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立杰 刘庆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61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5组,分别为:腹腔镜A组(腹腔镜经腹精索静脉结扎术),腹腔镜B组(腹腔...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61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5组,分别为:腹腔镜A组(腹腔镜经腹精索静脉结扎术),腹腔镜B组(腹腔镜腹膜外径路),开放手术A组(改良后Palomo术),开放手术B组(传统开放精索静脉高危结扎术),介入栓塞组(逆行介入栓塞术)。统计5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配偶妊娠率以及术后精索静脉曲张的复发率,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精子质量。结果介入栓塞组手术耗时较长(P〈0.05),但介入栓塞组住院时间较短(P〈0.05),平均1.50±0.50 d;术后1年,介入栓塞组妊娠率最低,其他各组配偶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组精子浓度、低渗膨胀试验(HOS)比率以及精子向前运动(PR)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开放手术A组和B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P〈0.05)。腹腔镜A组、B组间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栓塞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并发症相对较少(P〈0.05)。结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适宜手术量大的男科应用;介入栓塞术无手术刀疤,术后恢复最快,但复发率较高;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不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改良后Palomo术 传统开放精索静脉高危结扎术 介入栓塞术
下载PDF
中药油剂愈溃油对大鼠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创面愈合及Wnt、notch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郝治 龚海峰 +3 位作者 刘丽梅 柏冬 叶迎 邵占强 《四川中医》 2022年第8期51-56,共6页
目的:应用中药油剂愈溃油外治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探讨其对创面愈合及Wnt、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速甲舒组(阳性对照)、中药油剂愈溃油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普通皮肤溃疡(非... 目的:应用中药油剂愈溃油外治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探讨其对创面愈合及Wnt、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速甲舒组(阳性对照)、中药油剂愈溃油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普通皮肤溃疡(非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损伤)大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大鼠创面后,中药油剂愈溃油组和速甲舒组分别于创面处涂抹适量对应药物并不予清除,对照组和模型组不涂抹药物,每天2次,连续16天。于给药期间第3 d、9 d、16 d,使用Image J软件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于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苏木素-伊红(HE)法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α-SMA和vWF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Wnt、notch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第9 d和16 d,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血清中IL-8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油剂愈溃油组和速甲舒组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血清中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末次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皮肤表层较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较少,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α-SMA、VW、Wnt、notch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油剂愈溃油组和速甲舒组大鼠创面皮肤表层较厚,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炎性细胞浸润减少,α-SMA、VW、Wnt、notch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药油剂愈溃油组和速甲舒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油剂愈溃油可显著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的创面愈合,可能与激活Wnt、notch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油剂愈溃油 糖尿病皮肤溃疡 创面愈合 WNT NOTCH通路
下载PDF
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浆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群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宁 于文晓 袁芳 《河北中医》 2018年第5期717-720,733,共5页
目的观察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浆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群的影响。方法将93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应用VAD治疗方案[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VCR)+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ADM)+醋... 目的观察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浆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群的影响。方法将93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应用VAD治疗方案[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VCR)+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ADM)+醋酸地塞米松片(Dex)];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群(CD4^+、CD8^+、CD4^+/CD8^+)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骨髓浆细胞数量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缓解率(ORR)73.91%,对照组ORR 53.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白细胞计数(WBC)下降、血小板计数减少、肝脏毒性、心脏毒性及四肢麻木方面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MM,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郝治 龚海峰 甄宏博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后的肠梗阻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23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并按照其肠梗阻发生... 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后的肠梗阻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23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并按照其肠梗阻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梗阻组和未梗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因素。