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赵氏家族的政治危殆与《花间集》编纂的政治动机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博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0-167,共8页
《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曲子词集,其编纂虽是为在酒宴樽前聊佐清欢,但后蜀严酷的军政态势、编者赵崇祚困窘的家族处境,才是促成此书问世的深层动因。赵氏家族编纂《花间集》乃是为向蜀主孟昶传达醉心乐舞、忠心为臣之意。赵家几经... 《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曲子词集,其编纂虽是为在酒宴樽前聊佐清欢,但后蜀严酷的军政态势、编者赵崇祚困窘的家族处境,才是促成此书问世的深层动因。赵氏家族编纂《花间集》乃是为向蜀主孟昶传达醉心乐舞、忠心为臣之意。赵家几经动荡后平顺的政治结局则表明此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消除家族政治危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家族 赵崇祚 《花间集》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中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特殊性与教学策略
2
作者 朱海鹏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1期92-94,共3页
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身为一线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深入并扎实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以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古汉语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升其教学效果。在国家... 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身为一线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深入并扎实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以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古汉语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升其教学效果。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本文基于课程思政大背景对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向和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古代汉语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ChatGPT应用背景下人机协同国际中文汉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3
作者 郭燕妮 谢雨馨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期158-163,共6页
ChatGPT能深度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对ChatGPT输入教学设计指令,ChatGPT便迅速生成包含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信息,以及热身活动、讲练步骤、总结、评估方法等环节的教案。但ChatGPT的非具身性,使... ChatGPT能深度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对ChatGPT输入教学设计指令,ChatGPT便迅速生成包含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信息,以及热身活动、讲练步骤、总结、评估方法等环节的教案。但ChatGPT的非具身性,使其缺少认知动机,没有精神世界和主观性,这导致ChatGPT生成的教学设计存在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能力不匹配、教学活动难以激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学评估可实施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可利用认知同化、组块记忆等手段优化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感官刺激、使用积极语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等激发学生求知欲,使用识别提取、书写竞赛、海报设计等方式改进评估方案。通过人机协同最终形成更为完善的教学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机协同 国际中文教育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香山乡土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探究——以《乡土中山》为例
4
作者 王一茹 《进展》 2023年第13期33-35,共3页
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中小学乡土教材为例,探讨香山乡土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香山文化作为珠江三角洲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作为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中山市具有独特的历史名人文化。通过调查分析,《乡土中山》作为中山... 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中小学乡土教材为例,探讨香山乡土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香山文化作为珠江三角洲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作为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中山市具有独特的历史名人文化。通过调查分析,《乡土中山》作为中山市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乡土教材,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强调爱国、爱家乡,并以伟人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奉献、助人、进取等优秀道德品质。以《乡土中山》的文化价值取向为例,可见香山乡土教材的内容特色及灵活应用让知识由抽象变为形象,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承传了香山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教材 香山文化 文化价值取向
下载PDF
“言语类”汉字的体认识解
5
作者 郭燕妮 《汉字文化》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言语类”汉字有各自不同的构形理据,这与人的主观加工密切相关。在现实与“言语类”汉字之间,人的体认识解发挥着关键作用,“言语类”汉字的产生是对“现实——认知——语言”模式的反映。人们会调动自身身体和各种感知觉去体认或体... “言语类”汉字有各自不同的构形理据,这与人的主观加工密切相关。在现实与“言语类”汉字之间,人的体认识解发挥着关键作用,“言语类”汉字的产生是对“现实——认知——语言”模式的反映。人们会调动自身身体和各种感知觉去体认或体验突显特征,如体认动作的路径、动作的结果、动作的方式、动作的主体等,从而形成不同的“言语类”汉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类 构形 体认
原文传递
