆之一。结合关键岩层断裂特征与煤岩体应力变化关系,得出依据矿震发生前煤岩应力突变规律实现临场预警的机制:高位关键岩层拉伸断裂前后采场超前应力从单峰演化为双峰状态,在关键岩层断裂位置下方煤岩体内出现应力突降,数分钟后因岩梁断裂回转,其下方支承区域内岩体受强烈动载破坏而引发矿震。根据临场应力突降值和突降范围,判定矿震对采场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及时作出现场避灾处理,结合开采前预判关键层破断步距和开采过程中高精度微震追踪岩层破裂高度,判断矿震发生的区域,提高临场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揭示的现象和关键数据为临场预警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矿震 冲击地压 应力突降 临场预警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