结果923例患者中有45例术后30 d内发生肠梗阻,占4.88%,为梗阻组;未梗阻组87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方式、吸烟史、术前低蛋白血症及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男性、直肠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术中中转开腹、术前低蛋白血症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受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前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肠梗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AFP-L3、AFU、GP73及TSGF等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蔡洁新 杨立杰 赵振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α-L-岩藻糖苷酶(AFU)、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四者联合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PHC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α-L-岩藻糖苷酶(AFU)、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四者联合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PHC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期收治的4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及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取微量离心法分离血清AFP-L3,然后检测其占总甲胎蛋白(AFP)的百分比,生化定量法测三组血清AFU、TSGF水平,以及酶联免疫法(ELISA)测三组血清GP73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AFP-L3、AFU、GP73及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四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FP-L3、AFU、GP73及TSGF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58.9%、72.2%、74.4%、64.4%,特异性分别为90.0%、75.6%、76.7%、81.1%,准确度分别为74.4%、73.9%、75.6%、72.8%,而四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2.2%、96.7%、94.4%,联合检测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L3、AFU、GP73及TSGF联合检测能够显著增强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提高PH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异质体 Α-L-岩藻糖苷酶 高尔基体糖蛋白73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28
6
作者 朱建平 牟东成 +10 位作者 薛晨辉 余国华 杨广伟 李永猛 马双飞 张奇峰 赵勇 赵磊 王海涛 孙伟光 谭建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总结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胆囊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51例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四孔法和吸引器推吸钝性分离以及Hartmann袋或胆囊管切... 目的总结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胆囊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51例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四孔法和吸引器推吸钝性分离以及Hartmann袋或胆囊管切开取石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49例(96.1%)顺利完成LC,2例(3.9%)患者术中无法辨清胆囊三角的结构关系而及时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发生,切口感染3例(5.9%),51例均痊愈,术后平均4.5(2~10)d出院。结论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是安全可行的,在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时,采用Hartmann袋或胆囊管切开取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胆管损伤
下载PDF
腹腔镜指导下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然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指导下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实施腹腔镜指导下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50例为观察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手术的... 目的分析腹腔镜指导下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实施腹腔镜指导下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50例为观察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手术总时间、总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前清蛋白(PA)、人免疫球蛋白M(Ig M)、人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指导下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效果较优、体液免疫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体液免疫
下载PDF
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体会 被引量:21
8
作者 牟东成 杨国山 +3 位作者 朱建平 王建方 谢朝 赵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结肠系膜切除CME+D_3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巧和分析其近期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3例,所有病例按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和D_3淋巴结清扫的原则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总结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结肠系膜切除CME+D_3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巧和分析其近期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3例,所有病例按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和D_3淋巴结清扫的原则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总结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TMN分期、病理分型。结果 33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探查,其中2例患者因局部侵犯十二指肠中转开腹手术,其余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操作严格按照CME、D_3根治的原则进行。平均手术时间(250.5±36.7)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122.3±38.0)ml,无肠系膜血管、输尿管、生殖血管、胰腺和十二指肠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平均首次排气时间(77.1±8.8)小时,平均进食时间(98.1±10.3)小时,平均住院时间(11.0±2.5)天。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占全部病例的12.9%,均在本次住院期间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率,无吻合口漏等重大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理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22.5±5.5)个。TNM分期:Ⅰ期0例,Ⅱ期13例,Ⅲ期18例。病理分型:中分化腺癌25例,低分化腺癌2例,腺瘤恶变2例,黏液腺癌2例。全部病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3~46个月,平均(19.6±12.9)个月,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9、12、13个月发现肝和(或)肺转移,占全部病例的6.5%,其中2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无局部复发、Trocar孔和辅助切口的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技术上可行,安全性较高,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曲 横结肠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D3淋巴结清扫 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弹力线套扎吻合器与胶圈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病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玉波 龚海峰 +6 位作者 薛春凯 郝治 李然 赵伟宝 刘欢 王浩 赵乐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比较弹力线套扎吻合器(RPH-4)与胶圈吻合器(RPH)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评价RPH-4的临床价值。方法痔病患者3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RPH-4组147例,采用RPH-4治疗。RPH组153例,采用RPH治疗。观察两种术式的痊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目的比较弹力线套扎吻合器(RPH-4)与胶圈吻合器(RPH)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评价RPH-4的临床价值。方法痔病患者3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RPH-4组147例,采用RPH-4治疗。RPH组153例,采用RPH治疗。观察两种术式的痊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RPH-4组和RPH组痊愈率分别为96.60%和9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H-4组术后肛门坠胀感56例(38.10%),RPH组110例(71.90%),RPH-4组肛门疼痛感62例(42.18%),RPH组105例(68.63%),RPH-4组无术后大出血,RPH组4例(6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狭窄、失禁及肛周感染。结论 RPH-4相对于RPH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RPH-4可以明显较少术后疼痛、坠胀感、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弹力线套扎器 胶圈吻合器