上古汉语虚词溯源与转语平行互证法——以九组常见虚词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燕妮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90,共12页
戴震《转语二十章序》取虚词为例,按照意义和古音两条系联标准,用平行互证的方法重点证明了上古时地音变的一种类型——"位同",即发音部位发生了演变而发音方法保持不变。在"义同"的前提下,这种平行互证法可以证明... 戴震《转语二十章序》取虚词为例,按照意义和古音两条系联标准,用平行互证的方法重点证明了上古时地音变的一种类型——"位同",即发音部位发生了演变而发音方法保持不变。在"义同"的前提下,这种平行互证法可以证明上古发生过规律性音变、字形也发生过相应改变的虚词同源词。平行互证法是一种科学的、具有严密的推理逻辑的方法,戴震的平行互证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证明逻辑。运用戴震的这种方法和结论对九组常用虚词的语源和声转渠道的规律性进行探讨,发现上古汉语虚词的声纽相通渠道主要有泥匣相转、泥喻相转、匣/疑与喻相转,韵转渠道主要有鱼之相转、歌鱼相转、歌通过鱼与之相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位同 词源 上古汉语 转语 虚词
下载PDF
“桥”“梁”之辨
7
作者 郭燕妮 杨润陆 《汉字文化》 2021年第9期94-96,共3页
“桥”与“梁”代表两种不同形制的桥,“桥”主要指高而曲的桥,“梁”主要指平而直的桥。先秦文献多用“梁”来表示“梁桥”义,汉代以后由于“拱桥”的出现,才用“桥”来表示“拱桥”义,进而用“桥”代表“桥梁”义。演变到现代汉语,“... “桥”与“梁”代表两种不同形制的桥,“桥”主要指高而曲的桥,“梁”主要指平而直的桥。先秦文献多用“梁”来表示“梁桥”义,汉代以后由于“拱桥”的出现,才用“桥”来表示“拱桥”义,进而用“桥”代表“桥梁”义。演变到现代汉语,“桥”占据了表示桥梁的主导地位,“梁”不再单独用来表示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素
原文传递
敦煌写本P.2838《内家娇·丝碧罗冠》之服与妆考释
8
作者 李博昊 《服饰导刊》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意义]关于敦煌写本P.2838所抄《云谣集·内家娇·丝碧罗冠》的写作年代,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研究内容]文章从词之主人公的服饰与妆面切入,考证此衣着装扮在五代时亦为人喜爱,并通过词中女子的才情技艺进一步推测其身份,以... [研究意义]关于敦煌写本P.2838所抄《云谣集·内家娇·丝碧罗冠》的写作年代,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研究内容]文章从词之主人公的服饰与妆面切入,考证此衣着装扮在五代时亦为人喜爱,并通过词中女子的才情技艺进一步推测其身份,以期为词作写于五代时期提供佐证。文章主要采用考证的方法,梳理词中女主人公的冠、屐、髻、眉等款式在汉唐及五代的流行样态,且通过与《云谣集·内家娇·两眼如刀》的对比,探求词的写作年代。[研究结论]通过考释,可推知《云谣集·内家娇·丝碧罗冠》或写于五代,词之主人公颇有可能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家娇》 服饰 妆面 才艺
下载PDF
“鸟”意象在汉代诗歌中的文学特质
9
作者 李琨 屠志芬 《文教资料》 2008年第5期5-7,共3页
在考察汉代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汉代诗人对鸟类的青睐在许多诗作中都有表现."鸟"意象在汉诗中大致有三种含义:它们是表示政治抱负的载体;它们也抒写离别的伤痛;同时还彰显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从这些含义中我们能够体会出汉... 在考察汉代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汉代诗人对鸟类的青睐在许多诗作中都有表现."鸟"意象在汉诗中大致有三种含义:它们是表示政治抱负的载体;它们也抒写离别的伤痛;同时还彰显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从这些含义中我们能够体会出汉诗"鸟"意象的悲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意象 悲剧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曲径分岔的花园》与电影MR.nobody之时间观比较论
10
作者 林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15-121,共7页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曲径分岔的花园》和比利时导演雅克.范.多梅尔的电影MR.nobody都以颠覆传统线性时间观为叙事前提,这使文本叙事本身和接受者的阐释都呈现出复杂多元的面貌。以比较文学的方法和视野,论析"无限分岔"...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曲径分岔的花园》和比利时导演雅克.范.多梅尔的电影MR.nobody都以颠覆传统线性时间观为叙事前提,这使文本叙事本身和接受者的阐释都呈现出复杂多元的面貌。以比较文学的方法和视野,论析"无限分岔"和"无形无态"这两种时间形态在此类不同艺术形式的文本中或共同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对叙事本身与作品哲理性内涵的潜在影响,从而于双向阐释的过程中,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两个类乎以多维时间观为叙事前提的叙事文本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径分岔的花园》 《无姓之人》 时间 无限分岔 无形无态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疏漏举例——音切篇
11
作者 谢纪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列举《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在音切方面疏漏24条,前22条属于具体问题,最后两条指出某些注音实例与凡例不一致以及某些相关词条之间标注音读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可为翻检《大词典》的读者和《大词典》的修订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注音 反切 《广韵》 《集韵》
下载PDF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记一次应用文写作“试验”课带来的收获与发现
12
作者 田榕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1期22-23,共2页
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常常让人联想到枯燥、沉闷、低效,本文分享了作者一次实验性的课堂经历,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老师在讲,也不是学生在老老实实做笔记,而是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被鼓励使用手机,甚至有可能提前下课。经过这次课堂,笔者发现:... 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常常让人联想到枯燥、沉闷、低效,本文分享了作者一次实验性的课堂经历,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老师在讲,也不是学生在老老实实做笔记,而是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被鼓励使用手机,甚至有可能提前下课。经过这次课堂,笔者发现:"自由"的课堂能够让学习者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发现大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信息搜集 学习效果 百度知道 课堂任务 写作课堂 公文写作 公文格式 课堂气氛 具体格式要求
下载PDF
对鲁迅《论“他妈的!”》一文的几点思考
13