下载PDF
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建平 牟东成 +5 位作者 薛晨辉 张红昌 李永猛 谭建平 赵勇 赵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做脐切口约2cm,分别在切口正中穿刺置入10mm trocar,距正中相当于9点处隔开2~3mm穿刺置入5mm tro...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做脐切口约2cm,分别在切口正中穿刺置入10mm trocar,距正中相当于9点处隔开2~3mm穿刺置入5mm trocar,相当于1点处隔开3~5mm穿刺置入10mm trocar,使用常规器械完成TUSPLC。结果40例均以单纯常规器械经脐单孔法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胆囊三角解剖困难,中转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7min;出血量5~20ml,平均7ml。无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1~3d,平均1.3d,其中12例为日间手术。41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4月,手术瘢痕隐蔽,患者非常满意。结论使用常规器械行TUSPLC对有经验的术者是安全可行的,而且美容效果很好,值得临床有选择地谨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 常规器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hs-CRP和PCT水平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洁新 杨立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hs-CRP和PCT水平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和同期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和PCT水平的变化,以及... 目的探讨hs-CRP和PCT水平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和同期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和PCT水平的变化,以及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误诊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性脑膜炎hs-CR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5.0%和97.2%,误诊率为25.0%,PC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66.7%和94.6%,误诊率为33.3%;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hs-CR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0.0%和77.8%,误诊率为50.0%,PC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40.0%和74.6%,误诊率为60.0%。结论 hs-CRP和PCT是临床上常用的感染性炎症标志物,因此联合检测hs-CRP和PCT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细菌性脑膜炎 诊断应用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急性右下腹痛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牟东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对急性右下腹痛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09例以急性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怀疑为急性阑尾炎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探查时获得明确诊断,进一步...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对急性右下腹痛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09例以急性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怀疑为急性阑尾炎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探查时获得明确诊断,进一步在腹腔镜下完成了确定性的手术,包括阑尾切除术、溃疡病穿孔修补术、肠黏连松解术、右半结肠切除术以及多种妇科手术等,腹腔镜手术成功率达93.5%(102/109)。中转开腹手术7例,占6.5%。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性右下腹痛的处理中既是准确的诊断方法又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兼具微创优势,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下腹痛 腹腔镜探查 诊断 治疗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肛周脓肿局部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治 甄宏博 龚海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34-1439,共6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7例肛周脓肿患者(...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7例肛周脓肿患者(肛周脓肿组)及58例混合痔患者(混合痔组)的临床资料。术中采集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2组局部组织中SDF-1 mRNA和CXCR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局部组织中SDF-1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SDF-1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与肛周脓肿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复发的关系。结果肛周脓肿组组织中SDF-1 mRNA和CXCR4 mRNA的表达水平均相应高于混合痔组,且肛周脓肿组组织中SDF-1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也均相应高于混合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周脓肿患者组织中SDF-1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脓肿位置及病程均无关(P>0.05),但均与脓肿直径、愈合时间及肛瘘有关(P<0.05)。SDF-1蛋白阴性组和CXCR4蛋白阴性组的术后未复发率均相应低于SDF-1蛋白阳性组及CXCR4蛋白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F-1和CXCR4分子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SDF-1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与脓肿直径、愈合时间、肛瘘形成以及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4 临床病理学特征 复发
原文传递
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岩松 刘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牵引复位组(n=59)和关节置换组(n=59)。牵引复位组进行常规牵...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牵引复位组(n=59)和关节置换组(n=59)。牵引复位组进行常规牵引和手法复位治疗,关节置换组给予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活动度、屈曲挛缩评分、关节稳定性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关节置换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牵引复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活动度、屈曲挛缩评分、关节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置换组各项评分均优于牵引复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8/59),明显高于牵引复位组的80.0%(4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置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通络化痰胶囊对MCAO模型大鼠皮层Nogo-A、GAP-4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嘉盛 苏春燕 +2 位作者 赖敏 范吉平 周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8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研究通络化痰胶囊对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皮层区域神经轴索抑制因子勿动蛋白(Nogo-A)及轴突再生促进因子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化痰胶囊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 目的研究通络化痰胶囊对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皮层区域神经轴索抑制因子勿动蛋白(Nogo-A)及轴突再生促进因子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化痰胶囊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参照Koizumi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高、低剂量组造模清醒后分别给予648 mg/kg、324 mg/kg通络化痰胶囊2 ml。各组大鼠同期观察7 d、14 d。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go-A、GAP-4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络化痰胶囊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Nogo-A表达(P<0.05,P<0.01),上调GAP-43的表达(P<0.05)。结论通络化痰胶囊可通过降低Nogo-A的表达、上调GAP-43的表达,改善脑缺血区域神经轴突再生的微环境,从而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化痰胶囊 神经轴索抑制因子勿动蛋白 轴突再生促进因子生长相关蛋白43 脑缺血 脑保护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文晓 孙宁 +1 位作者 袁芳 裴晓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1736-1743,共8页