作者 张可瀛 《汉字文化》 202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鲁迅的杂文作品《论"他妈的!"》一文中将"他妈的"这一语命名为"国骂"并进行分析,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旨在立足于以往研究与作品原文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回答已有研究中提出的部分异议,并且论述... 鲁迅的杂文作品《论"他妈的!"》一文中将"他妈的"这一语命名为"国骂"并进行分析,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旨在立足于以往研究与作品原文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回答已有研究中提出的部分异议,并且论述对该文的创造性与局限性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论“他妈的!”》 国骂
原文传递
从甲骨文字形管窥殷商墨迹
14
作者 郭燕妮 杨润陆 《汉字文化》 2020年第2期1-2,共2页
甲骨文中蕴含着古老的文化信息,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甲骨文字形反映了造字之初的本意,因而凭借甲骨文字形可以窥测殷商时期的墨迹。如通过"册""典"的甲骨文字形能推测殷商时期的主流文字并非甲骨文,而是简册上的... 甲骨文中蕴含着古老的文化信息,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甲骨文字形反映了造字之初的本意,因而凭借甲骨文字形可以窥测殷商时期的墨迹。如通过"册""典"的甲骨文字形能推测殷商时期的主流文字并非甲骨文,而是简册上的文字。通过"笔""画"的甲骨文字形可知早在殷商时期,简册已使用毛笔书写。而"尽""烬"的甲骨文字形则反映了殷商时期制作毛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毛笔 墨迹
原文传递
字理视域中粤港澳大湾区识字教学调查研究
15
作者 郭燕妮 齐素业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1期149-154,共6页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其独特的构字理据。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的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不明构字理据,在识字上存在着同音字混淆、偏旁混淆、笔画增减偏误以及笔形错误等问题。利用汉字字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探本溯源,解...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其独特的构字理据。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的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不明构字理据,在识字上存在着同音字混淆、偏旁混淆、笔画增减偏误以及笔形错误等问题。利用汉字字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探本溯源,解决同音不同义的识字问题;据偏旁知义,解决形似汉字的识字问题;演示字形演变规律,解决笔画、笔形偏误的识字问题;引入文化常识,增强识字趣味性。这样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减少出错率,从而达到高效识字、丰富语文素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理分析 识字教学 汉字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知本修身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16
作者 何音心 《汉字文化》 2019年第4期60-61,共2页
在《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中,从《大学》到《孟子》其中间有一个相对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体系即知本修身价值观。它提倡人们先去知道自己的志向和目标,然后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最后要以修身为本。虽然这个思想提出时先于我们现在... 在《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中,从《大学》到《孟子》其中间有一个相对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体系即知本修身价值观。它提倡人们先去知道自己的志向和目标,然后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最后要以修身为本。虽然这个思想提出时先于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千余年,但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生活表面的娱乐化与大众化,使得人们精神生活缺失与社会普遍价值观体系变形,知本修身这一价值观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引个体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有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章句集注》 价值观 知本 修身为本
原文传递
“锦鲤”的词汇学剖析
17
作者 李锦澍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0期111-112,共2页
流行语"锦鲤"指跟好运相关或能带来好运的人或事。"锦鲤"本为一种高档观赏鱼,因外表色彩斑斓而特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如今的网络环境下,"锦鲤"的义项和用法不断丰富,新义与本义既有差别又息... 流行语"锦鲤"指跟好运相关或能带来好运的人或事。"锦鲤"本为一种高档观赏鱼,因外表色彩斑斓而特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如今的网络环境下,"锦鲤"的义项和用法不断丰富,新义与本义既有差别又息息相关。本文将从词义演变、语法功能、衍生机制等方面,对"锦鲤"作词汇学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词义演变 语法功能 衍生机制
原文传递
浅析《红楼梦》中海棠与史湘云之间的关系
18
作者 吴晟熠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5期47-48,共2页
《红楼梦》中湘云是海棠花的花主,研究海棠与湘云之间的喻指关系或许是我们推测湘云命运与情感归宿,还原湘云在《红楼梦》一书中真实地位的一个重要角度。
关键词 湘云 海棠 命运 情感
原文传递
影像档案交互式传播特征研究
19
作者 车婷婷 《现代声像档案》 2019年第5期4-6,共3页
2016年6月10日一15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简称U SC)基金会在英国谢菲尔德千禧年博物馆展示新型互动式口述历史项目成果。该成果借助全息影像等高新技术手段,将二战时期的犹太生还Pinchas Gutter先生的全息影像投射到现场,观众可直接... 2016年6月10日一15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简称U SC)基金会在英国谢菲尔德千禧年博物馆展示新型互动式口述历史项目成果。该成果借助全息影像等高新技术手段,将二战时期的犹太生还Pinchas Gutter先生的全息影像投射到现场,观众可直接提问,后台语音识别技术可迅速捕捉问题中的关键词,并准确匹配数据库中涉及相关问题的影像片段,令Gutter先生的全息影像迅速做出互动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技术 影像档案 谢菲尔德 准确匹配 口述历史 二战时期 全息影像 交互式传播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被引量:71
20
作者 郭海军 张旭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同时,...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学科化、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几个层面加强建设,是实现"大学语文"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