目的:分析黄柏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对黄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黄柏的潜在化学活性物质及作用于人体的靶点蛋白,同时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 目的:分析黄柏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对黄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黄柏的潜在化学活性物质及作用于人体的靶点蛋白,同时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输尿管结石的作用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与之相对应的基因名称,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的网络图可视化,通过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再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黄柏的有效化学成分36个,与输尿管结石相关的关键化学成分共8个,黄柏-输尿管结石的共同靶点20个,获得PPI核心基因分别为FOS、CXCL8、IL-6、SERPINE1、VEGFA、EGF、NOS3、SPP1、CCL2、CCND1、EGFR、HMOX1、IL-10、CDKN1A、CRP;获得36条GO生物学过程,和14条KEGG相关信号通路,涉及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内分泌抵抗、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结论:黄柏可以通过多靶点、多种途径实现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作用,为未来提取有效成分治疗输尿管结石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柏 输尿管结石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结肠癌中LZTS1和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海峰 王浩 +1 位作者 张玉波 郝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2452-2456,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ZTS1和CDK1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ZTS1和CDK1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统计术后辅助化疗后复发转移或死亡患者及未转移患者人数无病生存期(DFS),分析LZTS1和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LZTS1和CDK1表达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后DFS影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敏感性的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LZTS1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CDK1阳性表达率显著提高(P<0.05)。LZTS1和CDK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直径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ZTS1阳性表达患者对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高,而CDK1阴性表达患者对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高。LZTS1阳性表达患者DFS较阴性表达患者升高(P<0.05),中位生存时间延长。CDK1阳性表达患者DFS较阴性表达患者降低(P<0.05),中位生存时间缩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LZTS1和CDK1是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结论:结肠癌组织中LZTS1阳性表达降低,CDK1阳性表达升高,LZTS1阳性表达和CDK1阴性表达患者更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均可作为术后化疗敏感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术后辅助化疗 敏感性
下载PDF
荧光RT-PCR检测与ELISA检测在戊肝临床诊断效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洁新 杨立杰 赵振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荧光RT-PCR检测与ELISA检测在戊肝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的50500血清标本中随机选择100份作为研究标本。通过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戊肝抗体的检测,然后再通过荧光RT-PCR检测法进行确诊... 目的探讨和比较荧光RT-PCR检测与ELISA检测在戊肝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的50500血清标本中随机选择100份作为研究标本。通过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戊肝抗体的检测,然后再通过荧光RT-PCR检测法进行确诊,观察和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阳性一致率为55%,阴性一致率为100%,总一致率为75%,Kappa值为0.59(0.4<Kappa≤0.75),表示两者一致性一般。ELISA阳性检出率为30%,PCR阳性检出率为50%,PCR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5。结论荧光RTPCR检测和ELISA检测在戊肝的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检查准确度,同时荧光RT-PCR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检测。由于ELISA检测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漏诊的情况,因此建议对于ELISA检测出现可疑的标本,使用RT-PCR进行确诊,使更具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RT-PCR检测 ELISA检测 戊肝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小儿消食颗粒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志国 文华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消食颗粒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间进行治疗的8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小儿消食颗粒联合... 目的探讨小儿消食颗粒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间进行治疗的8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小儿消食颗粒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4,P=0.477);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下降,但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更低(t=5.007,P<0.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研究组复发率为2.33%,对照组复发率为16.28%,研究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χ^(2)=4.962,P=0.026)。结论小儿消食颗粒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整体效果较优,能够进一步缓解患儿症状,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 功能性便秘 小儿消食颗粒
下载PDF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治疗和药物治疗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立杰 于文晓 杨顺利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手术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62例,根据患者意愿的... 目的:观察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手术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62例,根据患者意愿的分组方法分为药物对照组(非那雄胺片+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31例,手术治疗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组)31例,两组患者在初诊时对患者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进行评估,以及对治疗组术后半年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药物对照组服药1年后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对照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长度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该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患者可能更快的缓解症状,减缓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体积 IPS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